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誠敬謙和qingyun

    中國寫詩歌的人實在太多了。當然水平參差不齊。我就愛寫。但是我總感覺要先模仿古人的詩。注意格式。必須多學。要給人機會。

  • 2 # 破舊的青袍

    一首是與兩個月女兒逗樂所寫

    《與小女》

    蓬頭稚子嚶嚶語,雙瞳剪水清幾許。

    藕臂翩翩緣何事,為嫌父遲不抱舉。

    雙瞳剪水出自我特別喜歡的一句李賀的詩“一雙瞳人剪秋水”,描寫眼睛的靈動莫過於此!

    一首是我以前在機場幹機務飛機因為天氣原因推遲飛行待命所寫

    《待命》

    連雨初歇陣列前,曉日出雲霧塞天。

    借得神風通天路,盡誅妖邪天網邊。

    一首是登廣西敢壯山,俯瞰芒果之鄉田陽所寫

    《芒果鄉》

    閒登敢壯山,遙看田陽城。

    東風拂面處,盡是芒果香。

    也許在其他人看來很稚嫩,但是自我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屬於自我陶醉型吧!

  • 3 # 冰月的詩詞之美

    現如今,寫詩的人很多,不論是微博還是其他媒體平臺,然而,在微博上我發掘了不少寫得好詩的作者,真可謂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

    詩是人的心聲,喜歡寫就寫唄,不必在意別人的看法。無論什麼人寫詩,我都贊成,寫詩如同說話一樣,是每個人的自由。

    詩分新詩和舊詩,今天的新詩有了各種“體”,連不押韻的斷句都成了詩,所以,自由自在的書寫也未嘗不可。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現代人寫詩,相當一部分是自娛自樂,無慾不爭,也就不拘束於是否具有寫詩的基本技巧,亦或是詩詞格律啥的,多讀書,可用典,無涯學海知深淺。

  • 4 # 郝景望

    看到個別人寫的詩,我渾身的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我自認為能力有限,不敢褻瀆“詩”的聖潔,還是遠離那些“詩人”的好,把我們關中文化的逝去點記錄下來的好,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5 # 嬌子的無為境

    在法律之內,尊重個體的自由。

    在道德之內,如果不喜歡,可以不去看。

    畢竟誰沒有牙牙學語的時候,你會笑話一個小孩子連話都說不清楚的嗎?你也不會嘲笑一個剛學跳舞的成年人吧?有正向精進之心就是好的。

  • 6 # 南風過境5691

    當我想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不只是想微搏寫詩的人,同樣想微信寫詩的,朋友圈寫詩的以及在校學生寫詩的,老年大學寫詩的,社會青年寫詩的,羊官寫詩的,Wrangler寫詩,農民工寫詩的,送外賣寫詩的等等中國寫詩的詩人們,他們真的很了不起,甚至他們很偉大。

    在這個唯利勢圖的年代,為“吟安一個字,拈斷數根鬚”而寫詩的人,是無利可圖的。無利可圖,還有那麼多人持之以恆的堅持寫著,把寫詩當成一件神聖的事情,堅持一生。為了什麼呢?只是為了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和光大呀!

    詩人的心

    西風中,在思考一個問題,

    詩人,是什麼力量支撐著,

    在今天,苦吟一首詩,

    去標不出塑膠袋的價格,

    而依舊苦吟著?

    汙水橫流於地下,

    垃圾堆積成山頭。

    而詩人呢?

    他們仰止在中國,

    五千年的文明面前,

    在歷史與歷史的連線處,

    用一種淡定,一種從容,

    一種欣賞的眼光,

    用愛,連線起中國漢字的偉大,

    抒寫著愛的情懷。

    一山一水,一木一花,

    本來這世界就是如此美好,

    如此簡單,如此可愛,

    而生活中為什麼會生出好多無奈?

    小康社會,富裕的生活,

    健康的思想,美好的環境,

    真正的貧窮是否還真正的存在?

    有些人狎暱著慵懶,

    有些人固守著清貧,

    有些人招搖著腐敗;

    有些人滿面春風追逐著時代,

    有些人抑鬱成疾逃離了時代。

    黑夜,給了我們

    一雙黑白分明的眼晴。

    睜開雙眸,就是光明的世界,

    合上眼簾,寐與不寐都是自已的寥廓。

    我相信詩人的眼睛都是一分為二,

    一半愛色彩斑斕的世界,

    一半合眸於塵囂之外。

    所以詩人苦吟,

    所以詩人有愛,

    所以詩人的心感應著,

    感應著,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這首詩寫於2018.11.16

  • 7 # 生死有多遠

    寫詩是一種興趣和愛好。

    至於水平。感盡趣就看。沒有興趣就飄過。因為他們既不是來奪獎盃的,也沒人給他們付稿費。

  • 8 # 綠氷

    和蚯蚓一樣生活

    風很輕,我聽的到;

    Sunny很暖和,我感覺的到。

    適合睡覺,也適合運動,

    如果願意就在泥土裡,

    睡個懶覺,

    想睡多久睡多久。

    如果願意,就運動運動,

    給花草翻動翻動泥土,

    花草舒坦了,我也吃飽了。

    我容易滿足,

    泥土就是我的食糧,

    土壤就是我的溫床。

    莫說天很黑,

    莫說夜很暗,

    我在泥土裡酣睡。

    我不用思,因為我沒有心,

    我不用想,因為我沒有魂,

    我不痛,因為我沒有病。

    我的身體裡只有泥土,

    泥土是我的生命。

    或者小雞兒叨了我,

    我仍然是泥土。

    風很輕,Sunny很暖和,

    如果願意,

    貪睡,或者貪玩;

    或者翻動翻動泥土,

    給花草鬆鬆筋骨,

    自己撐撐懶腰。

    夜很深,天很黑,

    就在土壤裡酣睡。

    不用做夢,因為我只有寧靜,

    不用發愁,因為我只是泥土。

  • 9 # 讀書悟道

    手機革命以後,人們與網際網路的聯絡更加緊密了,中國網民也爆增到8億之多,從而網路世界也形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人們在虛擬的世界中所進行的活動也越來越豐富,從最初單純的聊天模式,裂變出的溝通方式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時也呈現出更加私人化的趨勢。如微博、微信、短影片、各類電子商務網站等。

    01 微博與詩人微博的興起使人們表達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多了一個選擇渠道,同時也成了營銷自己的一種方式,這也是微博本身更有價值的地方。

    2019年1月,微博高階副Quattroporte曹增輝透露,微博的活躍使用者量達到了4億之多,其中16-25歲的年輕人佔比達61%,這也透露出新媒體更加受年輕人的追捧。年輕人思想活躍,體力充沛,在玩法上更能推陳出新。微博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年輕人在虛擬世界裡聚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也做了很多不甘寂寞的事,微博詩人也應運而生。

    中國的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鼓勵人在年輕時應追求功名利祿,去獲得社會的認可。微博詩人大抵也有這樣的初衷,馬雲鼓勵年輕人,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其次,寫詩的人不出意外,都是愛讀詩的人,詩歌用簡短的語言能表達出深刻的內涵。因為愛所以愛,從最初的愛讀詩到想要動筆寫詩,這是對愛的一種昇華。在沒有網際網路之前,寫了詩只能拿給周圍的同學朋友欣賞,有了網路,便可以在網上分享,讓更多的人讀到,以求共勉也好,尋找知音也罷,總歸是讓詩發揚光大了。

    02 微博詩人的水平4億多人混跡其中的微博,人們各方面的水平自然是層次不齊,在微博詩人這個領域裡也不例外。網路文學與實體文學本身存在很大的差異,網路文學呈現的一個獨有的特點就是更容易被傳播,被大眾接受,其文學性就有待考量了。就微博詩人而言,寫詩是不需要門檻的,你就是小學畢業,也有權在微博上發表你的詩歌,有人會為你點贊,也少不了有人給你吐槽。清乾隆蘅塘退土孫洙對《唐詩三百首》的題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說明只要你肯下功夫,還是會寫出好詩的,粉絲也還是會有的,麵包也是可以看見的。所以在微博寫詩,不管你水平如何,一旦發出來,就意味著已經發表了,好比它已經登上了某詩刊雜誌了。至於評價,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吧。

  • 10 # 飲墨書心

    “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尚書·堯典》

    “詩言志”意思是,詩是用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作為中國曆代詩論的“開山綱領”(朱自清先生觀點),說明了詩歌的記事、敘述、議論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抒發內心的思想意志,表達一刻的情感領悟。

    簡單說,寫詩是內心思想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和平時說的“今天好開心”的本質是一樣的,只是在形式上有別樣的韻律美,倒不必刻意的去特殊化它。

    至於水平如何?詩無優劣,而人有喜惡,很難去評判一個人的詩寫的怎麼樣,你可以說他寫的不和韻律,不遵平仄,但沒辦法去評判人家當時“言志”的情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重拍90年代初的經典電視劇《渴望》,你覺得誰做主演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