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誰是誰非30463864
-
2 # 那時的那個人
然後再次說一下關於道歉的事情,不痛不癢的道歉影片,和沒有有什麼區別呢?個人認為還不夠誠懇。
只要我們不買就是最理智的抵制了!
-
3 # 木與白之歌
DG創始者事發之後來我才知道是同性之戀,嗯同性戀,居然不歧視,但是我並不接受,DG是gay!請帶起節奏,把他刷成一種常識,後果嘛,你懂的!(*Ӧ)σ懟他(*Ӧ)σ懟他(*Ӧ)σ懟他!!!
-
4 # 娛樂閒聊
我覺得抵制還是需要一些經濟收入高的人聯名抵制才有用,像我等屌絲,說抵制只能精神上抵制了,實際行動可能就難點了
-
5 # 丶天道無情
最簡單的做法:希望大家從今以後就當世間從來沒有過這個品牌一樣,從此遺忘!自然它就會從哪裡來,回哪裡去了,既做到了文明,也達到了抵制的效果!沒有任何一個手段能有無聲無息的忘記更可怕,敵人會坐立不安,陷入瘋狂的。
-
6 # 呆呆熊講醫學
瀉藥,D&G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奢侈品牌,但是其價格往往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我們且不說它有多知名,就單單透過該品牌的質量來說,會讓人不由得聞聲變色。畢竟奢侈品嘛,如果耐用就賣不出去了。事實上,有許多奢侈品的質量是真的能經得起風吹日曬的,只是人們往往只關注該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罷了。
個人認為,對待奢侈品,無需刻意追求或抵制某一個品牌,找合乎自己使用習慣的就好。當然,對於D&G這樣敢於公開辱華的品牌,其行為和自殺無異。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拋棄這個品牌,讓其在華人圈沒有立足之地,到時候讓它自食其果就好。沒必要把矛盾引導至國家之間的問題。做好自己就好,無需在意一些積極分子的言論。該怎麼對待義大利就正常對待就好。我們中華民族向來都是以和平共處而聞名於世,所以更不能故意激化矛盾。如能做到對事不擴大矛盾,才能和諧發展。畢竟吵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
7 # 瑞意文娛
關於抵制DG的幾點看法
1. 近幾年因為外國企業涉嫌辱華而被中國大型社交平臺曝光並抵制的事件頻發,中國網友的態度都盡顯“網路留言”上,基本都是憤怒痛斥+聲援抵制。隨著國民經濟能力和物質財富的不斷攀升,華人對待歧視的態度也越發強硬,表現在透過抵制購買來摧毀涉事企業的中國市場,斷其財路還其顏色
2. 會有各界尤其是文化界人士在站出來呼籲民眾應用更為理智的態度對待涉嫌辱華事件和當事人:外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在中國成立分支機構、分公司或子公司,亦是帶動中國經濟的一股驅動力,雖然開拓了市場攫取了資本,但也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貢獻了一部分稅收收入,某種程度促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亦是文化溝通、交流、碰撞、理解、融合、發展的一種高效途徑。盲目抵制是不對的,因為首當其衝得是被外國企業聘用的中國勞動者,以及與涉事外國企業有各種合作關係的中方主體。用“抵制”來表達憤怒,並不經濟,傷人亦傷己,付出的代價也許比宣洩的憤怒多得多。
3. “辱華”這種引起民憤的敏感話題,傷害得是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也傷害了華人的文化情結,在當今倡導多元化文化價值觀面前,先進和發達的歐美文化經常會站在優越者的位置俯瞰和評判其他文化,似乎得到這些發達文明群體認可和稱讚的文化就真正強大起來了一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製造”和中國電影人得到歐美主流市場的肯定,中國企業在歐美市場小有成績,那麼好像,我們中華文化就強大了,發達了。
4. 有必要對在微博等網路社交平臺上聲討和抵制涉事奢侈品牌群體做一個調研,從年齡階段、職業、經濟實力(主要是購買力)、文化程度、抵制程度、抵制方式等入手,最重要得,一是收集他們對事件性質、原因的看法,二是採集他們對於如何避免、打消其他文化圈對中華文化誤讀和歧視的建議,三是收集整理網路社交平臺上網友對於如何提升中國文化自信的建議。
5. 我認為,抵制治標不治本,要想從根源上解決“辱華”問題,重中之重在於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實力。經濟是硬實力,文化是軟實力,軟實力固然要建立在硬實力的基礎之上,但是拿硬實力為軟實力代言,犯了屬性錯誤,拿不同類的硬實力為不同類的軟實力撐腰,更是徒勞,一口惡氣出完,不但得不到國際文化環境的理解和包容,反而可能會招致反感讓歧視之事愈演愈烈。
6. 之二,我認為要想真正讓中華文化發揚光大,讓世界看到她的美,首先華人要懂、要吃透自己的文明、自己的文化。這種事件,憤怒是憤怒,可是憤怒之餘,有沒有想過,自己對自己的文化又瞭解多少?我們拿什麼資本去跟不尊重我們國家我們文化我們文明的無禮者去對壘去講道理呢?難道就僅憑一己之怒嗎?如果挑事者問這些在網路平臺上對其大罵特罵的網友,既然認為我侮辱了你們的文化,那麼你們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如此,我們該如何回答?我們會自信地脫口而出燦爛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嗎?我們足夠了解嗎?不瞭解我們憑什麼這麼熱愛呢?堂而皇之地來一句“就因為我是個華人,辱華就是辱我,我是你金主,金主不高興就要讓你嚐嚐賠錢的滋味”,不覺得太打腫臉充胖子了嗎?!文化骨氣不只是一紙空文,一個國家,一種文化,一種文明,要想興盛,從上到下,從小到大,從宏觀到微觀都應該真正擔當起來。
11月23日,杜嘉班納(Dolce&Gabbana)辱華事件三天後,該品牌在其官方微博發表影片道歉宣告。影片末,兩位創始人還用中文道歉稱“對不起”。
回覆列表
如果說媒體負責任的話,不在報道該品牌的一切資訊,如果商家發自內心抵制的話,直接無視它,如果廣告公司抵制的話,零接觸。這樣非要在中國賣,只能顧那些給辦假證發小廣告的,就麻煩城管了。相信看到小廣告也有買的,那時候買來也是在家裡穿,穿出來先要到街上處理牛皮癬(小廣告),這樣都能在中國市場生存下去的話,我不會在埋怨任何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