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生於公元一九○年,死於公元二二九年,馬良之弟,蜀國將領。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
馬謖------諸葛亮權術的犧牲品
馬謖的狂妄、無知不僅害了自己,而且壞了蜀漢伐魏之大業,故其一死不足以謝華人!這似乎是近兩千年來的定論!本人頗不以為然,個人覺得馬謖很可能只是諸葛亮權術的犧牲品而已!分析如下:
蜀弱魏強之勢諸葛先生心知肚明,故伐魏帶有很強的僥倖心理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不得已心態,當司馬懿[或按《三國志》為張頜,下同]主掌魏軍以後,蜀軍靠諸葛先生個人的聰明才智獲勝之機顯然就喪失了!與優勢魏軍硬碰硬嗎?丟失荊州和夷陵之敗後的蜀漢政權再也輸不起了!任何大的損失都可能把它推到滅亡的邊緣!對此,諸葛先生應該明白------全身而退才是上策!但對如此聲勢浩大的北伐,沒有充足的撤軍理由是不能向蜀漢君臣和百姓交代的!於是諸葛先生想到了街亭!而此時的司馬懿也想到了街亭,渴望截斷蜀軍退路一舉全殲蜀軍主力,建不世之功!於是街亭之戰展開了!
怎麼看街亭之戰和馬謖的責任?我們可以對比古代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李奧尼達憑天險,雖然竭盡全力,但最終不免關陷身死!原因何在?------沒有援軍!可見,以絕對劣勢兵力據險而守的一方,若得不到及時增援,很難守備成功!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因此,我覺得街亭之戰能否成功的關鍵在諸葛亮,而不在馬謖!即使馬謖部署得當亦不過多拖幾日而已,他單憑自己力量是絕對守不住街亭!諸葛亮交給了他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再看諸葛先生的運做!他已經估計到司馬懿要打街亭,街亭的重要性他更清楚,此時應如何應對?我覺得要麼他率主力襲擊司馬懿背後,與馬謖前後夾擊,殲滅魏軍於街亭;要麼直接進攻魏軍老營!道理一樣,趁魏軍分兵之機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這是以弱克強的唯一良策!但直到街亭失守,諸葛先生竟沒有任何動作,為什麼?他在這段時間裡在做什麼呢?我們先記下這個疑問!看街亭之戰後的情況!
當司馬懿佔領街亭以後,我想他一定忘乎所以,以為蜀軍覆亡不遠矣!但諸葛亮竟然在這樣的被動情況下,迅速全身而退!對此,司馬懿只能自嘆弗如吧!本人曾十幾次穿越秦嶺,望著那連綿的崇山峻嶺,也不得不欽佩諸葛先生的才智!但先生畢竟不是神人,他能做到這點,我覺得他事先不僅有過周密的安排,而且在街亭之戰正酣時,甚至戰前他就在做從另外通道撤退的準備了,否則,難保不乍聞街亭失守,軍心大亂而全線崩潰!如果是這樣------有另外的通道可以保全蜀軍安然撤退,街亭重要性並不象渲染的那樣!那他派馬謖去守街亭,並要他立軍令狀的用心就非常可疑了?他難道不是想借馬謖的頭來搪塞蜀漢君臣之口?結果就是這樣,直到現在我們往往把一出歧山失敗的責任歸到馬謖頭上而不是諸葛先生!——佩服先生高明的權術,可憐馬謖!
接下來的問題是諸葛先生有殺馬謖的動機嗎?我覺得有!馬謖和楊修性格類似------有才但不免輕狂!這樣的性格不會為權臣欣賞的!劉備不欣賞他,有些人覺得在白帝城託故時候有明顯表露,個人覺得這不可信!劉備在這樣的莊重場合不會單獨向諸葛先生囑託這樣一個小人物!囑託意味著不信任,以諸葛先生才幹會看不出馬謖幾斤幾量?還要先主提醒?先主不會這樣不明事理呀!多半是諸葛先生在殺馬謖時的託詞!先主已死!在場的只有諸葛先生,說什麼誰敢懷疑?但諸葛先生不欣賞馬謖是真的!徵南中的時候,馬謖獻策,諸葛先生什麼反映?我覺得這裡反映了先生虛偽的一面!他絕對反感馬謖的表現!權臣往往想給部下一個神秘莫測的感覺,而揭破權臣的謀劃,不管是好心還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幹,都會招致他的反感,雖然表面可能讚美你幾句!看楊修在幾個場合,曹操什麼表現就明白了!諸葛亮也一樣啊!從不被重用的“參軍”突然委以關係全軍的重任,不奇怪嗎?若曹操派楊修擔當類似的任務,我們難道不會想到曹想借機殺他嗎?
馬謖之死為蜀漢撤軍提供了一個充足的理由!保全了蜀軍的顏面,對蜀漢政權綜合影響是好的!對諸葛先生個人而言,僅用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馬謖,就維護了自己的威望!而且還讓馬謖直到死都感激他!高明哉!憑心而論,先生是我最歎服的三華人物之一!我在成都的那幾年中經常到武侯祠瞻拜千古才俊!最令我感嘆的是武侯祠的最後院落竟然是昭烈帝陵!先帝才幹高於先生是不爭的事實,但千古以後人們不忘的竟然是先生而不是先主!歎服!先生!---我覺得原因是先生能把自己的權術和蜀漢的最高利益統一起來!千古權臣惟有先生能做得如此完美!
馬謖,生於公元一九○年,死於公元二二九年,馬良之弟,蜀國將領。字幼常,襄陽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
馬謖------諸葛亮權術的犧牲品
馬謖的狂妄、無知不僅害了自己,而且壞了蜀漢伐魏之大業,故其一死不足以謝華人!這似乎是近兩千年來的定論!本人頗不以為然,個人覺得馬謖很可能只是諸葛亮權術的犧牲品而已!分析如下:
蜀弱魏強之勢諸葛先生心知肚明,故伐魏帶有很強的僥倖心理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不得已心態,當司馬懿[或按《三國志》為張頜,下同]主掌魏軍以後,蜀軍靠諸葛先生個人的聰明才智獲勝之機顯然就喪失了!與優勢魏軍硬碰硬嗎?丟失荊州和夷陵之敗後的蜀漢政權再也輸不起了!任何大的損失都可能把它推到滅亡的邊緣!對此,諸葛先生應該明白------全身而退才是上策!但對如此聲勢浩大的北伐,沒有充足的撤軍理由是不能向蜀漢君臣和百姓交代的!於是諸葛先生想到了街亭!而此時的司馬懿也想到了街亭,渴望截斷蜀軍退路一舉全殲蜀軍主力,建不世之功!於是街亭之戰展開了!
怎麼看街亭之戰和馬謖的責任?我們可以對比古代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李奧尼達憑天險,雖然竭盡全力,但最終不免關陷身死!原因何在?------沒有援軍!可見,以絕對劣勢兵力據險而守的一方,若得不到及時增援,很難守備成功!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因此,我覺得街亭之戰能否成功的關鍵在諸葛亮,而不在馬謖!即使馬謖部署得當亦不過多拖幾日而已,他單憑自己力量是絕對守不住街亭!諸葛亮交給了他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再看諸葛先生的運做!他已經估計到司馬懿要打街亭,街亭的重要性他更清楚,此時應如何應對?我覺得要麼他率主力襲擊司馬懿背後,與馬謖前後夾擊,殲滅魏軍於街亭;要麼直接進攻魏軍老營!道理一樣,趁魏軍分兵之機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這是以弱克強的唯一良策!但直到街亭失守,諸葛先生竟沒有任何動作,為什麼?他在這段時間裡在做什麼呢?我們先記下這個疑問!看街亭之戰後的情況!
當司馬懿佔領街亭以後,我想他一定忘乎所以,以為蜀軍覆亡不遠矣!但諸葛亮竟然在這樣的被動情況下,迅速全身而退!對此,司馬懿只能自嘆弗如吧!本人曾十幾次穿越秦嶺,望著那連綿的崇山峻嶺,也不得不欽佩諸葛先生的才智!但先生畢竟不是神人,他能做到這點,我覺得他事先不僅有過周密的安排,而且在街亭之戰正酣時,甚至戰前他就在做從另外通道撤退的準備了,否則,難保不乍聞街亭失守,軍心大亂而全線崩潰!如果是這樣------有另外的通道可以保全蜀軍安然撤退,街亭重要性並不象渲染的那樣!那他派馬謖去守街亭,並要他立軍令狀的用心就非常可疑了?他難道不是想借馬謖的頭來搪塞蜀漢君臣之口?結果就是這樣,直到現在我們往往把一出歧山失敗的責任歸到馬謖頭上而不是諸葛先生!——佩服先生高明的權術,可憐馬謖!
接下來的問題是諸葛先生有殺馬謖的動機嗎?我覺得有!馬謖和楊修性格類似------有才但不免輕狂!這樣的性格不會為權臣欣賞的!劉備不欣賞他,有些人覺得在白帝城託故時候有明顯表露,個人覺得這不可信!劉備在這樣的莊重場合不會單獨向諸葛先生囑託這樣一個小人物!囑託意味著不信任,以諸葛先生才幹會看不出馬謖幾斤幾量?還要先主提醒?先主不會這樣不明事理呀!多半是諸葛先生在殺馬謖時的託詞!先主已死!在場的只有諸葛先生,說什麼誰敢懷疑?但諸葛先生不欣賞馬謖是真的!徵南中的時候,馬謖獻策,諸葛先生什麼反映?我覺得這裡反映了先生虛偽的一面!他絕對反感馬謖的表現!權臣往往想給部下一個神秘莫測的感覺,而揭破權臣的謀劃,不管是好心還是為了顯示自己的才幹,都會招致他的反感,雖然表面可能讚美你幾句!看楊修在幾個場合,曹操什麼表現就明白了!諸葛亮也一樣啊!從不被重用的“參軍”突然委以關係全軍的重任,不奇怪嗎?若曹操派楊修擔當類似的任務,我們難道不會想到曹想借機殺他嗎?
馬謖之死為蜀漢撤軍提供了一個充足的理由!保全了蜀軍的顏面,對蜀漢政權綜合影響是好的!對諸葛先生個人而言,僅用一個自己並不喜歡的馬謖,就維護了自己的威望!而且還讓馬謖直到死都感激他!高明哉!憑心而論,先生是我最歎服的三華人物之一!我在成都的那幾年中經常到武侯祠瞻拜千古才俊!最令我感嘆的是武侯祠的最後院落竟然是昭烈帝陵!先帝才幹高於先生是不爭的事實,但千古以後人們不忘的竟然是先生而不是先主!歎服!先生!---我覺得原因是先生能把自己的權術和蜀漢的最高利益統一起來!千古權臣惟有先生能做得如此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