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Deception Point) 內容簡介: 一項驚人的科學發現 一樁具有驚人才智的騙局 一部你從未讀過的政治驚悚小說。 當一顆新發射的國家安全域性衛星發現了一個深埋於北極冰塊中驚人的稀有物體的證據時,錯誤百出的太空總署宣佈了一個急需的勝利…這個勝利對美國的太空政策以及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具有深刻意義。 美國總統辦公室處於緊急狀態,總統派出白宮情報分析員雷切爾·塞克斯頓赴米爾恩冰架證實一下這項發現的真實性。由一組專家——包括很有個人魅力的大學教師邁克爾·託蘭德——隨行,雷切爾揭露了一樁難以置信的事情——一個關於科學騙局的證據——一個大膽的陰謀,揚言要將世界陷入紛爭之中。 但是,在雷切爾能和總統取得聯絡之前,她和邁克爾遭到了一個致命特遣隊的襲擊…一個秘密暗殺小組,受一個不顧一切隱瞞真相的神秘權術家的控制。為了活命他們逃入一個既危險又荒涼的地方,他們只抱有一絲生存的希望,要找出策劃這一妙計的人是誰。 美國暢銷書作家丹·布朗憑藉《達·芬奇密碼》《數字城堡》《天使與魔鬼》三部力作,迅速被中國讀者熟知,懸疑小說因此一度受到追捧。2006年3月初,《騙局》的引進出版,在書市上再度颳起丹·布朗旋風。各大書店的統計顯示,《騙局》上市不到兩週,就在暢銷書排行榜上力壓《達·芬奇密碼》。由於《騙局》涉及十餘個學科門類的知識,丹·布朗在行文中出現多處學科小紕漏,朱振武勸讀者重在欣賞小說,不要過於較真。 《騙局》是丹·布朗的第3部小說,位列《達·芬奇密碼》之前,整個故事圍繞著一樁科學大騙局展開,兵器、探險、政治、航天等知識都在《騙局》中得以真實展現。“丹·布朗在中國讀者中擁有廣泛的號召力,加之《騙局》故事本身就集納了暢銷書的多種元素,比如驚險、愛情、懸念等,因此它的暢銷完全在意料之中。” 書評: ■翻譯者 別與學科小紕漏較真 負責翻譯該書的朱振武教授介紹,《騙局》延續了丹·布朗一貫善於以緊張驚險的故事、懸念迭出的情節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不同的是,《騙局》涉及海洋學、冰川學、古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以及航天科學和軍事科學等領域的專門知識。“丹·布朗在創作之前,曾對這些學科知識進行過大量認真細緻地研究和調查。然而他畢竟是一個作家,不可能對如此繁多的知識悉數掌握,因此小說中出現多處紕漏,比如關於隕石的資料,文中說該隕石大約與侏羅紀屬於同一個時期,倘如此那應該是一億九千萬年的歷史了,而布朗在文中卻寫成‘一億七千萬年’,這顯然是個筆誤。”此外,丹·布朗在關於古生物學、氣象學等方面的表述,也並非無懈可擊。朱振武說,儘管如此,但它們遠不足以影響到這部優秀小說的品質,“我勸讀者以欣賞小說本身為準,與紕漏較真毫無意義。它畢竟是一部文學作品,不是科研論文。” 分析《騙局》暢銷的原因,朱振武認為,《騙局》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深層原因是,它以美國總統大選為背景,關注政治道德、國家安全與保密高科技之間的矛盾,這既能增進人們對美國政治及一些政府絕密機構的瞭解,也激起了人們對高新科技包圍著的日常生活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思考。 ■讀者 讀該書像看美國大片。 “在這荒涼孤寂之地,一個人怎麼死都有可能。”《騙局》開篇一句話就渲染了整個故事的氛圍,為小說定下了緊張的基調,由此緊緊攝住讀者的心。“與《達·芬奇密碼》一樣,《騙局》也是以一起神秘的謀殺案開篇,小說幾乎每章都有懸念,玄機重重,且富有鏡頭感。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焦慮與期待,我常常拿起書剛看一會兒,就忍不住想要翻到最後看結局,結果還是忍住了,直到故事接近尾聲才恍然大悟,如釋重負。讀《騙局》像看美國好萊塢大片,興奮、緊張、刺激。”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女讀者這樣說。 與此同時,也有讀者認為《騙局》並非是一部上乘的小說,由於其中涉獵的學科知識太多,專業術語生澀,因此讀起來障礙重重,閱讀速度和快感由此大打折扣。 《京華時報》(2006年3月20日第A22版) F-14是根據美國海軍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超音速多用途艦載戰鬥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戰鬥機。 美國海軍根據艦載戰鬥機計劃(VFX-1)於1967年底公佈了招標設計要求。經過競爭,海軍於1969年1月選中格魯曼公司的設計方案,並與該公司簽訂了研製原型機的合同。合同規定,1965年5月格魯曼公司向海軍提供12架原型機,作為研究和發展使用。第一架原型機於1970年12月21日首次試飛。第2架原型機於1971年5月24日首次試飛。1972年6月,F-14開始艦上試飛,1972年10月配備艦隊試用。最初的F-14裝備第1、2艦載攻擊機中隊。F-14於1973年具備初使作戰能力。美國海軍裝備的F-14“雄貓”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已於2006年7月28日完成了其作為現役戰機的最後一次飛行後退役。
騙局》(Deception Point) 內容簡介: 一項驚人的科學發現 一樁具有驚人才智的騙局 一部你從未讀過的政治驚悚小說。 當一顆新發射的國家安全域性衛星發現了一個深埋於北極冰塊中驚人的稀有物體的證據時,錯誤百出的太空總署宣佈了一個急需的勝利…這個勝利對美國的太空政策以及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具有深刻意義。 美國總統辦公室處於緊急狀態,總統派出白宮情報分析員雷切爾·塞克斯頓赴米爾恩冰架證實一下這項發現的真實性。由一組專家——包括很有個人魅力的大學教師邁克爾·託蘭德——隨行,雷切爾揭露了一樁難以置信的事情——一個關於科學騙局的證據——一個大膽的陰謀,揚言要將世界陷入紛爭之中。 但是,在雷切爾能和總統取得聯絡之前,她和邁克爾遭到了一個致命特遣隊的襲擊…一個秘密暗殺小組,受一個不顧一切隱瞞真相的神秘權術家的控制。為了活命他們逃入一個既危險又荒涼的地方,他們只抱有一絲生存的希望,要找出策劃這一妙計的人是誰。 美國暢銷書作家丹·布朗憑藉《達·芬奇密碼》《數字城堡》《天使與魔鬼》三部力作,迅速被中國讀者熟知,懸疑小說因此一度受到追捧。2006年3月初,《騙局》的引進出版,在書市上再度颳起丹·布朗旋風。各大書店的統計顯示,《騙局》上市不到兩週,就在暢銷書排行榜上力壓《達·芬奇密碼》。由於《騙局》涉及十餘個學科門類的知識,丹·布朗在行文中出現多處學科小紕漏,朱振武勸讀者重在欣賞小說,不要過於較真。 《騙局》是丹·布朗的第3部小說,位列《達·芬奇密碼》之前,整個故事圍繞著一樁科學大騙局展開,兵器、探險、政治、航天等知識都在《騙局》中得以真實展現。“丹·布朗在中國讀者中擁有廣泛的號召力,加之《騙局》故事本身就集納了暢銷書的多種元素,比如驚險、愛情、懸念等,因此它的暢銷完全在意料之中。” 書評: ■翻譯者 別與學科小紕漏較真 負責翻譯該書的朱振武教授介紹,《騙局》延續了丹·布朗一貫善於以緊張驚險的故事、懸念迭出的情節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不同的是,《騙局》涉及海洋學、冰川學、古生物學、天文學、地質學、氣象學以及航天科學和軍事科學等領域的專門知識。“丹·布朗在創作之前,曾對這些學科知識進行過大量認真細緻地研究和調查。然而他畢竟是一個作家,不可能對如此繁多的知識悉數掌握,因此小說中出現多處紕漏,比如關於隕石的資料,文中說該隕石大約與侏羅紀屬於同一個時期,倘如此那應該是一億九千萬年的歷史了,而布朗在文中卻寫成‘一億七千萬年’,這顯然是個筆誤。”此外,丹·布朗在關於古生物學、氣象學等方面的表述,也並非無懈可擊。朱振武說,儘管如此,但它們遠不足以影響到這部優秀小說的品質,“我勸讀者以欣賞小說本身為準,與紕漏較真毫無意義。它畢竟是一部文學作品,不是科研論文。” 分析《騙局》暢銷的原因,朱振武認為,《騙局》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深層原因是,它以美國總統大選為背景,關注政治道德、國家安全與保密高科技之間的矛盾,這既能增進人們對美國政治及一些政府絕密機構的瞭解,也激起了人們對高新科技包圍著的日常生活與政治生活的積極思考。 ■讀者 讀該書像看美國大片。 “在這荒涼孤寂之地,一個人怎麼死都有可能。”《騙局》開篇一句話就渲染了整個故事的氛圍,為小說定下了緊張的基調,由此緊緊攝住讀者的心。“與《達·芬奇密碼》一樣,《騙局》也是以一起神秘的謀殺案開篇,小說幾乎每章都有懸念,玄機重重,且富有鏡頭感。整個閱讀過程充滿焦慮與期待,我常常拿起書剛看一會兒,就忍不住想要翻到最後看結局,結果還是忍住了,直到故事接近尾聲才恍然大悟,如釋重負。讀《騙局》像看美國好萊塢大片,興奮、緊張、刺激。”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女讀者這樣說。 與此同時,也有讀者認為《騙局》並非是一部上乘的小說,由於其中涉獵的學科知識太多,專業術語生澀,因此讀起來障礙重重,閱讀速度和快感由此大打折扣。 《京華時報》(2006年3月20日第A22版) F-14是根據美國海軍70年代至80年代艦隊防空和護航的要求,由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雙座超音速多用途艦載戰鬥機,用來替換海軍的F-4戰鬥機。 美國海軍根據艦載戰鬥機計劃(VFX-1)於1967年底公佈了招標設計要求。經過競爭,海軍於1969年1月選中格魯曼公司的設計方案,並與該公司簽訂了研製原型機的合同。合同規定,1965年5月格魯曼公司向海軍提供12架原型機,作為研究和發展使用。第一架原型機於1970年12月21日首次試飛。第2架原型機於1971年5月24日首次試飛。1972年6月,F-14開始艦上試飛,1972年10月配備艦隊試用。最初的F-14裝備第1、2艦載攻擊機中隊。F-14於1973年具備初使作戰能力。美國海軍裝備的F-14“雄貓”艦載多用途戰鬥機已於2006年7月28日完成了其作為現役戰機的最後一次飛行後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