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74093284848

    晚年失意者, 如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放浪形骸於朝堂之外; 如陶潛,辟穀開地,隱居於南山之下; 如李白,縱歌飲酒,遍尋名山大川; 又如杜甫,寄身草堂,憂國憂民憂君; 再如東坡,漫步竹林,不聞風雨聲。 而張岱,苟且半生憶半生,且痴且夢且慚愧,實在有失隱士風度,亦無亡國者悲憤,卻一副坦坦蕩蕩紈絝子弟玩世不恭的爽快。 我一向最欣賞蘇東坡的生活態度,一直尊他為我最喜愛的的古代文豪,沒有之一。不過最近卻覺得其實張岱更符合我現在心態,沒什麼大本事也沒什麼擔當的困惑者。

    若生明清,只嫁張岱。中學時候對張岱的印象只止於《湖心亭看雪》。 ……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記得這段我們語文老師是要求背誦的,當初我是純當學習任務,並未真正去了解張岱其人,只知道這句很經典,幾個量詞便勾畫出詩情畫意的湖中雪景,頗具寫意情趣。 當然,這也是老師說我才會注意的。語文課要學習那麼多古文,張岱此篇滄海一粟罷了,如今想來,甚是可惜當初自己不求甚解,沒有早點深入瞭解作者。 然而現在也沒多瞭解,只是粗略看了《陶庵夢憶》,心中感觸極深便來矯情矯情罷了。 張岱是這樣評價自己的——《自為墓誌銘》: 蜀人張岱,陶庵其號也。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成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死老鬼張岱,浮華半生恍如夢。他一生學書不成,學劍不成,學節義不成,學文章不成,學仙學佛,學農學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之為敗子,為廢物,為頑民,為鈍秀才,為瞌睡漢,為死老魅也已矣。讀到此,我真是覺得自己感同身受,我忙忙碌碌了二十多年,也庸庸碌碌了二十多年,老老實實平平淡淡,令人唏噓。 張岱到死都不悔改,說是灑脫,不如說他是痴人痴心痴一生。痴人面前不說夢,他卻夢盡一生。 前半生觥籌交錯、戲曲梨園、花鳥古董。而晚年,繁華落幕、破床斷琴、家國俱亡。 晚明有王陽明心學、李贄之私慾、公安三袁之性靈學,而我獨愛張岱。 《金剛經》結尾“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在我看來,再適合形容張岱不過了。 淒涼莫如張宗子他一生有七不可解: 貴賤之絮、貧富之舛、文武之錯、尊卑之溷、寬猛之背、緩急之謬、智愚之雜。皆不可自解,亦不望人解。果真痴也! 一場國破家亡的成全,一個痴子的潦草人生。 行雲流水般的文字表達,我卻覺得張岱如此寂寞,與我此刻心境一致。 放浪形骸於竹林,他不能,不似嵇康阮籍般有眾多志同道合者; 躬耕南山下,他不行,學農學圃俱不成; 遍尋名山大川,他不可,明朝已滅,清軍鐵蹄俱在; 困於草堂,他不會,早年便是世家子弟,哪裡會搭窩棚,再說,他也沒打算憂國憂民,他連自己都不憂; 穿林不聽風雨聲,他不肯,因為連湖中亭景色他都格外注意。 從始至終,除了他對自己“死老鬼的評價”,無非也就是舟上童子說的“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人生路上,寂寞彷徨在所難免,希望自己晚年莫如張岱般,因為我前半生也沒像他那樣出身於繁華,所以我自私地就想安穩過一生罷了。未經繁華,哪能言參透繁華人世? 我看諸君皆痴人,料諸君看我應如是。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Ya1dVakFERW9sM2RyVVR2OXhCTQ== (二維碼自動識別) 公子無多寫於2015年9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戒菸一年後突然犯了煙癮,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