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anxiu
-
2 # 迷霧森林找小徑
不想與父母住在一起,是不是不孝順? 世界那麼大,卻找不到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
同樣的道理,很難找到兩個一模一樣的家庭。 就在妞媽身邊,和不和父母同住,就有很多不同的答案,孝順與否,無需多言,請君隨妞媽一起去看看。
妞媽家,一家六口住在一套130平的樓中樓。妞姐的爺爺奶奶剛剛六十,平常一口氣爬上六樓,到底有點氣喘吁吁。三歲的多哥小嘴甜得膩人:“爺爺我愛死你了,你抱抱多多吧!”要麼就是:“奶奶,多多累死了,走不動啦,你抱抱我吧!”就連大十歲的妞姐也被多多哄著抱弟弟上樓下樓好多次。
家裡還兩套電梯房在出租,爺爺奶奶退休了也不肯閒著,老兩口輪流去環衛所上班,輪班在家照顧多多。 妞媽想著,收回一套電梯房自住,爺爺奶奶沒有同意。可能是因為自住的房子投入了爺爺奶奶大半輩子的積蓄去裝修,出租不捨得;可能是因為小區住了十多年,環境已經適應了,不習慣電梯房那樣連散步都沒有休息的落腳點;也有可能是不高興再花費一大筆的裝修費用……
爺爺喜歡看電視,而且是躺在床上看電視。妞媽不同意妞姐和多哥看電視,只要下班在家,總是帶著孩子去小區放風。
爺爺總說妞媽不著家,妞媽偶爾也埋怨家裡沒有學習的氛圍。 但是,爺爺奶奶辛苦了大半輩子,才掙下現在的三套拆遷房,現在隨心所欲也是有資本的。再說,妞媽是晚輩,百善孝為先,應該包容長輩的小任性。更何況,家裡兩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在幫襯著照顧,再不懂感恩都說不過去了!
所以,十多年了,咱們一家一直是住在一起。 樓下也有幾家,兒子媳婦住樓上,公公婆婆住樓下,家裡孩子兩邊都有房間,一家人也是開開心心住在一起。
還有的人家,兒女經濟條件好,不喜歡拆遷房的環境,買了鎮上的商品房,平常在老人家裡吃好飯就回自家的小家,天天碰面也不曾紅臉。
也有外地過來打工的人家,小小兩間車庫,兩輩人甚至三輩人擠在一起,一住就是三五年。孩子大了,或者工作換了,再換一套房子繼續過日子。
妞媽的感覺就是,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經濟條件不一樣,脾氣性格不一樣,所以,想分開住還是住在一起,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所以也和孝順與否無關。
不管怎麼住,孝順老人落到實處就可以,陪他們說說話,看看新聞;頭疼腦熱多關心關心,老人開心了,照顧家裡更盡興,我們只會更輕鬆。
所以,孝順老人沒有標準答案,用心去做就可以了!
回覆列表
孝順,首先是孝,後才是順!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人,從我們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一分一秒都包含著父母的艱辛,善待父母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當然,孝順並不是指愚孝,孝敬為先,順服在後,不是說父母一定是對的。中國真正的古訓是父慈子教,也就是父母要慈祥,女兒要孝順,這是雙方的責任,假如父母並不顧你的本質而逼你放棄一生的幸福,那樣的父母也就不具備被孝順的權力了。
古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孝從保持自己身體完整開始到當官光宗耀祖結束。
當然這是古時對孝順的釋義,而當社會,並不是一定要光宗耀祖才算是孝順,相信大部分家庭的長輩其實都只是希望後輩子孫平平安安、遵紀守法,僅此而已。
至於你所說不跟父母一起住是不孝順則完全是誤解了孝順的定義,孝敬、順服父母並不是一定要時時刻刻都在一起,兒女長大了自然有自己的空間,而父母操勞一輩子也需要有自己兩人的晚年幸福,如果條件允許,能夠相敬相親住在一起當然是好的,但事實上是在父母和妻子之間距離才能產生美,一個屋簷下難免會產生隔闔,只是為了住在一起而引起雙方不滿則完全是得不償失的。
教會自己的子女對自己父母要恭敬謙卑,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樣,如此,便好,從心出發,各人家庭的孝順理解不同,做法也不一樣!懂得父母的需求、不忤逆,孝順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不需要為了孝順而孝順,那樣的話,你會難累,他們也會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