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吉月文
-
2 # 凱文1981
所以,不同的部分有各自的主人公,可以用一個表來表示,就一目瞭然了:
所以,可以稱得上主人公的人物,有這些(只列出名單來太乏味,所以給他們設計一段內心獨白吧):
唐僧:悔不該上課不認真聽講,被老師如來先生罰去東土。要想重新回來,就得修行,就得取經。修行了十輩子,九次取經失敗。事不過十,這次菩薩給我配備了三個厲害但是一身毛病了幫手,能行嗎?我太難了!
豬八戒:天界是禁慾的,難以忍受!暗戀嫦娥仙子幾千年了,酒壯慫人膽,去表白結果悲劇了!被打下凡間還成了豬精,靠臉吃飯的社會,讓我怎麼混!好不容易當了倒插門女婿,累死累活給人家幹活,跟常工差不多,幫孃家發家致富奔小康,還讓老丈人卸磨殺豬!嗨,不跟你玩了,取經去嘍!話說回來,萬一不成我還回來接著受氣!
沙僧:伴君如伴虎,我的日子不好過!小心謹慎了好幾千年,還是出錯了。這不,我把老大的碗給摔了,這下後果嚴重啦!讓老大拿啥吃飯呀!沒法了,被轟走了,只能在流沙河當妖精了。直到有一天觀音菩薩給我指了條出路,要想翻身,只有取經!好吧,去吧,不然就死到這了!
白龍馬:包辦婚姻害死龍呀!反抗了一下,就被判死刑了。幸虧菩薩一聲“刀下留龍”救了我,讓我去給取經的高僧當司機,你說我能不答應嗎?不答應的話,菩薩也不救我了,好死不如賴活著呀!
觀音:如來要去大唐找取經人,這個工程有油水!別的不說,就那三個金箍,我先貪它兩個,以後有大用!但是活還是要乾的,看我怎麼組建這個取經班子,再怎麼忽悠那個唐朝皇帝……
唐太宗:我總算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只是代價太大了,不但剿滅了三十六路草寇七十二路煙塵,還弄死了我的親哥和親弟!這些人做鬼也饒不了我,不論我怎麼勵精圖治恐怕都不好使。好在聽說只要開一個佛教水陸大會,用大乘佛法超度冤魂,就能保我皇位永固,太好了!可是大乘佛法經典遠在西天十萬八千里誰去取來?我得好好收買一下那個玄奘法師……
另外,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雖然算不上是主人公,卻是道教世界和佛教世界的大boss,也是重要角色,所以也設計兩段獨白:
玉皇大帝:在我手下吃閒飯的太多了,年年都要賞給這些(名副其實的)老不死的們仙丹、御酒、仙桃,而且那麼多人還想加入!什麼嬴政呀,趙佶呀,朱厚熜呀什麼的,豈有此理!不抓幾個典型從嚴懲處,他們還以為我這天宮是公園呢,想來就來呀?於是我大刀闊斧淘汰冗員,連天蓬元帥、捲簾大將這樣的高官都讓我辦了,總該有用了吧!
如來佛祖:天宮在裁員,都來我這吧!只要你們來我這取經,去南瞻部洲弘揚我新創立的大乘佛法,我都可以給你們蓮臺坐!
-
3 # 夏雨風
《西遊記》的主角是唐僧,配角是其三個徒弟,講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唐僧的原型是大唐高僧玄奘,去印度求學,帶回真經。
而書中採用了神話般形式,塑造了孫猴子丶豬八戒丶沙魚和尚和小白馬,一路上歷經艱險鬥妖魔的九九八十一難,才到達彼岸。
《西遊記》宣傳了佛法無邊丶回頭是岸的佛教思想,歌頌了正義戰勝了邪惡丶神仙戰勝了魔鬼,人間光明戰勝了黑暗。
-
4 # 東方火炬
當然是唐僧了,唐僧確有其人,也確上印度取經,別人怎麼厲害也是配角,是神話編上去的,沒有唐僧取經,哪來的西遊記呢?
回覆列表
先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從整個小說的創作傾向來看,孫悟空是毫無疑問的主人公。唐僧並不是小說的主角,只是小說的配角。86版央視電視劇在片尾標註演員的時候也是把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排在了第1位。這也體現了電視劇對於小說原著的尊重。有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如果唐僧是男主角,那麼開篇就不需要從孫悟空石破天驚出世開始談起。相關的內容應該從唐僧出生開始談起。孫悟空的身世只需要在背景當中做一下交代就可以了,就好像小說當中對於豬八戒和沙和尚的描寫。
突出表現為添加了一張關於唐僧身世的內容。這部分內容在86版電視劇當中表現為一段以歌曲為背景的回憶內容。也就是很多人津津樂道的狀元被害,宰相之女嫁給強盜為妻,產子之後隨波逐流,被和尚撿到從此在寺廟中長大的情節。其實原著小說當中並沒有這一部分內容。對於唐僧身世的描述和豬八戒沙和尚是一樣的。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作者從來就沒有把唐僧視為主人公。這一段內容在最早版本的明代世德堂百回本西遊記當中是找不到的。現在所能見到的這段內容的最早版本都是從清代開始流傳的。可見這是後人新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唐僧爭取主角地位。
現行的通行版西遊記,一定會明確標明這是附錄。有的版本是插入在正文中間,有的版本是放在正文的最後。但由於這部分附錄的流傳很廣,再加上電視劇的傳播,所以現在基本上不會把這部分內容刪除。我個人觀點還是認為,這部分內容既然是後人畫蛇添足,影響了整體的小說架構,其實應當予以刪除,而不應當過於遷就傳承過程當中某些人的閱讀偏好。
那下面再談一談為什麼會有為唐僧爭取主角地位的這樣一種強大的社會思潮。本質上還是因為儒家正統觀念的影響。很明顯孫悟空是作為一個反叛者出現的,讓這樣的角色成為主人公,就是對儒家思想的一種巨大挑戰。而且原著西遊記當中對於唐僧的描寫是較為負面的。他不僅懦弱而且小氣,記仇。和一般人透過觀看86版電視劇而形成的唐僧意志堅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正面形象有很大的差距。為唐僧爭取主角地位,實際上也就是要藉助唐僧這樣一個訓導者的身份來強化正統倫理觀念。在明清時期整體社會偏向保守的這樣一種大背景下,這種修改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和支援,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