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各位上小學的寶媽們,孩子見手機就沒命,作業也不好好寫,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
11
回覆列表
  • 1 # 米粒豆粒的麻麻

    說到手機,現在普及實在高,基本都是人手一部,很多人還有好幾部。這也給很多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手機。要回答題主提出的問題,首先要找到問題的關鍵。說三點:

    1.父母給創造的環境。“作業做完了嗎?”幾乎是每個家長下班回到家裡的第一句話。而家長們嚴厲的督促和指責反而會讓孩子們更加厭煩做作業,他們嘴上不說,但行動上磨磨蹭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怒在口裡,家庭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問題非但沒有解決,反而增添了更多煩惱,一不小心還有可能升級為星球大戰。給孩子一個學習環境,主動去帶領,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2.孩子在判斷能力和注意力都有待更好的引導。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都還記得孟母三遷吧,父母是否首當其衝該反思下自己面對手機的時間比陪伴孩子的時間還要多呢?是否曾為了能讓孩子老老實實聽話主動給孩子玩過手機呢?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是喜歡做作業的,家長無意識的放任,給了孩子錯誤的引導,又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以自己的想法為主導,換位思考,你也做不到的。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如果有父母的陪伴和引導,相信孩子會願意放下手機的。

    3.子不教,父之過。手機已成為生活必需品,在教育孩子適當玩手機上,家長要和孩子軟硬兼施,約法三章,什麼時候可以用手機、什麼時候不行。如果孩子違反規定應該受到什麼懲罰,做好了又有什麼獎勵,賞罰一定要分明,執行要堅定,以提升孩子的自制能力。要注意的是,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變,需要家長充分的耐心、愛心和鼓勵,千萬不能著急。

    最後,孩子玩手機已成為一個教育問題,手機遊戲的盛行也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增添了阻礙,雖然一些遊戲已新增學生模式,但作用不大,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使然,什麼王者榮耀吃雞遊戲一類的已侵蝕到小學生,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個人認為最主要的還是父母要負起更大的責任來。

    不知道大家怎麼認為呢?

  • 2 # 三毛的教育視界

    孩子寫作業惦記著手機,不停的找各種理由看手機,流連忘返。電子產品帶來無數的副作用,分心,不專注,浮躁等,這大概是目前教育孩子最困惑的問題。我和女兒透過一系列的探討,實踐和採取了一些的措施,收效還好,和大家分享。

    1、家長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不是為了工作和必要的事情,家長不要一味的玩手機,一嗓子,你寫你的作業,我看我的手機,管你什麼事。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是孩子的鏡子。你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要想孩子少玩手機,家長先檢查自己。

    2、制定嚴格的制度,並修訂執行。沒有好的制度,依靠說教和高壓強制,是行不通的,嚴重的會造成逆反,使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裂痕,不好收拾。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就是和孩子商量,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嚴格的制定,互相監督執行。制度是紅線,不要一會看孩子時間寬裕了就放鬆,一會看孩子時間緊迫了就壓縮,把握好一個度是關鍵。

    3、不要沒原則的遷就孩子。孩子很會抓大人的心理,有時候手機癮上來以後會不擇手段,什麼要在網上做作業了,什麼老師讓查資料了,和同學們有什麼事情交流了等等等等,這一切的理由不能說都否認,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是為玩手機照的理由和藉口,家長要分辨和明晰。查資料,可以給孩子購買工具書,和同學交流讓孩子打電話。你的原則堅持好了,孩子看著無機可乘,也就作罷了。

    4、告訴孩子依賴手機等電子產品的危害。多從思想上給孩子講解道理,找些反面的案例告訴孩子其危害,找出好的案例告訴她成功和優秀的例子,讓孩子自己對對號,看看自己處於什麼樣的情形下。沒有哪個孩子不想學好,也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壞孩子。

    5、生活重心偏離開手機和電子產品。我家孩子也曾經一度迷戀手機和QQ,透過上面的幾種方法,加上把她的注意力轉移到閱讀、彈琴、學習、旅遊、做事等方面,現在基本對手機等電子產品不依賴了。慢慢養成了好的習慣,也就逐漸遠離了電子產品。

    網際網路和電子產品的誕生豐富著我們的生活,也為我們工作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雙刃劍,不合理的使用勢必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造成不好的影響。

  • 3 # 南雁北飛soar

    孩子玩兒手機一旦上癮,尤其是那些網路遊戲,就像吸菸上癮的人一樣,時刻放不下,即使坐在那裡寫作業,也是心不在焉,想的不是應用題怎麼解答,大多數時間是在想遊戲時哪裡出了錯……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遠離手機與平板,如果已經玩兒上了癮,建議沒收手機,長痛不如短痛,家長還要以身作則,帶頭戒掉機不離手的壞習慣,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去公園散步健身等,重拾家人語言溝通、其樂融觸的家庭氛圍!

  • 4 # 小公主變形計

    小孩子喜歡玩手機,不喜歡寫作業,其實挺好理解,就跟我們大人喜歡玩遊戲,不喜歡上班是一個道理。唯一的不同是,我們大人知道上班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能自制,而孩子缺乏這種自制力。

    我不建議強制性拿走孩子的手機。俗話說,堵不如疏,用恰當的方法來疏導孩子,往往更有成效。

    我女兒今年上一年級,有一段時間,她痴迷於手機遊戲“跳一跳”,我是這麼做的:

    第一,跟她討論,她最喜歡遊戲的什麼部分?

    女兒告訴我,她最喜歡的是跳一跳,她喜歡看到自己的分數一次比一次高。所以我就明白了,她要的其實是一種及時的反饋和獎勵。弄清楚這一點,在她寫作業的過程當中,我也會及時鼓勵她的每一次進步。

    第二,告訴她,如果她先寫完作業,媽媽可以陪著她一起玩這個遊戲,並探討怎麼樣才能獲得跳一跳的更高分數。

    我女兒是非常喜歡跟我一起玩遊戲的,我相信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是最高的獎賞。她欣然答應了我的邀請,而且我也說到做到。

    第三,詢問她希望玩多長時間的遊戲,讓她自己來制定規則。

    我問她,媽媽跟你一起玩多長時間的跳一跳你才會比較開心呢?她想了想告訴我說,我們一起玩半個小時吧!我答應了。因為規則是她制定的,所以她很容易遵守,做得特別好。

    所以如果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喜歡玩手機,重點還是要讓孩子在意識到寫作業的重要性的同時,還能讓孩子能夠有自主權來決定玩多長時間的手機並從這段時間當中獲得更大的樂趣。用疏導的方法,假以時日,孩子是能夠放下手機的。

  • 5 # 厚積薄發89302634

    現在手機是越來普及了,就連讀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整天拿手機玩遊戲,想想以後小孩上學了該怎麼辦,手機不離身這個問題確實得引起家長的重視,就比如孩子就知道玩手機,作業又不好好寫,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呢?個人提出幾點建議,一、家長和自己的小孩“約法三章”,規定一天玩手機的時間,比如兩個小時。二、正確引導孩子利用手機來達到有利於成長的事情,比如孩子可以用手機查查學習有關的東西,當然偶爾玩玩遊戲也是允許的,活動活動大腦是必要的,如果孩子用手機一味地玩遊戲,那就得堅決遏制,不然就會玩物喪志,荒廢學業。二、告訴孩子手機帶去學校是用來和父母、老師、同學進行聯絡的,絕不允許上課玩手機,如果有老師反映孩子上課玩手機,那就得批評教育並且堅決沒收手機。三、如果孩子自制力不夠的話,那就不堅決不給小孩帶手機去學校裡,把手機放好,回到家等小孩寫完作業再給孩子玩。

    總之,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生活和學習、其他方面嚴格要求孩子是對孩子負責任,也許孩子會不理解,但是等孩子長大了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已經想和我媽鬧翻了,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