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楓飄雪
-
2 # 向上而悟
個人覺得 我們亟待開發普及新時代的年節文化 現在過年除了了春晚 旅遊 好像在家的感覺還不如平時的市井熱鬧喜慶些 本身過去年節才有的物質食品富足無以顯示 原有的家族親人歡聚一堂或相互走訪也不限此時 鞭炮取消 商家中除了大戶大場都閉門休市 外來人口回家 街道冷冷清清 過年成了過休息 過清靜 能否呼籲各級各部門全民都動員起來 各地多搞些老百姓都能參加的活動 包括花車遊行 龍燈遊街 廟會市場 商業儘可能多有營業 參與仿古過年文化 擇地煙花表演 舉辦燈謎大賽 家庭娛樂表演大賽 等等 讓下一代娃們重回對過年的期盼嚮往 我們人口大國 文化深厚 但目前過年的內容和規模遠遠不夠
-
3 # 宇後珊久
我們為什麼要過年
年一到,家家戶戶放鞭炮,歡歡喜喜吃佳餚。
有人說,年味淡了。
是的,以前生活拮据,一年難得吃得好。過年了,再寒酸的人家也會盡力過個好年,童年的記憶裡,“年”便和好吃好喝掛上了鉤,苦中得來的甜,格外引人。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不缺了,每天日常吃的都可以和以往的年夜飯相媲美。過年帶來的嘴的享受,便沖淡了不少。
以前交通不便,雖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相隔不過數里,也是老死不相往來。至於嫁到遠處的親戚,那更是幾乎就沒有什麼來往。所以,過年的時候,分離許久的家人們,自然格外珍惜這短暫的親情。但現在,交通的延伸極大地擴充套件了人們的活動範圍,千里重洋一夜渡。更有迅猛發展的通訊工具,想誰了,可以打電話,可以影片,聲音和容貌都觸手可及,就差肌膚了(觸覺)。所以,人們當然不會很重視這過年時的見一面。
現在人對於過年的情結,還是緣於上一代的美好記憶、揮之不去的難忘記憶。這一代人,也還會傳承這份記憶,但一代一代,我們今天所看重的年味,必然被後代們所摒棄——沒有實際的意義,單單拿一根道德文化的長繩捆住他們是沒有用的,他們,也是文化的創造者,他們,有自己的權利去選擇。
當然,這是一個好現象。一個泱泱大國過年之時只有一臺春晚看那才是悲哀。春晚,是春節的特殊記憶,好看不好看,看一看開頭,吐槽兩句,是那個意思。而我們所說的年味,命運大概也就如此。拜年不拜年,有空就去,沒去也沒事,反正是那個意思。春節不春節,過還是不過,也沒有關係,反正是那麼個意思就是了。
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年了嗎?
不!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難以解釋為什麼再發達的國家,也還有盛大的年終節日——是的,這是個年終節日。
不同的宗教,伊斯蘭教有開齋節,天主教有聖誕節。不同的文化,巴西有狂歡節,中國有春節……不同的文明,提出了相同的需求。
透過大量同類事物的比對分析,我們才能剖析出箇中緣由。
是的,這就是:對於一年的總結!
不同的文明,都發現了四季輪常,一年為週期。不同的文明,都選擇以年計時單位。
而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我們最需要的還是迎接下一未知的時間!因為未來才是希望啊!
-
4 # 林中小憩031
因為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時什麼都能吃上。
回想我們那時候,就盼著過年,能吃上花生、瓜子,能吃上二角五分、三角八分一斤的帶魚以及帶骨肉。
各項過年的準備工作有序進行……
現在,平時吃的比過年吃的還好。大魚大肉,各種佳餚。過年時反倒想吃點素的了。尤其取消燃放鞭炮,沒有了喜慶熱鬧芬圍。
我建議國家應該規範鞭炮、禮花的規格,無需高、大、上。多銷售一些大眾能接受的(比如掛鞭),別讓一次燃故花去半個月工資就好。
-
5 # 江油小王
小的時候特別期待盼望過年。穿新衣,吃喝玩樂外帶收壓歲錢,不理解父母口中過年多麼累,多麼大的開銷。現在長大了,變得害怕過年了。父母確變成了小時候的我們,他們盼望過年,盼望我們回家!今天帶著年貨,回家去幫媽媽打掃房子,出發。。
一個多月後就是新年了,越來越害怕過年,又一年過去了, 現在的我,害怕過年,常年在外奔波,好不容易回去一趟, 見到了昔日的小夥伴,不怕認不出對方,而是害怕彼此之間身份有了高低,貧富有了差異,見面客客氣氣,感情冷了大半。
結婚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只要出門錢就像數字一樣,半年掙的沒有一天花的多。過年 ,還要給數不清的人送禮,壓歲錢等等。。。。。過年是越來越害怕了。
小時候日子過的不是很好,但總是那麼期盼新年的到來,感覺每個新年都是一年當中最開心最幸福的日子,因為平時不能擁有的東西在這一天都會擁有。 而現在,生活是比以前好了,可是我卻那麼害怕過年!
其實好害怕過年的!過年之前還能安慰自己,過年就好了,新的一年開始了,就會有一個好的開始!然後期待著!等到年後你會發現一切還是和原來一樣的。
“越長大,越害怕回家過年”,這是我最近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回家過年成為了一種負擔, 再也沒有了小時候的熱情和期盼。
-
6 # 東北的雲
沒有了,因那時候剛畢業,一說過年放假別說有多興奮,恨不得馬上見到爸媽,能吃上爸媽親手包的餃子做的年夜飯,東北零下30多度,家家戶戶貼對聯,放鞭炮掛燈龍,那個開心高興都不知道冷,現如今自己也到了晚年…。
-
7 # 幸福815
沒那麼興奮了,回老家村子人越來越少了,沒啥氣氛了,現在好像流行反流過節,就是去城裡過年,北方冬天冷啊,那個滋味不好受哦
-
8 # 以歲月做箋1
還是有 只是沒有小時候強烈了 可能是人長大了 要想的東西多了 壓淡了過年的感覺 總覺得沒以前的年味了
-
9 # 九三級
現在這幾年 已經沒有了那種 回家過年時的激動感覺了,總覺得現在的年味也沒有以前濃厚了,可能生活條件好了,天天像過年似的。
-
10 # 雪域孤鴻
快過年了,大家已經沒有以前的興奮和熱情了。
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快,加上生活壓力大,逐漸失去了過年的興趣。
以前盼過年能吃頓好吃的,吃頓餃子,現在生活好了,感到天天在過年。
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的年味少了,人情味變淡了,除掉商家借過年拼命促銷商品,見不到過年的氣氛了。
回覆列表
過年,中國傳統的最大節日,舉國歡慶,家人團聚的日子……
小時候,過年了,穿新衣服,收壓歲錢,放鞭炮……是那麼快樂,那麼童真
長大了,過年了,給壓歲錢,買衣服,送禮物,串親戚……
是那麼繁忙,那麼充實
有孩子,過年了,沒有壓歲錢,沒有買衣服,不送禮了,串親戚少了……在家裡一呆,手機是最好的伴侶
越來越枯燥,乏味,無趣了……
過年,對於一無所有的我來說,就是給自己找了一個藉口,可以懶惰的理由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