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美國總統又埋下一枚定時炸彈!”德國新聞電視臺28日稱,特朗普總統退出一系列協議、發起全球貿易戰,已讓世界處於不確定中,但他感覺還不夠,又逼迫全球封殺伊朗的石油出口。美國官方就他國進口伊朗原油問題表明“零容忍”的強硬態度後,各方表態不一。
1
回覆列表
  • 1 # 建章君

    俄羅斯方面的表態是將堅持2014年與伊朗簽署的“石油換商品”的協議。這個協議的核心內容相當於俄羅斯拿本國商品的出口給伊朗,伊朗則用本國的石油來支付給俄羅斯,然後俄羅斯將伊朗的石油當作本國的石油再轉手賣出去。

    這對俄羅斯來說,一方面提高了對伊朗的商品出口額與貿易量,另一方面又等於變相提高了俄羅斯自身的石油產量;而對伊朗來說,透過俄羅斯也達到了順利出口石油的目的。因此,這不失為一個應對美國製裁的好方法。

    土耳其與印度也都明確表態反對美國的做法,將會繼續堅持購買伊朗的石油。事實上,美國想因為此事而制裁全世界並且奏效是不容易辦到的。對於美國單邊制裁的做法,許多國家肯定會予以堅決反對的。

    美國的親密盟友方面,比如日韓的態度則曖昧。日本和南韓政府官員27日說,就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尋求阻止其他國家進口伊朗石油,日韓兩國正與美方磋商,以期獲得豁免。美國當然不會豁免了,所以基本上日韓這是一個委婉的在表示順從。

    而歐盟方面現在尚沒有清晰明確的表態。

  • 2 # 走進伊拉克

    一直以來特朗普都好像比歷屆美國總統更加討厭伊朗,自從上任以來,一直處處針對伊朗,而這次的石油"封殺令" 更是希望將徹底的掐斷伊朗的經濟命脈,給伊朗最嚴重的傷害。不同於美國2012年對伊朗的制裁,這次特朗普的出手將比2012年更加毒辣,他希望國際上的一些大國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數量減至為零,其實這只是特朗普的一廂情願罷了,同樣作為世界大國的俄羅斯第一個不同意,隨後就宣佈將繼續按照俄羅斯和伊朗在2014年簽署的“石油換商品”協議繼續從伊朗購買石油。

    那麼還有其他國家的做法是怎樣的呢?

    印度在伊朗石油問題上回應了美國的要求,據瞭解,印度石油部宣佈將從11月開始,將大幅減少從伊朗購買石油。儘管印度如此直接的討好美國,但好面子的印度卻並不承認,印度表示,減少從伊朗購買石油並不是響應美國的號召,而是接受聯合國對伊朗的制裁決定。印度石油部也召開了緊急會議,尋找伊朗石油的替代品。

    與2012年對伊朗的制裁不同,在上一輪制裁期間,印度是繼續購買伊朗石油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但這次不同,印度決定從伊拉克,沙特或者科威特尋找伊朗石油的替代品,印度表示,更換石油沒問題,但它必須提供最佳的經濟價值。

    而作為伊朗的宿敵沙特,則是無條件支援美國,並付諸於實際行動去幫助美國一起遏制伊朗的發展,據一位熟悉沙特石油生產計劃的行業訊息人士透露,為了填補石油市場的空缺,沙特計劃從7月份開始,提高石油出口量。

  • 3 # 縱橫觀智庫

    謝邀。美國對伊朗釋出石油出口“封殺令”,要求所有國家在11月4日之前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事實上,特朗普的如此不合理、合法的要求很難達到目的。以俄羅斯為例,曾經在2014年與伊朗達成“石油換商品”計劃,並於2017年11月實現了第一批100萬噸石油的互換合作。即使所有國家都停止從伊朗直接進口石油,也可以透過俄羅斯間接進口。畢竟,俄羅斯有膽量與實力與美國抗衡,特朗普再囂張也不會發布對俄羅斯石油的“封殺令”。

    一、特朗普對伊朗石油出口釋出“封殺令”

    狂妄的特朗普不僅在對待非法移民問題上採取了“零容忍”政策,也對伊朗石油出口採取了“零容忍”政策。6月28日,德國新聞電視臺2稱,美國政府要求所有國家在11月4日之前,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否則將會受到美國的制裁。“封殺令”一出,全球譁然,特朗普將美國的霸權主義醜惡嘴臉演繹到了極致!

    以2017年為例,伊朗出口石油7.77億噸,賺取了480億美元的外匯。中國、印度、南韓、日本是伊朗石油的主要進口國,佔據伊朗石油出口量50%以上。毫無疑問,以上四個國家將在伊朗石油“封殺令”利益受損最大。此外,歐洲也是伊朗石油主要出口目的地,佔出口總量的38%。即加徵進口鋼鋁關稅之後,特朗普又一次性得罪了一大群國家。

    二、特朗普很難實現對伊朗石油出口徹底“封殺”

    特朗普無差別的對包括盟友在內的國家加徵進口鋼鋁關稅,幾乎將所有主要經濟體得罪了個乾淨。這一次,特朗普再次霸道的要求所有國家停止進口伊朗石油,更是囂張跋扈到了極點。不過,幸好還有一個不怕特朗普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特朗普很難實現封殺伊朗石油出口的目的。

    俄羅斯《獨立報》28日發表題為“莫斯科能挽救伊朗避免石油隔絕”的文章稱,全球主要大國不會將從伊朗購買石油數量減少至零。即使伊朗被國際買家隔絕,俄羅斯也會提供幫助。按照此前的“石油換商品”協議,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從而打破美國的封鎖。

    2014年,伊朗與俄羅斯達成了“石油換商品”協議,並在去年11月實現了首批100萬噸石油的交易。首先,站在俄羅斯的角度,已經遭受了美國近4年的經濟制裁,又有強大的核力量,根本不擔心美國敢對俄羅斯的石油出口進行封殺;其次,在中東諸多問題上,特別是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與伊朗有著極大的共同利益,不可能放棄伊朗這個盟友。只有俄羅斯繼續執行“石油換商品”協議,世界其他國家可以間接從俄羅斯購買伊朗石油,特朗普的“封殺令”也就不攻自破。事實上,2012年,美國也曾經要求北約國家以及日韓印等國不買伊朗石油,當時這些國家有的聽從,有的用別的辦法“偷偷”買。

    普京

    當然,特朗普這次執行伊朗石油“封殺令”會比2012年那一次更嚴厲,因為他是想把伊朗的經濟命脈徹底掐斷。不過,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特朗普此舉損害了多數國家的了利益,很難實現其掐斷伊朗經濟命脈的目的。除非,特朗普敢於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發出“封殺令”!

  • 4 # 海之波濤3

    美國對伊朗可謂步步緊逼,而且要求全世界聽從自己的“指揮”,這讓與伊朗有石油往來的國家各懷心腹事,沙特等石油出口大國雖然不吱聲,偷著樂是一定的,但多數依賴石油進口的國家,對美國蠻橫的霸權主義都表示了強烈不滿。在美國對伊朗石油“零容忍”之後,各國反應不一,俄羅斯旗幟鮮明的表示,將繼續同伊朗進行“石油換商品”,並稱美國的這一做法是對主權國家的侵犯,而印度和土耳其,以及歐洲等石油進口國家都對美國的“號召”,表達了不“配合”的聲音,而受美國“保護”的日本和南韓,則祈求美國的豁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打算出訪伊朗,為美國和伊朗“斡旋”。但不管怎樣,美國的這一單邊行徑最終是不會得逞的,世界各國都有各自的根本利益,但有些國家由於攝於美國的淫威,可能會減少從伊朗的石油進口,有的會“曲線救國”,但到最後,美國必將成為孤家寡人的,因為美國的這種急火攻心的做法,就是其衰落的前兆,你說是嗎?

  • 5 # 兵器世界

    2015年的10月奧巴馬總統下令全面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並要求聯合國與伊核協議參與過全面檢查伊朗是否落實現役內容,伊朗以限制國核心計劃為代價換取國際社會的貿易平等,之後世界各國都開始對伊朗展開大規模投資,從基礎設施建設到軍工武器採購伊朗展開風風火火的發展之路。截止到2018年6月各國財團企業在伊朗的投資已經全部到位,甚至已經傳出伊朗確定購買蘇-30戰鬥機的訊息,這個時候美國再起對伊朗的制裁實在是自找沒趣,除了離不開美國的日韓之外估計找不到支持者。

    不讓買伊朗的石油產品還不算問題,因為全球石油價格持續走低,委內瑞拉、利比亞等石油輸出國經濟破產都在全力增加石油產量,而美國等石油進口大國也因為頁岩氣技術突飛猛進對石油的依賴越來越少。美國國內的卡車、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供暖公司、發電廠等耗能企業都已經轉入天然氣時代,特朗普的這種經濟制裁不會對國內造成什麼影響,但是尚未完成轉型的歐洲以及日韓等國就不可能毫無怨言了,好不容易等來了廉價的石油時代卻被特朗普一道命令終結了。

    韓日本都嚴重依賴駐日韓美軍的保護,日本在獲得隱身巡航導彈之後防衛相小野寺五典還強調說:”根據美日同盟規定一旦日本受到攻擊,反擊作戰將有駐日美軍負責而自衛隊的責任就是攔截攻擊不做進攻準備“;同時南韓軍隊的戰時指揮權還在美軍手中,可見只要美國下令不能採購伊朗石油安倍晉三和文再演就只能照搬;而相對獨立的歐美盟友就不會這麼聽話了,尤其是最近鬧得不可開交的加拿大和德國,默克爾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多次聯手擠兌特朗普以表達對關稅貿易戰的不滿。

    這時候讓加拿大和德國放棄自己在伊朗2年來的投資加入制裁大軍很不現實,畢竟默克爾和特魯多都被經濟問題困擾,尤其是默克爾因為移民問題整被國內反對黨糾纏,雖然基督教民主同盟暫時保住了執政地位,但是默克爾需要儘快在經濟上有所建樹以拉攏更多的華人支援,藉此掩蓋一觸即發的移民問題,顯然他不會跟從特朗普去遮蔽伊朗這個重要的貿易伙伴。特魯多的加拿大也因為美國停止採購天然氣甚至從進口國變為輸出國而苦惱,他也需要經濟上的合作來轉移國內矛盾,似乎也不太可能跟隨特朗普的腳步。

    那麼中國更是可以從制裁中受益,俄羅斯本身就是石油輸出國從不會購買一滴石油,他與伊朗的貿易十分有限兩者美有太多可以交換的產品,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在3天后的赫爾辛基會談中與特朗普達成協議一起制裁伊朗,伊朗能選擇的戰鬥機就只有中國的FC-31和梟龍、殲-10等,這在片面上會促進中伊貿易的增加,畢竟我們有它需要的武器和日用商品,伊朗有我們需要的石油天然氣,

    最後是英法這兩個舉足輕重的世界大國,法國總統馬克龍早已經對特朗普不肯加大幹預敘利亞內戰的力度不滿,這位雄心勃勃的年輕領袖對特朗只顧賺錢的政治路線不屑一顧,他是最有可能頂撞特朗加大對伊朗貿易的,畢竟陣風戰機也是伊朗軍購的較好選擇,之前薩科齊和奧朗德已經領受美國奧巴馬總統的指令放棄了數十億美元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專案,馬克龍不太可能為了美國利益損害自己國家權益,畢竟法國沒有更可靠的石油來源。還有默克爾的影響力也在特朗普之上,馬克龍回聽誰的呢?我們拭目以待。

  • 6 # 一號風手

    美國封殺伊朗石油是在逼世界站隊,雖然俄羅斯會一直把“石油換商品”堅持到底,但很多國家可能會在美國的壓力下放棄伊朗石油。

    目前俄羅斯、歐洲、印度、中()等幾個大勢力還在進口伊朗石油。

    歐洲一些國家在美國的壓力下已經停止了從伊朗進口石油,像西班牙、義大利都已經停了,目前只有德國在抗爭。

    特朗普不但對俄羅斯和德國的“北溪2號”線向德國施壓,要求德國放棄,同時也在伊朗問題上對德國施壓。如果德國堅持不住,那麼整個歐洲都將停止進口伊朗石油。

    而印度的態度一直都很曖昧,這種曖昧是印度為了做“牆頭草”留下的可操作空間。德國不倒,印度會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如果德國倒下了,印度會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印度可不想在德國倒下之後成為美國重點照顧的物件。

    反正不管美國怎麼施壓,最多也就發展到印度也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這一步。會不會到這一步關鍵看德國能不能堅持的住。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德國也輸不起,如果這次德國在美國的壓力下被迫放棄伊朗和俄羅斯的能源,德國就成為另一個“廣場協議的日本”。

    美國一方面對德國的汽車鋼鋁提高關稅,一方面要求德國放棄伊朗和俄羅斯能源,而逼德國選擇價格比較貴的美國能源,這對德國的經濟是個嚴重的打擊。

    德國倒下的話,歐元區的經濟實力也會被削弱,歐元將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走弱,美元會繼續強勢。歐元走弱之後,美國會把矛頭鎖定在另外一種對美元構成威脅的貨幣身上(你們懂的)。

    這盤棋美國是贏還是輸,關鍵是德國,如果德國不屈服,美國對世界的威懾力會嚴重的下降。

    但是美國會不斷的對德國施加重壓,遲早德國會堅持不住,屈服在特朗普的淫威之下。

    要讓德國堅持下去,其他國家能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在別的地方給美國搞點事,為德國分擔一下壓力。如果不想出頭的話,那麼土耳其是個很好慫恿的物件,大力扶持土耳其鬧事就可以了,可人家土雞也不笨啊。

    另外就是寄望於美國國內,讓美國的民主黨給特朗普搞事,慫恿美華人民彈劾特朗普,讓他下臺,即使最後特朗普沒下臺也可以牽制他的精力,浪費他的時間,這麼很多就到美國中期選舉了。只要讓德國再熬兩個月,美國中期選舉一進行,內鬥也就開始了。

    特朗普也是想在中期選舉前,逼迫德國“投降”,挾勝而歸一舉贏得美國中期大選。

    在中期大選前特朗普會不斷的對世界施加壓力,逼迫世界站隊美國,放棄伊朗石油。小國是無法抵擋的住美國壓力的,也只有幾個大國能夠堅持下來而已,最後能有多少個國家能夠堅持下來還很難說。

    德國如果倒了,印度估計也會放棄,現在比較有操作空間的就是俄羅斯了,俄羅斯可以透過“石油換商品”協議,做二道販子,幫助伊朗賣石油,繼續向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出售,就看他們敢不敢接了。

  • 7 # 標籤小編

    這個問題深刻了。

    如果俄羅斯堅持用武器換伊朗石油。

    特朗普這次和普京會面就失去意義。

    那特朗普可能重回希拉里戰略,聯合歐洲,北約,繼續分化俄羅斯。盟友的關稅一免,一幫小弟笑逐顏開,屁顛屁顛的跟著特朗普,懟俄羅斯。

    如果普京繼續用商品換伊朗石油,那麼,俄羅斯就是成了美國永久的敵人。共和黨和民主黨就會達成共識。民主黨對俄羅斯深惡痛絕。如果共和黨也深惡痛絕俄羅斯,那俄羅斯就是美國的永遠敵人。

    特朗普一定調整關稅政策,拉著北約,重新回到懟蘇聯那樣懟俄羅斯那個狀態。

    普京的支援率下降很多。這一屆做完,毫無建樹。經濟下降也厲害。不接特朗普的橄欖枝,普京會被俄羅斯政敵彈劾。風險很大。

    其他國家怎麼做?一旦誤判,特朗普會和俄羅斯在中東見分曉。世界動盪開始。結果不明。

  • 8 # 天下會會天下

    沒辦法,倆國家的貨幣難兄難弟,今年4月9日,俄羅斯盧布創2016年來最大跌幅,兌美元跌2.6%至59.71,緊接著4月10日,俄羅斯股匯續跌,盧布兌美元崩跌超過5%。

    而伊朗貨幣里亞爾更是一天一個價,5月初,美國剛剛撕毀伊核協議時,4.8萬里亞爾兌換1美元,6月25日已經跌到9萬里亞爾兌換1美元。

    既然哥倆的貨幣都不可靠,索性誰也別佔誰便宜,直接回到原始的易貨貿易好了。所以就出現了倆現代國家“石油換商品”協議。

    易貨貿易的第二點好處就是規避金融監管制裁。其實所有企業要和伊朗貿易,打交道面臨的主要麻煩是金融方面。

    因為金融企業不可能不和美國交往,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金融企業是最不敢和伊朗打交道的,今後伊朗收支付資金及國際借貸成本都會很高。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管。美國只要管住這點就可實現一劍封喉。崑崙銀行本來是唯一的合法可以接收伊朗匯款的渠道,但是由於伊朗民間的匯率與官方的匯率差價高達50%,所以崑崙銀行拒絕以伊朗官方的匯率和伊朗買家做信用證,所以這條路也斷了。

    其他國家如何態度

    僅次於我的伊朗石油第二大買家印度信實工業表示不再進口伊朗原油,雖然伊朗願意折價銷售;

    亞洲的南韓也開始取消與伊朗的工程改造換原油計劃;

    俄羅斯第二大石油公司盧克石油曾經對在伊朗開發新石油顯露極大的興趣,但是最終決定終止入股伊朗油田;

    法國道達爾宣佈退出與伊朗合作天然氣田的協議;

    歐洲的幾家伊朗最重要的買家西班牙的Repsol和Cepsa、希臘的Hellenic Petroleum、義大利的Saras和ENI均將停止購買伊朗原油。

    SunGlobalInvestment執行長MihirKapadia認為,目前為止因為制裁,伊朗此前生產的200萬桶石油已經被移出市場。

    伊朗的經濟對策

    6月20日,伊朗工業部長下令禁止進口10類共1339種非必需且有國內競爭者商品,以保護本中國產業發展,及留住寶貴的外匯。6月27日具體的清單已經出臺。(清單見下面連結)

    http://ir.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806/20180602759726.shtml

    但是訊息出臺後,德黑蘭大巴扎(市場)商人舉行罷市抗議,並同時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抗議貨幣崩跌,抗議擾亂商業秩序。

    伊朗的軍事對策

    在美國的步步緊逼下,伊朗目前的主要策略是選擇軍事強硬,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約1萬名身著以軍軍裝的伊朗軍人出現在戈蘭高地附近,擺出一副隨時展開進攻的態勢。以國防部表態,能在幾天內消滅這一萬伊朗軍人。

    同時據黎巴嫩阿拉伯通訊社透露,2018年6月26日,伊朗利用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向戈蘭高地發射了12枚短程導彈,其中至少有3枚穿透了以色列的防空體系發生爆炸。

    同時伊朗一艘驅逐艦滿載軍用物資及器材突破了沙特和阿聯酋海軍組成的封鎖線,靠近葉門的荷臺達港,向胡塞武裝輸送彈藥和補給。

    對此,俄羅斯衛星網表示,伊朗用導彈攻擊戈蘭高地、軍艦出動靠近葉門的荷臺達港,就是用實際行動向美國製裁表達抗議,表明伊朗不惜一戰也決不會屈服。

  • 9 # 優己

    俄羅斯根本不在乎美國的制裁指令,因為俄羅斯本來也在美國製裁當中。但是其他國家並不沒有辦法這麼瀟灑。比如,美國在責令其他國家不得購買伊朗石油的時候就首先有選擇性,比如德日韓三國,這三個國家肯定不能像俄羅斯那麼鑽褲襠。這三國都有美國駐軍,美國翻個臉他們就得發生政壇地震。所以,這幾個國家就算有再奪委屈也只能屈從。

    其次,美國在封殺伊朗的時候並不是完全的一針見血,而是有點貓捉老鼠的樣子。比如,他同時責令其他產油國加大產能以滿足伊朗的缺口,如果猜測得沒錯,他還會以極優惠的價格出售。這倒是完全的商業手法,這出自特朗普的手筆果然是很特朗普!這樣會直接拉走某些中立國家,他們肯定是哪裡便宜買哪裡了。

    最後,這就有關於大局了!世界上只有俄羅斯不怕美國製裁,但是俄羅斯本身經濟能力也有限,所能提供幫助著實有限。所以,特朗普此招看似胡來其實並不胡來,滿滿都是謀略。

  • 10 # 雲霄飛翼

    俄羅斯的表態解決不了伊朗面臨的制裁難題。而俄羅斯一方面可以享受國際油價上漲的收益,另一方面又透過履行“石油換商品”協議來拉住伊朗表達道義上的支援。

    俄羅斯的表態和行動解決不了伊朗面臨的制裁難題,但可以佔據道義優勢

    早在2014年4月,俄羅斯就和伊朗簽署了價值200億美元的“石油換商品”合作備忘錄:計劃在未來5年內,俄羅斯每天從伊朗獲得50萬桶原油,每年向伊朗供應穀物200萬噸。但後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一直沒有得到執行。一直到2017年,伊朗才和俄羅斯簽署了新協議:自2018年起,俄羅斯每年從伊朗購入500萬噸石油(約每天10萬桶),然後以中間商的身份將這些石油供給其他國家,然後向伊朗出售價值450億美元的商品。2018年3月,俄能源公司與伊朗簽署了一份價值7.42億美元的油田開發協議;2018年5月,按照俄羅斯和伊朗“石油換商品”計劃,俄羅斯已經接到第一批伊朗原油。從俄羅斯來看,繼續執行和伊朗的協議沒有什麼障礙,因為俄羅斯的石油公司早就在美國的制裁名單中,繼續履行協議可以佔據道義優勢,賣給伊朗一個人情,而且它還可以享受國際油價上漲帶來的超額收益。從伊朗來看,相對於目前每天200多萬桶的原油出口量,每天向俄羅斯出口的10萬桶原油只有5%都不到,解決不了它面臨的制裁難題。只能寄希望於其他國家能夠受俄羅斯影響而對美國的“長臂管轄”說不。

    真正說話管用的不是俄羅斯而是歐洲國家和東方大國,特朗普可能會作一定讓步

    印度、土耳其雖然表態強硬,但從伊朗進口的石油量不大,同樣解決不了伊朗面臨的經濟制裁壓力,而且它們肯定會在美國的壓力下轉變立場。日本、南韓更是美國的小跟班,在國家利益面前翻臉如翻書。真正能夠對美國的“長臂管轄”起作用的是歐洲和東方大國,他們是伊朗石油的主要玩家,現在又在和美國打貿易戰,經濟實力上可以抗衡美國,東方大國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國,而外交部發言人對記者的表態是:這是不是美國政府的正式立場,你只能向美方求證。中國和伊朗是友好國家,我們在符合各自國際法義務的框架內保持著正常交往與合作。一旦東方大國和歐洲達成一致,並把印度拉入戰團,特朗普可能會作出一定讓步:完全斷絕伊朗的石油出口不現實,就是奧巴馬政府也做不到。美國的策略是想用最小的成本削弱伊朗,誘發內亂,如果把伊朗逼急了,美國將要付出更大的成本。而且美國的最大戰略對手是俄羅斯,削弱了伊朗卻讓俄羅斯坐享國際油價上漲的收益而恢復國力,對美國來說得不償失。

    遏制美國單邊主義的最有效途徑就是多邊主義,但是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任何一國都無力單獨和其抗衡。在伊朗石油出口問題上,東方大國沒有必要當帶頭大哥,可以聯合有共同利益的相關各方一起給美國施加壓力,就會發現特朗普是個紙老虎。

  • 11 # have

    俄羅斯的做法漂亮,美國與俄羅斯的矛盾升級是必然的,武力分勝負已經否決,經濟的招數很快用盡,新一輪的奇特法則很快會出臺,期待

  • 12 # 武漢張哥

    俄羅斯找到了美國的至命弱點,就是怕硬,怕不要命的,怕別人針鋒相對,如果美國第一次嚇你就範了,以後就奴役你,第一次你對著幹,以後他就服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個好萊塢女星是你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