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45590937宇
-
2 # 最終還是窮人
養殖家禽不錯,由於其個體比較小,養殖會比養殖家畜要輕鬆許多。
養殖家禽不錯,比養殖家畜要輕鬆許多,只是養殖家禽因為密度往往都比較大,所以養殖家禽如果得病,那麼傳染速度就會很快,得不到控制,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如果你要養家禽,那麼建議你養殖雞和鴨,不建議養殖鵝或者其它家禽!
為什麼建議養殖雞和鴨1.銷量可觀
雞和鴨是屬於比較大眾消耗的家禽,我們搞養殖的首要前提,是能將養殖物快速出售並賺錢,所以要跟著大眾消耗來進行養殖。在2018年,中國雞肉的消耗量,達到了1295萬噸,產量是1215萬噸,產量還有一些不足。同時鴨肉2018年的消耗量,約682萬噸,產量大概在是525萬噸左右,也有一些不足。雞和鴨在中國,2018年都處理供小於求階段,而2019年可能會有一些回升,但是應該也處於供小於求的階段。根據這個條件,當我們將雞鴨養殖出來後,我們就不怕銷售,這是推薦養殖雞鴨的條件之一。2.養殖技術
搞養殖,最怕養殖物得病,不管是養殖什麼,一旦得病,那麼就容易造成重大損失。所以我們的養殖技術很關鍵,有的人養殖了幾十年也沒有出現過大面積死亡事件,而有的人剛開始養殖,就遇到了各種疫情,其實這就是和各自的養殖技術有關。熟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因為養殖的人比較多,所以對應的養殖技術就比較成熟。在家禽和家畜中,雞和鴨的養殖戶甚至超過了豬,只是豬的對應產量比較大。如何養好雞和鴨1.提前預防疾病
想要養好雞和鴨,我們必須做到一個前提,那就是養殖雞和鴨時要提前預防疾病。因為雞和鴨養殖,都屬於高密度養殖,一旦出現疫情,那麼疾病的傳播速度就會很快。2.飼料供應
雞鴨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吃,只有吃好了才能長得更快。我們養殖雞鴨的時候,最好自己學會製作飼料,這樣養殖成本才能降下去。直接喂五穀雜糧,沒有製作的飼料長的快,畢竟飼料更容易消化,有助於雞鴨胃部的直接吸收。3.養殖環境
雞鴨的圈舍要經過合理設定,好的環境不僅能加快成長,而且能減少疾病的傳播。主要是能遮風擋雨,又能通風透氣。同時為了讓雞鴨少生病,所以我們要經常清理雞鴨的圈舍,讓雞鴨的成長環境處於良好狀態。養殖家禽後期該怎麼尋找銷售渠道大型養殖場都有專門的出售渠道,一般都是收購商先預訂後提貨,根本不愁銷量。如果是初期,可以直接去尋找當地的收購商,籤售出售合同。如果當地沒有收購商,可以在網上釋出貨源,一般都會有人聯絡。可以在當地市場或者飯店,籤售出售合同。只要價格合適,你又有充足貨源,就可以。自家的散雞散鴨,可以直接去集市擺攤出售。以上就是我為什麼推薦,養雞和鴨的原因。主要是看銷量,然後看養殖技術是否成熟。大量的消耗,才能保證後期的出售。 -
3 # 農村豬世紀
在家裡面想養殖家禽也是可以的。
養殖家禽沒有繁瑣的事情,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在什麼地方都可以養殖,如果自己家有果園更好,可以養殖在果園裡面,但前提是一定要把果園附近用圍欄給圍住,不然的話養那麼多家禽難免會有跑丟的情況,家禽有很多,雞、鴨、鵝都是家禽,在這裡我比較推薦養雞。
經常在家的我們都知道,雞在市場上的價值非常貴,現在已經達到了200多塊錢一隻,雞蛋也漲到了5塊多元一斤,養殖雞的話後期的利潤是非常高的,但要看你養殖多少,如果要是小型養殖賺的錢肯定也不會多,不過最近這一段時間養殖家禽確實很賺錢,特別對於家中的土雞,如果想要搞養殖,我是比較推薦養土雞的,當然養殖這門行業沒有固定的,喜歡養殖什麼都可以,以自己的愛好而定。
如果想要搞大型養殖,自家的空地一定要大,其次就是最好在果園養殖,正常養殖的朋友們都知道養家庭的一般都在林子裡面,根本不可能專門給他建個雞圈,因為這樣既耗時也耗力又費錢,到後期也是不划算,而且最近這一段時間土雞的價值在市場上非常昂貴,等養成以後拿出去賣也可以,讓他在家裡面下雞蛋也可以,這兩種方法都能行得通,如果想要快速賺到利益那就建議把雞養大以後直接賣掉,因為現在一隻雞200多元,100只雞就能賺2萬多元,除去自己的本金不說自己賺的比較多。
總之吧,現在搞養殖非常的好,建議入手,不過養著什麼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愛好而定,在這裡我不做過多的參考,有的人感覺養鴨子、有的人感覺養鵝比較好,但是無論有哪一個都是比較賺錢的,還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吧,畢竟每個人的愛好不同。
-
4 # 豫R春哥
要看你想養殖什麼,對什麼瞭解一樣東西你去養和別人去養殖可能別人賺錢,你可能會虧本,再有就是疾病流感病毒,這些都是不能小視的,我們隔壁村就有一戶養殖雞的農戶,看著別人養殖雞,自己盲目跟風結果一個禽流感死了一半多,虧的那叫一個慘不忍睹,如果真的想搞養殖最好還是去和有經驗的人去學習
-
5 # 農村有個小劉
目前,多數農民利用丘陵、山坡散養家禽,其實,平原地區的農民朋友也可利用當地的林地進行家禽散養。現介紹一種新的散養家禽模式,供讀者參考。
選擇場地時,應儘量選取離村落、交通幹線較遠、相對安靜、面積以不低於1/3公頃的林地為宜。場地規劃根據承包林地的面積、特點制訂方案。一般情況,東西長30~50米,南北長50~100米設為一個種養單位,如林地南北向長度較長,中間需設林間小路。一個區域內可設若干個種養單位,每個單位用網隔開,朝向道路的一端分別設出入口。每個單位內設集中區,集中區設在出口門的一角,為全封閉式,有門進出,區內設飼養棚、飲水器、進食槽。集中區大小以養禽數量定,以能容納單位內所有家禽不擁擠為度。
根據個人情況,購買蛋雞場淘汰的小公雞,或篩選當地生長較快的柴雞,併購買一定量的鵝苗。一般每個種養單位設雞苗500~1000只,或鵝苗250~500只,採用雞鵝混養的模式。
進苗前10~15天,用100~200倍石灰水或1500倍高錳酸鉀溶液對場地消毒。雞鵝購進後,先在飼養棚內餵養,晚上為保溫防鼠蛇侵害,將其放入雞籠中。中午天氣晴好時,可在集中區內,進行戶外鍛鍊。前期餵養時一定要強化聲音的條件反射,以便日後有效地集中禽群,方便轉換場地等工作。20日齡以後,雛雞抗逆能力增強,可選在中午氣溫高時,逐漸讓禽群走出集中區。這時幼禽個體小、食量小,為便於管理可以密度大一些,一般1個種養單位需要雞1000只、鵝500只。這個時期禽群損失最大。因此,要注意天氣預報。發現天氣突變,及時發出訊號,將幼禽召至集中區避雨。或用廢舊防滲管道,縱向鋸去1/5,呈“c”字型,截成30~40公分的小段,分散固定於林間,“c”字口朝向一側,也能起到避雨的作用。
根據情況,每15~20天轉換一次場地,透過隔離門在雞區、鵝區、輪休區之間轉換,以減輕雞群翻刨地表對林下地表植物的破壞,使飼草恢復性生長,場地輪休儘量保持林間生態平衡。
隨著家禽的生長,要及時降低養殖密度,一般情況每個種養單位存養雞250~350只、鵝200只。如果準備提前上市,可將禽群分別圈養在集中區內,增加投餵量,減少活動消耗。
配套技術
1.酒糟養蟲。用酒糟、有機垃圾、雞毛和少量土,加水和成半糊狀。用泥封好,半月後,能出大量蟲子,注意多加雞毛、酒糟,效果會更好。
2.稻草養蟲。在樹下開深20釐米、寬50釐米,長度適度的長條溝,把稻草切成小段,用水加熱2小時,埋入溝內,用黏土封嚴,上留淺池,每天澆水一次。半月生蟲,這時開啟,引雞吃蟲,吃完依舊封好,每天灌水,如此可反覆3次以上。3.牛糞養蟲。收集牛糞曬乾拍碎,加入麥麩、米糠、生活垃圾,加少量水和勻,堆成堆兒拍實,遮陽15天后,也能長出許多蟲子,開啟糞堆,就可餵雞。吃完重新堆好,幾天又可出蟲。
4.定期飼餵,飲水充分。14日齡前,每天3次,為全價飼料,14天后逐漸變成每天2次,慢慢地增加原糧飼料,注意晚餐要餵飽。
5.定期消毒,及時注射疫苗。
林地養禽的飼養週期一般為90~120天,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獲利1500元左右。
-
6 # 楊哥的生活
養殖家禽有一定的風險以下幾點:
1、行業內的過渡擴張。包括07年暴利行情後許多養殖戶把手頭的利潤全部投入到擴大養殖雞舍和裝置上了,比如象我;包括許多搞別的行業的有富裕資金的老闆為了追求利潤進入養殖業,比如網易的丁磊;更主要的是許多飼料行業、食品行業為了躲過經濟危機、延伸產業鏈、控制終端而進行的大規模的擴張,比如六合、雙匯、泰森。
2、金融危機的影響。其主要是心裡上的。
3、國內經濟結構的部分行業的失控造成國內老百姓住房、看病、上學花費額太大,對未來感到不確定不踏實,不敢過度消費。
4、原料特別是玉米的工業化需求造成養殖成本的剛性增長,不可逆轉,並將長期存在。
供大於求的事實已經存在,行業的優勝劣汰是在必行。現在的中國經濟正在轉軌,經濟結構正在調整,還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也就是說退出機制還不完善,重複建設不可避免,惡性迴圈。10年包括最近11、12年沒有人會笑,只有人哭,甚至放聲大哭。小聲哭的是跨行進入養殖業的老闆,小資本家最大的特質就是投機。1年2年不掙錢,第三年就會堅決果斷的撤出。它們投入的是富裕資金,撤出不會對它們傷筋動骨,它們也是會最早退出這個行業的人。因為養殖業也有養殖的本質,只有抓住行業的本質才會在行業立足。中國的養殖業的本質只有在其中浸淫數年,會思考才能領會到。老闆如果不是從養殖業起身,沒和農民打過交到,很難領會透徹。最難退出而不得不退出的是小型企業和飼養戶,全部的身家都壓在了上面,但是由於大型壟斷企業的擴張,生產會越來越集中,小型企業和養戶在市場上、資金、技術、管理和利用國家政策上都處於劣勢,競爭力會越來越差。現在養10萬隻雞的全自動雞舍只需要2名技術工人就可以搞定,以前養戶的優勢立即沒有了。
-
7 # 東北參鄉小盧
可以的!要是在農村養是最好的!把它們放養!放在野外養!在野外可以吃到野食物!能省不少糧食降低成本!關鍵那樣養出來的家禽肉質好!容易賣掉!好銷售
-
8 # 飲水思源羅剛
目前,多數農民利用丘陵、山坡散養家禽,其實,平原地區的農民朋友也可利用當地的林地進行家禽散養。現介紹一種新的散養家禽模式,供讀者參考。
選擇場地時,應儘量選取離村落、交通幹線較遠、相對安靜、面積以不低於1/3公頃的林地為宜。場地規劃根據承包林地的面積、特點制訂方案。一般情況,東西長30~50米,南北長50~100米設為一個種養單位,如林地南北向長度較長,中間需設林間小路。一個區域內可設若干個種養單位,每個單位用網隔開,朝向道路的一端分別設出入口。每個單位內設集中區,集中區設在出口門的一角,為全封閉式,有門進出,區內設飼養棚、飲水器、進食槽。集中區大小以養禽數量定,以能容納單位內所有家禽不擁擠為度。
根據個人情況,購買蛋雞場淘汰的小公雞,或篩選當地生長較快的柴雞,併購買一定量的鵝苗。一般每個種養單位設雞苗500~1000只,或鵝苗250~500只,採用雞鵝混養的模式。
進苗前10~15天,用100~200倍石灰水或1500倍高錳酸鉀溶液對場地消毒。雞鵝購進後,先在飼養棚內餵養,晚上為保溫防鼠蛇侵害,將其放入雞籠中。中午天氣晴好時,可在集中區內,進行戶外鍛鍊。前期餵養時一定要強化聲音的條件反射,以便日後有效地集中禽群,方便轉換場地等工作。20日齡以後,雛雞抗逆能力增強,可選在中午氣溫高時,逐漸讓禽群走出集中區。這時幼禽個體小、食量小,為便於管理可以密度大一些,一般1個種養單位需要雞1000只、鵝500只。這個時期禽群損失最大。因此,要注意天氣預報。發現天氣突變,及時發出訊號,將幼禽召至集中區避雨。或用廢舊防滲管道,縱向鋸去1/5,呈“c”字型,截成30~40公分的小段,分散固定於林間,“c”字口朝向一側,也能起到避雨的作用。
根據情況,每15~20天轉換一次場地,透過隔離門在雞區、鵝區、輪休區之間轉換,以減輕雞群翻刨地表對林下地表植物的破壞,使飼草恢復性生長,場地輪休儘量保持林間生態平衡。
隨著家禽的生長,要及時降低養殖密度,一般情況每個種養單位存養雞250~350只、鵝200只。如果準備提前上市,可將禽群分別圈養在集中區內,增加投餵量,減少活動消耗。
配套技術
1.酒糟養蟲。用酒糟、有機垃圾、雞毛和少量土,加水和成半糊狀。用泥封好,半月後,能出大量蟲子,注意多加雞毛、酒糟,效果會更好。
2.稻草養蟲。在樹下開深20釐米、寬50釐米,長度適度的長條溝,把稻草切成小段,用水加熱2小時,埋入溝內,用黏土封嚴,上留淺池,每天澆水一次。半月生蟲,這時開啟,引雞吃蟲,吃完依舊封好,每天灌水,如此可反覆3次以上。3.牛糞養蟲。收集牛糞曬乾拍碎,加入麥麩、米糠、生活垃圾,加少量水和勻,堆成堆兒拍實,遮陽15天后,也能長出許多蟲子,開啟糞堆,就可餵雞。吃完重新堆好,幾天又可出蟲。
4.定期飼餵,飲水充分。14日齡前,每天3次,為全價飼料,14天后逐漸變成每天2次,慢慢地增加原糧飼料,注意晚餐要餵飽。
5.定期消毒,及時注射疫苗。
林地養禽的飼養週期一般為90~120天,平均每年每667平方米獲利1500元左右。
0
-
9 # 寶媽英英
養殖家禽是可以的,但要看是在什麼地方養。如果你是住在大城市的建議還是不要養為好,因為大城市居住環境聚集較密,這樣會對其他住戶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如果是居住在農村的話那是可以放心養啦!現在農村好多養家禽的都會選擇在果園裡養殖,因為那樣的話不僅是家禽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土地也肥,果樹也得到了養份。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好了,在吃的方面都要求純天然無新增,這樣在天然環境裡養的家禽是相當受大眾歡迎的。
回覆列表
家禽分好多種,要看你想養殖什麼,對什麼瞭解一樣東西你去養和別人去養殖可能別人賺錢,你可能會虧本,再有就是疾病流感病毒,這些都是不能小視的,我們隔壁村就有一戶養殖雞的農戶,看著別人養殖雞,自己盲目跟風結果一個禽流感死了一半多,虧的那叫一個慘不忍睹,如果真的想搞養殖最好還是去和有經驗的人去學習,還是就是對一些疾病預防措施的書和知識要懂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