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創業投資家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隨著經濟水平不斷上升,城市化程序不斷加快,人口越來越向大城市集中。層層向上流動,山裡→村裡→鎮上→縣城和市裡→省會和大城市→一線城市→國外。

    一個城市的潛力如何在於能否吸引和留住人才,因為人才才是第一生產力。未來城市的發展也是一樣的,除了像深圳和雄安這樣的戰略性政策原因外,一二線城市不管是從經濟發展、教育醫療還是配套設施對人才的吸引力都要遠遠大於三四線城市。

    這就是“城市虹吸效應”資源、政策、人口不斷的向核心城市聚攏,一二線城市不斷的吸收來自三四線城市的優秀人才加以壯大,最後形成聚集效應。想想北京這麼NB,但離它很近的石家莊卻爛的扶不起來,你就明白了。

    那為什麼最近大家都在搶購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呢?

    1、春節期間一二線處於傳統的樓市淡季,成交處於一年中的低值。而三四線大量返鄉置業的居民則趁放假回去把房子這件大事搞定。“送錢送房送戶口”、“新春88折大優惠”、“春節一口價限價銷售”等等……促銷橫幅在三四線城市的售樓中心處處可見。與一二線城市大部分新建樓盤關門放假不同的是,三、四線城市的銷售中心有銷售員值班,接待購房者,可進行正常交易。以杭州為例,春節長假期間(2月15日-2月21日)杭州市區(不含臨安)新房一共才簽約10套。

    2、市場上出現的搶購三四線城市房子基本上都是一線城市的周邊,那是針對一二線樓市的調控政策導致資金溢向三四線,三四線房價上漲,這是這些三四線仍有人搶購房產的邏輯。再加上本身三四線生活的人挺安樂的,也沒有購房計劃,結果一群一二線消費能力的人湧過來,毫無防備的也恐慌了。雖然我家小孩才上初中,但是你們這樣搞,我小孩以後該買不上房了,趕緊存一套。

    所以大家看到三四線城市樓市遭到瘋搶不用慌,因為除了環北京、環上海、環深圳之外,其它地方三四線城市的房產只有居住屬性,沒有投資屬性,更無金融屬性。幾十年後,中國也會出現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大城市人口爆滿、資源集聚而小城市或者縣城出現“鬼城”的現象。

  • 2 # 城市中流浪者

    3.4線城市,只要製造業上的去,工資跟1.2線相差不大,沒人會待在1.2線城市,熱點城市都是個屁,都是靠壓榨底層工人,然而現在1.2線城市工人也看到的這一點,工資不高,各種套路,都不進廠了,你可以去工廠裡看看,底層工人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你問他們有錢買1.2線的房子嗎,3.4線買著都壓力大,現在買的都是投機倒把的,買房就相當於炒股,現在雖然一路高漲,看看黃金,一路高漲金價賣到480一克,現在多少不用我說了吧,自住趁早,炒房不怕死就進,

  • 3 # 使用者93612490069

    一二線城市發展完必然會發展三四線城市,但是在發展速度上三四線城市可能會慢一些,因為一二線城市有著國家的眾多資源支援,但是,是不是一線永遠是一線,二線永遠是二線,三線永遠是三線呢,三線永遠不可能躋身一線城市呢?這倒也未必,現在的中國叫魅力中國,很多三四線城市現在都站出來宣傳自己,只要被大家認可,只要能讓經濟發展起來,只要能讓這個城市有文化素養,就有機會躋身到一二線城市的行列中,自己不要放棄自己這是首要,跟著中國經濟發展的腳步砥礪前行。

  • 4 # 新感觸網

    我來自一個四線地級市,在二線省會讀書4年,在一線上海工作了 10年。

    談談我的感受,我五年前在家鄉5000多買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這幾年房價持續上漲,現在該地段房價已經是8000+了。這幾年在上海工作也是一直為了還清這套房子貸款打拼。今年還清了貸款,感覺壓力小了,但是結婚生子後,孩子教育的壓力隨之而來,下半年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目前糾結於回家還是在上海。

    家鄉畢竟只有春節才回去,平時一直在上海工作,家裡除了親戚沒有啥朋友,如果回去做什麼工作?社交圈都是問題。

    上海現在房租,生活成本,小孩教育也是問題。有句話很貼切,融不入的異鄉,回不去的故鄉。

    但是年紀越來越大,這個有問題就要好好考慮了,到底回四線城市還是在一線城市,目前我還沒有決定。

    我想像我這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年輕沒有結婚,剛畢業的都想在大城市打拼,但是現實很殘酷,又有幾個能真正的拼出好結果,到了中年也許危機感更強,但是四線的故鄉又是那麼遙遠、模糊。

    希望國家能給下面三四線城市多一點的政策支援吧

  • 5 # 大貓財經

    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整體來來說,依然是一二線城市的逐步擴大。從人口流動的角度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開始實行“人才引進”計劃,以福利待遇為當地留住高學歷的人才,同時有助於解決一線、及超一線的人口爆炸問題。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對於人才的競爭和流動,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之間,三四線城市並沒有競爭優勢。而人才是城市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留住人才才能實現城市的高速發展。從資本流動來說,資本的流動依然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之間,據統計,對外控股投資筆數的城市前十名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天津、南京、寧波、蘇州、成都。吸引外來投資筆數最多的十個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寧波、杭州、天津、廣州、蘇州、嘉興、成都。

    可見無論是資本流入還是流出,都是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之間,並且城市越發達資本的流動性越強。甚至可以說北上深透過一筆筆資本流動,引導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全國的資金流向和經濟命脈。從產業結構來看,三四線城市和一二線城市的支柱產業是截然不同的。一線城市憑藉其教育資源、政治資源、交通優勢和人才優勢等,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高科技新興產業及高精尖製造業更加發達。三四線城市的發展則更多的建立在其傳統產業上,如鋼鐵、化工等。而傳統產業發展成本代價較高、環境破壞較大,利潤微薄,高新技術產業的利潤及發展速度是遠大於傳統產業的。綜上所述,一二線城市依然佔據的發展的主要優勢,未來一二線城市會發展得越來越大。

  • 6 # 新思維看世界

    我用看到的和經歷過的來說說這件事情!

    1、普通人

    很多人都會認為大城市有發展,而且機會多,大城市機會多絕對是事實,因為大企業很少會把總部設定在三四線的城市,都會選擇在大城市,這樣對於職業發展來說,大城市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掙到更多的錢!

    但還有就是,大城市競爭也激烈,相應的各種物價也高,也就是說掙得多,花的也會多,最主要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房子問題,大城市房價普遍都高,甚至高到你三年不吃不喝都不夠首付的錢,在外面那麼努力不就是為了一套房子,不再是移動者,而是成為這裡的居民嗎?

    真實情況,壓力大、競爭高、日子苦逼還得使勁熬!發小做的是程式設計師,月薪25k,在北京8年了,最後還是在縣城買的房子,用他的話來說,想在北京買房,估計還得幹個十多年能夠首付吧,但是那會的年齡,還要琢磨琢磨有沒有這個必要,不行就去南方小城市買個房子,準備養老!現在租房子住,最怕的就是房東孩子結婚,結一次搬家一次!

    2、二般人

    全款買房、買車最多的不是一二線城市,而是三四線城市,甚至是農村!他們不願意貸款,揹著太多的債務,可以說不開化,也可以說是土豪!但是事實就是這個樣子!

    三四線城市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甚至很多地方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很強!二般人為什麼願意來這個地方呢!都是因為上面的普通人造成的!三四線城市缺少服務,各方面的服務資源,尤其是一些企業服務,空白市場甚至巨大!

    很早之前的同事,做網際網路推廣,從企業出來後直接奔到了一個三線城市,開了家小公司,用他的話說,這地方企業超多,而且都是實體企業,網際網路意識有,就是總是對接不上服務,大城市收費高而且溝通起來還不方便,在這邊那是風生水起!

    現在網際網路推廣、程式開發、品牌包裝設計,嫣然已經是一條龍服務,而且最好的是結賬方便,押款的事情很少有發生!圈子小,只要做好了一家,用不了多久,很多都會知道!

    3、三班人

    這類人是比較常見的,在大城市發展一段時間,積累人脈和經驗,同時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底蘊,在三四線城市尋找商家,既不脫離一二線大城市的光環,又佔領了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每月最多的就是出差,說不上辛苦,但是用大城市的服務搶佔小城市的市場!

    就像用QQ的價格買寶馬車的感覺,最主要還有大城市的信用背書和光環,接受度會更高!

    大城市是機會多,小城市潛力不小,但是最終還要看這個人,大城市裡面有很多窮人,小城市裡面也有很多富豪!你的發展不是在什麼地方,而是在於你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現在是答對也沒有獎環節,你願意選擇什麼城市!最終看票數!

  • 7 # 土土街

    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答。個人觀念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二線城市會越來越具有潛力。部分一線城市會放慢發展速度,部分一線大城市轉型升級向國際化方向發展。首先我們要了解一線大城市是以北上廣深等為代表的具有國際影響力都市,其次二線城市一般具有經濟活力計劃單列市或經濟強市,省會城市為代表,三四線城市則為一般區域內的地級市。一線城市人口增速明顯放緩,其實北上廣深人口增幅明顯縮小。城市化程序有所放緩,全國城鎮化速度5年約提高5%,假設人口增長率不變,城市化率不再變化。其2006-2011年一線城市人口增速達到34%,而同期全國城市化率不到1%,城市化程序下大量流動人口湧入一線城市。 就2025目標人口增速而言。一線城市人口增量看,限制之下人口增速不僅沒縮小,反而有所擴大,是因為深圳人口大增所大致。假設至2025年城市化率提升7個百分點,新進城人口7353萬,二線城市人口保持在2006-2011年四大一線城市人口增速,其他三線新增僅11%,甚至低於限制人口增長後的一線城市人口增速。城市基本面承受巨大壓力之下,未來你住在哪個城市確實值得好好考慮。 全國大量人口居住在三四線城市的現狀不會改變,未來三四線城市和一二線人口及資源互動將會更加頻繁,強者恆強,部分三四線城市人口繼續流出,部分具有經濟活力的三線城市將煥發生機向二線方向靠攏,而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可能會因省會城市的發展和大城市的虹吸而逐步向五線城市發展,但不改全國大部分人居住在三四線城市的格局。總量上來隨著中國城市化水平提高,仍然有大量的農村人要進城。城市和城市之間也將經歷人口在空間上重新配置的過程。人總是想往收入更高和就業機會更好的地方流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繼續增長的趨勢會延續,其他城市要做的就是努力成為人們嚮往的所在。 未來一線城市人口增幅確定之下,如今大量二線城市出臺政策,吸引人才落戶,但實際常住人口還需要城市的基本面出現較大的改善。不知道春節回鄉的你,有沒有發現老家的三四線城市,縣城和前些年相比房子像韭菜一樣蹭蹭蹭的冒,但是空置率又超高。小到村裡,又發現大大小小的地方都開始拆遷,農村的鄉鎮要大規模拆遷,鼓勵農民進城買房。 大政策引導下,不知不覺城鎮化就在進行著。在小城市給父母輩買一套房子,或者寒門子弟讀了大學之後,確實在大城市工作,奈何大城市的房子傷不起,結婚的物件又要求市裡有婚房,只能就當地的城市買,對於未來是回來還是再置換,走走看吧,農村的貧窮和黃土讓人只想進階。 而目前的三四線城市城鎮化仍有很大的空間,於是用購房補貼去搶人,但一二線城市資源和就業機會更豐富。有人如果明白城鎮化的輪動邏輯,或許在哪裡買房也不至於太為難,也或許就不會在當地買房。 但個人觀念是否能決定三四線城市發展潛力的地方並非房價,而是這個城市的發展方向和人口是否淨流入。

  • 8 # 中籌財稅實戰課堂

    未來城市發展的格局是:大城市發展會越來越好,而中小城市會越來越艱難。

    一、一二線城市是資本、人才彙集的地方

    資本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城市,而資本集中的地方也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人+資本是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基礎,未來隨著一二線城市在人+資本聚合力方面越來越強,城市的發展潛力也會越來越大。

    二、一二線城市是高階產業聚集地

    高階產業、高附加值服務業未來基本上都分佈在一二線城市,依靠人才資源和資本力量,這些高階產業創造出大量剩餘價值,提高了城市人群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的提高反過來又會促進人才、資本流入,推動產業進入良性發展。

    三、三四線城市人口空心化

    隨著大城市對人才的虹吸效應,人口會陸續流出三四線城市,沒有人口基礎,消費、住房以及其他產業都難以得到較好發展。

    四、三四線城市產業低端化

    高附加值產業留在了一二線城市,而低端產業會流入到三四線城市,由於處於價值鏈低端、創造的利潤低,那麼相應地人員收入、地方財政都無法和一二線城市相比。

    因此,未來城市的發展主要還是看一二線城市,資源向大城市聚集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 9 # 蔣昊商業觀

    我的觀點是:未來一二線城市的資源會越來越集中,城市規模會越來越大!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會繼續流向一二線城市!

    兩個理由一個事實:

    理由一:內地省會城市的虹吸效應:

    中西部省份,基本上是一家獨大的局面,從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安徽合肥、陝西西安來看,省會城市基本上集中了該省的絕大部分優質資源,包含資金總量、教育資源、交通資源、產業資源、就業機會等等。導致全省的人口都往省會城市遷移。

    理由二:中國城市化程序遠遠還沒有結束:

    中國城市化程序,至少還需要30年,什麼叫發達國家,縱觀全球,美國城市人口占了總人口的85%,英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86.7%,日本為89%,而中國只有58.52%,所以根據城鎮人口增長速度來計算中國城市化程序至少還需要30年,而農村人口往哪裡轉移,必然是到一二線城市居多。

    現象:中國城市常住人口增量前十名的城市:

    從2017年全國城市常住人口增長量來看,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杭州、長沙、重慶、武漢、成都、西安、鄭州、合肥。

    可以發現,常人口增量前十名的城市中,深圳和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常住人口增量一直遙遙領先其他城市,成都、杭州、長沙、重慶都是發展迅猛的新一線城市,所以常住人口增長也很快。

    再從城市資金增速排名來看:

    杭州、長沙、合肥、貴陽、南京、東莞、徐州、瀋陽、珠海、南寧位居前十位,這些城市都是新一線或者二線城市。

    總結:

    不管是從城市的資金總量或者是常住人口的增量來看,一二線城市的在未來的潛力只會越來越大,不過也不是說三四線城市沒有機會,有些新興的三線城市或者區位優勢明顯的強三線城市,也是有很好的發展潛力的,比如說襄陽、洛陽、株洲、衡陽、宜昌、柳州、蕪湖等城市。

  • 10 # 首席投資官

    筆者認為就中國的國情來看,在未來一定的時期內,人口會越來越向一二線城市集中,很多三四線城市人口都將呈現淨流出,特別是在不發達的省份和不發達的地區。

    大家在網上成天都說逃離北上廣、逃離一線城市等等的,其實出於很多無奈大家也真的都是嘴上說說,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下一代大家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向更高的層次去努力,想給自己、給自己的子女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

    可能很多人認為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的想法,不能代表真個中國社會。很多人還是期待三四線城市慢節奏的生活的。那麼我們用資料來列舉一下過去的幾年的一些人口流動情況。

    在2005年到2010年城市化最快的幾年裡,人口淨流出的省份排名靠前的分別是: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江西、廣西、貴州、黑龍江。人口淨流入排名靠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浙江、上海、北京、江蘇、天津、福建。全國的人口流動明顯地持續向大城市和發達地區轉移。

    中國人口總量大機率在2025年-2030年左右出現拐點,人口開始向下負增長,再疊加老齡化的影響,勞動力和高學歷人才會變的越來越稀缺,是各個地區和城市之間爭奪的資源,從這兩年很多二線城市的政策放寬就可以看出,人口的紅利和人才的爭奪會是未來國內最激烈的戰場。發達地區、省會城市、資源集中的省內發達城市以及超一流城市因為發展過程中各種資源的傾斜(醫療、教育、職業發展的機會等等)會不斷的吸引三四線城市的人口去這些地方成家立業。

    那麼最近幾年這種趨勢有減弱嗎?答案是沒有,而且人口網一二線城市和發達地區集中的趨勢越來越嚴重了。下圖就反應了15、16、17這三年大城市和發達地區人口吸納的情況,可以看到從數量上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依然是人口淨流入大戶。

    這些資料背後反應的其實是一代華人用腳走出來的,越來越多的人長途跋涉背井離鄉離開他們的家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可能每個人都不能說清楚,為了夢想?為了家庭?為了自己?這裡邊有太多的辛酸和苦楚,但是更多的是努力奮鬥之後的欣喜。很多人離開曾經無比熟悉的家鄉,但是多年之後再回去,一切都邊的那麼陌生了,到底哪裡才是家,很難說,這是中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一代人——我們並沒有迷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去除體內的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