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一見如故1349

    我們這邊過年給長輩拜年買一些酒、茶、糖、營養品什麼的;有的也會給錢,給多少錢要看條件,並分親密度,不磕頭,這是風俗習慣

  • 2 # 陳宸668899

    謝謝邀請。我的家鄉,過年的時候,天還不亮,人們就起床拜年,男孩子會給長輩磕頭拜年。沒結婚的姑娘是不磕頭的,結了婚的年輕人,兩口子先一起給至親的長輩磕頭拜年,然後,再男女分開,男的們一起給院裡的和沒出五福的長輩拜年,女的們也是這個流程,沒個人的膝蓋處,衣服上都有一個磕頭時粘土的印記,有時候,都拜完年了,天還沒亮呢。

  • 3 # 豫鄉文旅

    現在過年,你們還會給父母磕頭嗎?

    感謝@悟空問答 和@少讀紅樓 的邀請。再有幾天就要過年了,農村老俗話說“初一拜親,初二拜舅,初三拜岳父”,大年初一頭一天是要給父母雙親拜年的。恭喜父母二老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大吉大利萬事如意。

    記得小時候,為了得到幾塊錢的壓歲錢,還是會給父母磕頭作揖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的羞於向父母磕頭作揖了,就算是過年拜年,也覺得不好意思了。因為覺得自己已經過了“不知羞恥臉皮厚”的年齡,那種動不動就向父母下跪磕頭作揖的動作是再也做不出來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們長大了,有了廉恥之心,覺得“男兒膝下有黃金,女兒膝下有翡翠”了呢?我想了很久,始終覺得答案不是真實的,覺得不好意思再給父母磕頭作揖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絕對不是這個。

    應該是對親情的疏忽和漠視吧?我們長大了,總還以為自己的父母陪伴自己的時間很長,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很多時候,等到幡然醒悟,想要及時行孝的時候卻沒了父母,留下我們孑然孤身,形影相弔。試想我們都有了孩子,父母怎麼不會老了呢?說歲月催人老,還不如說是我們把自己父母催老了。

    如今,留在母親身邊在家創業,就是為了陪伴年老的母親。父親早已過世,想起當年葬送父親,我是真的不敢相信是真的,跪在地上暈暈乎乎的哭著,感覺自己的靠山一下子就倒塌了,沒有了。因此,現在縱有跪拜父親的心思,也只能是逢年過節的去墳頭上了。

    不是想逃避什麼,拜年磕頭是一種禮節,也不是什麼陳腐愚念,既能夠祝福父母又能收穫喜悅,也是可行的。但不強求,說幾句吉祥話也是可以的,我倒是覺得陪伴就是最好的孝行,而且我一直在母親的身邊。

    現在社會提倡新的禮儀形式,把磕頭改為鞠躬,於是就有人認為磕頭是陋習不好。但百事孝為先,自己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跪拜自己父母應該是沒問題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在的我自己都做不到了,因此也不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和父母在一起過年的時候團圓吃飯聊天,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和欣慰了。

  • 4 # 且把雜談換酒錢

    題主問題:過年了,你會給自己的父母磕頭拜年嗎?

    本人用自身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1.小時候是要磕頭的,每年過年給父母、爺爺奶奶磕個頭拜年

    2.近些年不磕頭了,可能是因為長大了,也可能是因為風俗變了

    3.給父母磕頭是應該被保持且發揚光大的傳統

    4.所謂男子漢大丈夫,跪天跪地跪父母,這在禮數上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5.也有一種說法叫做天地君親師,這些都是要行跪拜禮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經歷

  • 5 # 了悟書院

    自古以來給父母磕頭是行孝,對父母的恭敬。

    以前是對父母隨時隨地要磕頭,這是禮節,但現在現代化社會很少有如此禮節了。

    雖然沒有給父母磕頭,但是春節在家,我會幫著父母做飯,一起做家務,讓父母少操勞。這也是一種孝道。

    過年春晚,我會給母親洗腳,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感謝。雖然此舉不算什麼,但是可以讓母親感受到女兒大了,懂事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讓母親感動一把,也是好的。

  • 6 # 獨行過客2019

    社會發展到現階段,磕頭這個禮節基本上都算廢除了。不是說沒有,可能已經很少了。過年拜年圖的是一個喜慶吉利。如果是小孩子給爺爺輩的拜年,磕頭是有的,給父母輩的基本上就很少了。給父母問個好,說一些吉祥如意的話。陪父母在一起聊聊天。坐在一起給父母捶捶腿揉揉肩什麼的就很好。

  • 7 # 蒙古口罩哥

    華人就是太注重形式,過年拜年是必須的,如果願意,磕頭拜年也是可以的,畢竟是生你養你的父母。但我認為更重要的你的陪伴和你對他們的關心,帶父母出去旅旅遊,玩一玩,給父母買些東西,多陪父母聊聊天,說說自己的現狀,我覺得這才是最好的,以至於磕不磕頭拜年並不重要!

  • 8 # 瀟揚MedIa

    磕頭

    舊時禮節,跪在地上兩手扶地,頭挨地。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間,青年及成年人要幾人一組去鄰居和親戚家中磕頭。這段時間,家中正屋掛著家譜牌位的畫卷,門前擺放供人磕頭的席子。客人來時,首先站在祖譜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頭三次。然後給年長並且輩分大的人磕頭三次。如果有兒童參與,並且與被磕頭的人有非常親密的親戚關係的話,就要給兒童壓歲錢。磕頭大體分兩波,第一波在初一起早的時候,主要去鄰居家。第二波在初一以後的幾天,拜訪其他親戚時進行。

    磕頭有何不可

    如今,在城市和一些開明的鄉村,給長輩磕頭拜年的風俗已經很少看到了;與此相反的是,一些年輕人為了討戀人的歡心可以下跪,為了炒作可以下跪甚至裸奔,為了生存可以下跪乞討,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可以把陌生的顧客“拖”到促銷現場就作揖磕頭叫“爸媽”……為什麼給父母磕一個頭卻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我看,這並非放不下架子,恰恰就在於缺少感恩之心。

    給父母磕頭

    好!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馬無欺母之心。感恩是起碼的做人道德,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愛父母的感情基礎,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將來也不可能愛事業、愛國家。因此,“親情寒假、感恩父母”的作業,實在是非做不可。雖然磕頭讓人覺得有點過時,其實,這不妨看作是一種矯枉過正,正是憑藉這樣一個古樸而鄭重的形式,宣示日益淡薄的感恩傳統的迴歸和倡導。

  • 9 # 渝都曉霧

    磕頭沒有過,只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給壓歲錢的時候要給他們作揖,後來這些習俗也開始慢慢的被遺忘,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均已不在人世,很是想念他們,每年春節都會去他們的墳前拜拜,一是寄託我們對他們的思念,二是祈求他們對我們後輩的保佑

  • 10 # 北漂結束的老杜

    年味兒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儀式感。

    儀式感從哪來?從初一凌晨的紅糖水。除夕的熬夜放鞭炮。初一餃子初二面。一點點的小細節組成了我們一直懷念的春節。

    所以,你可以一點點懷念過去的味道,從一點一滴做起。

    您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韭菜冬天怎麼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