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梅小語
-
2 # 詩意人生Y
謝謝邀請!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一下“大智若愚”,“大智若癲”。一,大智若愚,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事,有些人相處,總是讓人感覺一種"小聰明的存在,言行自私自利,不以大局為重。沒有那種寬厚仁慈,成大事者,不僅人脈好,還相處讓人舒服,一些人性的優點,比如:真,善,美,都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是“大智若愚”。二,大悲若癲,是一種精神崩潰的境界,因為心理承受不起外界壓力,而是精神失常,一種病態的現象。所以人們在生活中,一定要穩定心性,修養自己,把喜怒哀樂悲恐驚,看做是人生必經之路,安慰自己,看透人生。自己的一點看法。
-
3 # 藍音
你去,諮詢一下這些人物著書立傳留下的各種歷史文字資料,或有文字記載過這些人所創造過的為國為民,功垂千古,救民於水火,同時體現個人豐功偉績,推動一個時代和社會的程序起到了多麼至關重要的作用和價值,有些是流傳古今<傳奇>人物,或許你從中就可以獲得受益匪淺的答案。
1,<毛澤東>
2,<鄧小平>
3,<大禹治水>
4,<倉頡造字>
5,<愚公移山>
6,<濟公>
7,<花木蘭>
8,<劉胡蘭>
9,<馬雲>
-
4 # 遇見小Dan
我的理解,大智若愚,大悲如顛,都是人生大智慧。小聰明是寫在臉上的,而真正的大智慧往往示人的多有"拙"和"愚"的表象。老祖宗留下的這些話,參透了人生百態,歷經世事之後的大徹大悟,應該是活得通透的一種境界和表現。
-
5 # 來龍去脈a
大智若愚,大悲大癲是怎麼一種境界?
大智若愚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這個在生活在打仗,經常使用的一個法門。一個人的才高八斗智慧非常了得,裝著很愚蠢的樣子,用來迷惑對手。往往成名的人起了傲慢心,就小看對方,因為對手是個無名小卒,失去了防守,敗給對方,三國關公就是這樣的例子。大智若愚一般都是十分厲害剛出道的人使用,等一個人出了名了,這個大智若愚也就失去了作用。人家會對有名的人處處提防。
大悲大癲是出在佛經裡面的,學佛的人都是慈悲心為基礎,如果失去了慈悲心學佛,就沒有什麼含義了,一個學佛的修行者特別大慈大悲,平常的行動就是瘋瘋癲癲的樣子,讓人家來笑話自己。眾生萬一遇到困難,瘋瘋癲癲的修行者就會出現,為眾生解脫煩惱,等為眾生解脫煩惱完了,又開始瘋瘋癲癲的生活,大悲大癲的修行者就是平常瘋瘋癲癲,為眾生解脫煩惱的時候一點也不瘋癲。這個就是佛經裡面講的大悲大癲修行者,例子:濟公。
無量天尊,南無阿彌陀佛
-
6 # 夏酒菜
“大智若愚”
《老子》《周訓》中提到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意思是:最大的音樂沒有聲響,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象。真正有才智的人表面上像愚笨的。是因為有德,不去計較而已。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像笨拙。
蘇軾的《賀歐陽修致仕啟》也提到“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意思是:很有膽量而不露聲色,表面上好像膽小;很有智慧而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
大智若愚的人,大智在內,若愚在外,看透而不說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裡都清清楚楚,將才華隱藏很深,不處處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注重自身修為、層次和素質的提高,踏實做事,順應自然,只求自己能夠不斷得到積累,這是一種謙卑處世、上下求索的境界和心態。
“大悲如癲”
人有喜怒哀樂,我們可以對人大笑,可以對人大怒,卻很少將自己的悲傷展示在人前,久而久之,悲傷得不到釋放,那麼它就會選擇在某一契機之下尋一處出口,徹底令人悲痛,猶如癲狂。已經大徹大悲到了極致,還有什麼可顧慮的,何不任由自己放肆瘋狂一次,將心中的悲慟徹底釋放。這更多的是一種看清現實,接收現實,然後再收拾行囊上路的不甘淪落的境界。
-
7 # 知足常樂桃花飛雨
大智若禺與大悲如癲就是一個修行悟道開悟者自己心裡明白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或宇宙人生和萬物與社會和自己的最終命運走向和結局,而從自己內心產生對萬物生命內在的同情和大善良和大慈悲心,就象老子莊子和佛陀和濟公一樣,因為他內心覺悟了人生宇宙生命和萬物與自己的本源關係,而從自己內在的心中生出對宇宙萬物和生命的尊重和善良平等公平的對待,即是走路掃地也怕傷到其它的生命。
但為了應對世界其它眾生不明他內心的真實善良和慈悲萬物生存的想法,就只有自己去裝瘋賣傻讓眾生不對他產生仇恨,原因是很簡單的,一個開悟的人走路看到螞蟻會特意的繞一下,怕踩到螞蟻,即使別人踩到螞蟻了,他的內心也會流淚傷悲的,更別說讓他看殺生了,但不開悟者,卻認為他膽小怕事沒有本事。
但開悟者都是有大智慧有大神通通透萬物的人,那只有自己裝禺裝傻裝癲,你說膽小就膽小吧,反正傷害眾生的事他不會幹的,也叫大智若禺,但其真實的人生智慧和修行功夫,是利益眾生致善良的無邊無際的功德。
象濟公李修緣一生瘋癲,但其內心卻是大慈大悲有大智慧大神通的。
因為一個人真正慈悲到了善良的極點,也就會有大智若禺大悲如癲的症狀出現。
同一件事情,殺生者手舞足蹈宣說自己多麼勇猛和有膽量,而有大智慧開悟的人,卻在內心為他所殺的這些生靈流淚難過,有些就願意自己在窮掏錢買這些被將殺掉的動物,不理解的人就認為這個人真傻,可能是禺痴和瘋子。
卻不知道,這個願意將自己不多餘的錢去救這個即將被殺掉的動物的命的智慧開悟者內心的真實感受,萬物同他一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人往往善惡就在一念之間的,善良有智慧的人看到的是萬物生命生存世間的生命弱小無自己能主宰的無奈,而不開悟者認為,你弱小,你是動物植物,我就可以隨意剝奪你的生命,卻不想動物植物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和父母。
所以,人生不同的智慧看事物的存活眼界,就決定人性的善惡。
惡人心裡那是自己天下第一。
善人心裡那是眾生都能活命生存為善。
所以,為了應對世界的惡,而就出現了大智若禺大悲如癲的大智慧開悟善良的覺者了。
並非大智若禺大悲如癲的人沒有膽量和做強者的能力,而是已看透宇宙人生萬物和自己的人生的生命結局,不願意和別人爭高低而以。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真正的能開悟的人生修行的大智慧者,寧可自己大智若禺和大悲如癲,也不願和人爭高低的。
因為一個真正能開悟的大智慧者早已把人生與宇宙和萬物與世間的人事矛盾看的清清楚楚,人為什麼變惡生惡都清清楚楚的,也就只有自己如水一樣處下裝禺裝傻裝癲而笑他人不明白何為人?何為道?何為萬物生命的尊重與生命的來自不易?
善良與智慧是一個人成佛成聖成賢的最根本的保證。
看見別人的痛苦與動物受傷而能流淚的人,其就是一個有大悲佛心的聖人。
人們對人性的善惡與生死博殺爭鬥的產生根源沒有去深挖瞭解,只看表面人性的勇敢與不勇敢,卻沒有深究人性內在的善惡生死博殺爭鬥的真實原因?
大智者才若禺,大悲者才若癲。
人只有開悟了,才有大智若禺和大悲如癲的慈悲心和智慧心流出來。
-
8 # 堅持嚮往128
大智若愚
大智慧者心懷大志,為理想中的目標努力奮鬥,以德為事,不為小事小情去計較,能看透未來的事態發展,沒成就事業之前,不瞭解的人們視為愚蠢也!
大悲如癲
大悲應該指的是大災難,比如大地震,大臺風或大的交通事故,造成了嚴重後果,心繫大眾者.看那慘劇又無法挽回,因此心裡產生了憐惜而憂傷,體現出異常的表情吧!
大智若愚,大悲如癲。是心胸廣闊,有大志曏者的境界。
-
9 # 首席戰略研究員
大智若愚:一個戰略思維方式的人的悲哀!
大智是相對小智來說的,按我的說法就是戰略與戰術兩個思維層次。在往下看之前,建議先百度一下“戰略思維方式”,太長就不搬運了。很多人一聽到戰略兩個字就以為是戰爭用詞,其實那只是戰略在軍事上的運用。簡單來說,戰略是對全域性性的、高層次的、重大的、影響深遠的、具有普遍性適用的問題的思考習慣,滿腦子組織的健康長遠、社會的和諧公正。比方說尊老愛幼,其意義之深遠,運用之廣泛,我一眼就把它歸為戰略級問題。相對的是區域性思維方式,我把它叫做戰術級思考,再往下層次的思考我稱之為操作級思考,也就是具體操作細節的思維方式。
三種思維方式,具體體現於人的注意力習慣於關注的層次的不同而不同。注意力習慣於停留在操作層面的人最多,他們不喜歡思考,面對問題總喜歡感情用事,卻對具體操作很敏感,少數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人也能脫穎而出,最典型的就是神槍手。戰術級的人是少數,戰術級高手們很擅長解決具體問題,他們如果想玩壞一個人能輕鬆拿出上千種辦法,在他們的領域裡獨孤求敗,唯一的不足就是缺乏戰略思維,這些人從老百姓到開國元勳都有(個人認為彭德懷是戰術級人物,意外嗎?),理解不了毛澤東堅持要出兵北韓以及打完印度不爭地盤的戰略意義的人,基本都是沒有上戰略層次的。戰略級的人極少,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蘇格拉底、毛澤東等等,喬布斯憑一句“搞營銷的人來搞產品不行”,也進入我劃分的戰略級智者圈。(對了,在我看來,張小龍的戰略高度有可能超過馬雲。個人嚴重不看好馬化騰,但馬化騰身邊有戰略級智者,正如鐵木真身邊有丘處機一樣。)
看看《道德經》,通篇都是戰略思維語言,都是能讓人想到很多很多事情的語言。但是這並不能掩飾戰略大師們在戰術層面上的笨拙,神秘是老子揚長避短的手段,莊子被人以為是瘋子,而蘇格拉底面對家庭問題只能選擇超凡脫俗。這些戰略大師們一邊戰術笨拙著,一邊說著洞悉全域性揭穿本質決定勝負的話,給人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其實只有親身才能體會明白,大智若愚真不是鼓勵藏智,不是什麼難得糊塗,戰略級智者在戰術層面裡不是若愚,而是真愚,又愚笨又遲鈍。最佩服毛澤東同志的地方,是他用四渡赤水把一場失敗的戰術級戰役,時間拖長、地域拉大,生生的打成並開創了戰略級的運動戰,把不擅長的維度裡的東西拉到擅長的維度裡來應對,這是戰略級宗師與其他戰略級智者的分水嶺。
大智若愚,什麼時候大智什麼時候若愚,臨界點在哪裡?戰略級思維方式對戰略級以下的打擊的容忍度很高,經常可以若愚,但是對戰略級打擊零容忍,不過前提是有戰略級敏感以及對方層次不比自己低可以造成戰略威脅。比方說,“借題發揮”不能忍,因為如果預設這一次,那人家下一次借題發揮可以打擊他想打擊的任何地方,如果預設對方借題發揮的打擊,就等於任人蹂躪,喪失主權,放棄自己的所有思想,成為傀儡,這是任何上到戰略層次的人都不能忍的事。而對於戰術級的精準打擊,比方說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等等,“若愚”就是他們的常態。所以,如果你想看看一個人是庸才還是人才,以此一試便知,但凡面對戰略級打擊都能不皺一下眉頭的人,一定是沒有高度的。
應該沒有人天生具備戰略思維,我是32歲上過泰山去過北京之後,才攀上戰略層次的邊緣,後來一發不可收拾,越陷越深。所以戰略思維方式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但是得衡量一下是否值得,因為戰略思維方式,在日常中應對問題時會劣大於優。所以長於戰術層面,也能思考戰略層面,就是上上之選了,不能作此思考的人,應該也看不到這裡。能看懂我分析思維的人應該不多,認可的人更少,能受益的很可能沒有。因為我並沒有提供解決方案,僅僅只是在表達一個深陷戰略思維方式的人在面對廣泛的戰術級問題時的愚鈍和苦惱。
二、西方理念
小故事
先來個小故事。從前,有一列三車廂蒸汽火車,車頭有個老司機和一個搬煤工,第一節車廂全是上流精英,第二節車廂全是普通百姓,第三節車廂全是吃火車福利的“蛀蟲”。突然,老司機突發心臟病身亡,而搬煤工只會搬煤進鍋爐。在一個急轉彎時,因沒人制動,最後一節車廂第一個被甩下山崖,百姓們歡呼雀躍直呼天隨人願。然後前面是一個很長的上坡,煤已經燒完,第一節車廂的精英用錢買下第二節車廂平民們的所有可燃物丟進鍋爐,包括車箱皮,然後精英們覺得少一節沒有利用價值的車廂的話,火車能跑更遠,於是御掉了連線第二節車廂的鉚釘,窮人們也掉下了山崖。終於火車上到坡頂,而上流們也沒開心多久,火車沒開多久就再也開不動了,這時來了幾匹狼,孱弱嬌貴的上流們臨死前還在想像那幫窮人們要是在就好了。(改編自某個獲獎動畫)
資本主義缺陷
黑暗森林法則之商業邏輯
這個小故事是資本主義缺陷的一個縮影,從故事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社會時不時要來一次車毀人亡,再重建。當然,精英們會學聰明,會用施捨來換取時間,但是被施捨的人也會學聰明----變懶!然後施捨更多,換來更多人變懶,結果依然是一次次翻車、重建,這是《資本論》早就講清楚的事。但《資本論》沒講清楚的是,為什麼西洋人會走向資本主義?這是有其必然性的,因為:西洋人任何事情都遵循商業邏輯!經常有網友說某某國家又被打臉,其實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人家早已在戰略層面固化了基礎邏輯,你在戰術層面的打擊,永遠不能迫使他們改變絲毫。要想復興中華,引領世界,就必須在戰略層面上體現出咱們的優勢和特色!
即時邏輯
商業邏輯好不好?有沒有缺陷?很容易我們就會發現,商業邏輯是一種吸血邏輯,這是它的優點,也是美國之所以強大的基因所在。而它的缺陷也不是無跡可循,從時間軸上來分析就會發現:這種邏輯無視過往,一切向前看,不尋因,只在乎現在與未來的聯絡,因此,這是一種即時邏輯!即時止損、即時止盈,不去理會為什麼!只講即時對策,不尋因,這是商業邏輯的致命缺陷!比方說西醫,只講究針對病情,不尋求病因,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講究眼睛出毛病要同時治理肝臟;比方說法律,只講究針對事實和結果,不講究懲罰事因挑起者寬大被挑事者。由此可以看出,即時邏輯作為商業邏輯的底層邏輯,無疑是優秀的,但是也僅限於商業邏輯,用於其他地方,就會出現廣泛的問題,甚至出現“人人都有犯罪動機,人人都可能犯罪 ”這種惡論,這也是不尋因的即時邏輯打造的文明的必然走勢。
從策略層面來分析,我們又可以發現這種即時邏輯只講究堵,而不講究疏。像美國,今天打這國,明天打那國,今天講好如果你棄核就跟你好,明天你真棄核了照樣制裁你……可以這麼講,從宏觀戰略層面來看,西洋人的底層邏輯——即時邏輯就是一根單向邏輯,著眼的是片面而非全域性,所以其缺陷是巨大的,更是不可能帶領人類走向和諧與幸福的,只會給其他國家帶去災難,只能造福他們內部的上層精英。不過西方文明這些年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很大,相比於中化文明未傳播過去時已經優化了升級了,像巴菲特、比爾蓋茨等人,已經結合了中西文化,昇華了。但極少數代表不了絕大多數。所以,其底層邏輯架構一天不變,缺陷就依舊存在,具體表現就在於內外的和諧程度。
對西洋人的理念我只作這些分析,但應該已經很說明問題了,我們的理念最多隻能參考外國之長用於商業上,其他領域絕不能照搬,必須走出屬於我們的更好的道路!
三、中國現狀
案例分析
首先擺事實,察問題。“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再哭,警察叔叔抓你去坐牢”、“良心多少錢一斤?”、“不是你撞的你會扶?”、“大學生用鎖搶座位”、“熊孩子虐殺2歲男童”、“12歲男孩弒母”、“還能再偷300天”、“校園欺凌頻發”、“央視評論:持票卻上不了車,動搖了乘客對規則和契約的信仰和敬畏”、做賊的摔傷了還有膽告業主、說句公道話出門就被打、家長為了孩子的面子逼老師辭職、救死扶傷怕碰瓷、食品安全問題、偷工減料問題、利益引發的道德問題……太多太多社會不和諧的問題,就像打地鼠,這裡打下去,那裡冒出來,曝光了就解決一下,永無寧日,我們的社會怎麼了?
直到關於正當防衛的全民大討論,引起大量網民對法律的質疑。我們依法治國的戰略路線已經走了幾十年了,從結果來看,法律是越來越完善了,而社會卻不見和諧,法律的制定早已趕不上問題的出現,在外華人眼裡,雖然咱國家的形象高大上,高層智者無數,但咱們國民已經跟盲流、蝗蟲無異,以至於華人出國旅遊都有被歧視被坑的趨勢,看看那些國外奶粉代購被抓的新聞,國家形象與國民形象的差距已經越拉越大了。舊中國時,華人被歧視還說得過去,但一個北韓戰爭,打出了國內外所有炎黃子孫的尊嚴,然而現在,我們的尊嚴似乎又回到瞭解放前,怎麼會這樣?
四、分析原因
總論
總的來說,這是我們社會的底層邏輯全面向商業邏輯轉型所必然出現的社會問題,因為商業邏輯的基礎邏輯——即時邏輯的缺陷的外在表現形勢就是社會的不和諧!美國經歷了上百年的治理,下層的抗議,上層的讓步,才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到今天,然而犯罪率依舊居高不下,底層人民生活依然是坑,對外仍然是吸血。就這樣一種下限高上限低的理念,這樣一種遠景既不光明也不光彩還很難成熟的理念,為什麼會被我們全盤吸收?
一、創傷後遺症
兩百年一盤棋地來看,一個屈辱的近代史,讓無數華人徹底否定掉了傳統的一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自己滿心鄙夷:中醫、針灸、《論語》、《三字經》……而外華人卻如獲珍寶,我們卻依然陷在積貧積弱被侵略的心理障礙中崇洋媚外,一心向洋!就因為創傷後遺症嗎?這不合理,也該治癒了,請理性看待我們傳統文化。
二、國外勢力
如果說黑孔孟是創傷後遺症的表現,如果說黑中醫背後有西醫乳酪的背景,那麼黑魯迅、黑岳飛、黑《水滸傳》、黑霍去病等等事件背後就一定有其戰略推手,大機率可視為國外勢力正在或一直在有組織有計劃地顛覆我們的文化自信!他們黑毛主席失敗了,黑革命烈士也失敗了,就來黑魯迅、黑岳飛,連“孝”都有人斷章取義說成是道德綁架……,就來“農村包圍城市”了。他們的戰略目的就是要擾亂我們的社會,讓我們喪失文化與獨立的自信,從精神上理念上征服我們,從而讓我們化主動為被動對美國唯命是從!
三、時代的使命
一百年前,打倒孔家店有其歷史的原因。從五四運動到改革開放到今天的這一百年,中國所處的戰略發展階段,可視為中華民族復興的第一階段:“做大”。在這個階段,需要快速提升下限,需要急功近利,需要放下仁義道德,需要“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需要簡化漢字掃盲,需要放下傳統文化所代表的“穩”,一切為國家總戰略服務,擁抱西方理念擁抱商業邏輯沒有任何毛病。但是現在我們國家富裕了,然而環顧四周看看我們的社會吧,人心如此浮躁,成功的定義是得意,劣幣正在驅逐良幣,小人正在驅逐君子!
民族復興第一階段已經勝利完成,外有中美貿易戰,內有關於“正當防衛的全民大討論”,這兩個事件的出現,就標誌著民族復興的第二階段正式來臨,戰略轉型的時機已到!!第二階段主題是什麼?是“做強”!這個階段的主旨是沉澱,是沉穩,是船大不好掉頭,穩字當先!因此,“做強”階段的戰略總方針必須是“穩”!毛主席說過:一切勝敗,皆決於內因!如果我們罔顧事實,仍然沉浸在第一階段戰略成功的喜悅中無法自拔,繼續一本通書讀到老的話,國家危矣,民族危矣!!!而穩不是一句空話,怎麼穩?
五、出路
1、經典傳統文化
有人寫了本書,叫《醜陋的華人》,還有一些諸如此類的書,強烈批判華人的“髒、亂、吵”、“窩裡鬥”以及“不能團結”等,並將原因歸結於“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濾過性的病毒”。還有電視劇《天道》,也把矛頭直指傳統文化。但經我認真分析發現,大家所批判的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傳統習俗,而不是真正的傳統文化,我們暫且在“傳統文化”前加“經典”兩字吧,以示區別。比方說清華校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出自《易經》,比方說《三字經》,比方說《論語》、《弟子規》、《大學》等等,誰能說我們的經典傳統文化沒素質?而傳統習俗就別提了,解放初期我們有八成以上的人是文盲,九十年代還在掃盲呢,所以無論專家學者們怎麼說華人不好,經典傳統文化可不背鍋!經典傳統文化若能普天取代傳統習俗,敢教素質換新天!
一個民族,被外來者打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站在前人的理論上總結教訓,不利用自身優勢同化外來者,反而把前人的寶貴理論全拋棄,轉而全盤擁抱勝利者的片面理論,也不管自身劣勢究竟劣在哪,劣在傳統還是劣在文化,也不管那勝利者之所以贏,仗的是戰略級、戰術級還是基礎級的優勢,不可悲嗎?大體來說,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被打敗過三次,第一次,宋朝一方面敗給自己的安逸,敗給了忘戰必危,另一方面蒙古人勝在成吉思汗這個戰術大師的橫空出世,而鐵木真在戰略層面的理論也是求助於漢人丘處機。第二次,明朝一方面敗給了天災人禍,另一方面滿清前面幾個領袖確實勵精圖治,然而滿清打下江山不也是被我們的文化全包容了嗎?第三次,近代史。清朝一方面敗給了自己閉關鎖國之後的連鎖反應,換成漢朝皇帝試試?另一方面敗給了西洋人的基礎科技。這麼看來,前兩次對手的優勢在戰術級,第三次對手的優勢在基礎級,即然如此,我們有什麼理由拋棄自己經典傳統文化中寶貴的戰略級理論呢?
毛澤東同志簡化漢字,是針對快速掃盲,鄧小平同志的“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些都是戰略大師們針對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制定的對症下藥的階段性戰略方針,但是這些戰略大師們走了之後,我們的民族戰略理念如何發展?誰來操刀?如何設計?戰術上的勤奮與成果,掩蓋不了當下戰略上的茫然。我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民族,這個巨人就是成就我們五千年曆史不曾中斷的經典傳統文化!要組建我們自己的理念,就必須參考我們的經典傳統文化理論,並結合西方的商業邏輯。我們的經典傳統文化理論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的,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是無數先賢智者的結晶,經歷了幾千年的考驗,所傳承下來的理論。但我們的經典傳統文化沒有缺點嗎?有,那就是領袖家傳制,這個請見後文分解。
2、尋因邏輯
我們的經典傳統文化的基礎邏輯是尋因邏輯,講究的是在源頭上消滅,防微杜漸。比方說中醫,講究的是病源(找錯病源的是庸醫);比方說傳統審案,講究的是嚴懲肇事者,寬大處理被肇事者,針對的是小人,保護的是君子,維護的是正義!我們小時候打架被老師審判時,總有一方會理直氣壯地說“他先動的手”,老師調查清楚之後也會懲罰先動手的同學,可現在老師會教學生被打不要還手,不還手是他錯,還了手是你錯……這就是即時邏輯與尋因邏輯的區別,即時邏輯眼裡,動手是錯,還手也是錯,都接受懲罰才是公正;而尋因邏輯眼裡,只有初因是錯,打擊錯就是對,所以還手是對,嚴懲初因寬大後因才是公正。即時邏輯與尋因邏輯,在中國正在進行激烈的碰撞,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尋因邏輯日漸勢微。
我們的法律,與民間的經典傳統文化意識出現的偏差有加大的趨勢,案例前文已經舉了很多,高潮在於正當防衛等幾個案例的出現。大家回想一下關於正當防衛的案例,是不是沒人討論挑事者的責任?是不是每個人都在思考被挑事者的應對合不合法,屬不屬於正當防衛?或許正應了那句話:法律是限制好人的,論語是遠離小人的。但我現在請各位站到更高一個層次來看一看這種思維方式吧:流氓挑釁君子,君子要應對流氓,君子本來就不善於應對流氓,為什麼還要受那種種限制?而對於事件的根源和起因:流氓的挑事——卻都選擇淡化、無視?滅火大家都知道要對準火源根部,為什麼這種社會病就不能治根治本呢從源頭治理呢?
就比方說“酒吧王浪案”,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面對酒吧流氓的挑釁,正如一謙謙君子應對小人的進犯,從正當防衛的視角來看,你就會無視整個事件的起因,你就會不分青紅皂白、不問是非因果、不懲惡揚善,只看形式和結果,只看那被挑事者的應對是不是在法規範圍內!而惡人擁有絕對的主動權,你衝動了,有法律制裁你,你要是慫了,他能壓榨出你最後一滴眼淚。就算有極少數人很理智,但正當防衛這種有無數種場景無數種處理方式的東西,這種放之全民都沒幾個人能說得清的東西,就算是很理智的人在那樣的情況下就能把正當防衛做得好?事後說得清?這是要全民法學專家的節奏嗎?
還有趙宇案經歷了從故意傷害到過失重傷再到防衛過當最後到正當防衛之間的反轉。如何界定犯罪、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對司法者來說都是極大考驗!正當防衛,是即時邏輯的產物,同西醫一樣,是從事件發展的過程中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從源頭解決問題,就像轉彎不讓直行,害死多少人?卻仍然每天都有無數人在犯……這種處理方式的結果就如美國警察的世界觀:“人要犯罪是正常的”。翻譯成中文就是“司機轉彎不讓直行是我們控制不了的”,毀三觀不?但如果換一種戰略,對挑事者以嚴懲,對被挑事者以寬大處理,對事件的初因、根源以嚴格控制,把罪惡控制在萌芽狀態,那麼現在的各種安全事件,又怎麼會如打地鼠一般,打了這裡冒那裡?
“倡君子,懲小人,半部論語治天下”式的尋因邏輯,與每一種矛盾場景都出臺一條法律的千萬條法律治天下的即時邏輯,哪個更好?哪個才是民心所向?
3、疏與堵
萬法治國與半部論語治天下,不僅僅是尋因邏輯與即時邏輯的較量,更是堵與疏的抉擇!幾千年前,大禹治水過後,“堵不如疏”就成為了中華大地的公理。半部論語治天下,那叫疏心,治心,把焦點放在民心上,引導民心向善,明確告訴老百姓哪類行為是君子小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然後倡君子懲小人,懲惡揚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老百姓心中都有了一杆稱。
而用法律治國,那叫堵心,把焦點放在事上,然後對各種各樣的事用法律明文禁止,事少還行,事多起來,有什麼樣完美的制度能擋得住咱中國流氓的腦洞?何況還有些地方法律管不到,比方說“校園欺凌頻發”,還有那個弒母的男孩,法律判不判他刑其實已經不重要了,我們的經典傳統文化已經判了他刑,人民的心裡已經判了他死刑,他不可能再正常融入社會!所以,只教知識只教技術只教各種外界的東西而不教心,只堵不疏,和諧社會恐怕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4、文字
中華文明與外國文明的本質區別在於文字,以及文字帶來的潛移默化的連鎖反應。這種連鎖反應,有的人花半秒鐘就能看透,有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思維的基礎工具就是文字,文字是一個民族發展方向的最大戰略推手。從戰略層面來看,地球上只有兩種文字,除了中國繁體字,其他一切文字都是符號,與意義沒有多大關聯,而繁體字在最初設計時的戰略方向就是表意的,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就是對繁體字設計者的戰略意圖的最貼切的描述。說到繁體字,就不能不提最具代表性的兩種文字:英文和簡體字,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首先,英文精度是很高的(好幾萬的詞彙,精度不高都不行),所以西方科技先行一步,作為符號語言,英語用於電腦程式設計也確實比漢語好,比較準確,所以造成了西方人重視細節、什麼樣的基礎研究都有人搞等等優點。但不可否認的是,精度與片面成正比!再說說漢語,漢語精度沒那麼高,表意語言的短板,很多形容都挺模糊,不適合用於科研,但是漢語的優點是高度,是全面,是寬廣的視角,是深遂的內涵!高度這東西不好也好,不好在於科研,華人就很不喜歡搞基礎研究,亮堂處的科技高度發達,而角落裡的基礎科技無人問津,做軟體的大把,做程式語言的沒有。你搞個基礎研究,人們會問你:這樣這樣一搞就行了,費那勁研究幹什麼呀?而西方人一根筋:搞出來再說。所以中國的科研製造基本靠政經從上往下推動。好在寬廣的視角給人無與倫比的運用能力,任何工具到華人手裡,我們都能開發出最多種可能的用法與用處,當年幾瓶酒就把老大哥手上的大量軍火弄了過來……
再說說內涵,繁體字誰寫誰知道,靜下心來練字,越寫越氣定神閒,越心如止水,要論文字給人影響的深遂,還屬繁體字。而簡體字就不倫不類了,作為表意語言太簡表不了意失去了內涵,作為符號語言太複雜,尤其是一些正能量的繁體字的簡化,真是莫大的損失。雖然比繁體字筆畫少了,書寫速度快了,但是越寫越浮躁,越寫越想放下筆去玩。人就是這樣,給你簡單的,你想要更簡單的,給你方便的,你想要更方便的,於是人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急功近利。打個比方,簡體的“愛”字,連續寫多幾遍之後,你會有一種感覺:這個字是愛嗎?愛字怎麼會是這樣?這就一個符號吧?你的心會偏離這個字!但是寫繁體的“愛”字,寫得多了,你會更深刻地理解愛,會字人合一,會把心沉浸到字的意義裡去!棄了繁體字,便註定了世人傾向於浮躁和急功近利。
繁體字在人性穩定性方面的推動,無疑是符合復興中華的階段性戰略方針的。英語是最基礎的操作級文字,就像螞蟻窩一樣,是一種由下往上推動的戰略力量,雖然大方向不一定正確,但基礎發展永不止步,是可以長盛的。繁體字是一種戰略級文字,是一種由上而下,由內而外的設計,也是可以長盛的。雖然基礎細節不太注重,但是勝在穩,穩了五千年了,大方向大事情更傾向於王道、聖人。其他的語種,那些上不著戰略級(簡體字跟日語同屬戰術級),下不著操作級的語種和民族,可能因個別戰術級宗師橫空出世而鼎盛一時,但最終要麼隱忍,要麼被淘汰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蒙古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戰略級文字的民族不同,他們可能因個別無能的人上臺而短暫隱伏,但一旦有得道多助的人上臺,又會迅速復興!
使用戰略級文字的民族,可以包容其他一切文字,因此,我不反對把英語作為主科,但前提是繁體字的通行,這樣我們就能駕馭英語,而不是被英語駕馭,放著英語有那麼多的優點不用多浪費?但是如果放棄繁體字,就代表向符號字轉型,而英語是符號字的至高點,人家西洋人又是用英語的祖宗,咱用符號字從頭再來贏的這場理念戰爭、這場萬年持久戰的可能性有多少?
另一方面使用非戰略級的文字的民族一旦擁抱了表意的戰略級文字,就會被戰略級文字所包容和同化,再也難以擺脫,如南韓日本滿清蒙古。如果說文字簡化是進步,那日文更簡,但是請看看日本人有出過戰略家嗎?繁簡有個度,繁到甲骨文不行,簡到讀不出意義,簡到人心浮躁也不好。
簡體字,簡掉的是民族的戰略悟性,使用表意字的人的戰略悟性,起跑線就比別人高!不是隨便弄個什麼文字出來都能推動一個民族常坐世界第一寶座的!就算現在恢復繁體字的通行,到繁體字的力量體現於社會,起碼也得一兩代人,咱們的“一帶一路”能支撐多久的輝煌?唉,我沒什麼資格心憂天下,但是身為炎黃子孫,看著遠處的深淵,甚感心痛!
君聖臣忠師道父嚴母慈子孝
概論
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於是很多人反感統治階級,討厭被壓迫,以前”坑害“老百姓的那一套忠孝仁義當然是能避多遠避多遠。但是,各位,請理智地想一想,這個世界不需要治理嗎?既然需要治理,就必定有層次,既然必定要有層次,那麼真正坑害老百姓的是忠孝仁義的理論嗎?不是的,真正坑害民眾的是那些失道寡助的君主,是那些地主官僚的壓迫,君不見那明君時代路不拾遺的天下盛世?人類的兩個盛世都在中國,這不就是問題不在經典傳統文化的鐵證?況且古代的問題到了現代都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決,前文講到的經典傳統文化的缺點——領袖家傳制,現在都已經是選舉制了,無道寡助的人成為不了領袖了,古代那些問題都是人性與封建制度的問題,不是忠孝仁義這些文化理論的問題。
現代社會的形態理論上就兩種形式:中心制與集體制(民主制)。先說集體制,如西方的議會,一方面,由一群戰術級的人(個別戰略家在民主環境中必定因難以獲得認同而難有作為)民主出來的決策,依舊是戰術級決策;另一方面集體制是防止中心化領導人的私心,但是如果一群人個個都有私心呢,一群人維護這個群體的階級利益呢?英國脫歐已經暴露了這個問題,歐洲人正在對集體制喪失興趣。所以這是集體制的的短處,集體制不會有真正的戰略大師掌舵,那麼天下為公、全民福祉、八方來朝怎麼可能出現?但是集體制的短處並不算很短,因為戰術級糾正可以很迅速,可以說長處不長,短處不短。而中心制的長處就在於擁有一個開明的戰略級大師的掌舵,短處在於如果上臺的人沒有戰略眼光,後果是對整體前景的嚴重傷害。這樣一來就長處很長,短處很短了。
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了:中華的復興,中國的盛世,理論上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中心化的組織中一直有戰略大師掌舵。得出這個結論之後,再來看看我們古代的君主家傳制,天地造萬物,人類中要出一個王者,當然不一定誕生在領袖本家或本族內,所以理論上以及事實上家傳制必定是合久必分、盛久必衰。如果上古時代的禪讓制堅持下來或者演變成選舉制而不是家傳制的話,“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早已不是一句空話!所以,我們領導人的選舉制,已經最大程度地避開了經典傳統文化中的這個陷阱,這是我們民族的福音,而我們的經典傳統文化也有了最理想的環境。
君聖
“聖人之在天地間,為眾生之先”。我這半生都在尋找驅動力,尤其是最近一兩年,每天都在苦苦思索。之前我以”仁者“為最高理念的,但是作為一個仁者的道路,是沒有驅動力的,後知後覺甚至躲在幕後,都不影響作為一個仁者的存在,這就讓人很被動了,雖明知被動不好,但安於被動並不違反仁者邏輯。我師父是戰術大師,跟我講過很多很多驅動,但都是戰術級的,比方說父母、結婚、養老、責任、擔當,以及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苦難等等等等,但建立在客觀條件上的戰術級的驅動滿足不了我的追求,因為戰術級驅動不可能成為戰略理念的支撐柱。
直到2019年4月5日我才悟出“聖人之在天地間,為眾生之先”的真義,這理念無視一切客觀條件,在任何時候都能給人以力量,這是最完美的驅動力!這是真正的原動力!!!以前我常想,當一個人承擔很大的責任,天天很多很多事,幾乎沒有自己的私人時間,像周總理一天只睡四個小時左右,是力量什麼在驅動他們?後來我明白了,如果你把《進化論》中說的“人是由猩猩進化來的”當成真的,你的行為就會傾向於動物,畢竟有了藉口嘛,人也是動物;當你把“聖人之在天地間,為眾生之先”放在核心戰略位置,你會感受到力量!
“為眾生之先”的“眾生”我理解為並不是特指華人,也不是指人類,而是指所有生靈,人是天地之精華,老子就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對所有生靈負有責任!無論是《易經》、《道德經》還是《論語》等等,我都沒有找到戰略級驅動力,他們詮釋的或世界觀,或人生觀,或價值觀,就算毛主席的一些偉大的論點,如“槍桿子裡出政權”、“為人民服務”等等都沒找到驅動力,唯《鬼谷子》開宗明義:“聖人之在天地間,為眾生之先”,為中華乃至人類的智者點明大道方向,提供驅動力,為中華文明的五千年發展打下基調,也為世界大同提供了可能!
春秋戰國及之前時期的智者先賢們的戰略高度,都是站在全人類和全宇宙的高度去思考,我輩真是連望其項背都難。《三體》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則,在鬼谷子面前,就如熒光皓月。人類文明的前景,是毀滅還是更上一層樓?眼前的迷霧,在鬼谷子的智慧穿透下消散。黑暗確實是宇宙永恆的背景,但在這背景下的演出者都是光明!
“聖人之在天地間,為眾生之先”是人類乃至宇宙中任何智慧生命至高的核心戰略理念與驅動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是什麼?這就是!”為眾生之先“意味著擔當天下福祉,這理念包容其他一切先進理念,任何其他理念和驅動力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任何不是以這一點為最高戰略和驅動力的個人或組織,終將歸於平淡。以鬼谷子的大智慧為核心,與其他先進理念相結合的中華民族,必將引領世界的和平與繁榮!
臣忠師道父嚴母慈子孝
臣忠,組織中的人都積極配合戰略大師的掌舵。我們民族還保持著這個優良傳統,只要君聖,臣絕大多數都忠。看看美國總統為了一道牆罷工幾十天的尷尬,就能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我們是忠君的,而君也是愛民的。作為師,就授業;作為父,就嚴於律己和家人;作為母,就慈愛為懷;作為子女就孝敬父母。身在什麼位置,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為人所動,做最好的自己。這裡把孝字拿出來講一下,有人斷章取義地把孝說成是道德綁架。“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從這話就能看出“孝”在經典傳統文化中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教”有因果關係的,一個毫無家教的人會行孝?不大靠譜吧。再看“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這句話,意思是承認了父母不盡責家教的後果,就是不孝。所以經典傳統文化沒有道德綁架“孝”,而是把父母與子女各自的責任說明白了而已。
總結,弱是積貧積弱,強是積富積理念。當今世界誰怕誰?一切外在的社會活動,都有其背後的理念支撐,或混亂或清晰,誰的理念更先進,誰就能贏得長遠的未來!當我們國家在這富與強的轉型之際,我想大聲吶喊:炎黃子孫們,請找回華夏的自信與包容!五千年一盤棋,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結前人的教訓,打造我們自己的戰略理念,復興中華,踏上征途,我們的目標是大海星辰,美國不放在我們眼裡,我們的理想是福臨天下!!!
回覆列表
應該是無法比擬的痛苦以後的清醒,大徹大悟的淡定,才能夠達到大智若愚。悲傷過度,一種淡然,看這個世界,看這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