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同樣遭遇2010至2011年的中東顏色革命,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等等紛紛出現政權更迭,利比亞的卡扎菲更是慘死在內戰之中,但是敘利亞卻能在遭遇更大的衝擊之後,成功的扭轉戰局,為何為何出現這樣截然不同的結果?
18
回覆列表
  • 1 # 縱橫觀智庫

    謝邀。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身首異處,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反敗為勝,造成這種區別,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第一,西方國家介入的程度不同;第二,卡扎菲與阿薩德個人能力不同;第三,敘利亞有大國幫助,而利比亞沒有;第四,阿薩德有能征善戰的阿拉維派鼎力相助,卡扎菲沒有部族勢力相助。

    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

    1.西方國家利比亞內戰介入的程度更深。利比亞內戰與敘利亞內戰都爆發於2011年,都是“阿拉伯之春”一部分。不過,西方世界顯然對利比亞更重視,介入的更深。從2011年3月19日開始,法國率先對利比亞卡扎菲政權進行大規模空襲,隨後,美國、英國、卡達、比利時等國家都對卡扎菲政權進行了空襲。如果沒有西方勢力的干預,利比亞反政府武裝難以戰勝卡扎菲政權。敘利亞則不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沒有大規模干預敘利亞內戰。

    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

    2.卡扎菲與阿薩德個人能力不同。客觀的講,年輕時候的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堪稱民族英雄。隨著年齡增大,掌權時間過長,卡扎菲被稱為利比亞的“暴君獨夫”。石油收入佔利比亞的GDP的58%,卡扎菲統治下的利比亞,竟然還有21%的失業率。阿薩德則不同,被視為一位開明的領導人。2000年,阿薩德稱為敘利亞總統,隨即開展了被譽為“大馬士革之春”的改革。儘管改革遭到保守派的抵制而失敗,至少說明了阿薩德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領導人。在敘利亞內戰之前,阿薩德也曾被西方國家廣泛支援。

    3.阿薩德有大國支援,卡扎菲沒有。卡扎菲利用利比亞豐厚的石油收入,大力支援非洲的反政府武裝,導致在其危難之際,沒有一個非洲國家伸出援手。2011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是1973號協議要求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結果安理會10票贊成,5票期權,沒有一個國家投反對票。而敘利亞領導人阿薩德則不用。從國家利益的角度,從老阿薩德時期,敘利亞就與蘇聯關係密切,在危難之際,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從宗教的角度,阿薩德家族屬於伊斯蘭教什葉派,與伊朗、黎巴嫩真主黨關係密切,兩者都向敘利亞派遣了大量軍事力量。

    阿薩德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4.阿薩德有能佔善戰的阿拉維派鼎力相助,卡扎菲所在部族不成氣候。卡扎菲出生於普通的貝都因人家庭,透過政變上臺,沒有部族的支援;阿薩德的父親老阿薩德也是依靠政變上臺,不過其上臺以後大力扶持阿拉維派。阿拉維派是什葉派的分支,只佔敘利亞人口的10%左右,卻佔據了敘利亞政治、軍事、經濟大部分關鍵位置,特別是敘利亞軍隊,基本由阿拉維派控制。阿拉維派只佔敘利亞人口10%,而遜尼派卻佔敘利亞人口70%。一旦阿薩德被推翻,阿拉維派一定會被遜尼派清算所以能佔善戰的阿拉維派鼎力支援阿薩德。

  • 2 # DS影片

    對於這個問題要看敘利亞和利比亞在國際關係上的區別。敘利亞在中東地區除了以色列其實沒有太多的真正的敵人,而且在國際上敘利亞也是一直表現出比較溫和的形象。西方國家對於推翻敘利亞政府的目的其實在於後來敘利亞卻在與伊朗與俄羅斯的關係上。

    美國一直視伊朗為中東地區最大的敵人,之前透過海灣戰爭和入侵伊拉克的戰爭已經完全剝奪了伊拉克崛起的可能性,如今在這種狀況下伊朗就成為目標,但是又沒有到直接衝突的地步。

    敘利亞與伊朗不一樣,宗教與政府的關係不是很密切,作為一個非常世俗化的國家蠱惑民眾進行所謂的顏色革命相對容易許多,但是歐美低估了俄羅斯支援的力度。

    從2011年起,敘利亞內戰全面爆發,眾多反對派在國外提供武器和資金的前提下把敘利亞政府軍幾乎逼入絕境,不過關鍵時刻俄羅斯在2015年派遣部隊直接進駐敘利亞,從此敘利亞政府軍開始扭轉戰局。

    而利比亞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大國支援卡扎菲,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 3 # 虎賁軍huben

    利比亞和敘利亞內戰有很多相似之處,歸結來說都是國內貧富差距表達,政治權利分配不公,“不患寡而患不均”造成的。

    敘利亞內亂由遜尼派和庫爾德人代表的宗教和民族問題,引發的經濟政治資源分配不公,因而埋下內患,歐美趁機得以引發敘利亞內戰。利比亞則是地區部落分配不公,卡扎菲老家蘇爾特擁有良好的福利,但是班加西作為經濟重鎮卻享受不到這一政策。縱觀二戰之後,中東強人政府幾乎都存在這一問題。

    但是不同之處在於,利比亞內戰初期,反對派一鼓作氣佔領了班加西經濟重地,進而把卡扎菲攆回了老家,但是老家裡面的部落卻沒有力挺卡扎菲,導致卡扎菲最終成為孤家寡人。敘利亞內戰初期,反對派同樣是以佔領沿海經濟要地為第一步,進而南北夾擊大馬士革。敘利亞的不同之處在於,阿薩德家族沒有養一群“白眼狼”,什葉派阿拉維族人力挺阿薩德,巴沙爾弟弟帶領第四裝甲師護衛首都,德魯茲野獸——伊薩姆老將軍獨守代爾祖爾,還有成長起來的老虎部隊——哈桑將軍。

    短期時間內,反對派並沒有重武器、高素質方面的優勢,憑的是“再而衰,三而竭”的摧枯拉朽之勢。一旦讓阿薩德站穩腳跟,敘利亞就變成了一場消耗戰。

    另外敘利亞和利比亞還有一個巨大不同在於,敘利亞朋友多,而利比亞斷送了自己的朋友。利比亞卡扎菲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也就是不聽美俄,我帶著阿拉伯人當老大。但是因為國際形勢,俄羅斯的確是利比亞一個有利的抓手,後來由於利比亞在伊拉克戰爭之後全面倒向美歐,俄羅斯被利比亞被狠狠坑了一次,自然斷絕了這條後路。其餘例如埃及等國,迫於國內國際壓力,紛紛拒絕了卡扎菲的避難請求,卡扎菲只得回到老家。

    而利比亞則不同,在兩伊戰爭期間,敘利亞選擇站隊伊朗,由於共同的宗教信仰,兩國關係一直十分親密。如今敘利亞有難,伊朗同樣不遺餘力的幫助敘利亞,期間的直接投送的兵力、戰略物資、軍事顧問、技術專家,以及貸款等種種方面,可以說伊朗陪著敘利亞熬過了最艱苦的前三年。在2015年之後,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敘利亞恐怖分子稱為了俄羅斯新型作戰機器人的試驗品,敘利亞局勢立刻被扭轉過來。

  • 4 # 洛神富

    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發展,我認為敘利亞最終也會變成個利比亞一樣的下場,巴沙爾下臺是一定的。不過誰叫人家命好,身邊有兩個“攪局”的因素存在,那就是俄羅斯和伊朗。這兩個國家的介入徹底的改變了巴沙爾的命運,也改變了敘利亞的歷史。

    敘利亞戰爭其實可以粗略的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1-2015年,第二階段是2015-2018年,這兩個階段的分水嶺就是俄羅斯軍隊介入,這也是敘利亞軍隊由守轉攻的標誌,巴沙爾的命運也由此改寫。

    在17年之前,也就是阿勒頗戰役獲勝之後,西方國家對於敘利亞的基本態度是要求巴沙爾下臺作為談判的前提,但是隨著這個敘利亞最大的城市被敘政府軍佔領後,西方開始慢慢摒棄掉這個條件,開始弱化立場。所以,巴沙爾能擁有好的結局除了自己爭氣外,普京的功勞也不小。

  • 5 # 企衛文化

    跟領導人和地緣關係有關,

    首先,巴沙爾和卡扎菲不同,巴沙爾當年開創了大馬士革之春,他在敘利亞人民的心中形象還是不錯的,畢竟為敘利亞做了貢獻,有一定的人民基礎;而卡扎菲則是生活腐化,恐怖統治樣樣在行,人民早就想推翻他了。

    其次,敘利亞地處亞非拉交界處,更是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橋頭堡,敘利亞有事,俄羅斯當然不會坐視不理;而利比亞的地理位置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導致卡扎菲內外都失道,滅亡也在情理之中了。

  • 6 # 淡然小司

    歸根結底還是俄羅斯勢力的介入,讓敘利亞的巴沙爾沒有走上卡扎菲的下場,雖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俄羅斯的介入一定是主要原因。說白了這都是美國霸權利益的紛爭,導致的災難的後果!

    “顏色革命”的推行,讓美國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輕鬆干預他國內政的好手段,美國是屢試不爽,並且都能做到如願以償。2010年開始的突尼西亞,埃及,利比亞,敘利亞,乃至烏克蘭,美國推行的不亦樂乎。並且基本都獲得成功,唯獨敘利亞就差那麼一點點。黑色區域顏色革命爆發地

    一,敘利亞的宗教派系更加明顯,巴沙爾擁有什葉派系阿拉維派的鼎力支援。雖然為少數派,但是依然佔據敘利亞人口的10%以上。但是同期的卡扎菲卻沒有部族的後盾支援。

    二,在爆發“顏色革命”的同時,敘利亞擁有伊朗的大力支援,而沒有完全垮臺的危險。而利比亞卻完全沒有一個有實力的地區國家來支援。

    三,敘利亞在“顏色革命”爆發的初期,相對鎮壓的比較厲害,並且沒有被外部勢力直接打擊。而利比亞卻在革命爆發開始的時候,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又招來了法美的軍事打擊,直接為反叛武裝提供了最好的機會。利比亞戰爭態勢圖

    四,卡扎菲動了美元的蛋糕,遭到了美國最想先除掉的動機。“顏色革命”的爆發,美國第一個拿利比亞開的刀。而對敘利亞的態度責是“溫水煮青蛙”,讓敘利亞反對派一點點蠶食巴沙爾的統治,事實也證明了美國的策略是對的。想要焚燬美元,沒有實力就是找死

    2011敘利亞爆發內戰,反對派武裝紛紛而起,在以美國為首的外部勢力的支援下,不斷的攻城略地,取得了一些戰果。然而反對派數目眾多,派系林立,導致沒有統一的整體,進而對敘利亞政府的威脅沒有達到致命的程度。

    隨著2013年伊斯蘭國(ISIS)的興起,逐漸在伊拉克地區形成了較大的氣候,並且發展到了敘利亞境內,勢力越來越強大。大有要建立伊斯蘭國的架勢。然而,伊斯蘭國的惡性卻遭到了世界所有國家的反對,最後聯合國將其列為恐怖組織,各國都可以對其進行打擊。

    而這就給了美國一個很好的藉口,美國於是以“恐怖主義”為名進入敘利亞,而實質就是背後支援ISIS武裝進攻敘利亞政府,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敘利亞政府雖然有伊朗軍隊的幫助,但是在反對派,ISIS等武裝在美國背後的支援下,敘利亞政府軍還是節節敗退,反對派武裝幾乎已經快要打到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了,敘利亞快要亡國了。

    在這樣危機的時刻,俄羅斯應敘利亞政府的邀請,直接派兵介入敘利亞內戰。幫助巴沙爾政府擋住了反對派和恐怖組織的進攻。逐漸展開了霍姆斯戰役的勝利,東古塔的收復,確保了巴沙爾政權的穩固。然後開始進入了反攻階段,6月19日展開了對敘利亞西南部地區的收復作戰當中。到目前已經基本收復了德拉地區。可以說正是因為俄羅斯的介入,才讓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沒有亡國。如果再用半年,巴沙爾肯定也一樣步入卡扎菲的後路。美國的在敘利亞的“顏色革命”就差那麼一點點就要成功了,可惜半路殺出來個“程咬金”,這是美國沒有想到的,普京也不會讓美國想到,結果扭轉了戰局。 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總結一下,利比亞與敘利亞對於俄羅斯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國家。敘利亞擁有俄羅斯的最重要的海外軍事基地,這對於俄羅斯來說十分重要。俄羅斯為了儲存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範圍,就必須要擁有敘利亞的基地,尤其是海軍的塔爾圖斯軍港。 塔爾圖斯軍港

    那麼一旦敘利亞政權被更迭,那麼等於俄羅斯直接被清除了地中海,這是俄羅斯不可接受的。實質上的敘利亞內戰,後期來說就是美俄之間的角逐。只不過美國沒有敢直接像普京一樣上陣,而是選擇了一幫豬隊友在為其作戰。這樣導致的結局就是俄羅斯反轉了敘利亞的局勢。 卡扎菲的終結,利比亞的悲哀

    所以才說是俄羅斯幫助了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卡扎菲的命運就是始終沒有讓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老大,沒有讓自己的利益與老大直接掛鉤。最後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被美國所指使的反對派直接滅國!

  • 7 # 讀客文摘

    中國有句話叫,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卡扎菲所在的美國總統也不一樣,每個總統有每個總統的執政方式,剛好卡扎菲當時在小布什任期,小布什屬於鷹牌,也就是強硬派,加之卡扎菲過於耀眼,妨礙了美國的面子,中國還有一句話叫,作死的節奏。所以一旦突破了底線,只有死路一條。

  • 8 # 快樂老張

    2011年以前非盟,阿盟這兩個國際組織迅猛發展,在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敘利亞等國的推動下,這兩個國際地區組織不斷髮聲。大有團結一致,共同對外的苗頭,讓美歐感到不適。

    201l年前後,突尼西亞埃及發生綠色革命的群眾抗議浪潮,造成很多民眾傷亡,很快這兩國政府倒臺。

    緊接著利比亞發生綠色革命,卡扎菲出動軍隊鎮壓,很快外國武裝勢力湧入,內戰爆發,卡扎菲迅速的平定國內局勢,最後打到班加西市眼看平叛卡扎菲要取得勝利。

    法國在美國的支援下派出航母戰鬥群,以聯合國保護“民主"的名義率先對利比亞軍事目標進行空中海上聯合的狂轟爛炸。反政府武裝反敗為勝迅速的活捉卡扎菲,卡扎菲受虐而死,法美等國石油集團迅速控制利比亞石油貿易。

    利比亞石油資源蘊藏豐富,被卡扎菲收回國有化,600多萬的人口住房汽車實行分配製,醫療學校等基本免費是非洲生活水平最富裕的國家,卡扎菲倒臺改變了一切。

    2011年敘利亞也發生綠色革命,引發內戰,比利比亞來的更猛烈,世界多國主動捲入期中,堪稱小型世界大戰。伊朗黎巴嫩真主黨迅速的派兵支援巴沙爾政府軍,還是首尾不能相顧,退守至地中海沿岸一帶。

    2015年俄羅斯受巴沙爾總統之邀,加入敘利亞戰爭,俄敘伊聯軍經過浴血奮戰,敘政府軍反敗為勝,己奪回70%以上國土。

    卡扎菲與巴沙爾不同根本的原因就是,卡扎菲倒向西方自費武功,以為萬事大吉,卡扎菲忘記了石油還在自己的手中,是西方不能容忍的。而敘利亞是俄羅斯戰略要地,保住巴沙爾就是保護了俄羅斯地中海的出海口,西方世界對小國的博弈還是"利"字當頭。

  • 9 # 盤錦凡人1

    卡扎菲是舅舅不親姥姥不愛的棄兒!而小阿薩德有俄羅斯伊朗及伊拉克什葉派的鼎力相助。說不定中國也在暗暗的提供幫助。有這些大國支援,除非美國出動地面部隊,單靠反政府武裝來推翻巴沙爾基本不可能了。

  • 10 # 王小東9918

    因為卡扎菲四處樹敵,五常都給得罪光了,誰會幫一個不相干的人?這種事情只是看那背後有沒有力量支援,如果沒有俄羅斯明面出手還有別的國家暗地幫扶,敘利亞肯定早就倒在流氓老大手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黃藍加起來是什麼顏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