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pohi13840

      勒溫格(G•Levinger)等人認為,關係的發展有三個階段:第一是單向注意階段,對方沒有互動。第二是表面接觸階段,雙方有初步的、淺層的互動,但是還沒有相互捲入,也就是說沒有走進彼此的私我領域。一般的泛泛之交就停留在這一階段。第三是相互捲入(mutuality)階段,雙方向對方開放自我,分享資訊和感情,這是友誼發展的階段。  阿特曼(I•Altman)等人提出了社會滲透理論(socialpenetrationtheory)來解釋關係發展的過程。他們認為人際交往主要有兩個維度:一是交往的廣度,即交往或交換的範圍;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親密水平。關係發展的過程是由較窄範圍內的表層交往,向較廣範圍的密切交往發展。人們根據對交換成本和回報的計算來決定是否增加對關係的投入。阿特曼等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發展,一般經過四個階段:定向階段、情感探索階段、情感交流階段、穩定交往階段。  1、定向階段。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對交往的物件具有很高的選擇性。進入一個交往場合時,人們往往會選擇性地注意某些人,而對另外一些人視而不見,或者知識禮貌性地打個招呼。對於注意到的物件,人們會進行初步的溝通,談談無關緊要的話題,這些活動,就是定向階段的任務。在這個階段,人們只有很表層的自我表露,例如談談自己的職業、工作、對最近發生的新聞事件的看法等等。  2、情感探索階段。如果在定向階段雙方有好感,產生了繼續交往的興趣,那麼就可能有進一步的自我表露,例如工作中的體驗、感受等,並開始探索在哪些方面雙方可以進行更深的交往。這是,雙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捲入,但是還不會涉及私密性的領域。雙方的交往還會受到角色規範、社會禮儀等方面的制約,比較正式。  3、情感交流階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階段雙方能夠談得來,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就可能發展到情感交流的階段,彼此有比較深的情感捲入,談論一些相對私人性的問題,例如相互訴說工作、生活中的煩惱,討論家庭中的情況等。這時,雙方的關係已經超越了正式規範的限制,比較放鬆,比較自由自在,如果有不同意見也能夠坦率相告,沒有多少拘束。  4、穩定交往階段。情感交流如果能夠在一段時間內順利進行,人們就有可能進入更加密切的階段,雙方成為親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間、情感、財物等,自我表露更深更廣,相互關心也更多。一般來說,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關係相當少,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生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  還有一些研究討論了關係退化的原因。綜合起來,導致關係的親密程度減弱的原因主要有:(1)空間上的分離,交往的一方遷徙到別的地方,雖然分離的雙方可以透過書信、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保持聯絡,但是最現代的通訊工具也取代不了面對面交往;(2)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3)逐漸不喜歡對方行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點,一方面,個人的喜好標準可能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交往中可能發現對方的一些新的特點,而這些特點恰恰是另一方不喜歡的;(4)交換回報水平的變化,即一方沒有按照另一方所期望的水平給予回報;(5)妒忌或批評;(6)對與第三方的關係不能容忍,在親密關係中,這一點比較突出,因為親密關係,尤其是異性之間的親密關係往往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7)洩密,即將良人之間的秘密透露給其他的人;(8)對方需要時不主動幫忙;(9)沒表現出信任、積極肯定、情感支援等行為;(10)一方的“喜好標準”發生了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AD開啟圖後變成這樣,字突然變大突出圖框,如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