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想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喜歡買書,但是經常會閒置在那,而且看完的呢。也不知道怎麼處理?
55
回覆列表
  • 1 # 點石教育永生

    我喜歡買紙質的書,買來就看,然後存放在書架上。

    我喜歡讀書,上小學就開始讀課外書。到了高中,堅持每天讀小說,散文,多虧30年前的高中不想今天這樣拼命,臨近高考半年,我堅持不看小說,好好學習,高考結束,借了14本小說,躺在床上,一天兩夜,全部看完。

    我喜歡讀雜書,只要喜歡,就讀。

    原來工資低,還喜歡攝影,那時買膠捲和洗印也是一筆很大開支,但是,還堅持買書。

    這些年,傳統的膠片相機用的少了,多用數碼相機,攝影的開支下降了,買書的開支反而上升了。

    每到一個城市,只要有好的書店,我都願意進去看看,南京的先鋒書店,蘇州的誠品,成都的嚴幾幼,北京的西單,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

    現在在網路上讀書很方便,但是,要讀質量高一些的,或者專業性強一些的,還是紙質的。

    我是南京先鋒書店十幾年的會員了,每年我都會到店裡買書。噹噹網出現以後,也常在噹噹網上逛逛,從上面買些書。

    讀紙質的書,有另一種閱讀的快感,可能這是從小形成的習慣。

    再就是,說買的紙質的書一般內容質量都比較高,在網上沒有。

    買來的書看完看不完都妥善存放起來。沒看完的,找時間再看。看完的,該用的時候再翻一下。年齡大了,記憶力減退了,書中引用資料單憑記憶不行了,需要翻書檢視才能準確。

    存了滿架的書,存了滿屋的書,看著很舒服。對孩子讀書也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都說現在買書貴,這是事實。薄薄的一本書,就是十幾元。確實比從前貴很多。但是,對於抽菸喝酒的人來說,一盒好煙能買一本好書,一瓶好酒能買十幾本,幾十本書。這樣看看,讀書還是比抽菸喝酒划算,抽菸喝酒,毀身體不說,還容易惹事非,抽完喝完就完了,買書看就不一樣,看書學習,不惹是非,看完存放,說不定哪天哪本書一下子升值了,還能賺錢,當然,這是玩笑話,至少讀書學習沒錯誤。

    原來很多書,因為儲存不善,都丟掉了,那些書也都是小說散文,現在也沒了閱讀的興趣。

    現在讀的書比較雜,但都是自己喜歡的,都是自己用心挑揀的,捨不得丟掉,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知識增長,有些書常讀常新。

  • 2 # 仙湖居士666

    我喜歡讀書,

    更喜歡買書,

    都是去新華書店買。

    一年買一、兩次,

    一次大約買五六百塊錢的,

    基本上都是世界名著。

    買回後,放在書架上。

    我自己看的很少,

    大多數都送了人。

    這些,與我少年時的經歷有關。

    上四年級時,

    我喜歡上了讀小說,

    到五年級,

    閱讀完了《紅旗譜》、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烈火金剛》,

    還有除《紅樓夢》

    之外的三大名著。

    不敢讀《紅樓夢》

    的原因就是聽別人說,

    讀了《紅樓夢》,

    得了相思病。

    七十年代,農村經濟困乏,

    書都是借的,有時間限制。

    每借一本大部頭小說,

    我都是利用夜晚做完

    作業的業餘時間,

    在小煤油燈下一看就是半夜。

    不到一個星期就得歸還。

    讀小說,達到了

    如飢似渴的地步。

    書源不夠,我就攢錢,

    給父母要,給奶奶要,

    謊稱交學費。攢夠兩塊錢,

    到星期天,我就步行到

    安莊鎮(我鎮沒有新華書店)

    去買書。那是第一次出遠門,

    當時是十二歲,上五年級。來回五十里路,不吃不喝,

    還樂茲茲的,比相親都高興。

    兩塊錢,能買兩本中篇小說,

    或一部長篇小說。

    在書店,一待就是整個上午,

    能看十幾本書,

    光看內容提要,

    看一本換一本,

    必須用有限的錢,

    買最好的書。為這,

    沒少挨書店服務員的熊。

    想想少年時代,

    閱讀小說的那種狂熱勁頭,

    簡直是不可思義。

    五十多年來,看書,

    買書,借書,條件好了

    給人送書的習慣,

    一直延續至今天。

  • 3 # 益菲讀書

    以前我只買的紙書看,從來不看電子書。但是後來由於工作的原因,編輯要稿的時間很緊。有時候我來不及買書,所以只能看電子書。但是如果這本書好的話,我也會買一本紙質書收藏。

    家裡有書,我就覺得自己很富有。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如何處理這些書。我的處理方式就是,給他們找一個適合他們的家。

    以前住什麼樣的房子,並沒有什麼所謂。但是隨著書的增多,讓我忽然有了一種,想要買一個大房子的衝動。這樣子,我就可以買一個很大的書架。將所有的書都裝進去。

    喜歡書的人,對書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我從來不把自己的書借人。如果他非要看,那我會買一本送給他。

    但是很多的書沒有太多情感的人。你會選擇把書處理掉。其實現在處理書的方式有很多。 如果是你已經不看的書,想要丟掉的書,那麼預期,當廢品賣掉,那不如讓它們彰顯更大價值。

    現在有很多舊書網。他們會收購二手圖書。但是必須要保證書裡面沒有劃痕。新舊程度必須是8九成新以上。這樣的書他們會高價回收,幾乎是原價的60%(需要保證書是正版)。

    如果書很舊了。那麼也可以捐獻給希望工程。或者偏遠山區的孩子。在你這裡已經沒有價值的書。對他們或許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至少能夠開闊他們的視野。增加他們的課外閱讀量。

    我對我的書有很深的情感。任何一本書都不想把它處理掉。所以這些方式我都沒有嘗試過。希望你對你的書也有感情。

  • 4 # 獨上蘭舟

    讀書人沒有不喜歡買書的。我屬於那種特別喜歡買書的,只要看到書店或網上有自己喜歡的書,就買下來。讀書的速度遠遠跟不上買書的速度,至今家裡還有一些沒有開封的書,只能留到以後慢慢讀了。

    以前,房子小,書太多沒處放,就把已經看過平時不怎麼翻的書,打包裝進紙箱裡。後來買新房子的時候,特意裝修出一間書房,做了一排書櫃。現在還勉強放下,以後可能會慢慢的溢位。

    對讀書人而言,書籍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每天看著書櫃裡的書,就像守財奴葛朗臺摸著錢一樣,有種滿足感。這是不讀書的人無法體會的。

    以前沒有處理過舊書,如果真的有舊書市場,也準備去看看,試試可不可以跟別人置換一些。反正不會輕易處理掉的。

  • 5 # 百年樹妖

    作為文化人,或者作為一個自詡的文化人,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我喜歡買紙質書,而且看完捨不得賣,就藏在書架上,哪怕不看,也要留著。

    01文人的藏書癖,從古至今,從未間斷

    1)千古文人藏書夢,各個都是藏書小能手

    從古至今,文人墨客,沒有一個不渴望有自己的私家書庫。

    胡適先生藏書,據說約有40書架,而且還不允許別人動;

    錢穆先生一生節儉,工資幾乎都用來買書,一生藏書5萬多冊;

    黃侃先生被稱為“書淫”,他在詩中說:“十載僅收三萬卷,何年方免借書痴?”

    魯迅先生十五歲開始藏書,一生藏書一萬四千多冊。

    我們耳熟能詳的乾隆爺,修四庫全書,也未嘗沒有藏書癖的思想在裡面。

    趙明誠,李清照夫婦,為了買書,還典當過衣服;

    王世貞為了買書,曾用一座莊園去換;

    ......

    從古至今,文人對書的熱愛,從未停止。

    2)藏書,不光是為了藏,更是為了讀

    上述大文豪,說起來都是藏書小能手,但更是文學大家。胡適先生喜歡藏書,那麼多藏書,怕損壞,從來不許別人打掃,都是自己動手;但如果有人要借,他又非常豪爽,直接拿給別人看。

    司馬光看書,為了怕汗漬留在書上,專門定製了一個木板,每次看書的時候,都把書放在木板上,用手捧著木板看。

    藏書大家,無一不是苦讀高手,藏書越多,讀書越多,絲毫不敢懈怠,才有了後世流傳的各種名著、文章。

    02對於我們,根據自己的情況,確定是否要保留

    如果經濟條件好,喜歡買書,那就多買紙質書,有價值的書,果斷收藏;

    如果經濟條件一般,建議適當買書,不要看書必買,也不要一本不買;

    如果覺得經濟負擔重,建議多看電子書,效果也是一樣的。

    不管是什麼情況,最重要的是,要讀、讀、讀,不要光買不看,也不要停留在嘴巴上,多讀,多反思,多吸收,最終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才最重要。

  • 6 # 慢成長小方法

    我喜歡看紙質書,因為我本身是近視,電子書太累眼睛了。

    當然,紙質書看起來想做筆記、複習也比較方便。我家裡買了很多紙質書,一般有三個處理途徑:

    1.賣給二手書店

    我每次攢個七八本書,就在平臺上下單,快遞員上面收,很方便。

    2.送給別人

    有時候,某本書你就特別想跟別人分享。我一直都找趣味相投的朋友,看完直接寄給她。

    3.好書,收藏

    有一些書,看了很多遍,但是一想到要把它買了,心理就難過。

    搬家的時候,換城市的都會把它帶在身邊。就像一個寵物。

    我們最近在看房買房,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面牆的書櫃,和大飄窗,大書桌。

    看著都開心啊。

  • 7 # 小小一座山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工作之餘讀書已經成為了我的生活方式。

    我是一個紙質書的堅定的愛好者,上大學的時候有了大筆的零花錢,除了基本生活開銷之外,其他都留給了買書和看電影。每次放假的時候都整箱整箱的往回帶,還好上學就在鄰市,不太遠,每次假期回家就帶個幾本,所以即使這麼近,我的箱子永遠是最重的。

    一、將書籍進行掃描記錄。

    我覺得一本書無論你是否看完,買回來的第一件事你應該將此做好記錄,建立一個家庭的自己的圖書館。你要非常清楚自己有什麼書,書籍在什麼位置。這點無論是你未來讀書,還是隻是將書籍作為一個隨時可以用來查閱的資料,你都得對它做到心中有數。

    前幾年收拾屋子的時候,我將自己所有的書籍全部拿了出來,手機下載了一個“曬書房”的軟體,只需要掃描書籍反面的條形碼,軟體就會自動生成書籍資料,進行記錄。

    你看,最下方中間這個像書一樣的開啟,就可以直接掃描,系統會幫助我們自行的進行分類,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做標記。

    你看,透過這個記錄,我就對我自己買的書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我還能因此而分類,對我後面的查詢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將書籍按常用和不常用分類,不建議分的太細。

    當我們剛買回來一本書的時候,書籍肯定是放在離我們最近,隨處可及的地方。但當我們已經看完了書籍,我建議你可以將書籍進行一定的分類。

    之前我看《如何整理資訊》的時候,裡面提倡了“一元化筆記”,就是將所有的內容記在一本本子上,這樣不用擔心找不到筆記,因為只要不在這裡就不可能在其他地方。我認為書籍也是如此。

    我建議你將書籍分為常看的和不常看的兩類,即實現了分類,有不佔地方。

    像我現在看的商務類書籍,類似《深度工作》之類的,雖然我看完了,但是我還是會經常翻閱,這樣我就可以將書籍放在書架明顯的地方。不常看的書籍可以打包放在箱子裡,或者櫃子裡等等, 不必非要放在明面上。這樣,即使以後我找起書來,就只要在這兩個地方尋找就好了。

    我不建議你將書籍分的太細,有的人將書籍按照內容分類,什麼經管、藝術、讀書……或者按照首字母分類。這樣其實你很快就堅持不下來了,而且會因為有的書籍不知道往哪裡放而特別的急躁。這樣會影響閱讀的情緒,後期查詢也會很不方便,因為你可能買著買著就不記得當時自己是怎樣分的了。

    三、送人或者放在二手網上賣。

    一些不讀的書籍,我建議你可以去將他送給其他愛讀書的人,有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讓書籍流通起來,提高書籍的利用率,也能節約紙張成本。

    但我個人對書籍有著異常的潔癖,不捨得將書借給別人,也很少去借書看,因此這點只是提供一個處理的方式,並不是我平時所擅長的。

    如果身邊有好朋友看中了我的書,我寧願買一套送給他,也不捨得他看我的書,這大概也是讀書人的一點小私心吧。

  • 8 # 方塊小超人

    我喜歡買書,因為把它們安放在家裡,會覺得房子也成了我的精神世界的家園,而且每一本書背後不同的故事也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

    從我會讀書開始,我與書就結下了不解之緣。不管是吃飯睡覺,眼裡心裡都離不開書。即便是放假了,我的主要娛樂還是看書。

    不過小時候兜裡沒有幾塊錢,所以買書幾乎就是奢侈。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時候為了買一本《黑駿馬》,我省吃儉用了一個月,弟弟知道了,還從把他的零花錢贊助了我。現在這本書依然在家裡存放著。每次看見它就想起來這些事。

    後來有了經濟能力了,買書完全隨心意,家裡書越來越多,為了安置它們,打了書架子,後來添了書櫃。我的同學同事和朋友,每次來接都會被書架子吸引。

    後來書實在太多,家裡也沒有餘地安置。於是我把大部分書捐了出去,朋友們聽說後都來找我要書,我也送給他們了。

    要說捨不得是真捨不得,送書的時候心裡很不舒服。但是換個角度想,它們代替我去給別人創造更多美的享受,不失為一件好事。

    有一次去朋友家玩,無意中看到她的書櫃裡還有幾年前我送她的一本書。她說她偶爾會看一看。我覺得挺好,她看的時候一定想起來我。

    現在閱讀方式很豐富,而且因為工作和生活,平時只有碎片時間可以讀書了,有時候我會買電子書看,有時候會在聽書軟體上聽書,遇到特別喜歡的,我還是會買來紙質版的收藏,這已經是我的愛好了。書多到無處放時我會把它們推薦給好友分享,既給它們一個安身處,也全了我的念想。

  • 9 # 我心依然TT

    太喜歡買書了,而且買書成癮。昨天又在噹噹網上給孩子買了好多,幾百塊錢的。

    大概小時候太缺了,現在就格外在乎。終於有條件可以隨心所欲的買書了,就控制不住想買,每次看到好書就想買,在網上買書總是又有好書推薦,讀完一本書也總是會牽出一些好書來等等,總是忍不住就想買。

    小時候除了課本沒有課外書讀,有幸能讀到的幾本直到現在還印象深刻,《穆斯林的葬禮》、《平凡的世界》、《飄》,即使再過幾十年,依然能記得當初迫不及待想一口氣讀完的心情,記得當初讀書帶給自己的感動和力量。

    有一年放麥假(小時候,農村學生還有個假期叫麥假,好像主要是照顧老師收割麥子的,那時候很多老師都是民辦老師。)爸媽早早起來割麥子去了,囑咐我起來做飯。頭一天我剛從鄰居家發現了一本《月唐演義》,正看的入迷,早上一看時候不早了,爸媽快要回來吃飯了,就急忙慌促的燒火做飯,灶膛裡塞的草太多,一股大火猛竄出來,把我的頭髮都給燒了一片,當時真是嚇傻了,等恍過神來聞到燒焦的味道趕緊照鏡子看,劉海的頭髮都快被火撲沒了。那次愉快又驚險的閱讀更是終生難忘。

    我們的小學、中學,學校裡竟然都沒有個圖書館,那時候,農村的孩子,家長給買課外書的幾乎不大多,所以能找到本課外書讀實屬不易。小學的時候學校給每個學生訂了一份《當代小學生》,從那份刊物裡,我知道了外面的世界是那麼大、那麼美。從那時候起,有一個關於夢想的種子在心裡生根、發芽;從那時候起,我感覺到,無論眼前有多少艱難困苦,只要心中有夢想,就一定有前行的力量。

    有書陪伴的日子是幸福的,書中的小作者似乎都成為了自己的朋友,那時最羨慕的,是她們有好多的課外書可以閱讀、她們可以學習書法、學習篆刻、學習音樂和舞蹈、學習繪畫,比較起來,我們的生活裡太缺少這些了,但是我們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那就是我們擁有大把的可以玩的時間,我們可以盡情的親近春夏秋冬的大自然,收穫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美好饋贈,閱讀的時候,也是和她們心與心交流的時候,人生因為這種交流而更加精彩。

    所以即便現在有那麼多的電子書,和各種方便閱讀的APP,我依然還是喜歡最傳統的讀書方式,手捧一本紙質的書,聞聞書中的味道都是滿足的。

    家裡放不開確實是個問題。書櫃裡、床頭上、連辦公室的櫥子裡都放滿了。但是我不捨得送給別人,送人我都是買新的,借給別人看的還得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要回來。

    其實,隨著書越來越多,這肯定是不行的,如果確實放不其實,隨著書越來越多,這肯定是不行的,如果確實放不下了,我大概會選擇如下的處理方式:

    1.送給別人。送給喜歡讀書的親朋好友,送給書友。

    2.捐贈。捐贈給那些需要的人。

    3.我有一個定期組織線下“讀書會”的夢想,用來舉辦讀書會用。

    4.等有條件了,建立一個場所,可以喝茶讀書的地方,做成真正的“書香茶香·半點讀書會”。

  • 10 # 城堡小姐Castle

    我是個很喜歡買紙質書的人。相比於電子書,紙質書有一種神奇的魔力。

    無論是夜晚還是清晨,為自己泡一杯清茶,翻開最近想看的書,感受晨起雞叫,亦或是長夜漫漫,對生命的感知都好像有了載體,那就是書。

    1、紙質書有一種書香

    這種味道很好聞,特別是新書。愛的人是很愛,不愛的人就無感。

    每次買了新書拆包裝的時候,我都要深吸一口氣,記住那種味道。

    那種感覺類似於清香,也像墨香,對我會有點提神的效果。

    2、便於做筆記

    讀到好的句子,我總喜歡標註上,等有時間的時候摘抄到本子裡,或是在豆瓣裡寫一點書評。

    因為人的記憶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記住引發你思考的情節。當再次翻閱書籍的時候,紙質書比電子書更容易查閱。

    3、讀紙質書的時刻心更容易安靜

    讀電子書,你要依託於手機或是kindle等電子裝置。除了極少數相當自律的人,可以保證全身心的投入,大多數的我們都是看看書,不自覺得就會刷刷手機,這樣就不能很好地讀書了。

    因為在外地租房子,每次搬家這些紙質書其實都還蠻重的。每次讀完一本書,做好摘抄和筆記,我一般都會送給朋友,或是放在鹹魚和多爪魚上。特別是後來被人安利多爪魚這個二手書買賣的平臺,再也不擔心紙質書的著落了。

    它們來到我們身邊,送我們一程,終會去到下一個主人手中。

    但是對於一些特別好看或是喜歡的書,我會留下來,常讀常新,當有一天感覺這本書可能不會再看了,我會把它們送走。

    人的時間和空間都是有限的,當你覺得不會再看一本書的時候,不如讓其他人擁有它,發揮出它更大的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劇盛典》中鍾漢良唱的那首歌叫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