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時間看書的六個心得,親測有效!
最近一個外國朋友非常疑惑地問我,
“為什麼你們華人,都邊走邊看手機?就像手機是身體的一部分!都不看路嗎?”
我只能回答說,因為華人很忙,特別懂multitasking(多種任務並行)!其實,我沒講實話,80%的人在看劇、看綜藝、玩遊戲,並不是日理萬機的忙公事。
這和外國形成強烈反差,學生時期,看到地鐵上、火車上、候機廳裡,外華人喜歡隨身帶本紙質書看。工作後再出國,發現智慧手機更普及的國外,並沒有變化太多,還是隨處可以看到手捧紙質書的通勤族。
雖然華人也沒閒著,碎片時間用來聽音訊、上網課,已然是對時間很好的利用。只不過,看書,尤其是看紙質書,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朋友說,
“你都什麼時間看書啊,我怎麼都抽不出空?平時忙,週末終於有點時間,看兩頁就困,滾床上去補覺了!”(好的吧,愛自己也是沒毛病)
我說,
但是對於工作比較忙,又不急著輸出的人來說,每天看書可能有一些難度。其實,閱讀最關鍵是時間和注意力,可以微調作息,也可以找出細碎時間。每天多看幾頁書,不是問題。
早上起床後,一般會刷個朋友圈,聽個播客,聽個歌,開個電視或電腦看下新聞。嘗試挑戰下自己:如果是在家工作的,選擇在正式開工之前,如果是通勤去上班,就選擇在出門之前,插入一個小步驟:閱讀。
可以規定一個時間,比如15-20分鐘。研究顯示,不同年齡段的人,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幼兒為15分鐘左右,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時期能達到40分鐘左右,青少年和成年人也不超過一個小時。選擇15-20分鐘,即使是起床困難戶,也沒有太大壓力。
嘗試之後發現,這15分鐘效率特別高,一個是時間緊迫,閱讀的時候注意力特別集中;另一個是早上起來腦袋處於“記憶體充足”狀態,也比較記得住。
【友情提示】不要選擇故事情節太強的書,越看越想看,那就來不及開工啦。
通勤的時間已經被很多人利用起來,不管是看影片、看電子書,用手機還是kindle,在路上看完的電子書甚至比紙質書還多。
1. 坐車、坐飛機等
時間很長,可以選擇隨身帶一本書或者下載電子書,等待的時候看看書,心情也不焦慮。我記得有一次飛機延誤,候機的時候看完了一本書,平時零零散散只看了第一章,在機場一下子就看完了。平時誘惑太多,看幾眼書,就去玩手機了,旅途中,不妨放下手機給自己一點清靜。
2. 旅遊途中
除了在趕車趕飛機的時候,旅行的過程中也是看書的好時機。途中在咖啡廳或公園小憩、結束了一天的觀光回到旅店,也可以拿出書來看兩眼。
我曾經很刻意地帶了《西藏生死書》去拉薩旅行,在民宿望著某寺廟,看著書的感覺,可以說是非常“矯情”,非常有儀式感了!不是說“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嘛,那一邊旅遊一邊閱讀,不就是身體和心理同時在路上了嘛!完美~
有時候明明很困,躺下之後異常清醒,思維活躍。這個時候數綿羊也很難讓自己放鬆下來。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張遇升博士,對精力管理非常有研究,他說,如果20分鐘內還是睡不著,建議起床做些別的事情,換個環境和心境,比如到客廳走一圈再回來睡覺。
也就是說,承認自己睡不著,不要再堅持“我要睡著”這個執念了,跳脫出來一下,再去睡覺,效果更好。我自己的經驗是,即使有些困,甚至非常困,也會在睡前在床上開個小燈看幾頁書。這樣躺下立刻就能入睡。如果不幸,20分鐘內沒有睡著,那就再起床,看會兒書,看到昏昏欲睡。
【友情提示】情節精彩的小說請繞道!
有時候不是不想看書,而是選擇太花精力。看著滿滿書架,不知道選擇哪本。讓書隨手可得,就減少了做決定的時間。
除了常規的書房和臥室,愛做飯的女孩子或者媽媽們,可以把書放到廚房,尤其是料理書。還可以放到車上,客廳裡,甚至門廊,想到的時候,看到了就能拿來翻上幾頁。
另一種情況是,正好忙完一件事,不知道接下去做什麼,看到手邊的的書,拿起來讀幾頁,可以填補時間。
【友情提示】洗手間是個好地方,雖然醫生不建議這樣,大家自己斟酌......
我平時會做的運動有瑜伽和普拉提,偶爾跑步。如果是跑步或者練器械,可以在熱身的時候,一邊看書一邊在跑步機上勻速走路,做個準備運動。
不過,除非忙到沒有其他空閒和精力,不然並不推薦這個擠時間的方法。
【友情提示】運動的時候還是專注於呼吸和身體變化,更有助於健康啦。
聽有聲書是最適合填補空閒時間的,而且條件很容易滿足,只要耳朵空著就好。上下班路上、超市購物、做飯做家務、洗澡、運動的時候,都可以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聽書很容易漏掉內容,畢竟在聽的時候,一心兩用甚至多用,那就多聽幾遍吧,就當做拾漏補缺了。
還有的音訊是書評,作者從自己的角度,把一本書掰開揉碎了講給你聽,可以聽完一本書,再去聽聽有聲書評,正面側面雙管齊下,療效好。
【友情提示】建議一本一本有聲書購買,或者是有效期的比較短的會員卡,這樣比較有緊迫感,減少拖延。
我是Helen,不愛治癒繫心靈雞湯,愛煲實用系老鴨湯。
◆◇◆◇◆◇◆ 陪你看書、看劇、看世界 ◆◇◆◇◆◇◆
擠時間看書的六個心得,親測有效!
最近一個外國朋友非常疑惑地問我,
“為什麼你們華人,都邊走邊看手機?就像手機是身體的一部分!都不看路嗎?”
我只能回答說,因為華人很忙,特別懂multitasking(多種任務並行)!其實,我沒講實話,80%的人在看劇、看綜藝、玩遊戲,並不是日理萬機的忙公事。
這和外國形成強烈反差,學生時期,看到地鐵上、火車上、候機廳裡,外華人喜歡隨身帶本紙質書看。工作後再出國,發現智慧手機更普及的國外,並沒有變化太多,還是隨處可以看到手捧紙質書的通勤族。
雖然華人也沒閒著,碎片時間用來聽音訊、上網課,已然是對時間很好的利用。只不過,看書,尤其是看紙質書,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朋友說,
“你都什麼時間看書啊,我怎麼都抽不出空?平時忙,週末終於有點時間,看兩頁就困,滾床上去補覺了!”(好的吧,愛自己也是沒毛病)
我說,
但是對於工作比較忙,又不急著輸出的人來說,每天看書可能有一些難度。其實,閱讀最關鍵是時間和注意力,可以微調作息,也可以找出細碎時間。每天多看幾頁書,不是問題。
分享六點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一、開工前,先閱讀早上起床後,一般會刷個朋友圈,聽個播客,聽個歌,開個電視或電腦看下新聞。嘗試挑戰下自己:如果是在家工作的,選擇在正式開工之前,如果是通勤去上班,就選擇在出門之前,插入一個小步驟:閱讀。
可以規定一個時間,比如15-20分鐘。研究顯示,不同年齡段的人,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幼兒為15分鐘左右,隨著年齡增長,兒童時期能達到40分鐘左右,青少年和成年人也不超過一個小時。選擇15-20分鐘,即使是起床困難戶,也沒有太大壓力。
嘗試之後發現,這15分鐘效率特別高,一個是時間緊迫,閱讀的時候注意力特別集中;另一個是早上起來腦袋處於“記憶體充足”狀態,也比較記得住。
【友情提示】不要選擇故事情節太強的書,越看越想看,那就來不及開工啦。
二、通勤時,能看幾頁是幾頁通勤的時間已經被很多人利用起來,不管是看影片、看電子書,用手機還是kindle,在路上看完的電子書甚至比紙質書還多。
1. 坐車、坐飛機等
時間很長,可以選擇隨身帶一本書或者下載電子書,等待的時候看看書,心情也不焦慮。我記得有一次飛機延誤,候機的時候看完了一本書,平時零零散散只看了第一章,在機場一下子就看完了。平時誘惑太多,看幾眼書,就去玩手機了,旅途中,不妨放下手機給自己一點清靜。
2. 旅遊途中
除了在趕車趕飛機的時候,旅行的過程中也是看書的好時機。途中在咖啡廳或公園小憩、結束了一天的觀光回到旅店,也可以拿出書來看兩眼。
我曾經很刻意地帶了《西藏生死書》去拉薩旅行,在民宿望著某寺廟,看著書的感覺,可以說是非常“矯情”,非常有儀式感了!不是說“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嘛,那一邊旅遊一邊閱讀,不就是身體和心理同時在路上了嘛!完美~
三、睡不著?看書助個眠有時候明明很困,躺下之後異常清醒,思維活躍。這個時候數綿羊也很難讓自己放鬆下來。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張遇升博士,對精力管理非常有研究,他說,如果20分鐘內還是睡不著,建議起床做些別的事情,換個環境和心境,比如到客廳走一圈再回來睡覺。
也就是說,承認自己睡不著,不要再堅持“我要睡著”這個執念了,跳脫出來一下,再去睡覺,效果更好。我自己的經驗是,即使有些困,甚至非常困,也會在睡前在床上開個小燈看幾頁書。這樣躺下立刻就能入睡。如果不幸,20分鐘內沒有睡著,那就再起床,看會兒書,看到昏昏欲睡。
【友情提示】情節精彩的小說請繞道!
四、到處放滿書有時候不是不想看書,而是選擇太花精力。看著滿滿書架,不知道選擇哪本。讓書隨手可得,就減少了做決定的時間。
除了常規的書房和臥室,愛做飯的女孩子或者媽媽們,可以把書放到廚房,尤其是料理書。還可以放到車上,客廳裡,甚至門廊,想到的時候,看到了就能拿來翻上幾頁。
另一種情況是,正好忙完一件事,不知道接下去做什麼,看到手邊的的書,拿起來讀幾頁,可以填補時間。
【友情提示】洗手間是個好地方,雖然醫生不建議這樣,大家自己斟酌......
五、真的很忙?運動熱身利用起來我平時會做的運動有瑜伽和普拉提,偶爾跑步。如果是跑步或者練器械,可以在熱身的時候,一邊看書一邊在跑步機上勻速走路,做個準備運動。
不過,除非忙到沒有其他空閒和精力,不然並不推薦這個擠時間的方法。
【友情提示】運動的時候還是專注於呼吸和身體變化,更有助於健康啦。
六、有聲書聽有聲書是最適合填補空閒時間的,而且條件很容易滿足,只要耳朵空著就好。上下班路上、超市購物、做飯做家務、洗澡、運動的時候,都可以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聽書很容易漏掉內容,畢竟在聽的時候,一心兩用甚至多用,那就多聽幾遍吧,就當做拾漏補缺了。
還有的音訊是書評,作者從自己的角度,把一本書掰開揉碎了講給你聽,可以聽完一本書,再去聽聽有聲書評,正面側面雙管齊下,療效好。
【友情提示】建議一本一本有聲書購買,或者是有效期的比較短的會員卡,這樣比較有緊迫感,減少拖延。
我是Helen,不愛治癒繫心靈雞湯,愛煲實用系老鴨湯。
◆◇◆◇◆◇◆ 陪你看書、看劇、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