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遠的瓦爾特

    亂時絕對不是,那時也沒有“炎黃子孫”這個詞呢!

    不過令人咋舌的是,現在的某些理論家,為了所謂的“民族大團結”,不敢談論“五胡亂華”,不敢談論這五胡對漢民族的瘋狂虐殺,怕激起所謂的民族矛盾。因而發展出一種怪論,五胡亂華也是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滿清入關的時候胡亂殺人也是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經濟的進步。

    真不知道這些人的歷史是怎麼學的,腦子是不是進了水?!不懂什麼叫一分為二的看問題嗎?他們當時殺人、當時侵略中原,是為了促進民族融合,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嗎?那隻能說是一種副作用!

  • 2 # 狂奔的皮沙

    從民簇遷徙的角度看算是,因為夏商朝的時候中華民簇就已經有過一次大規模民簇融合了!(高加索人、蒙古利亞人、南方黑人)。

  • 3 # 歷史直男A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什麼叫“五胡亂華”。所謂的“五胡亂華”,其實就是西晉時期,塞外如遼東、冀州、幽州等地帶的眾多遊牧民族,趁著中原的西晉八王之亂期間,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西晉八王之亂,其實就是統一三國的司馬炎繼承人出了問題,選了一個白痴司馬衷作為繼承皇位,而將其他皇族子弟分封為諸侯王,選了一個白痴作為皇帝,其他諸侯王當然心生不忿,紛紛揭竿而起,造成了一場持續將近20年的叛亂。

      而"五胡亂華"中的“五胡”是指鮮卑(遼東地帶)、匈奴(內蒙古、幽州、幷州、冀州地帶)、羯(青州地帶)、羌(涼州地帶)、氐(涼州地帶),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所以題主所問的“五胡亂華”中的五胡壓根就不是炎黃子孫,僅僅是北方的少數民族。

    匈奴是北方最兇悍的民族,從三皇五帝時期就存在了,據說是夏桀的後代。英勇善戰,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入侵中原,到南北朝時期在漢人世界裡頭消失,和漢族人對抗了數百年。最後為歐洲人帶來了“上帝之鞭”,令歐洲人聞風喪膽,讓許多歐洲的民族被滅族,但是南匈奴是被漢族逐漸融合了。其後的歷史上就失去對匈奴歷史的記載,不知道是被滅族,還是被其它少數民族吞併。

    鮮卑族是個溫和的民族,在五胡亂華時期沒有大肆殘殺漢人,還主動學習漢族文化,努力與漢族人進行融合。在隋唐之後,才逐漸融入漢族。

    羌族最早與漢族人沒有任何鬥爭,而是與氐族人爭奪關中地區的統治權。氐族人苻堅建立前秦政權就屠殺羌族人,後來羌族打敗苻堅的後代,建立後秦。但是在五胡亂華過程中,被少數民族殺掉了不少族人。

    氐族的人並不多,苻堅是依靠氐族人的英勇善戰才能夠建立前秦政權。前秦建立後,氐族人就主要居住在洛陽、長安和鄴城,但是他們太過殘暴,最終被羌族人幹掉大部分族人,只有融入漢族的少部分人被保留下來。

    其中羯族是歷史上最殘暴的民族,他們以殺人吃人為樂趣。他們對待俘虜極度殘忍,被他們抓到的漢族女子,晚上被羯族人作為發洩慾望的工具,白天睡醒就把昨天晚上發洩慾望的漢族女子,直接宰殺吃掉,他們稱漢族人為“兩腳羊”!在歷史上,戰亂、民不聊生的時期,將人烹製而食的例子不計其數。羯族就是這樣對待漢族的女子,最終也沒有好下場,羯族被冉閔帶領的漢人軍隊殺掉了絕大部分人,一些殘餘被鮮卑族滅掉,可以說羯族被完全滅族。

  • 4 # 折悟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大家庭,現在有些人拿漢族做文章,實屬不該,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相互融合,才組成我們大中國,目前有些人搞民族分裂,明看是河南陝西之爭,實際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望昧著良心的陝西河南地域黑,好好考慮一下自己做的光榮嗎?成天拿古書說印證現在,那麼就沒看看歷史上文字獄是怎麼回事?望好自為之,網路留言慎重!

  • 5 # 伏虎山山民

    從學術上來說不算,而且目前中國大部分人都不算,嚴格的炎黃子孫只能是由炎黃二帝氏族部落繁衍出的後代。中國現在適用的大的是中華民族,小的就是各個民族如漢回蒙等。大家通常說的炎黃子孫說的是認同龍圖騰和漢語文字的民族共同體,這樣才有所謂五胡亂華之說,然而這些應歸於整個中華民族的融合過程當中,我們應中立地看待,正如春秋戰國那麼多國家的人民等秦漢統一以後其後代誰還會說自己是原來的哪華人。我們該讚美的是那些忠君報國的人無論其是哪族人,該貶斥的是那些賣國求榮的人以及暴君。

  • 6 # 國病

    比如關於秦人有很多記錄表明出自戎狄,如果秦人出自戎狄,那漢族又是什麼呢?有人信誓旦旦說粵語是正宗古漢語。那廣府人就是秦人,又如何自圓呢?事實上週人也是從西部返回的,還有周穆王西巡去見西王母的說法。從考古和分子人類學看也是如此,漢族主體基因O3完全符合山西陶寺遺址型別。並且與藏族、蒙古族、緬北克欽、彝族、北方各民族裡的O3基因無法區分。廣府人也如此啊。這就說明,漢族來源本身就是從西部返回的北三苗羌人,就是西戎牧羊人了。陶寺遺址上明顯有遭遇殺戮、破壞的痕跡。其實就是戰敗北三苗被髮配到敦煌地區牧羊。無非是返回主要分了先周和秦兩個時期。漢族戲曲服飾裡至今還能發現藏式裝束,水袖也是漢藏共有的,包括哈達,漢族叫混天凌。日語稱秦為哈達。

    陶寺遺址與山東龍山文化是一個體系,基因是一樣的。龍山文化的黑陶在藏族裡至今都有。藏族的鍋莊與苗族的牯藏節很類似。漢族在陝西、山西保留的拉鼓文化與苗族的拉鼓節就是一個,拉鼓就是軒轅黃帝的名字,我在傣族等少數民族裡發現了這個名字的全稱。傣族就屬於苗蠻系南支,也是楚人得一支。拉鼓與民間說拉拉果是一個詞彙,還代表蠍子一類的爬蟲。黃帝倉頡就與蠍子有關。在廣東多個地區保留的漢族傳統文化都少不了拉鼓這個活動。鼓文化其實是苗蠻系的核心文化。說到這就出現了一個與司馬遷記錄內容不相符合的方面,也就是關於蚩尤和黃帝的。很明顯,司馬遷的記錄不可取。司馬遷為了配合政治需要存在多處造假,一是繼續對蚩尤汙名化,因為漢代楚人劉家背離了楚人復國初衷,楚漢爭霸也是劉邦依託的中原民系與項羽依託的楚人決戰。所以蚩尤明顯是漢代才被汙名化的。二是把堯舜爭鬥說成"禪讓,這個是最大的謠言。因為整個人類戰爭史的最大起點就是堯舜爭鬥。由堯舜爭鬥而劃分出的兩派歷史上一直在戰爭。《封神榜》裡的闡教和截教就是這兩派了,周代施行對敵我多方全部分封。意圖就是要結束這場兄弟族群恩怨。堯舜都是黃白聯姻聯盟,所以白種部分也在爭鬥,至今日耳曼和斯拉夫還在對峙。歷史上日耳曼滅了古羅馬,然而古羅馬主體就是與斯拉夫一致的白匈奴。日耳曼則是突厥系。秦始皇為何遠征百越,因為百越就是舜系夏人之後,周秦楚則是堯系。所以堯舜禪讓只是為了配合儒家德政而樹立的先賢。三是司馬遷把匈奴說成是夏后氏。這樣攻打匈奴就有了歷史理由。秦人攻打百越,與漢朝打擊匈奴就變成是一回事了,都是民係爭鬥。然而事實完全不是這樣。其實白匈奴是古羅馬、中古波斯、印度白種和現在得斯拉夫。而黃匈奴就是N系烏拉爾民族和O3系北支北三苗。也就是說匈奴其中一支與漢族是同源的。是楚人劉邦建政後導致遊牧與農耕失去了聯絡,於是匈奴迅速統一。周秦時代遊牧有內附的,有對抗的,所以無法統一。因為知道雙方之間的淵源。漢代造成與遊牧和南支苗瑤徹底隔離。以至於後世不知道之間的淵源了,這才說得通,為何古羅馬被叫做大秦,為何與波斯關係一直很好。因為白匈奴以掃族是苗蠻的聯姻物件,就是被附會了祖先傳說的姜子牙老婆掃帚星。考古也發現西戎文化與斯基泰文化一致。

    漢代一直痛擊匈奴,導致白匈奴主體和N系烏拉爾民族主體遠走。而O3系北三苗匈奴卻留在了周邊。這個細節也反應出雙方可能一直知道有淵源。匈奴入東胡融入了鮮卑。這就使得後來到處是鮮卑,其實目前可以明確地說,歷史上這些鮮卑絕大部分是北三苗,有少部分是白種鮮卑。體系上東胡屬於舜系,是沿海支剃頭型別的。今天看鮮卑的直系後裔錫伯族風俗與匈奴文化的蒙古族有明顯的體系差異。儘管錫伯族裡面已經有大比例O3。所以這也告訴我們,匈奴融入鮮卑,在人口上絕對佔優。南韓裡的O3,結合南韓人的語言、小眼睛等,其O3源自匈奴的可能多於源自漢族。東北各民族一律都有高頻的O3基因,包括滿族。可見真相與憑藉歷史記錄推測的結果相差甚遠。後來的匈奴系其實也就剃頭這一項是選擇了舜系東胡的風俗。原因可能是徹底與中原分離的心理。

    迴歸正題,按照剛才分析的。東胡是舜系,是大鯀族被髮配東北的一部分。真正的鮮卑其實是舜系裡的白種。如果按廣義的炎黃看,那他們也屬於。按狹義的理解,只算黃種的話,那這部分就不算。但是融入其中以鮮卑自稱且人口最多的匈奴是算炎黃子孫的,並且與漢族都是出自北三苗。五胡亂華時還有內附漢朝的匈奴,但由於當時農耕強勢,所以在歧視這部分匈奴而導致沒能融入。他們自然也算炎黃子孫。羌就不用說了,關於氐則可算可不算。因為氐人的D系與通古斯里的C系一樣,都是上古跟隨沿海支的矮黑後裔。氐人是被髮配四川的這部分大鯀族帶領的D繫留在西部的遺留。矮黑與我們是有點扯不清的關係,很早就因為我們祖先吸納了矮黑母系,而使得矮黑成為黃種的跟隨民族。包括西南佤族和藏族一半都是D系,佤族是非常認同我們的,所以算不算炎黃子孫考驗的是活著的人的智慧了。通古斯的C系也一樣,就是大鯀族O1的跟隨者,滿族核心皇族就是O1。

    最後說羯人,這支從西域趁亂闖入的畜類與我們只是有一點點淵源。羯人大機率與今天的土耳其人類似,屬於西突厥的留守支。突厥裡的白種是日耳曼,也就是沿海支的聯姻物件,與真正的白種鮮卑是一個體系。但是漢代的衝擊下日耳曼帶著一部分北歐基因I系進入歐洲最後滅了古羅馬。留下一部分日耳曼帶領著高加索舊人種的G系和l系。l系稱北歐基因,但其實是從高加索地區被帶過去的,一開始是在古羅馬的邊緣,所以就被叫北歐基因了。留在歐亞大草原的這些突厥以及跟隨的奴隸軍團大機率就是羯人的來源。從羯人的表現看也像,比如他們會修築地下建築,與土耳其境內的地下建築也對應。廣義上其中的日耳曼與我們有淵源。是沿海支夏人的聯姻體,也是內陸支早期的聯姻物件。也就是七仙女的父系後代了。所以突厥、羯人與夏桀、截教文化符號是一致的,日耳曼也叫桀們。正如匈奴單于與闡教與同體系的商、撣族(傣族)也是一致的,就是三的諧音。事實上羯是從沿海支黃種越姐語音而來,內陸支則叫蘇妹。

    五胡亂華對華人的基因幾乎沒有影響,因為在基因裡沒有體現出來。原因是五胡亂華一直在戰亂,不僅外來所謂的胡人與漢人戰爭,其內部也殺戮不斷。遊牧區域尤其東胡遊獵本身養不活多少人,所以根本上也沒有幾個人進入。這與黃種人存在於西亞和古羅馬的狀況是一樣的,沒有人口供應逐漸就消耗殆盡了。而且有冉閔的殺胡令,你想本身就沒多少,再這麼一來,可不就沒了。目前看五胡大多是外逃了,氐人現在還在川藏地區。鮮卑如果不外逃,哪來的錫伯族和蒙古族等等。屬於北三苗體系的鮮卑你也分辨不出來。有人老說隋唐與鮮卑有關,其實隋唐都是以中原漢族自居的,唐詩有哪一首不是這麼表述的。他們瘋了?隋朝十三太保很明顯的十三數理就是苗蠻系的核心數理。那些鮮卑名字幾乎都可以破譯為北三苗體系的語音符號。

  • 7 # 蜀北一

    這個問題是真的有意思!

    五胡算炎黃子孫嗎?那麼我們首先必須要搞清楚“五胡”是哪五個!一般來說,“五胡”指的是:羌,匈奴,羯,氐,鮮卑五族!

    當然了,那時候進入中原的遠不止這五族,只是這五族的影響更大,最具代表而已!「羌」

    羌源自古羌,因此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漢羌同源”,但如果說羌是“炎黃子孫”總感覺有所不妥,因為羌的歷史,或許要比炎黃二帝的歷史還要悠久!

    且有觀點認為,炎帝部落本就出自古羌,也就是炎帝部落屬於古羌的分支,是東進的一支羌人!

    可見,邏輯應當是這樣的——炎帝源自古羌,羌源自古羌,而炎帝東進,羌則留在原地,因此,說羌為炎黃子孫,或許並不是太嚴謹!「匈奴」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匈奴乃遊牧部族,與農耕文明的華夏族勢如水火,要說兩族同源,貌似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

    但根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也就是說,匈奴其實是夏王桀的後裔,在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桀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吞併其他部族成為匈奴族!

    而匈奴就是後來商朝甲骨文中記載的龍方,其部落圖騰為一條黑龍!

    可見,如若司馬遷的記載為真,那麼匈奴也應當是炎黃子孫無疑!

    「羯」

    羯族,或許都不能稱之為一個民族,因為羯人乃是匈奴貴族的奴隸軍隊,其成員都是匈奴貴族在戰爭中掠奪而來的俘虜!

    據《石勒載記上》載:“石勒字世龍。其先匈奴別部羌渠之胄。”之所以稱之為匈奴別部,說明羯人與匈奴根本就不是同一種族!

    因此,羯人,應當不屬於炎黃子孫,但如果非要生搬硬套,羯人中的月氏人與華夏族的淵源還是有的。

    因為月氏人最早本生活於祁連山一帶,與古羌族群存在很大聯絡,後因匈奴的逼迫而西遷中亞,但其族源,確實與古羌人同在青藏高原東部一帶!

    「氐」氐人的歷史十分悠久,且氐人與古羌人同源,但二者後來又各自發展,由此產生出差異!

    有觀點認為,茂縣營盤山遺址,以及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遺址,就是出自古氐羌族群之手!

    《逸周書·王會篇》“氐羌以鸞鳥”的注中就提到:“氐羌,氐地羌,羌不同,故謂之氐羌,今渭之氐矣。”

    氐人的歷史,也應當早於炎黃二帝,但其與後來的華夏族同樣存在著血緣上的關係!

    氐羌族群發源於青藏高原以東,其部分族人進而以此為起點東進黃河流域,最終形成華夏族!「鮮卑」

    山戎後裔說,《史記集解》:“山戎、北狄,蓋今鮮卑。”,逃亡漢人說,《翰苑集》:“鮮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築長城,徒亡塞外。鮮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種眾少陋也。”

    可見,多數觀點認為,鮮卑乃是自南方北上草原地區而形成的民族,東夷說,東胡說居多!

  • 8 # 長風浩蕩

    這要考據“民族”的血緣傳承,可是個大工程,有興趣的可以慢慢考據。但是,“民族”跟“家族”可不一樣,“民族”本身就不是血緣維繫。

    再有,就算不是炎黃子孫,現在這些不是炎黃子孫的人的子孫,也跟炎黃子孫是一國之人,國家更非血緣維繫。

    再有,炎黃子孫,到底是炎帝子孫還是黃帝子孫?炎黃兩部落成員,都是二帝子孫?至少,他們的老婆不是他們的子孫吧。

    所以,你問這個問題到底是想知道啥?

    最後,全世界所有人類的血緣上都能上溯到同一個父系祖先和同一個母系祖先。對了,這倆人生活的年代差了十幾萬年。

    最後的最後,全世界所有的有機生命體,從血緣上溯,都能上溯到同一團有機分子。

  • 9 # 伊馨憐

    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羯族是南匈奴的漢化版,氐族是羌人的漢化版,至於慕容拓跋鮮卑,劉淵的匈奴大漢國,就不多說了!

  • 10 # HuiNanHistory

    當然算啊。不過我們只能說——

    五胡中的一部分人是炎黃子孫。

    整個炎黃子孫的想法,最早是19-20世紀的漢民族主義者們提出的,它是對當時已經成為漢人的人祖源追溯。

    當然,如果作為某種術語而言,炎黃子孫存在的時間就要更短了。

    19-20世紀的漢民族主義者雖然強調黃帝是漢族的始祖,但畢竟還沒有提出“炎黃子孫”的術語,這個術語是1980年代才在國內流行起來的。

    所以,你會在1985年時看到這樣一份檔案:

    在國家機關檔案的正式講話中還是用“中華民族”代稱中國各族人民更好一些。鑑於“炎黃子孫”一詞今天在港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中有積極作用,今後這個方面的個人署名文章、一般性談話以及對臺宣傳中,仍可沿用。

    這段話的意義很明顯——作為概念的炎黃子孫的產生時間是很晚的。

    因此,炎黃子孫其實是一種追溯性的概念。以現今之漢族,想象祖先之身份。

    像當時的一些激進革命派如黃節等,就很排斥將滿人追溯到炎黃的觀點:

    彼以異種,自慚形穢,乃託於炎黃之裔,覬覦神州,以謂:非先王之後,皆不足以得志於中國。後世史氏無識,則從而述之,安見其果足信邪?

    當然了,等到辛亥革命後,邊疆的合法性遭受漢民族主義衝擊時,這些論調全都沒了,開始在“五族共和”的感召下高度讚揚遷徙與融合。

    總而言之,我覺得有些人純粹是表錯了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際原油價格屢破階段性高點,原油的大行情已經來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