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晚報

      第一次去北京,看到街道路標上這個衚衕那個衚衕的,很是新奇。在全國各大城中,像北京這樣把街巷叫衚衕的並不多。那麼“衚衕”這個詞從何而來,它的本來意思又是什麼呢?這些疑問在心中縈繞多年,近日得閒翻看《中國通史》,才恍然大悟。

      北京和西安一樣,是著名古都。現在的北京城就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蒙古文化對北京的影響很大。其中“衚衕”這個詞就出自蒙語,歷經明清和民國,這個詞逐漸被北京人普遍接受,不但保留下來,還得以發展。目前,北京的大小衚衕到底有多少個,就是地道的北京人恐怕也未必說得清楚。

      目前,絕大部分的學者認為,衚衕這個詞在蒙語中就是水井的意思。在蒙語中,“水井”一詞的發音與“衚衕”非常接近。衚衕雖起源於元朝,但長期以來,人們只是口口相傳,而真正用文字寫在街巷口,那是民國以後的事了。

      在長春市,有一條街道被命名為西安胡同。在我們西安市,有一個城中村名叫瓦衚衕村,村名中雖有“衚衕”兩字,但與北京的衚衕有所不同。據新中國成立後編寫的《長安縣誌》可知,隋唐以前長安、萬年兩縣的村莊裡就有名叫瓦衚衕的。明天德年間,此地建有磚瓦廠,為和村南杜光寺(南窯)區分,得名“北窯”村。明正德年間,京城的朱郡馬來此居住,同來的還有崔姓和于姓的達官貴人,他們在此設立城堡,並將此處改名為“瓦窯衚衕”。此地位於高崗龍脈之上,有蕭牆城池與外界隔阻。堡內市景繁榮,聲色犬馬,一派歌舞昇平。

      據查,在臨潼區驪山森林公園附近有一個地名叫駱衚衕。這個衚衕與北京的衚衕文化有無關聯,目前尚無定論。

    作者 朱百平

  • 2 # 凡人jie有一死

    中國對於街道的稱呼大體上有這麼幾種:“街”、“道”、“巷”,一般比較有地方特色的是“里弄”、“衚衕”和“條”等,而相關到北京特色的名稱就要數“衚衕”和“條”了。據明朝末年出版的《正字通》說:“街也,今京師巷道叫 ‘衚衕’”。“衚衕”乃“衚衕”的異體字。《馬可·波羅行記》中有“浩特兒”一詞,明朝光榜知《宛署雜記》裡說,“元人呼街巷為衚衕”,均可為佐證:早在元代即有“衚衕”一詞了。

    “衚衕”一詞的來歷,比較有代表性是以下三種

    一為:蒙古語稱城鎮為“浩特”,如大家熟知現在中國內蒙古省會名稱是“呼和浩特”。蒙古人進入中原後,建元朝,將北京作為大都,便按照自己的習慣,將中原城鎮街巷也稱為“浩特”,後被京城漢人讀音做了“衚衕”; 二為:蒙古語、突厥語、女真語、滿語等少數民族“水井”大致是huto這樣的音,井泉是居民生命之源,所以衚衕的引申意就是居民居住的地方,後又被引申為街巷; 三為:金、元時期,中原漢人將北方少數民族稱為“胡人”。蒙古人建立元朝後,京城漢人仍私下叫他們“胡人”,衚衕為“胡人大同”之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結婚後不願意生孩子,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