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765318退休公務員
-
2 # 祥龍祥雲祥萬家
袁農平不是說對我們國家貢獻有多大,應該說他對世界的貢獻有多大,他對人類的貢獻有多大,我的回答是,袁農平的貢獻讓人類解決了吃飯問題,他不為了權利,不為了榮華富貴,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人類餓肚子的難題,他對人類的貢獻應該說,從古到今是無人能比的。
-
3 # 驕傲是個不一樣的詞
一個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就是為了成果,他僅代表著一群科研工作者。別神話任何人,沒有蓋棺定論呢!另外,轉基因請走開
-
4 # 漂泊在高原的靈魂
中國有14億人要養活,這對任何一個政府來說,都是非常大的壓力。既要讓百姓吃飽,又要吃好。是中國領導人最頭痛的事。
袁隆平的雜交稻和超級稻解決了14億人民吃好吃飽的難題。解決了中國老百姓飯碗的大事,是英雄科學家。
-
5 # 使用者101212276851
華人喜歡造神,袁隆平他的工作就是研究水稻的,其他的工作同樣要人去做,平凡也一樣偉大,他是做育種的,科研經費投入是國家的,成果轉化理應造福社會,但農民的水稻種子何時免費過?增產的糧食城裡的市民何時免費食用過?糧食從沒有育種時的每斤一角三分錢漲到了現在的幾元錢一斤。難道我們還要感恩戴德去為他歌頌嗎?有人說靠他養活了十幾億的華人,還有人說是袁隆平讓我們吃的太飽了。那麼請問世界上不種雜交水稻的國家都餓死了?豈有此理。中國的股市裡有一支叫隆平高科的股票,想必大家也應該清楚它的性質了。我認為袁隆平對水稻的發展是有一定貢獻的,但沒必要去誇大,我更尊敬那些默默無聞,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奮鬥一生的科學家,有些科學家到老去的那一天我們連名字都沒聽說過,那些人才是祖國的脊樑。更值得人民去尊敬。
-
6 # 關有85296
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不能用具體的資料去測評,它的意義在於提高水稻的單產的新品種,讓水稻更新換代,這是水稻的革命性發展,將推動水稻巨大的發展,前景是無法估量的,這是對世界的農業的巨大貢獻!至於一些人的指疑,是十分錯誤的,不能否定科學,現在是科學飛速發展,科技對生產力發展的貢獻太大了,我們不能糊塗到否定科技的程度,袁隆平的水稻成果是否完美,我們說不可能十全十美,否則科學不就終至了嗎?凡是堅持科學態度的人,只能報著善意,提出改進建設意建,袁隆平老人會拍手歡迎的!無端攻擊,只能說明自己的水平低,人格也太低了!
-
7 # 一生平安126700100
喜憂各半,對買糧吃的是有好評的,對賣糧的農戶是憂心重重,雪上加霜,糧賣不掉,賣不起價錢,怎麼能收回種田成本,怎麼能換回生活物資?怎麼能買得起房子?如果國家對農民的勞動收入核算,糧食國家收購,讓每個農民的農產品價格提升到每月有二千元收入,
-
8 # 使用者羊洋倡導科學飲食
謝謝邀請:袁隆平對中國農業的貢獻不能抹殺,他的團隊拼博使水稻產量躍上世界農業產量的頂尖,解決了數億人的吃飯問題,人民的生存權得以保障,農業上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九十歲了還在拼博,市值千億的袁老下稻田還低調的穿十五元/件的襯衫,從沒聽到袁老的非聞永遠值得華人的愛戴,十四億人的大國如果糧食不夠吃將是會影響全盤的,農業農民永遠是國家振興的命脈,有飯吃國家安定,六七十年代水稻畝產只有三五百斤,如今噸糧田遍佈全國各地,科技永遠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向袁老致敬!
-
9 # 雪豹13988
袁老的雜交水稻對華人民的貢獻的確是巨大的,這是不可否認的。但居我所知,從晚清到民國,先後有五位科學家在從事雜交水稻研究,袁老也是從他們的研究基上發展到今天的巨大成就,我們從未聽說過這些前科學家,是因為我們的輿論導向有問題。而袁院士用畢生的精力致力於雜交水稻研究,尤其是在十年文革這樣的至暗時刻,依然心無旁騖的堅持做研究,這就是袁老的偉大之處。感謝袁老,向袁老致敬!
-
10 # 學無止境0912
要說袁隆平對中國的貢獻有多大?我認為,袁隆平對中國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我有兩個真實的故事。一九七五年四月的一天,時任果敢鄉黨委書記的李雲開在六村連揭了二十多戶老百姓的鍋蓋,大多數家鍋裡都煮的是涼幹了的紅薯葉子。另一個是,我家老婆帶著兩個孩子在家幾乎頓頓吃的都是菜佔百分之八九十的飯。他曾深有感觸的說:“什麼時侯吃碗飯是白的的話,我死了眼睛會緊緊閉著”。結果過了幾年,推廣種植雜交稻,一下子頓頓吃上了白米飯。當然,這一變化的主因還是中央不斷深化了農村經濟改革,但推廣雜交稻使水稻產量翻了一倍多這個作用也不小。無糧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無糧不穩還是主要的。有人說:“袁隆平使華人填飽了肚子”,這話雖有失偏頗,但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袁隆平在中國糧食生產上的作用。
回覆列表
袁隆平等科技大師發明雜交水稻,對於解決吃飽肚子問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速了國家現代化建設,特別還推廣至國外,對世界也做出了貢獻……
在那食物匱乏的年代裡,人們食不果腹。黨的工作重心是“以糧為綱”,全黨全華人民大辦糧食。此時,袁隆平等科技大師的雜交水稻應運而生,轟動全國。我地區分得一點雜交父、母本制種原糧,為了提前一年在我們中稻地區播種,多賺一年的糧食,由政府幹部和農技幹部,帶著種子,秋冬季節就前往海南省租地制種。第二年作為一季中稻種植,由於品種優良,且增加了化肥的投入,獲得了奇蹟般的大豐收,當年,由過去常規品種畝產500~600斤,一躍升至畝產1200多斤,有些小區域的還收至1600多斤。人們驚喜,從此雜交水稻在我地紮下根來,還自己組織制種。此後,人們吃不飽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有些網友對雜交水稻增產提出質疑,我建議這些網友多訪問七、八十歲的老農民,他們會有中肯答案的——他們是親自經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