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怎樣才算成長?
1
回覆列表
  • 1 # 二次元夢幻理想鄉

    一步青春一點懷念,一步童年一段回憶, 也許你對自我的認知,總是存在偏差!長大後我們也都沒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長大後,男孩發現,自己並不是每次都能考到全班第一,內褲外穿也不會飛,也不再是三五個小夥伴中的老大,連喜歡的女孩都不會看自己一眼。不過沒關係,這些都不會磨滅掉曾經心裡要做英雄的夢想。於是會在網路遊戲中找成就感,喝酒買醉摔幾個啤酒瓶子就當是炸了地球,邊看片兒邊意淫暗戀的女孩就當是得到了。

    是誰把童年的夢想都變成了現實的難堪?

    但是我們從未忘記自己是超人,只是我們換了陣地而已……

  • 2 # 白詩詩

    跟大家分享一個成長武器:每日基本功

    大家都有看過中國電視劇,我們經常會在有關少林寺的影視中(比如李連杰的《少林寺》),看到一堆僧人在大清晨練習早功的情景,動作劃一,哄哄哈嘿,氣震山河,是很壯觀的了。

    那我們上過大學的也都知道,開學前有一次軍訓,軍訓裡也有早練,我還記得我在軍訓的時候,連續好幾天都是四點半起床,搞得一眾學生雞犬不寧,印象十分深刻。

    我想強調的不是早訓,而是基本功。為什麼我們就沒有考慮我們每日需要修煉的基本功呢?我們都沒有在軍訓之中「每日基本功」這個概念學過來,以為脫離了那個環境,我們就不再需要了。

    實際上對於軍人而言,他們正是因為有著共同的技能練習需求,比如說忍耐力、對國家忠誠等,他們才會每天一起去增加每日基本功的練習,而我們呢?只是人各所需而已,實際上並不代表,在我們自己五花八門的個人技能追求上不需要這樣「每日基本功」的練習。

    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具體細節已經記不清,說一位女生,想要從事翻譯的工作,但是自己英語水平不行,於是開始每日在網上翻譯1000個單詞,7年之後,她搖身一變,終於得到夢寐以求的工作 我現在也開始了每日基本功練習:無論如何每天都寫4000字,即便生拼硬湊也要把4000字寫完。

    應該說,這件事情已經開始的有一段時間了,一直沒有中斷過。激動的時候可以一個半小時把4000千字寫完,沒內容的日子,就真的是生生的拼湊廢話---不過這4000字都是很私人也很混亂的內容,從未公開過。 我把它當作是「每日基本紅」,我把自己當成少林俗家弟子,每日在家裡擠時間訓練基本功。

    實際上,它真的讓我受益匪淺,這每日的堅持下來,讓我對寫作充滿了自信----要不然大家也不會看到我現在寫的這些,實際上之前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創作停止期。

    這項「每日基本功」的練習,簡直就像是給我開了「俠骨」一般,我現在已經會飛了。

  • 3 # 曾少賢

    什麼是成長?成長在我看來,是一個很玄妙的東西。

    我們擅長於觀察任何實在的東西,小到螞蟻搬家,大到大象遷移,我們都觀察地很好。

    但對於任何細微的東西,如果不去加以留意的話,我們往往會忽視它們的存在,所以我們經常不在乎成長不成長,只要自己過得開心,即使日子過得不安心,我們也不會去懷疑。

    而成長,就是一個反對人性的東西,這個東西是虛擬的,我們看不到,摸不著,只有你真正身處於其中,你才知道箇中的奧妙。

    舉個栗子。

    以前的你,很害怕去跑步,一跑步就氣喘吁吁,感覺快要死了一樣。但後來,經過自己的堅持,現在即使一下子跑個5公里,你依舊可以做到臉不紅,氣不喘。

    這個過程,我們就可以稱之為「成長」。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拒絕了多少原本可以即刻就得到的東西,燒烤、遊戲、泡吧等等。

    之前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任何可以即刻得到的東西,除了要感到開心之外,還要保持警戒之心,因為頻繁如此,會拉低你的忍耐程度,讓你慢慢習慣了一下子就得到太多太多想要的東西。

    所有的這些,等你一一拒絕了以後,現在回過來,猛然發現,之前的自己是多麼的幼稚,現在充實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

    這種心態,只有自己經歷過,才會體會到。

  • 4 # 寰宇雜談

    昨天,我看過了《狗十三》這部電影,在這裡,對於影片內容,還有導演曹保平先生的指導,以及主演張雪迎的演技,我就不做過多的吹捧了。在看完這部影片之後,其實我沒有什麼太多的感觸,可能是我從小比較幸福吧,父母能夠在身邊陪伴我,還有一個哥哥處處讓著我,所以我可能不像影片裡的孩子那樣,身上揹負著苦大仇深的奮鬥史,以及獨生子的寂寞感。當然,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成長,其實就是把哭聲調到無聲的過程。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是充滿著荊棘,傷痛,以及眼淚。但隨著時間的遷移,這謝終究會變成一個淡淡淺淺的傷疤,這就是成長,成長需要時間,但長大隻是瞬間。

    我有一個朋友A,他是真實存在的一個人,可能有人會認為這個人是虛構的,都覺得我只是在編一個虛構的人物,那就恭喜了,確實是這樣的,因為就連我的這個朋友,都覺得他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因為他認為自己是被人遺棄的,就應該不存在與這個世界。他曾告訴過我:他從小到高中,一直是一個留守兒童,父母親狠下心丟下他,去外地謀生。爸媽不在身邊,爺爺奶奶又精力不夠,他開始便開始學著抽菸,喝酒,與同學打架,可笑的是,教他抽菸的是一群比他大一歲的留守兒童;更可笑的是,教他喝酒的也是一群比他大一歲的留守兒童;最可笑的是,和他打架那群人,也是打他一歲的留守兒童。

    後來,他的成績漸漸下滑,後面名次越排越遠,再之後,老師也已經對他宣佈了“死刑”,這個孩子太難管了。

    他說過,我不需要任何人管,他可以活的自由自在,可卻又在他高三時的春節,哭著給父母打電話說:你們回來吧,我需要你們。後來他的家變成了一個冷冰冰的容器, 父母與子他只剩下了血緣關係而已。

    《狗十三》是一部電影,記錄了一個女孩子的成長,可能觀眾走神的時候,就會像電影裡的父母一樣,錯過了女孩子的成長,而現實亦是如此。其實,孩子的人生, 也是一部電視連續劇。從第一集到第二十集,他的成長之路會慢慢地改變。如果你不看,你就不會知道他演到了哪裡。可能連續劇你不看, 我們可以補, 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來的。而孩子成長的這部電視劇, 從頭到尾唯一的觀眾,只是是父母。我只想說“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觀眾。”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成長只有一次,所以,請觀看《狗十三》,拒絕“狗十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漫設計去學校,還是培訓班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