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神節,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七月二十二,是財帛星君李詭祖和天財星君柴榮的祭祀紀念日。中國的民間習俗是正月初五拜財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財神生日,又叫財神節。該習俗遍及整個中國大陸,港澳臺,南亞國家及華人聚居之地。財神節這天,所有的經商業戶,都要大宴賓朋,感謝財神的到來,感謝親戚朋友的大力支援......大吉大利、開開心心、歡歡喜喜,所有美好的語言一起開放。中午宴賓朋,晚上親人聚,熱熱鬧鬧一整天。祭祀時,紅燭高燒,用面做成元寶、聖蟲,或用錢做成錢龍,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招財進寶。春節時,一般人家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
據《古禾雜識》記載:“初四日午後接灶,至夜則接路頭,大家小戶門前各懸燈二盞,中堂陳設水果、粉團、魚肉等物,並有路頭飯、路頭湯,鄙俚之至。”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中國北方地區有在正月初一拜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是日家家戶戶擺供品為財神祝壽,祈求財神賜福,保佑來年財源廣進,五穀豐登,幸福美滿。蒲松齡在他的《窮漢詞》裡面描寫了這種習俗:“大年初一,燒炷名香,三盞清茶,磕了一萬個響頭,就把財神爺爺來祝讚祝讚。忙祝讚,忙磕頭,財神在上聽緣由;聽我從頭說一遍,訴訴窮人肚裡愁。”
節日起源
相關傳說
七月二十二財神節,道教中這一天是天財星君柴榮和財帛星君李詭祖的成道日。柴榮去世後在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為天上星宿中的財神,在天庭的職銜是“天財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源。因此民間在這一天要舉行規模宏大的慶祝活動。後來民間有人說這是天財星君的生日,實際上是成道日。
財神節,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七月二十二,是財帛星君李詭祖和天財星君柴榮的祭祀紀念日。中國的民間習俗是正月初五拜財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財神生日,又叫財神節。該習俗遍及整個中國大陸,港澳臺,南亞國家及華人聚居之地。財神節這天,所有的經商業戶,都要大宴賓朋,感謝財神的到來,感謝親戚朋友的大力支援......大吉大利、開開心心、歡歡喜喜,所有美好的語言一起開放。中午宴賓朋,晚上親人聚,熱熱鬧鬧一整天。祭祀時,紅燭高燒,用面做成元寶、聖蟲,或用錢做成錢龍,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招財進寶。春節時,一般人家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
據《古禾雜識》記載:“初四日午後接灶,至夜則接路頭,大家小戶門前各懸燈二盞,中堂陳設水果、粉團、魚肉等物,並有路頭飯、路頭湯,鄙俚之至。”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中國北方地區有在正月初一拜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是日家家戶戶擺供品為財神祝壽,祈求財神賜福,保佑來年財源廣進,五穀豐登,幸福美滿。蒲松齡在他的《窮漢詞》裡面描寫了這種習俗:“大年初一,燒炷名香,三盞清茶,磕了一萬個響頭,就把財神爺爺來祝讚祝讚。忙祝讚,忙磕頭,財神在上聽緣由;聽我從頭說一遍,訴訴窮人肚裡愁。”
節日起源
相關傳說
七月二十二財神節,道教中這一天是天財星君柴榮和財帛星君李詭祖的成道日。柴榮去世後在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為天上星宿中的財神,在天庭的職銜是“天財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源。因此民間在這一天要舉行規模宏大的慶祝活動。後來民間有人說這是天財星君的生日,實際上是成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