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威海紀事兒
-
2 # 耀如樂園
孔子的儒家學說對中國的影響最大、最深、最廣,其中的忠孝仁義禮智信構成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核心,著名的“半部論語治天下”,足以說明儒家思想對中國後世的影響。實際上,“半部論語治天下”是有其重要因緣的,因為《論語》二十章中有許多章節提到孝道,而《論語》中前半部分提到的有關孝道的內容最多,治國理政的核心之一是讓人人有孝心,有孝心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忠臣,孝子多了,忠臣也就多了,天下也就太平了,所以才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
3 # 安徽巢湖記憶
老子,孔子,墨子,三子的影響後人最大,我想影喲都不小,首先說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所有的修道的,陰陽家,都是他的理論繼承者和傳播者,道教是中國的國教,傳承了幾千年,如果仔細分析好象中華武術,中華醫學都與該教有聯絡,如陰陽五行八掛等在影響著現在的人,只不顧對統治者的輿論不怎麼重視,所以統治者不進行宣傳,但是對基層群眾來說很多人是想信的,孔子建立了儒家,開始時,也不怎的,老夫子週遊列國,推銷他的理論,並設有愛到統治者的好評,只是在漢代以後,才得到了發展,統治者主要看重是三綱五常,因為三綱就把群眾的心統一到統治者手中,當然就會發楊廣大了。道家在建立時是受統治者歡迎的,不過它提出的法治,統治者宣傳就差一些,實際上幾千年都在用法統治社會,這樣社會才能安定,不過為籠系民心。不說而己。
-
4 # 使用者55962526578
是誰也沒用!現在已是現代化科技時代了!他們那破玩意己全用不上了!只能有信仰的拿他當個佛供那觀賞拜一拜了!不信的就算了!
-
5 # alfa628
孔子影響最大!
人類發展到人與人關係必須緊密時,人與人相互關係的規則就是必須出現的。就像汽車開始多起來,交通規則必須建立一樣,孔子為源頭的儒家為建立社會秩序立下不朽功勳。
但是規則要不斷髮展修正,如同以前為馬車定的規則,在汽車時代要修改一樣。
孔子的三綱五常是與二千年前社會相匹配的,今天再尊孔就如同乘著飛機而抱怨飛行員沒有馬車伕揮鞭優美一樣。
-
6 # 一品鏟史官
無疑是孔子的儒家學說對後世影響最大,其次是老子的道家思想(後演變成道教),再次是墨子的墨家。
但其實一開始並不是這樣,春秋戰國時代,儒學與墨學並稱兩大顯學,而漢代和唐代道家學說一度成為官方主流,那麼這三家思想的發展和它背後的推手是怎麼樣的呢?接下來就這個問題做一個淺析。
首先明確一點,中國古代的文化學說與西方不同,歐洲長期分裂,人們需要一個精神支柱來對抗世俗的分裂和無奈,政權也需要一個思想來證明自己的正統,因此宗教勢力極其龐大,直到今天幾乎所有的西方人都有宗教信仰;而中國自西周開始建立以禮法道德約束子民、封建以屏範藩的統治秩序,在這之後產生了儒、道、墨思想,而這種秩序卻被秦漢兩代以武力統一打破,後世即使是分裂時期,統一也是趨勢,因此世俗權力一直凌駕於宗教和文化之上,三家思想一直依附於世俗政權,甚至被加以改造來迎合統治者的需求,宗教方面也只有道家形成了完整的宗教體系,因此在談影響的時候決定權不僅僅在思想本身,還背後的推手,世俗政權。
孔子(儒家)學說的建立和發展:1、儒家學說的創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華人,魯國乃是周公的封國,周公是周禮的創始人,而孔子的儒家思想有一部分便來自周禮,“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以“仁”為最高準則,奔走一生,政治上很不得知,然而在學說創立和傳道受業方面卻很成功,因此被後世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儒家學說創立後,戰國時代得到孟子(名軻)的繼承和發展,在思想體系已經趨於完善,然而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得不到官方政府的認可和支援。秦代在法家的支援和改造下建立起來,歷代極其崇法,甚至被焚書坑儒,儒家思想和傳承得到了極大的破壞。
2、董仲舒改造儒家學說以及儒學成為官方正統:漢代是儒家奠定了儒家思想在後世立於百家之首的基礎。漢武帝以前,數十年間一直以道家黃老思想為國家統治基礎,無為而治,垂拱而治,以與民生息,強大國力。然而年輕的漢武帝即位,為了擺脫竇太皇太后的控制,急需一種的新的學說來代替老的思想,為漢武帝的統治鋪路,這時,大儒董仲舒帶著改造後的儒家思想體系成功引起了漢武帝的注意,從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改造後的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思想控制機器,然而此時的儒家已經不完全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了,董以“大一統”思想和天人三策為綱領,迎合了漢武帝統一天下的需求,也為儒家學說開闢了一片天地。西漢中期,漢宣帝批評太子劉奭說,“我漢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漢政權實際上採取的事“外儒內法”,。漢元帝以後,儒學得到了極大發展,漢末湧現了一大批儒學和經學的學者。
3、儒學的發展和桎梏:魏晉南北朝已降,至隋唐一統,科舉制創立,儒學因為講求入仕,以天下為己任,因此官員多來自於儒家弟子,儒學仍是蓬勃發展。到了宋代,特別是南宋,因為偏安南方,為了說明正統,在精神上壓制北方政權,爭取自信,儒家學說的發展開始劍走偏鋒,政治上,政府開始大力加封孔子和孟子,以強調正統性;思想學術上,以周敦頤、二程為始,經過朱熹的發展,程朱理學開始改造儒學,成為儒學的發言人,而程朱理學在政治上以“三綱五常”為道統,成為純粹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禁錮人們思想的行為禮儀體系,這離當初孔子“仁”的思想已經偏差不是一點點了。儒學發展開始走向桎梏。
進入元代和明代,因為統治者學術水平問題,對儒學的理解更加偏激,“四書五經”“八股文”看似使儒學成為至高無上的思想,其實斷章取義,刪除了最寶貴的自由思想的部分,留下了為統治者服務和強調君臣倫理的思想糟粕。清代由於是異族統治,繼承了這一思想體系,對思想的控制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儒學成為了純粹的工具,連帶著也毀滅了科舉制度和封建帝國。這時的儒學已經成為統治者思想控制的機器,毫無生氣和活力,等待著有人來拯救。
4、正視儒學,發揚國粹:近現代以來,儒家的一些務實和禮儀思想其實已經根植進每一個人的思想行為體系,但是政治上儒學已經成為了一個純粹的象徵,國民政府需要這個招牌(孔廟和衍成公,自行百度);進入新中國,由於我黨的思想來源是外來的,加之儒學思想體系已經腐朽不堪,也不需要再用儒學思想進行愚民和控制思想,因此發生了矯枉過正的數十年的打壓;進入新世紀以來,儒學經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孔子及其儒學文化中積極地、正能量的一些思想開始得到官方重視,孔子學院、孔廟祭祀的民間恢復,儒家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成果我們的國粹,當一種哲學和文化思想不再帶有政治的色彩之後,它的學術性開始得到更多的認可。儒家思想已經根植於我們的日常行為規範中,成為中華禮儀之邦的一部分,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影響廣泛而自由,但又不是宗教那般桎梏,這應該是儒學最好的歸宿了。
老子(道家)學說的建立和發展:
1、道家思想的建立:老子,姓李,名耳,也稱老聃,曾為周室圖書館館長,後不滿於社會動盪而隱退,不知所終;《道德經》是一部神秘的著作,其思想高屋建瓴,而又與世無爭,不知成書於何時;因此可以說,道家思想以神秘開始。老子的哲學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道、德、自然成為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政治上講究無為而治;老子思想的繼承人莊子(名周),更是一個“自然”的人,《莊子》一書,以文采見長,文風恣意汪洋,論說神秘詭譎。莊子最出名的事莫過於其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了(自行百度,篇幅文體不詳述)。可以說,老莊思想很親民,從個人的感受出發,從最自然的感官為基礎,強調事物本身順其自然,含有樸實的唯物主義細想;同時老莊思想也很高深,很多人只理解其皮毛(勿噴,我也未得其精髓),所以讓人感覺很神秘,這或許也是道家最後成為本土宗教的一個原因之一吧。
先秦時代,道家思想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的學說,也不以入仕求官為己任,一直在官方沒什麼聲音,卻在民間有較為廣泛的傳播。
2、道家的發展及其宗教演變:西漢建立之初,國家羸弱,因此道家的“無為而治”“與民生息”的思想被呂后採納,成為漢初國家發展的學說支撐,與黃帝並稱“黃老之學”,後來經過漢武帝變革,黃老之學在廟堂再難有立足之地,不知何時,慢慢走向民間,部分道家學說弟子以黃老學說為理論依據,輔以神仙方術演變為了中國本土宗教道教。
東漢末年,國家混亂,道教以宗教為載體,太平道發動黃巾起義最終失敗,另一邊,張道陵以五斗米道(向災民佈施米糧,故稱)在漢中建立政權,後來傳與張魯,為曹操所吞。同時張道陵正式建立宗教團體,被稱為祖天師。道教尊奉的神仙將“道”的信仰人格化體現,以道觀為傳播場所,道士為神職人員。道教尊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南華經(莊子)》為經典,成為以追求修煉成仙的一種宗教,丹藥、練氣等形式,將道教科儀與法術修為結合一體,逐漸與儒家學說分道揚鑣。
魏晉南北朝以來,政局混亂,士人為躲避政治漩渦,以研究道家“出仕”思想的清流開始在蔓延並發展;另一方面,北方政權中部分皇帝尊崇道教來對抗外來宗教佛教,道教開始在中華大地上逐漸站穩腳跟,被稱為北魏的國教,競爭對手也從朝堂上的儒家變成了宗教佛教。因此道家對後世影響逐漸變成了道教的影響。
進入唐代,因為宗室姓李,為了標榜出身高貴,唐高宗附會為李耳的後代,道教在唐代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後世帝王也大多尊崇道教。元朝建立前,全真教(道教一個分支)丘處機以74高齡前往西域,勸說鐵木真止殺伐,被尊為神仙,道教在元代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明代以後道教開始世俗化,遍佈各地的民間崇拜,如城隍廟、媽祖廟、關帝廟等,是道教傳播為世人所知。清代尊崇佛教,道教得到了極大的打壓。新中國成立以來,信仰自由,現有道觀2000餘座,道士3萬餘人。對現世的影響僅次於佛教。
墨子的學說及其發展:墨子,名翟,戰國時期人,本前往儒家受教,後自立門派,創立墨家。墨家以兼愛非攻為指導思想,廣泛同情底層人民,一開始就選擇了民間發展這條道路,在農民、工匠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並率先建立墨家組織,其首領稱鉅子,組織嚴密。更難能可貴的是,墨家思想不僅含有人文思想,內中含有很多工業科學元素在裡面,墨子研製的木鳥、後世魯班的鋸子、木車等體現了很多原始科學技巧在裡面。
墨家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己任,在先秦之時與儒家並稱“兩大顯學”。墨者多來自下層,他們有很強的的實踐精神,墨家弟子稱為墨者,墨者有墨俠、墨辨等分類,紀律嚴明,“赴湯蹈火,死不旋踵”,墨者必須遵從鉅子的領導,墨家有一套自己的價值觀,他們如為官,必須推行墨家政治主張,甚至於要上交部分財貨,類似於後世的黑社會,墨家把維護公理與正義當做自己的責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然而或許是由於墨家太過強大,或許是墨家組織太嚴密,不被政府所允許存在,傳說秦始皇曾經派兵剿滅墨家,使墨家組織收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加之後來獨尊儒術,墨家的發展進入秦漢以後便越來越困難,幾乎滅亡,後來演變為的遊俠甚上便帶有墨者的氣質,但已經完全不同於墨家了。
直到近代,墨家學說才被學者重新挖掘出來,人們逐漸重視墨子裡面的科學精神和人文思想,現在知道的墨子的大有人在,但是瞭解墨家學說、墨家思想的人少之又少,影響較小。
最後,做一個形象的比喻,儒家就像是一個眼裡總是看著廟堂的文人,逐漸掌握了官方的話語權;道家就像是一個說著與世無爭,想著煉丹捉鬼的道士,在民間傳播著他神秘的思想;而墨家就像是一個有科學精神的古惑仔,在政府看不到的黑暗裡執行著他獨特的價值體系
-
7 # 有話少說
影響最深的是儒家,科舉考試考的是儒家經典,沒有考道家墨家。五四受衝擊打倒孔家店,也是儒家,沒有人說打倒道家墨家
-
8 # 河東來
其實道家,儒家,墨家的思想自古以來就是一體的,今天的華人,其性格、思維模式,潛移默化中受到他們的深刻影響。
我們做事,講究“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講究規劃,講究運作,這實際上就是一種道家思維,因為道家是最提倡預測的。
如何去辦成功這件事,通俗的話叫“巧取豪奪”,巧取是儒家提倡的方法,豪奪是墨家提倡的手段,在古代,儒家,一般是文士團體,墨家,一般是武士團體。
在中國的上古,自然力十分低下,為了讓人們集中力量去完成既定的目標,無神論者發明了一種特殊的名義有神,實質無神的宗教。
這種宗教的核心是神,但沒有永恆不死的神怎麼辦?華人的創造是“裝”,就是有人穿上專門的“禮”服,他就是神了,一般都是部落首領擔任,隨著部落發展為國家,部落首領就變為了帝王。
直接輔助神開展祭祀占卜的宗教人士後世發展為道家。
協助道家開展宗教祭祀工作的宗教人士後世發展為儒家。
協助儒家維持祭祀秩序,完成祭祀儀式的人員主要由武士構成,後世發展為墨家,所以墨家一般都是不擁有宗教神權的,但他們是“敬鬼神”的。
中國社會,事實上存在三個狀元:道家狀元(道),儒家狀元(文)和墨家狀元(武)。
說一個關於酒的笑話。
為什麼這種讓人麻醉的液體叫酒?
有一種說法:杜康老在想,糧食的精華里是什麼?他嚐了多次,一點都不好喝,他百思不得其解,結果有一天,他在夢中見到一個老神仙,神仙告訴他,這個液體你明天酉時期間,如果你呆在三岔口碰到三個人,他們願意給你一點血,這個東西就好喝了。
第二天酉時,杜康來到三岔口,時間不久,就來了一個文士,他說明來意,文士很爽快就給了他一滴血,酉時又等了很久,這次來了個武士,他說明來意,武士也予以了配合。
但第三個人一直不出現,酉時就要過去了,杜康著急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時他突然注意到,路邊一直有一個瘋子在那裡,杜康靈機一動,將瘋子拉過來就取血,結果杜康一嘗這個液體,簡直是人間佳釀,他將之命名為“酒”,因為“酉時有三個人一人貢獻了一滴血”。
民間笑侃喝酒有三個層次:
1.文雅大方層次,有如文人。
2.火爆開朗層次,有如武人。
3.胡攪蠻纏層次,有如瘋子。
而有層次的讀書人,則推論出喝酒的三種人群:
1.儒家狀元代表的文士群體,看起來溫文爾雅,普通人一般很多時候都是“文飲”(我們一般稱之為“喝好了”),即儒家表現為基本。
2.墨家狀元代表的武士群體,看起來豪爽無比,普通人有過半時候是“武飲”(我們一般稱之為“喝高了”),即墨家表現為特殊。
3.道家狀元代表的道士群體,看起來裝瘋迷竅,普通人有很少時候是“道飲”(我們一般稱之為“喝神了”),即道家表現為個別。
所以華人的信仰根據需要,是儒家為準則,墨家為補充,道家為根本。
附帶提一下,墨家模仿儒教國家帝道儒墨的治理體系,建立了一套類似的鉅子體系,在其體系中,鉅子類似於帝王擔任了一個小神,他選拔產生了類似於道家功能的“墨辯”,“墨辯”又選拔產生了儒家功能的“墨俠”,由“墨俠”主持全體墨家“墨者”的行為規範。
這說明,中國古代傳統社會,都是團體中老三當家,老二都是幕後的,老大則是更多是提供名義。
回覆列表
老子是道教創始人,一部道德經蘊含了無窮的哲理,成為後世治國治家修身養性的法寶。孔子是儒家創始人,一部論語不管讀不讀、學不學,其思想已深入每個人的骨髓,在人不經意間指揮人們的行動。墨子是法家創始人,有一部墨子書籍流傳後世。法家在與儒家的文化競爭中敗北,影響力下降。用現在的眼光看,中國沒有走上法家理論治國的道路很是可惜。
總之,三家都是中華文明的瑰寶,閃耀著瑰麗的光芒。以前有巨大的影響力,以後也會有巨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