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近思仁大語文

    個人覺得四年級的孩子應該要背誦古詩詞和一些經典名句了,但我不建議四年級的孩子去讀《道德經》。

    中國是詩的國度,古詩詞歷經千年風霜而愈發摧殘,是華夏文化的精髓與核心。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意境高遠,是中華民族道德之根。小學生正值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早期,他們接觸新東西快,記憶力強,誦讀古詩詞很有必要,開展古詩詞課程對小學生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一、誦讀古詩詞有助於記憶力的提高。心理學家指出,人的記憶力在兒童時期發展極快,到十三歲時達到最高峰。所以,我們要利用這一特點,讓他們在小學階段多誦讀古詩詞,不求甚解,但求背熟,記下一些永恆的東西,將其作為一種可供終生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儲備。以玉龍灣校區二年級為例,每天一首詩,到現在,很多孩子能夠背誦一本書了。在剛剛開始背誦時,小學生很辛苦,很勞累,也很慢。但是,隨著背誦的深入,現在,他們背誦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多,越來越好,有很多孩子喜歡背誦。同時,他們的記憶力也越來越好,學習變得簡單而輕鬆。

    二、誦讀古詩詞能促進想象力的提高。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現、發明一切創造活動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由此可見,想象力對於一個人是多麼重要。古詩詞具有簡潔、篇幅短小而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要充分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補充和領悟,這當中就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詩詞作為一個載體,去聯想、補充和創造,以構想詩詞中的畫面。古人云: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即是這個道理。

    三、背誦古詩詞有助於寫作水平的提高。說到寫作,我想起了這樣一段話: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這是《莊子 逍遙遊》中的一段話,意思是:再說水匯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窪處,那麼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給它當作船;而擱置杯子就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這段話告訴我,人生需要底蘊。作為寫作而言,需要大量的背誦與積累作為底蘊。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量的背誦是寫作所必不可少的。學習在於積累,在於厚積薄發,在於量變產生質變!背誦詩詞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一開始,我們感覺這項活動沒有什麼作用,可是,背誦多了,慢慢地就有作用了。在春天,我們在郊外旅遊,看到桃花盛開,我們會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會說,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看到一樹杏花盛開,我們會說,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在旅遊時,看到夕陽落日燦霞,倦鳥歸巢時,我們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說,啊,啊!太美了。

    四、經典詩文,給予我們豐富的情感世界。能夠把微妙敏感、複雜無比的心靈世界表達得細膩真切、楚楚動人、可觸可感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中國的古典詩詞了。

    下雨了,成熟的果子掉到地上,一個人在燈下看書,聽到小蟲的叫聲,這種大自然最尋常的景觀,到了詩人的筆下,形成了意味無窮的一種意象: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這兩句詩什麼意思?成熟的山果,伴隨著大自然的節律,悄悄地落下。在山村草廬之內,在十分安靜的秋夜,獨自一人,靜坐燈下,冥思遐想,窗外本是秋雨淅瀝,這時雨忽然停了,他忽然聽到撲撲落地的果子聲,還有秋蟲的鳴叫聲。此情此境,他的心裡會生髮什麼感慨呢?詩人沒有給出答案,詩人給了我們無限想象的空間,給了我們一個無限神秘的大世界,給了我們一個值得反覆咀嚼的意境。就是這樣兩句詩,被無數的文人解讀過,國學大師錢穆認為,“誦中國詩此十字,亦如讀西方一部哲學書”。

    就是這樣一種自然現象,到了詩人筆下,就構建了一個具有無限情味的世界,讓我們的生活可以多一些詩意,多一些滋味,多一些情趣,哪怕現實的世界到處是地溝油,到處一地雞毛,都沒有關係,你只要有了這樣一個精神世界,就可以活出自己的意境,活出自己的趣味。

    五、審美教育作用。古詩詞把意境美、音韻美、哲理美、融合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可以從中受到美的薰陶。李白的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些佳句,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理,既閃耀著美的光彩,又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既抓住“亦畫、亦情、亦理”的特點,又能引發學生思想情操的美化。因此小學古詩詞教學就是一種美的教學。對於小學生而言,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對於好與壞、美與醜、善與惡往往憑藉外部表象去感知,而不能分析其內在的美和價值。古詩詞教學可以彌補這一點,因為古詩詞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感情,詩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詩詞中,正所謂“詩以明志”。教師可以透過對古詩的講評,擴充套件學生的審美視野,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審美感受,得出正確的審美標準。

    六、經典詩文,給予我們獨特的文化眼光。

    一片草地,在牛羊的眼裡,它只是飼料。而在詩人的眼裡,它才是風景。

    錢鍾書和他的夫人楊降在無錫結婚以後,和國學大師錢穆三個人結伴而行,一起北上往北京走。坐在火車上,火車離開江南,離開山清水秀的長三角,進入安徽蚌埠一帶。當時的安徽蚌埠黃塵漫漫,了無生機,只有一個又一個的大土堆。

    這個時候,楊降嘆了口氣,“這裡沒有山,沒有水,沒有樹,沒有莊稼,甚至沒有房屋,這段路實在太乏味了。”

    錢穆立即說,“不!”錢穆說這話的時候,我相信,他一定是兩眼放光的,錢穆說:“你往車窗外看,那一片開闊的地域,曾經是古戰場。而那一個個土堆,曾經是古代軍隊駐紮的地方,就在裡,曾經兩軍廝殺,血流遍地……”

    楊絳後來回憶說,經錢穆這樣一說,地理立即染上了人文的色彩,楊降再向外看去,“我發現,果然就大有不同。”這片黃土地,雖然硝煙已經散去,雖然鮮血已經幹掉,甚至連那些死去將士的屍骨都已經不知所蹤。但是,她依然彷彿看到了硝煙,彷彿看到了戰火,看到了那些廝殺的將士。就是這樣一片黃土地,因為有了一種文化的眼光,它有了歷史,有了情感,有了厚重的感覺,它讓人激動,讓人遐想。假如沒有這種文化的眼光,那你就什麼也看不到了。

    7、經典詩文,華人的宗教

    我們每一個華人,幾乎都是伴隨著詩歌長大的,呀呀學語時,我們就開始背誦“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開始上學了,老師就教給我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青春萌動了,談情說愛了,我們就開始讀“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長大成人,我們有的可能做了環衛工人,有的可能做了大學教授,但無一例外,每一箇中國的孩子,他都是伴著詩成長起來的

    林語堂曾經說過:如果說宗教對人類心靈起著一種淨化作用,使人對宇宙、對人生產生一種神秘感,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生物產生體貼的憐憫,那麼以我所見,詩歌在中國已經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詩歌教會了華人一種生活方式,給予他們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使他們對大自然給予一種無限的深情,並用一種藝術的眼光來看待人生。華人透過詩歌醫治心靈的創痛,獲得感情的昇華,淨化人們的心靈。詩歌教會華人聆聽雨打芭蕉的聲音,欣賞村舍炊煙縷縷升起,並依戀于山腰的晚霞融為一體的景色。它教人們對山間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花要親切,要溫柔。它使人們在杜鵑的啼唱中,體會到思念遊子之情。在這個意義上,應該把詩歌稱作華人的宗教。

    《語文課程標準》對古詩詞教學提出這樣的要求:“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的確,誦讀古詩詞,是學生繼承中華文化之傳統、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良方,對學生的文化素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在實踐中也是可行的,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時代的呼喚。

    目前國學熱,使得很多兒童在背誦《道德經》,對此我沒有意見。但如果拋開白話文,加入過多解注者的思維去理解,就很容易出現問題。這不僅牽扯到洗腦,更牽扯到造業。也就是說,《道德經》屬於比較高深一些的古詩文,孩子們無法真正懂得其中的奧妙。個人建議還是上了高中以後,適合有一定文學積累的孩子去讀。

    讀懂《道德經》,更多的需要邏輯思辯能力。我是搞邏輯推演佛法的,非常理解一些簡單的人與小孩子,他們的思維是不成熟的,即使他們熟讀經論,但對問題的反思,是極其不易的,而知見越多,越不容易從死衚衕出來。

    《道德經》在很多章節,提出小孩子接近得道之人的觀點,其實想理解這個問題,可以借鑑禪宗的“參禪三境”。小孩子是“看山是山”的境界,而得道之人經歷過紅塵磨練,經歷過“看山不是山”的過程,才最終到達“看山又是山”。因此,小孩子只是外相與行為模式,接近得道之人,而實質的內涵,與得道之人,是有天壤之別的。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是好心辦壞事,是教育小孩子“為學”,而自古“因果律”,誰人又能逃脫……

  • 2 # 每天都說要早睡a

    有必要 現在有大量的時間 能多積累一些最好了 不過也是不一樣 因為孩子水平參差不齊 對於牛娃不算啥 對於一般孩子可能吃不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見下雨天有很多人在抓魚,魚很多都在水面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