天倫之樂、兒孫滿堂、含飴弄孫、滿堂兒孫、兒孫繞膝。 1、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 【釋義】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係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係,後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係。泛指家庭的樂趣。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敘兄弟間快樂的往事。弟弟們英俊優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而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靈運。) 【用法】作賓語;泛指家庭的樂趣。 天倫之樂指骨肉親情的樂趣,不宜用於家庭之外。 2、兒孫滿堂 [ér sūn mǎn táng] 【釋義】指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後代多,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狀比較好,子孫很多,兒孫滿堂喜蛋喜餅富含美好的寓意。 【出處】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2章:“不管他們多老了,滿頭白髮了,或者已是兒孫滿堂了,都一樣。 【用法】作謂語、定語;多用於口語。 【近義詞】兒孫繞膝 3、含飴弄孫 [hán yí nòng sūn] 【釋義】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 【出處】《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我現在只能含著糖逗小孫子玩,而不能重新復出料理政務。)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同義詞】飴含抱孫 4、相依為命 [xiāng yī wéi mìng] 【釋義】互相依靠著過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彼此之間共患難,不拋棄,不離棄。 【出處】: 晉·李密《陳情表》:“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我沒有祖母就到不了今天的成就;祖母沒有我,就無人養老。母孫二人,相依為命。) 【近義詞】:患難與共、相須為命 【反義詞】:不共戴天、各奔前程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 5、兒孫繞膝 [ér sūn rao xī] 【解釋】兒孫滿堂,幸福晚年的一生。 【出處】出自“路透江東屋邊田,兒孫繞膝盡堪傳。”——《石竹山何氏九仙君籤》 (田間小路直通江東邊的天地,兒孫滿堂的幸福之感早已傳遍。) 【近義詞】兒孫滿堂
天倫之樂、兒孫滿堂、含飴弄孫、滿堂兒孫、兒孫繞膝。 1、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 【釋義】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係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係,後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係。泛指家庭的樂趣。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敘兄弟間快樂的往事。弟弟們英俊優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而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靈運。) 【用法】作賓語;泛指家庭的樂趣。 天倫之樂指骨肉親情的樂趣,不宜用於家庭之外。 2、兒孫滿堂 [ér sūn mǎn táng] 【釋義】指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後代多,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狀比較好,子孫很多,兒孫滿堂喜蛋喜餅富含美好的寓意。 【出處】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2章:“不管他們多老了,滿頭白髮了,或者已是兒孫滿堂了,都一樣。 【用法】作謂語、定語;多用於口語。 【近義詞】兒孫繞膝 3、含飴弄孫 [hán yí nòng sūn] 【釋義】含著糖逗小孫子玩,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 【出處】《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知政事。”(我現在只能含著糖逗小孫子玩,而不能重新復出料理政務。)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同義詞】飴含抱孫 4、相依為命 [xiāng yī wéi mìng] 【釋義】互相依靠著過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誰也離不開誰。彼此之間共患難,不拋棄,不離棄。 【出處】: 晉·李密《陳情表》:“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我沒有祖母就到不了今天的成就;祖母沒有我,就無人養老。母孫二人,相依為命。) 【近義詞】:患難與共、相須為命 【反義詞】:不共戴天、各奔前程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人或事物 5、兒孫繞膝 [ér sūn rao xī] 【解釋】兒孫滿堂,幸福晚年的一生。 【出處】出自“路透江東屋邊田,兒孫繞膝盡堪傳。”——《石竹山何氏九仙君籤》 (田間小路直通江東邊的天地,兒孫滿堂的幸福之感早已傳遍。) 【近義詞】兒孫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