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王者小祥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以少勝多的戰爭,比如三國時期有名的官渡之戰,曹操的軍隊遠遠低於袁紹大軍,但是最後的戰鬥結果卻是出人意料,弱小的曹魏竟然戰勝了強大的袁紹;諸葛亮與曹操之間的戰爭也是一場弱者與強者之間的戰鬥,那麼這一次,為什麼輪到有勇有謀的著名軍事家諸葛亮身上卻沒有戰勝軍隊力量是其四倍的曹操?這其中又藏有哪些不容易被人所知的事情?

    古人常說,如果一個人具備天時、地利、人和,那麼他便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官渡之戰曹操大勝袁紹,雖然沒有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他具備其中的兩點。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給了他一個名正言順的機會,一個擴大自己權利的機會;再一個就是人和,曹操採用了軍師荀攸、荀彧的計策,而袁紹雖然喜歡招納賢士,收為己用,但是一旦在要事之中,他完全不會聽從軍師的建議,這是他官渡之戰敗給曹操的一個重要原因。

    北伐戰爭用時七年,每一次戰役的失敗,諸葛亮都會積極做出相應的調整,但是不管對作戰計劃做出多麼優秀的戰略調整,始終避免不了失敗。天時、地利、人和,如果諸葛亮當時具備其中的一條,他也就不會三次北伐戰爭全以失敗告終,這三者對他造成了全面的制約。 後人評價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如果是這種說法,那便說明諸葛亮對自己當時所處的環境能有一個準確的判斷,不管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都對他極其不利,在這種情況下,他竟然還要主動向強大的曹魏發起挑戰,可以說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但是當時的諸葛亮並沒有對一切事物全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諸葛亮對天時這一因素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是導致北伐戰爭失敗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當時曹魏政局正處於相對穩定局面,選擇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很難從中佔取到優勢。如此聰明的諸葛亮為什麼會在這裡做出了錯誤的判斷?這源於劉備去世之後,他關閉邊界秦嶺,封鎖與各國之間的聯絡,這樣從曹魏那裡傳來的資訊就會被迫中斷,他就很難準確地掌握魏國的情報;北伐初戰取得了效果,天水、南安、安定一帶脫離了曹魏,積極響應諸葛亮,此時關中形勢大為震動,這對諸葛亮來說是一個極其有利的政治局面。 諸葛亮看到三方人員積極響應他的此次戰役,認為天時對他十分有利。這時,他想到了西漢高祖,幾百年前,大漢王朝的建立者劉邦打出關中,緊接著又打到漢中,與楚霸王項羽一舉爭奪天下,並且此次的戰役劉邦大勝;諸葛亮將他視為自己的榜樣,而劉邦取得成功的事蹟也在鼓舞與激勵著他,將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便使得他充滿著希望向曹魏進攻。 天時、地利、人和對諸葛亮形成了全面的制約,這是他七年來多次發動北伐戰爭失敗的深層次原因。諸葛亮相比曹操而言,在地利上並不佔優勢,他想要攻打曹操,就必須要翻越險峻的秦嶺,跨越艱難險阻的障礙,而跨越秦嶺則會消耗蜀漢眾多的人財物;在人和上,這裡指的是人力資源,當時的蜀漢與曹魏之間的差距在四倍左右,曹魏約有四百萬人口,蜀漢連一百萬都不到,在軍事力量上曹操依然是蜀漢的四倍。三個與成敗有關的重要因素完全制約著諸葛亮,最終導致了北伐戰爭的失敗,但是他對於此次的戰爭,每一次都是充滿著希望進攻,甚是讓人惋惜

  • 2 # 老樹時光倒流

    諸葛亮的北伐根本就沒有失敗!其實世人皆認為諸葛亮北伐失敗,是真正不理解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也沒有認真看過《隆中對》,蜀魏對比不論國土,財力,人口,兵源,物資相差6倍之多,難道諸葛亮不知嗎?為什麼還要北伐呢?北伐就是為了以攻代守,以有限的兵力對魏國進行騷擾,打亂魏國的休養生息,干擾魏國的有序發展,同時亦可透過攻城略地,將國土外抗,把佔領區的人口遷移到蜀國,以增加蜀華人口;另外透過北伐令到蜀國臣民團結一致,共同對外達成共識,淡化矛盾,更重要一點就是當時蜀國是三國之中最弱小的政權,北伐足可向世人宣示季漢政權的正統合法性,只有蜀漢政權才是大漢政權的延續。其實諸葛亮在《隆中對》亦講過,北伐只有當魏國出現重大變故才可以成功的,以諸葛亮足智多謀,治國將兵無出其右的能力會不知道嗎?再者,諸葛亮有感劉備對他知遇之恩,為了報答劉備之恩,繼承劉備遺志,亦只有討伐逆賊曹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的親人中有同性戀,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