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72437275331

    不好意思我來簡單作答。若問通俗解釋,可以這樣來。存天理滅人慾一般認為是宋明理學中一個主要的論題。所謂天理,就是上天賦予人的美好德性,這個德性純粹至善,沒有渣滓,光明通透,也就是天理,但是宋明理學講,合理的慾望應該合理的滿足,不合理的就是私慾,應該去除,舉個例子,你可以去愉快地談戀愛,不可以當李天一,你可以吃飯飲食,不可以為此耽誤人生。所以呢,天理是要儲存的,不合理的私慾,是要去除的。這個觀點被認為是程朱理學,也就是程門立雪的程頤,和朱熹的主要觀點。當然他們在學術史中的定位我不必提到,很複雜。後來這些東西被政治所利用,扭曲之後變本加厲,就變成了限制人的慾望,不許有自己的要求等等,嚴重的時候變成了“以禮殺人”(顏元),你會在各種古代題材的愛情故事中有所瞭解,不過都已經被歪曲了。———————————一個分割線不謝————————格物致知,這本來是《大學》中的章句,朱子解四書很用功。通俗的意思大概是說,實踐出真知,不動手就不會有了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騷瑞我引用了那誰的話。。。總之,格物致知就是要踏實做學問做功夫,然後才有真知。在原文字《大學》中,從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序列來看,所格的物不同,所致的知也不一樣。朱子解格物致知最切,“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但是,題主問的應該是陽明,所以格物致知更多的是面對心,念頭,格物也就是正念頭,把不正當的念頭弄正當,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所致的知是自己的良知,良知是人的道德本能,四端之心,本來的心是光明純淨的,人的道德會一觸即發,但是會有邪惡的念頭來矇蔽本心,格物就是使不正歸於正,致得良知。———————————第二個分割線——————————知行合一呢,兩個方面,也就是知道了不去踐行,就不是真知,踐行裡邊必定有良知在。知的時候,必然會行,這主要指正念頭,瞭解到自己有不善的念頭,知道了,就是知,知道了之後還要正念頭,使其正當,搜尋心裡所有不善的念頭,使其合理正當,所以知了的就是行。踐行的時候,不能昏昏沉沉,盲目做事,還要有良知在,讓良知把關,所以行出來的也就是知。——————————————————分割線,你早料到了是不是————————————致良知是王陽明最精簡的良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裡首先默認了良知是光明的本心,人人都有。其次這是一個不斷修養的過程,要致。再次,由心即理,再加上知行合一而來的,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致良知了。陽明是孟子學。——————————————————話題轉向——————題主考慮這些是極好的。高中教材上也不外唯心唯物,主觀客觀之類的說法,馬哲的課本,哼哼,你懂得,為了考試還是要看的,勸題主好好考試。另外,大學中的哲學很值得一學,尤其國學,四書五經作為華人必讀,小生慚愧,不夠用功。但學哲學要有心理準備。——————最後的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程質量問題的定義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