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嬞菇涼

    【兒童文學的概念】

    兒童文學 (literature for children),是專為少年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特別要求通俗易懂,生動活潑。

    兒童文學通常由成人所編著,深層動機可以說是重造童年或教育兒童,許多兒童文學也會改編自成人文學作品作。由兒童自行創作也雖可廣泛包含在內,但因兒童創作常流於鴨塗或不合藝術,仍須由成人鑑定是否為具文學價值。

    不同年齡階段的讀者物件,兒童文學又分為嬰兒文學、幼年文學、童年文學少年文學,體裁有兒歌、兒童詩、童話、寓言、兒童故事、兒童小說、兒童散文、兒童曲藝、兒童戲劇、兒童影視和兒童科學文藝等。偏於文學,適合9至99歲閱讀,老少均可品味。

    【兒童文學的分類】

    現時出版界普遍根據年齡劃分兒童文學的類別,這個分類亦與皮亞傑有關兒童成長髮展的理論相吻合。這幾個類別分別如下:

    0-5 歲的學前兒童

    5-8 歲的初年級小學讀者

    8-11 歲的高年級小學讀者

    11-13 歲的初中讀者 (英語稱之為“Pre-teen”)

    13-15 歲的青春期讀者

    對於學前兒童,圖畫故事書對他們非常適合,因為故事的每一頁都有小量文字配襯著圖畫,使兒童不用明白文字的內容亦可以理解。在西方,圖畫故事書是課室裡導讀課的好幫手。

    另外,兒歌和兒童戲曲、少年小說都可廣義的列入兒童文學的範圍,但單純的兒歌旋律(如:嬰兒催眠曲)或表演舞蹈不在文學範疇。

    16至19歲的讀者一般被稱呼作“年青的成人”(Young Adult),他們的年歲已超越了兒童文學的範疇。然而,這個年紀的青成人的特有問題,在今時今日的社會已慢慢開始在青春期讀者群的生活裡出現:戀愛、欺凌、濫用藥物、自殺、身份認同等問題現在也成為了以青春期讀者為物件的兒童文學題材。香港作家君比的《叛逆歲月》系列戶品就是這型別作品當中很受學生歡迎的一種。而日本以似漫畫包裝的輕小說,又是一類試圖把習慣了影象思考的青少年讀者,拉回成年人抽象思考的作品。

    【兒童文學的內容】

    兒童文學包括: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成語故事、謎語大全、民間故事、兒童故事、格林故事、幽默故事、兒童詩歌、兒童笑話、上下五千年

    司徒秀薇在《怎樣指導初小學生的閱讀》一書裡指出:兒童的行為均以“追尋快樂,減少痛苦”為原則。如果在他的經驗中,覺得看書或聽故事是一件享受的事,他會將它們與積極的感受連成一片。因此,兒童文學的最基本原則,在於可以導引兒童享受閱讀的過程,否則,一本書的內容不管怎樣好,如果不能引起兒童的閱讀興趣,也是失敗之作。

    簡單而言,好的兒童文學該符合以下概念:

    1)有大量高潮吸引兒童閱讀,避免過長的描述

    2)人物角色鮮明,並有突出的故事骨幹

    3)有教育意義

    【兒童文學的特點】

    教育性

    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有很大的不同,即它對教育性特別強調。兒童的可塑性很大,古人曾用素絲來作譬喻,說它:“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由於兒童的年齡特徵,使其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兒童文學特別注意教育性。

    形象性

    抽象的說教是兒童不容易也不樂意接受的。對兒童進行教育要藉助各種各樣的生動形象;兒童年齡越小,越依賴於形象化的手段。兒童小說要求和戲劇一樣富於動作性,更多的以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兒童詩需要更多的“比”、“興”,以加強形象性。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要有聲有色,娓娓動聽。兒童文學應調動一切藝術手段,創造出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來。

    趣味性

    兒童知識、生活經驗不豐富,理解力薄弱,對那些複雜的整理不易理解,對成人的生活經驗和某些思想感情也難以體會。他們對於自己沒有興趣的內容就不喜歡看,甚至不看。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就是在輕鬆愉快地說笑中,在有趣的故事情節中,潛移默化地給孩子們講述一個深刻的道理或做一些有益的啟示。

    故事性

    兒童文學的故事情節,要求結構單純,情節緊湊、生動。強調故事性,並不是單純追求情節離奇,不從生活出發,不寫人,只寫事。兒童文學主要是寫人,刻畫人物的性格、心理、思想。它的主人公不一定都是人,也可以使其他動物、植物,甚至無生物。這些在作品中都是人格化了的。不論寫人還是寫其他東西,他們的思想、性格都要著重藉助故事情節表現出來,不宜多用靜止的冗長的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

    知識性

    兒童文學作品中應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識性的東西,以增加作品的藝術魅力,滿足少年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人眼中的“月”的意象有哪些?(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