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塵谷行知
-
2 # 如石書藝
知行合一是心學創始人王陽明的標誌性主張。其實知行合一早有此說法,並不是王陽明所獨創。治學止於至善,終在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終極追求。王陽明以儒家思想為宗,傳承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創造性的提出“智慧天然,不假外求”,在朱熹理學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發展,成為明朝新儒學思想的創始人。而王陽明不僅創造性地發展了儒學,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詮釋了“知行合一”。王陽明在歷經大起大落的人生仕途中,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知行合一並非得自頓悟,而是在磨難中不斷反思、修練,砥礪出的生命境界。在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透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我以為,這就是王陽明“知行合一”中的“靜”。比起王陽明,生活在現世的我們,沒有驚濤駭浪,不需要我們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只要堅持心中的夢想,不計較、不氣餒,淡定從容,不忘初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忙碌而又充實,快樂而又享受地過好每一天,足矣!
-
3 # 史記sj
首先恭喜先生進入“知行合一”的更高層次,小疑小悟,大疑大得。
對於“知行合一”很多人不知道正確的意思是什麼?關於此中真義,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解釋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可以看得出,王陽明先生是個明白人,把“知”放在第一位,
問題來了,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前後有別的“知”有何不同?
也就是說,王陽明悟了前的“知”與悟了後的“知”轉化的關健在哪?
如能懂了,這就是凡夫與聖人的區別。
所以很多人,用凡夫之“知”來推測聖人之“知”。
只能說學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不如牛角一二。
至於如何做到入靜?
在儒家的經典《大學》有過精彩的修行次序描述,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為什麼靜不下來,因為心亂,為什麼心亂?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境(聲色香味觸法)從而引起內識波動,故能擾亂本心。
如何像王陽明一樣靜下心來,這必須像王陽明龍場悟道一樣,悟到無我,無法,
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
4 # 東風別業
謝邀,朋友們,你學過禮記嗎?論語肯定學過,論語講什麼最多?答,知行最多。那麼禮到底是什麼意思?第一禮受仁的領導,第二禮從宜。禮思維就是適宜思維。第三,禮講踐行。在踐行過程中始終有合適不合適的思辨存在。知行合一就是知與行構成無限的迴圈,以實現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顯然,知行合一是科學的根本屬性。因為科學要證實或證偽。必須實踐。但科學修正實踐為實驗。而修正知為推理與假設,分析,歸納。所以知行合一要實現科學之必然,那麼它所說的靜就是理性。就是推理。其實太多太多過去的東西,科學都展開了,我們所要做到的,就是與科學名詞搞好對號入座即可。
-
5 # 儒者讀書
我個人的見解是:體動而心靜。
“知行合一”是方法論,它的目的是“致良知”,將這兩者的關係搞清楚了,在日常生活的運用中才不會迷茫。
題主能夠在生活中第一時間反思到自己的問題並且能夠立即改正,這已經很不容易了,不必再執著於追求所謂的“靜”了,因為越是追求“靜”,就會發現生活越來越沒意思,這就容易偏離本意,轉向清談了。
王陽明講“凡事需在事上磨”,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當中多去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幹嘛呢?華人肯定會說仁義禮智信,但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可以用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你自己”去解釋。遇一事思一事,無事時則自我反思,其目的一是要搞懂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二就是要明白自己要做個什麼樣的人,要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那麼,當你搞清楚了以後幹嘛呢?當然是“行”而不是“靜”。知行合一,在行中悟出知,以知指導行,兩者誰都不能停下來,停下來,就是知行不一了,“靜”更多的是一種心態,不焦急,不氣餒,守自己所追求,達成一種自我與外界的和諧,這樣,任何事情都不能影響你要做的事,所以,這就和我的觀點“體動而心靜”結合起來了。
永遠熱愛生活,永遠保持心裡的光明,永遠保持戰鬥力,永遠不墮其志,知行合一,便是如此。
-
6 # 橙月488
問題有那麼點私密哎,先容我坦白的講一句——“靜”與修行者,是不能問這個的。這事它不好問哎,一問就“穿幫”了,不管你得到什麼迴應,反正“靜”與修行就嚇跑了。發問,讓我看到你的一系列的行動:研學,憤怒,發問,...如果現在翻看回答,肯定是在思考,…,思考(動腦筋)本身也是一種行動,人連睡覺(夢在動)都包括在行動行為之中,動是無時無刻存在的永恆的的東西。人的思想就像在“捕捉山林間跳躍的小鹿”,它讓你氣喘吁吁,垂頭喪氣。每人內心與其在說是在與周圍的人對抗,不如說是在與自己的不安分、不守已、不可抗拒的“動”這個東西激烈的對抗中。動就動唄,蜷著累了,就站起來動動,“行動”先擱一旁,咱們說“靜”。什麼時候最靜?——大戰前最靜,兩軍正面對壘,成敗在此一役,一隊騎兵悄悄埋伏在側面的雜樹林裡,“人銜枚,馬裹蹄”,千名勇士唯一要做到的,就是絕對安靜,一個人不安分,這一千多人就是死,一千多人靜如林中的一棵樹,小鳥在樹稍鳴叫,什麼都沒發生,…,遠處主帥一個暗示(打個旗語就行),一千勇士中打頭的將軍拉下面罩,拍馬衝了出去,...一千多隻虎狼(早就憋的不耐煩了)化為靜謐叢林中一支冷不丁射出的利箭,裹攜著煙塵,直奔敵軍後隊,…最終戰而勝之,…王陽明王大人總是這麼幹的,他最懂“靜”能積蓄最大的能量,把十萬大軍全放在正面,是可愛的傻子,恰恰那時敵人,還都挺可愛的。旅行也是一種“靜”與修行——大自然什麼時候最“靜”?——火山噴發前最靜,島上的山頂靜靜飄蕩出一股嫋嫋的煙,整個島的生靈頓時就安靜了,千萬蜇伏著別動,或許還能逃出生天,躲過一劫,此時,這裡是最“靜”、最適合修行最好的去處了,但恐怕沒人敢靠近一步。言歸正傳,首先,“靜”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人們求“靜”,最終是為了“不亂動”,也不是為了“靜如枯葉,隨風漂盪”(那就跟“羽化成仙”差不多了,仙不在儒的討論的範圍之內,那是道家們的事,按下不提),王大人“知行合一”的心學,一個偉大的發現是:“知行(靜與動)如何分的開?”(《傳習錄》),王大人比任何人都謙躬地匍俯在先聖大師的腳下聆聽,幾乎所有的老師們都諄諄教導他:知,一定要格物知理,上達天道,不觸控到“天道”,或不以最終的天命為號令,所有的行為與行動都是錯誤的、荒謬的咧,…所以天下才這麼亂吶;乍一聽,怎麼都是對的,王大人趴在地上,久不敢動,後來他忽的站起身,說那麼嬰兒吃口奶(求生存)也得先摸到“天道”,再返回媽媽身邊觸控和吮吸乳汁(天道永遠不違背常理),…王大人拍拍身上的土,轉身走了;其次,知與行(靜與動)是一枚硬幣的兩面,王大人的恩師們其實也沒什麼大錯,只是把“知”(靜思)的一面,擦的鋥亮,把另一面“行”(行動和實踐)的一面,隱去了,或是無意之中磨平磨光了罷了,王大人只是將隱去的一面重新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而已,“若是知行本體,即是良知良能”(《傳習錄》),“行”要按真知真理正義行動,但發現真理與正義在手,想明白了,就要立即行動(趕快動手,抓緊踐行,否則機遇稍縱即逝),幹完事,回來再向恩師、向“上天”覆命(就是寫個總結或遞交個報告),上不辱於君命,下無愧於黍民,遵從了先師的教導,而這最終也最大限度地符合“天道”執行本來要求的那樣了(人還能怎麼樣呢?),但老師們也總為這個學生提著心吊著膽——難就難在這個“知”上了,還得是“良知”,一個的內心“盛得下多少良知(真理)”啊?那就需要“靜”來幫忙尋找,必須找出自然規律來,切不可不想就行動,那是妄動——這才是恩師一再指出的“天下這麼亂”的根源,良知即規律,僅舉一例:好到極點(就是那個轉彎處),會變壞,壞到極限,會變成好,這是不變的規律,王大人看到啥了呢?看到——所有土匪,原來也是“好人”(老實叭嘰的農民),後來,...才變壞的,抓住這個規律,對付土匪就有的是辦法(行動獲得了最大的自由),要麼叫砍掉所有土匪的腦袋,要麼讓它們再轉個彎,重回於“好”,…反正得“剿”完,然後,回去覆命就是,反正皇上是聖明的,什麼都明白;最後,只有融合在“行動”之中的“靜”與修行,才是至臻的“靜”和最偉大的“修行”,悟空有七十多變幻,但關鍵時刻總不頂用哎,最後只得唸經“觀音救我”,於是觀音現身,...觀音天天靜坐與靜觀其變不行,佛祖教會她一身本領,歸根結底,是要她去行動,見死不救不行,佛祖要怪罪的,偉大的釋迦王子悉多達(本名),一個人禁食49個晝夜(一切一切的“靜”與修行,只有一個同伴,它如影隨形,名字叫——苦難),王子第50天出發,人生最後45年,他奔走於恆河流域,所到之處——“人生而平等”的呼號響傾天宇,他公元前488年去世,數百萬人為他送行,他為後世人們景仰,尊他為偉大的“佛陀”。不行動是不行的,不行動一無所有!人們“尋找密境”卻畏懼於“行”,根本上還不是沒有簽收到“天道”的聖諭或聽懂了那號令的聲音,根本上是畏懼於“塵”這個東西罷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時間會沉澱一切,宇宙終會重回清澄,人也只有快走到終點時,才會想明白人恐怕只擁有今世了,那就別把行動看的那麼神密而完美,“做回你自己”,做能做的事是最好的行動、也是最好的修行。Sunny下,我安靜的坐著就行,周未,一如往常,所有的孫男孫女們,都留下給我,他們的父母可以去旅行,去尋找自由,一幫小傢伙們無時無刻不在動,他們爬到我的臉上,留下口水,我亦巋然不動,只是靜靜的坐著,我彷彿冥想,但我在“動”,我知道——這“靜”中蘊涵著巨大的“動”的力量——那就是愛!
-
7 # 和_子
現談一談什么是靜,道德經雲:「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致虛極,守靜篤」。那清靜的心始終,在內心深出處,只要好好的守住,那本自清淨的心田,但人們往往做不道,為什麼做不到,問題出在那?
人們心中所認知的靜,是心識中意識中的相對的靜,不靜與靜,故在生活中,若遇到煩憂不安之時,就想設法使之心中能平靜下來,如打坐,瑜珈,宴坐,或其它的心靈寧靜活動等,
這些方法,,會有一定的效果,但當你離開靜態時,面對生活,工作,家庭的瞬間,那煩腦惱,不安的心,又顯現出來了,不同的事情,狀況,總是重複著,心認為的知,而永遠也難做到的知行合一。
問題出在那,好好地想一想,答案在自心中,為什麼會是自心中?因生滅的現象中,心識的,自見,自是,有我的執,使自己愚迷其中而不知,,還自以為是實,是真。
有人會說,難到所遇煩惱不安的事是假的嗎?因為有事的發生才會不安,心無法靜下來,會是有錯嗎?聽其言,亦有幾分道理,且,眾多的人也是認為如此般。實不然。
外界,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它是生滅的現象,人是很難去改變的,你用那一個心,來看問題,才是問題的關鍵,外界所發生的一切,無法改,但可改是,自我的心呀!
心,如何改,真是人生中的,大課題,那個心,才是「真心」。「本心」,「真我」。長久已來,迷妄心識的心,作主,思維,判斷,認定,的一切,在現象生滅的,來去,有無中,把自我帶入,無法心靜,更別說在生活中。去知行合一。
唯有當下,轉換心態,識自本心的主人公,來觀人世間的一切,那心內本有的,定慧,「清靜」,自然的會,知行合一的,流露出來。
-
8 # 德雨50926495
在“靜”中做到“知行合一”。靜,安靜,寂靜,靜悄悄,幽靜,靜為名詞,也可作形容詞。知行合一,當代成語,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知為客體,行為主體,是指客體順應主體。
知行合一,最早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王守仁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是“善”。致良知,知行合一,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並不等同於“靜”。王陽明一再告誡自己的弟子,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腳,否則整天沉迷於“靜”中,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會亂了陣腳。“靜”它是一切智慧的溫床,做不到靜,如鏡花水月,抓不住事物的根本。毫無頭緒地去磨鍊,是學不到任何智慧層面的東西的,只能浪費掉生命。
宋代朱熹“格物致知”,具體內容是“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意思是教人窮天下事理,育天下百姓,其實只是教人,得一個一個“知”,而做一個一個“行”。而王陽明則希望,心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此心便是良知,識得此心,便知“知行合一”的著力點。安不住此心,則一切皆空談。
朱學學說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學基礎上的突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的發展了儒家思想。
研習心學不久,粗略懂得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意思,關於“靜”或者說像陽明先生的不動如山,我覺得自己始終做的不好,經常遇到一些不順心或者讓人厭惡的一些人或事的時候,會有剎那間的內心最底層的怒火中燒,但是與此同時的瞬間又會對自己說“靜下心來”,然後會和顏悅色慢條斯理的面對這些事。反思這些事的時候,我知道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關於“靜”的知行合一,其實我在潛意識裡是有怒火的,只是強制自己去冷靜處理而已,只是表面上的“靜。而我對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理解應該是隨心而為,也就是“心即理”,所以我覺得我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對“靜”的知行合一,請問各位高人,從內而外的“靜”你們有做到嗎?是怎麼樣的一個過程?是否也曾有過我的這般苦惱?
回覆列表
知行合一,並不等同於“靜”。王陽明一再告誡自己的弟子,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腳,否則整天沉迷於“靜”中,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的時候就會亂了陣腳。
當然,如果你剛入門的話,“靜”這一關是必須要學會攻破的,它是一切智慧的溫床,做不到靜,那麼一切如鏡花水月,抓不住事物的根本。學習心學就更加離不開靜了,很容易出現像你上面描述的這種境況,毫無頭緒地去生活中去磨鍊,像一隻無頭蒼蠅,這樣是學不到任何智慧層面的東西的,只能白白浪費掉生命時間。
注意,此處我指的“靜”不是禪坐,是先在內心搞清楚“格物”的概念,這才是通往光明的第一條門道。
心學重在“心”,知行合一重在“知”。如果你學到了一定的境界,你能發現“心”和“知”這兩個概念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名字不同而已。
心即是天理,天理即是良知,此心便是良知,識得此心,便認得“知行合一”的用功著力點。安不住此心,則一切皆空談。
關於“知行合一”的文章我已經寫過好幾篇了,雖然所闡述的角度不同,但是其核心不變。
如何才能做到這四個字,如果你剛入門就別想著一步登天了,老老實實地去多看看《傳習錄》,那才是心學的無上秘法,不要沉迷於那些市面上雞湯式的心學書籍,那都是要華麗的語言文字包裝出來的廢話,根本沒有實際操作方法,即使你看幾十年也對你沒啥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