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舞歌暢想
-
2 # 70後瑞媽生活日記
我和老公結婚19年了,因為2個人的老家相距近200公里,所以每年過年都會兩邊跑。基本上都是在婆婆家過除夕和初一,初二回孃家過到初六回家媽媽一直讓我去婆婆家過年,因為婆婆歲數大了,身體不是太好。讓我早點回去準備年貨和吃的,她一直說她那邊不用我操心。媽媽一直都在默默付出,默默守候著我和弟弟妹妹。媽媽,我愛你
-
3 # 老漢心語
華人最重視過年,也最講究過年。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年節,也是一家人難得團聚的時候。每逢春節來臨,許多年輕夫婦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過年回誰家過年。處理的好,全家皆大歡喜。處理不好,不僅影響夫妻感情,年也過不好。過去,受傳統文化和地域習俗的影響,出嫁的女人過年時,只能在初二或初三回孃家。在此之前,已婚女人是不能在孃家過年的。因此,過年在男方家過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什麼可商量的餘地。否則,男方家會很沒面子,女方家也會讓人恥笑。如今,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婦女地位的提高,以及文化、思想、觀念多元化並存的影響。一方面,傳統習俗漸漸淡化。另一方面,人們也變得越來越開明。過年去誰家不去誰家,先在這家還是後去那家,已不再那麼世俗,那樣重要。有的夫妻,物質條件較好,過年把雙方父母接到自己小家裡大團聚;有的夫妻,約定俗成,今年去你家過,明年到我家過;有的夫妻,父母身邊有兄弟姐妹的,過年去獨身子女一方的家裡過年的時候多一些;有的夫妻,過年去一家,國慶長假去一家,儘可能兼顧雙方;有的夫妻,和父母居住不遠,平時不缺團聚的機會,也可能利用春節長假的機會外出旅遊放鬆一下;有的夫妻,因過年加值班走不開、老家偏遠交通不便、經濟狀況不好、孩子幼小、身體有恙、家人關係緊張等原因,難以過年回家與父母團聚,也是常有的事……等等形式,全看夫妻與家庭的具體情況而定。過年去誰家不去誰家,在哪裡都是過。只要夫妻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平和協商,統籌兼顧;只要雙方父母通情達理,理解兒女,不施加壓力,不過多幹預;只要家人在一起放下成見,只談高興的話題,不做掃興的事情,一切都不是問題。過年是萬家團聚、興高采烈的時候。然而,因過年去誰家不去誰家的問題,夫妻反目,家庭失和的事情屢有發生。“過完年就離婚”已成為當下有增無減、愈演愈烈的一種社會現象。喜及生憂,興及生痛,樂及生悲,破壞了過年的氣氛,加劇了彼此的隔閡,也失去了團聚的意義。過年應該是感念父母恩情,增進家人親情關係的最佳時機。父母在,家才在。過年探望父母,陪父母小住幾日,是兒女體現孝道的一種表現形式。“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感受的是家的溫馨,體味的是家的味道。作為兒媳,還是作為女婿。都是家人的重要一員。只有在情感上把公婆和岳丈等同看待,才能讓自己真正融入到大家庭中。只有在內心裡把去公婆家過年,還是去岳丈家過年,都當成一回事,才名副其實是親人。從雙方父母的角度看,只有把兒媳和女婿當兒女相待,兒媳和女婿才願回這個家。所謂兩好合一好。過年回誰家過,折射岀來的是家庭和諧幸福的程度。公婆、岳丈哪一方會做人,小倆口就更願意回哪個家。反之,既使過年回誰家過,外姓夫妻充其量是給對方個面子,去你家走個過場,談不上開心愉悅和歸屬感、幸福感。這樣在一起過年,心裡會覺得很累。時間長了,會滋生厭煩感,也會影響夫妻感情。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只有親人之間關係和睦的家庭,過年過得才是心情放鬆舒心快樂的年,才是親情深厚難以忘懷的年。
-
4 # 紅蜘蛛44
有條件的家庭帶上雙方父母出去旅遊,沒條件的大年三十,初一在男方家過,初二到初五在女方家過,初六回家收拾東西準備上班。
說說我吧,每年過年大概10-12天假期,來回都是一個人開車。每年過年都是年前去我老家重慶,年後去湖南老婆老家,一般初三左右出發去湖南。重慶年前殺豬過年比較重視,湖南年前不走親戚都是年後開始走親戚拜年。平時岳父岳母在廣東幫我們接送孩子上學,常年和我們在一起。我就想每年年前回我老家陪陪自己父母,年後去老婆家。老婆每年都有意見,今年老婆又在說沒在她家過年。感覺自己怎麼做都不對。真不知道要怎麼做了
回覆列表
老公老家、老婆老家,這兩個老家都是生養兒女的故鄉,都生活著生養自己的父母……
夫唱婦隨和睦夫妻家庭,最重要的就是重感情,互相理解互相關心互相包容,什麼事情都有個商量。自己老家有父母要和妻兒回去,陪伴老人過幸福的大年,妻子的老家也有她的父母,老人同樣也會盼望自己的孩子在家過團圓年,
那為什麼不能兩個老家輪流著過年呢?
既然男女平等,為何還存在分歧?
今年是鼠年,俺媳婦是屬耗子的,她在豬年就和我商量要去孃家過年,俺聽老婆的隨她去孃家,禮物都給老丈人和丈母孃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