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松花江上555
-
2 # 至樂無如讀書
其實,根本原因是位置不好!這三個國家都處在大國包圍之中,也就是四戰之地,沒人願意他壯大,他露頭就會被敲打!
再看看春秋戰國的大國,秦晉齊楚都在四周,國土廣闊,縱深廣闊,迴旋廣闊。最後只有自然地理形勝最佳者勝出。
-
3 # 鄧海春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誰能想到,能夠結束春秋戰國的混亂,登上至尊之位的,不是諸侯“望國”的魯國,不是被周天子尊為“三恪”之一的宋國,不是春秋時期第一個強勢起來並稱霸諸侯的鄭國,而是靠養馬起家,發跡西陲的蠻夷之國——秦國。為何鄭國、宋國、魯國這幾個在春秋初期相對強大的國家,為何到了春秋後期乃至戰國成了任人宰割的弱國呢?
一、鼎盛一時,內亂衰落
經過犬戎之亂,又不是正統的周平王建立東周,周王室的威信與地位可以說是一落千丈,而護駕有功的晉、魯、秦等國藉此做大做強,鄭國也不例外。周室東遷後,王畿銳減,實力大衰,不得不依靠晉、鄭等國,而好巧不巧的是,晉國不久後分裂,內戰不斷,所以王室不得不依靠虢、鄭國,鄭伯充分利用王室大臣的身份,經常利用王室之名為自己謀私利,兼併弱國,插手他國內政,及至鄭莊公時,鄭國儼然是春秋初期第一大國。
鄭武公二十七年(前744),鄭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繼承君位,史稱“鄭莊公”。就是這位鄭國第三位國君,居然敢和周天子“叫板”。西周滅亡後,諸侯迎立天子東遷,鄭國在周平王東遷以後,積極服侍周王室,東周初期和周天子建立了良好的君臣關係,但是後來周桓王忌憚越來越強大的鄭國,於是“王貳於虢,鄭伯怨王”,還發生了“周鄭交質”的事件,周王室的權利已掃地殆盡,還與曾經親近自己的鄭國的關係惡化。鄭莊公三十七年(前707),周桓王率兵攻打鄭國,與鄭莊公在繻葛交戰,鄭國成功自保的同時,大將祝聃還射傷天子的肩膀,此戰結束,周天子威信掃地,“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場面已經不在,而鄭國得以“小霸”於諸侯。
然而鄭莊公英明一世,卻沒有處理好後繼者的問題,在其死後,鄭國立即陷入內亂,君位多次易主,鄭國國勢大不如前。頻繁的君位爭奪,不受約束的卿大夫家族“七穆”,鄭國雖然一直苟延殘喘,撐到了戰國,但內亂依舊不斷,弒父殺兄奪位已經是常態,甚至還有華人弒君,新君誅臣,這時的鄭國早就不需要外力“相助”,已是滅亡之勢。周烈王喜元年(前375),鄭滅於韓。
二、讓國肇亂,稱霸未果
宋國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為“三恪”之一,還曾坐擁膏腴之地,經濟發達,本有成就霸業的資本,然而卻與鄭國相同,皆因內亂而難成霸業。早在西周時,宋國就發生一次關於王位爭奪的內亂,起因是宋 湣公死後,弟宋煬公自立,太子弗父何沒有繼承國君之位,這使得湣公的兒子鮒祀很不滿,以為國君之位應該由其兄長弗父何繼承,於是他殺了宋煬公,欲立兄長,被弗父何以“得位非正”為由拒絕後,自立為國君,是為宋厲公,這場內亂也奠定了宋國“父位子承”的傳統。
此後的宋國,經常因為傳位的問題而內亂不斷,宋殤公時,在位尚未滿十年,被華父督所殺;宋穆公死後,堅持立兄宋宣公之子與夷,是為宋殤公;宋殤公時,奸臣華父督不滿自己地位低於大司馬孔父嘉,又垂涎孔父嘉之妻的美貌,大肆散佈謠言的同時又藉機殺了孔父嘉,殤公聞之大怒,欲殺華父督。華父督見國君發難,於是下趁機一舉殺掉了宋殤公,立宋穆公之子公子馮為國君,是為宋莊公,宋莊公為華氏所立,因此華氏專權,宋國也因這些內亂,國力每況愈下。
等到宋襄公時,宋國有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那就是送齊孝公歸國繼承齊國國君之位。齊國原本是諸侯的盟主國,如今宋襄公幫齊孝公登上君位,就沾沾自喜起來,萌發了取代盟主的雄心。可惜這個過程並不順利,本想借助大國為自己造勢,然而才第一個楚國便被使了絆子,不僅與楚成王爭奪“霸主之位”失敗,還被劫持要挾。回國後宋襄公一肚子怨火,決定將氣撒在幫助楚國的鄭國身上,於是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帶兵直攻宋國。最終“好名而無實,輕信而寡謀”的宋襄公大敗,過了一年後病逝了。此後雖然宋國還出了一箇中興之主——宋康王,他積極改革,宋國再次強盛起來,號稱“五千乘之勁宋”,然而卻得罪了齊、楚等大國,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齊國乘宋國內亂,於是聯合楚國、魏國攻打宋國,宋國亡,三國共同瓜分宋國的土地。
三、長幼之亂,公卿相爭
“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世人皆言“周禮盡在魯矣”,魯國也曾強盛一時。西周時,魯國就是周王朝控制東方的一個重要邦國,因“大啟爾宇,為周室輔”,在政治上取得優勢。“奄有龜蒙,遂荒大東。至於海邦,淮夷來同”讓列國俯首稱臣,甚至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仍有一些諸侯國向魯國進貢。
然而崇尚周禮的魯國,也曾遭受傳位不當導致的內亂。魯武公、魯懿公、魯隱公等都深受其害。而乘著國君因爭權衰弱,魯國的卿大夫“三桓”開始崛起,僖、文、宣、成、襄、昭、定、哀、悼九位魯侯在位期間,作為卿家的三桓與公室爭權奪利。宣公即位時,“民不知君、只知三桓”的說法甚囂塵上,於是他“欲去三桓,以張大公室”,可惜還未有所成效就去世了,季文子開始執政,季氏得以專權。此後魯國的卿大夫專權時有發生,三桓與公室相互發難,直到魯穆公時期,國政開始奉法循理,擺脫了三桓專政的問題,然而三桓之一的季氏揚長而去,獨立成為費國。魯國再難興起,最後被楚國所滅。
縱觀鄭、宋、魯國,本來因擁立周平王有功,得以興起,然而卻多次經歷內亂,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三國在如何“挑起”內亂上,倒是有著不少“心得”。除此之外,三國都是處於四戰之地,雖然土地肥沃,但當國家不強時,便是刀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比如說衰敗後的鄭國,便時常遭受大國的欺凌,列強爭霸,常把鄭國作為戰場;宋國曾東敗齊、南敗楚、西敗魏,卻也被三國聯手覆滅;魯國作為西周藩籬,靠著兼併周圍小國得以強大,但在與其他中原各國互相混戰中,早就拼光了自己的底蘊,最終被曾經的“荊蠻”楚國給順手滅了。
-
4 # 帝國烽火
春秋的開端是從鄭莊公箭射周平王開始,鄭莊公也成為了春秋小霸;宋襄公曾今是春秋五霸的候選人之一,他協助平定了齊國內亂;魯國造春秋時期是可以和齊國過手的大國,齊國在魯國吃的虧比賺的更多。但是這三個春秋前期的大國,到後期卻都非常弱小,這是為什麼呢?
鄭國、宋國、魯國包括春秋前期的衛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繼承人處理不好,最後造成國家內亂。鄭莊公死後,鄭國即陷入內亂。鄭昭公即位後不久,權臣祭仲入宋時為公子突岳父雍氏所迫,改立公子突為鄭國國君,是為鄭厲公,鄭昭公逃到了衛國,之後鄭國經過幾次君位爭奪,鄭國國勢大不如前。宋國在宋襄公之後,也是內亂不止,而魯國有過幾次廢長立幼、殺嫡立庶的事件。這些內部的權利鬥爭,消耗了國家內部的實力。
權臣當道,王室衰微,這是春秋的通病,但是對於這些小國就更加致命。魯桓公初期,孟氏、叔孫氏、季氏,合稱三桓開始發跡,到後來三桓位列三卿之首,獨專國政。宋國發生了戴氏取宋,宋桓公被宋剔成君推翻,宋剔成君成為國君。鄭國自鄭襄公開始,七穆輪流執政,掌控國家大權,而鄭國國君則勢力大衰。這些公卿掌握朝政大權,公室衰微,也加劇了內耗,最後滅亡。
鄭國、宋國、魯國他們處在大國之間,在大國的相互碾壓之下,自己也成為了受害者。鄭國南方的楚國早已不尊周王室號令,大肆兼併漢水諸姬,直接面對鄭國。而北方的晉國,曲沃一族對晉國公室的鬥爭取得了絕對優勢,鄭國位置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且夾於大國之間。因此列強爭霸,常把鄭國作為戰場。在對外政策中,鄭時而親楚,時而親晉。宋國也一樣,北方晉國和南方楚國爭霸時,宋國夾在中間,戰事連年不斷,80年間,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戰爭。
最終鄭國、宋國、魯國由於內耗加上權臣的原因,被相近的大國所滅亡,這也是他們不改變、不進去的最終結果。
前375年鄭國再次內亂,鄭國一分為三,韓滅鄭。
公元前286年,宋國發生內亂,齊國趁機便聯合楚國、魏國攻打宋國,滅亡宋國,三國共同瓜分宋國的土地。
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遷頃公於下邑,封魯君於莒。
天物競擇,適者生存,春秋時期即使你是強國,若不能調整自己的制度,認用人才,最終也逃不過滅亡的命運。
-
5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這玩意兒實在沒有辦法進行詳細解說,我們同樣的道理,為什麼元朝那麼強盛,最終卻成了弱國、甚至滅亡了?為什麼明朝那樣強盛,最終卻變成了弱國,最終亡國了。
強與弱始終都是處在一個對立的狀態,今天你強可能明天你就變弱了,明天你變弱可能後天你就變強了,強跟弱之間哪有一個絕對意義上的評價呢?
事件回顧我們現在看一下這幾個表面上看起來很強盛,甚至在春秋時期依然很強盛的國家,為什麼到了戰國時期突然衰落,甚至變得一文不值了呢?
首先就是鄭國,鄭國可以說是最可憐的國家,儘管他的地盤比較大,而且軍民的戰鬥力比較強,奈何東南西北四處都是敵人,他佔據了絕對優勢的中間地位,換句話來說,甭管哪個國家與哪個國家想打仗,都會無形之中牽扯到了鄭國,鄭國好不容易能夠休息一兩天,保不齊第3天就被拉上了戰場。就這麼折騰來折騰去,哪怕是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呀。
排名第二的是宋國,宋國就是屬於腦子有問題,典型的吃飯可以,幹活也可以,就是不動腦子,比如宋襄公行軍打仗的時候,明明有機會半路就可以伏擊並且大獲全勝,可非要等人家排好兵布好陣再與自己打仗,打來打去就把國家給打沒了。
緊隨其後的便是魯國,魯國的腦子還好,而且百姓們也很聽話,但有一點太過於固守成章,太過於死板,這一塊與宋國好像有一拼,對於魯國而言,什沒有什麼不是禮儀能夠解決的,別人拿拳頭揍你一拳,你還需要按照禮儀去回覆對方,那簡直就是扯淡,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舉起拳頭打回去,但是魯國捱揍受打的時間長了慢慢也就習慣了。
沒錯,這就是事實我們會發現,在這幾個國家當中混的最好的最開始並不是秦國,甚至秦國並不佔據絕對優勢,而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演變,秦王朝的發展竟然超過了絕大多數人的想象,這是為什麼呢?
很簡單,因為秦王朝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個優勢叫做地緣優勢,簡而言之,整個秦國在最西面,任何一個國家但凡不與秦國相連,短時間之內都不會打起來,畢竟打一架還需要越過其他國家,成本划不來。
就這麼來來回回,秦國竟然成為了當時數一數二的老大,當然至於秦國最後能夠吞併其他幾個國家,也是秦國的君主比較賢明,沒有捅婁子罷了。
-
6 # 一品鏟史官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個規律,可以用來解釋這個問題:新的文明總是誕生在舊文明的邊緣。鄭魯宋,還有陳蔡等國都地處中原腹地,所以衰落;而齊秦楚晉地處邊緣反而強大。
一、雖然都是分封,但卻各有不同雖然大家都是諸侯,但周天子分封分為兩個階段,而且在分封的時候也是有所偏心的。
第一個階段,西周初年武王、成王、康王年間。這個階段的分封大多是兩種人。一種是血緣關係親近、功勞大的王室成員或者功臣,典型代表是齊國、魯國、燕國。另一種是本來是當地酋長或者殷商遺民,在周代殷過程中幫助了周王室或者站對了立場的,典型代表是楚國、宋國、衛國。這個時期的特徵是諸侯大多分封在中原文明的邊緣,用以拱衛王室。
第二個階段是平王東遷的時候。這個階段分封的諸侯國主要有鄭、秦、虢等。這個時期分封的特點是大多是周的王幾地帶,比如秦是宗周地區,而鄭虢都在成周地區。因為這時的周王室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進行分封了。
二、主要問題出在地利方面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鄭國、宋國、魯國,都有這麼幾個相同的特徵,其一,土地相對肥,人口眾多;其二,靠近中原核心領地遠離蠻夷;其三,周圍的中原諸侯較多。
因此這就決定了他們在諸侯還沒有崛起的時候,能夠收到很好的保護,同時當諸侯發展起來之後,他們的發展卻十分有限了。這種有限主要集中在這樣幾個方面:
其一,周圍蠻夷國家少,戰略擴充套件空間不足。鄭國處於王畿之地、宋國處於中原膏腴之地,本都是富庶發達的地區,相對蠻夷也就很少。雖然都曾經強大過,但是擴充套件的戰略空間實在不足,因此發展的後勁也就不足了,難以與其他諸侯抗衡。
其二,周圍中原諸侯較多,大家競爭比較大。這一點鄭、宋、魯都具有,而鄭國和魯國顯得尤為明顯。鄭國周邊幾乎全是中原國家,難以找到藉口征伐,即使征伐又難以有效擴大疆土,因此鄭莊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後一死國家就衰敗了。而魯國,本來可以與齊國共享東夷之利的,但只因為與齊的競爭處於下風,而喪失了東夷的地利。
其三,沒有戰略縱深,難以形成有效抵抗。有人將鄭魯宋的衰落歸結於國家內亂,然而春秋五百年,哪個國家沒喲經歷過亡國之危?但為什麼秦齊楚等國都能夠恢復元氣,而鄭魯宋就不能呢?因為沒有足夠的戰略縱深。
在先秦時代,戰略縱深是國家在衰落時能不能夠留存的關鍵因素。秦國關中腹地,南有秦嶺、東有函谷、北有河西高原,是戰略縱深最明顯的國家,因此,秦國的亡國之危實際上是最少的;晉國內有太行山脈,背靠高原;楚國有長江淮河流域密佈的水網;就連最差的齊國也是東有泰山,北有濟水。而鄭魯宋,除了鄭國境內還有個虎牢關,其他幾乎是一馬平川(魯國的泰山同樣與齊國共享,不具備戰略縱深)。
因此,在國家遭遇危機的時候,大國們可以憑藉戰略縱深挺過來,等到敵人鋒芒過後重振旗鼓,而鄭魯宋就只能被逐步蠶食,逐漸亡國。
回覆列表
鄭是四戰之地,窮於應付。宋是智力不足,老患低階錯誤。魯是禮儀大邦,固守成規。還有個衛國也挺大,起點很高,腐朽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