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緣分天空61119
-
2 # 雲小鄧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兒,我的童年還是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事兒,尤其是現在快要步入社會,參與競爭了,更加讓我懷念童年生活的無憂無慮。 小時候出門玩兒肯定是要呼朋引伴,哪怕不知道要玩些什麼,也要叫上同村兒的幾個小夥伴,這裡跑一跑,那裡跳一跳,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大家小時候玩過的遊戲應該都差不多,我小時候也和姐姐們一起跳過繩,更多的時候幾個人一起玩玩彈弓,掏掏鳥窩(當然,現在不敢了)。不過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還是去釣魚,那時候叫上另外幾個釣友,走到小河邊,一釣就是一下午,比誰釣的多,比誰釣的大。雖然沒有電子遊戲為樂,但這樣的童年或許要更多一些懷念。
-
3 # 蹩腳的剪刀手
現在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總感覺那時才是自己最幸福的時候啊。土生土長在一個三四線小城市,小時候上學壓力也不大,不像現在的孩子各種補習班,課餘時間都被佔用了,我們那時候放了學就是小夥伴們聚在一起各種玩耍。
男女生都喜歡的專案,跳房子。
踢毽子,女生踢這種用塑膠袋做成的毽子,男生則踢雞毛毽子。
翻花繩,考驗動腦能力哦。
鬥雞,課間男孩子們常玩的遊戲。
跳皮筋,女孩子們的最愛。
-
4 # wd1116
小時候是最快樂,最無憂的日子,沒有壓力,沒有領導,不用體會社會的勾心鬥角,傷心就哭開心就笑。那是我一直渴望回去的日子,當然也知道回不去。
我的小時候有許多的小夥伴,每天在一起玩的特別開心,我們捉迷藏,玩跳房子,甚至也會坐在一起互侃,日子無憂無慮,可惜那是回不去的曾經。
-
5 # 一笑天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最快樂的時候莫過於童年的時候了。可那永遠只會能是回憶了,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存在於美好的記憶中了。
90後的童年雖然沒有手機,電腦這麼多電子裝置,但是不妨礙我們的快樂成長,不比現在的小朋友差。
玩彈珠一玩就能玩一天,中午都不帶吃飯的
調皮的男孩子也會和女生玩跳繩
推鐵圈比誰快,摔倒也不知道疼
麥垛,溜冰,過家家,扣泥巴,打元寶等。
童年的時光一轉眼就過去了,小的時候總是希望快快長大,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現在長大了原來世界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曾幾何時幻想著回到童年,回到小時候,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找到了一個影片,滿滿都是回憶
-
6 # 我叫小鈺
回不去的童年,找不回的小夥伴,也許只有孩子的世界才是最純淨的,沒有欺騙,沒有爾虞我詐,不用猜測,不用強裝笑臉,那個時代真好!
我們80後女生的童年,就是跳皮筋、踢毽子、躲貓貓;男生就是打玻璃球、打寶、摸魚撈蝦,童年我就只記得美好!
-
7 # 戰二十一
有的人的童年是悲痛,有的人的童年是歡樂,但總的來說童年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單純。無論好與壞,童年我們不會思考太多,只會很直白地享受娛樂或者去體會生活的辛苦。而且童年的時光總能記住那些片段,因為我們人生起步接觸的事物相對比較新鮮。童年就像人生的初戀一樣,是自己整個人生的初步,一個美好的童年是幸福的。一個不美好的童年可能要用餘生去治癒。
我是80末,我的童年是在東部省份的山區鄉鎮上,看過沒有油鹽的同學,當時我是屬於生活較好的家庭,直到後來進了縣城,上了大學,到工作,才發展家庭的差距這麼大,到現在我可以很直接的對比出我基本上在周圍朋友的家境中是倒數的那幾個。其實這也說明了,你自己本身處於上升期。
童年是美好的,我可以去河裡和小夥伴們游泳,可以在山上採野果,可以找鄰居小朋友隨意玩耍。但這一切都已過去,年至30的我,面臨的種種也是大部分,下層人民面臨的種種,要微笑這個世界,學習這個世界的法則,用他們最擅長的方式征服他們。
-
8 # 孟陬翰音
~~童年確實是回不去的時光。唉,多半個世紀過去了,美好的童年,珍貴的記憶,有許多溫馨浪漫的故事,被我封存在心底,偶爾從心底角落裡翻找出哪怕點滴和片段,回味一番,也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我小的時候,農村沒有電,沒有自來水,沒有電視機,什麼黑白的彩色的全沒有,更沒有什麼汽車摩托車之類的,村裡只有兩個家庭有兩臺收音機,也是很稀罕的,引得村裡很多大人和孩子每晚飯後湊到這兩家去蹭聽收音機播出的節目。夏天的夜晚,涼風習習,家裡吃過飯後,就在自己家的院子裡鋪上涼蓆(蘆葦杆經過加工後編織而成),有時是“篙件”,就是一種用麥子杆或者穀草杆加以細麻繩捆紮而成的能鋪開當席子用的類似於地墊的東西,一家人就或坐或躺,一人一把樣式不一的扇子,舞動扇子乘涼說話。我兒時的天空十分清澈,尤其是秋天的夜晚,天空非常的美麗,能夠看到無數的星星在不停地眨眼,還能夠看到晴夜的天空與星星是有層次的,有的遠有的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明亮有的暗淡。偶爾會看到流星在美麗的夜空劃過,一開始發出一道非常亮的光線,斜著向上或者向下一劃而過,瞬間慢慢變暗最後消失。有時,晚飯後我會跟著大人各自抱著一捆草墊子或一片葦蓆,手拿扇子來到村頭大樹底下乘涼閒坐,在閒坐閒聊消磨夜晚時光的過程中,能夠聽到大人們海闊天空天南地北古往今來講的許許多多的故事、經歷、經驗之談、典故、逸事,或人或鬼、或仙或道,總之感覺很是生動有趣,越聽越想聽,都不願意回家睡覺了,直到夜已經很深了,所有大人們都起身散夥回家,我才不情願地離去。那時人們的心理是,天太熱在家裡無法入睡,就只好或在家或村頭熬夜乘涼閒談,直到困的不行了,就散夥回家入睡。有時,我會跟著別家的大人們或者比我大一些的同村青年們,晚飯前就約好,步行三四里地或者七八里地有時更遠,到外村去看電影,看完後再興沖沖步行歸來,也不覺累。那時的農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偶爾本村或者鄰村有放電影、縣級演唱團下鄉什麼的,都很稀罕,很受歡迎,遇到這種活動,就像村裡有了重大喜事,基本上是全家出動,扶老攜幼各拿板凳,圍著臺子而坐,期間就有大孩哭小孩叫,夾雜著某家大人的呼喊聲叫罵聲,吱吱哇哇熱鬧得很。
~~我的童年記憶是如此的美好,可是,它一去不復返了!找不回來了!現在整年累月生活在城市裡,每年開春後,我都會想:地裡的麥苗不知返青了沒有?兒時記憶中的那些小草又長出來了沒有?驚蟄後的那些小動物們小蟲子們是否又活躍起來了呢?——這些我們也輕易見不到了!離開了農村來到城市生活,這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
9 # 貓屋主人
童年是在一種近似野生、散養的環境下度過的。
那是西部農村,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四周山巒疊嶂,處處羊腸小道。由於環境的限制,每天看到的場景,幾乎是一成不變的。如田間勞作忙碌的身影、搖著鈴鐺肯草的牛馬羊群,悠悠飄來響起的山歌,還有靜靜的村落,破舊的瓦房,一群群的孩子。
那時以為,站在村子中央,舉目遠眺,山樑與藍天相連線的地方,就是世界的盡頭。偶爾聽大人說,去了趟鎮子或縣城。此刻,總是堅定地認為,鎮子、縣城就在哪雲朵翻滾的山樑之上。
大人們不知整天忙什麼,但一年到頭總是在忙,好像沒有停下的時候。因而,就無暇顧及我們這些小孩。
每當清晨一覺醒來,大人總是不在,早已下地幹活去了。看到的只是已經疊好,整整齊齊的被子。
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孩子,記得鄰居李大娘家就有九個孩子,清一色的男孩。且年齡相差均不到兩歲,一個比一個高出那麼一丟丟。那時都是老大帶老二,老二帶老三,帶孩子的事幾乎壓根就與父母沒有半點關係。
自從能夠奔跑時起,負責監管責任的姐姐、哥哥就不再尾巴似的跟著。由於不存在安全這個概念的問題,只要不哭、不鬧、不磨人,其餘隨便。
由於不存在幼兒園一說,沒有做作可業,沒有人要求讀書、認字,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反正肚子不餓不回家,天不黑下來不回家。
那時玩的最多的就是八路軍打勝仗,往往因為誰扮演敵人的問題,常常爭論不休。無論怎麼玩,遊戲的原則是不能改變的,就是八路軍一定贏,敵人一定全部被消滅。槍總是一根玉米杆;手榴彈總是就地抓起的一把土;解放軍總是戴帽子的,敵人只能光頭;肉搏戰總是摔跤。儘管內容、形式從未改變過,但新鮮感、趣味性,絲毫不受影響,未曾減弱。
捉迷藏也是那時最喜歡玩的之一,尤其是每當五月,小麥抽穗揚花之時。經過一個春天的生長,麥田裡齊刷刷正抽穗的麥子,已高至大人的胸口。一陣風吹來,浪起雲湧,甚是壯觀。小孩子藏在裡面,是很難找到的。
那時不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更不明白自己的行為意味著什麼,只是覺得好玩。一場遊戲下來,麥子遭到浩劫,麥田滿目瘡痍,情況慘不忍睹。回家被一頓暴揍是少不了的,但來年照幹不誤,就是長不了記性。
那時可玩的實在是太多了,如雨後上山採蘑菇,偷了家中雞窩裡的蛋躲在小樹林裡搞野炊,溜進人家的驢圈騎拴在槽上的驢,跟著放牛的大哥哥唱山歌、抓松鼠等等。
回想起來,那時的童年是何等的快樂,極其的美好,無拘無束,只是回不去了。就連現在的孩子,也不可能擁有那種美好的童年。因為,時代變了。
回覆列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有喜,有樂,也有苦和淚,我來說說我的童年吧!
那是七十年代初期,我生活在一個農村,充滿快樂的家庭裡,雖然沒有好的生活條件,但是農村基本都是那樣的。
上學的時候喜歡玩扔石頭比遠近,比準頭,疊紙寶,還會玩打彈弓,打鳥,什麼都幹,運動就是推鐵環。
放假了和朋友們偷偷下河洗澡,抓魚,偷人家的玉米,土豆燒烤著吃,弄得滿臉黑灰,上樹掏鳥,挖核桃,在就是我最不願意乾的事情放牛了,不知道是牛不聽話還是我不會放,弄得我到處跑,現在想起來是我老想玩的原因,沒有耐心。
總的來說童年是快樂的,沒有什麼精彩,無憂無慮中就一晃而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