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塵谷行知

    要真正理解這句話,停留在字面意思上確實不好理解,要試著跳出文字,直驗心體。

    何為聖人?聖人修萬物一體之仁,聖人的心已經和萬物融合為一了,用凡人之心度聖人之境,我們都是太“自不量力”了,聖人的境界已經超越了凡夫的認知範圍,想一探究竟何其困難。

    聖人用心,實際上聖人無心可用,無用之用,無為之為,已經不是聖人本身在“用”了,而是“道”在用,“自然”在用。能理解嗎?

    聖人無情,因為聖心之情順萬物而無情,真正能做到不為“情”所困擾,如明鏡照物,物來則感,物去不留,不染不滯,不將不迎,不刻意迎合,一切自然而然。

    勝物而不傷,物我合一,何來物?又何來傷?已經超然於物,以德合道,故又能載物而行,此謂“厚德載物”。

  • 2 # 尹志良285714

    風來疏竹,風過竹不留聲。

    雁渡寒潭,雁過潭不留影。

    用菜根譚就可以解釋你的問題了。

  • 3 # 求佛天子

    我來解釋這句話。中國古代聖賢,以莊子為例,要麼是世間聖人也就是凡夫,要麼是獨覺佛。如果是凡夫就沒有克服隨眠煩惱,只是透過如理作意,克服了粗淺和細微的煩惱。回到這句話,就是心不排斥不迎合一切事情,就像鏡子一樣,心裡的反映只是事情的本來面目,心裡沒有加工,舉個栗子,你開車等紅綠燈,紅綠燈本身只是告訴你該走該停沒有其他意思。但是人們渴望儘快透過是就喜歡綠燈厭惡紅燈,或者,不太堵車的情況下,開車遠遠看到紅燈高興,因為你可以慢慢溜過去到跟前變成綠燈,少等一些時間,如果遠遠看到綠燈你就火大,因為到跟前就變成紅燈,還要等好一陣子。聖賢開車看到紅燈就是紅燈看到綠燈就是綠燈,沒有其他無意義的反映。這就是莊子的話得含義。 提一句,在佛陀教法之外,除了獨覺佛,沒有任何人能真正克服煩惱。

  • 4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其實,中國的文化傳統重視天人和心物的關係,而且是以人的道德實踐為指向的,無論儒道還是後來加入的佛教。大家也看到,曾經的諸子百家凡以事功為方向的都隱而不顯,也許原因正知此。

    詩化哲學的莊子一直受人們喜愛,就是它主張無拘無束、任運大化,逍遙於天地間,與萬物和光同塵。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這個就講心物的,後來應該被佛教的中國化吸收了。

    一般來說,傳統上有兩個向度:一是心物(天人)一體,二是心物(我物)分殊。

    第一個:心外無物,無物非心(由天人合一來),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由佛教來);

    莊子應該屬於第二個,強調心的自由,不物於物,也不物物,各自安好。心如明鏡似的,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不貪求不執著,不攀緣不分別。

    勝物不傷,似乎是兩物相害,物強大於心,比如五聲五色五味都極其容易移動心火,所以態度就是不能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但又必須保持警惕,不要被物牽制念念於茲而失去了心靈的自由。

    這個有點困而勉學的味道,境界尙且不高,故稱至人,還不能真正忘身物外也。

  • 5 # 澡雪堂主談修心

    理解莊子這段話,需要先明白我們平時的內心狀態,這樣才能有切膚之感,才能真正領會到莊子的睿智與悲憫,也才能更加珍惜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

    平時我們的思想,是很難做到與時間同步的,不少人經常拿“珍惜當下”,或者是“活在當下”之類的話來自警,其實說真的,能做到的了了無幾,真的能做到,那差不多也是半個聖人了,不相信的朋友可以試一下,保持自己的內心與時間同步,看看能堅持幾秒鐘,我估計能堅持五秒鐘以上的不會太多,呵呵。

    我們內心正常的狀態,不是比時間慢,就是比時間快,比時間慢的,一直活在過去,或者是活在過去美好的回憶中,留戀忘返,不願面對現實,從回憶中走出來;或者是事後諸葛亮,事情過去了,也知道錯在哪裡了,然後就開始無休無止懊悔,比如買彩票,只差一個數,就能中大獎,所以就後悔,哎呀,當時如果買這個號就好了,其實我是想過這個號的呀,怎麼就沒買呢?然後後悔的頓足捶胸,一踏糊塗。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內心狀態比時間快,跑到時間前面去了,比如自己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在心裡卻已經開始提前消費成功了,暢想著成功以後那種喜悅,想象著別人羨慕的眼光,然後就是想象伴隨成功而來的各種名譽光環以及物質上的巨大收穫,想著想著,就陶醉在裡面了,也是不願意走出來。而我們的當下,就在這些回憶、懊悔和暢想中悄悄的被消耗殆盡。

    我們要知道,過去的已經過去,永遠不可能回來,而未來雖然會來,但畢竟還沒來,這都是我們無法把握的,我們能把握的,只有當下,但如果把時間都花在過去和未來的話,除了放走無數個能把握的當下,別的我們將一無所獲。

    莊子的“聖人用心若鏡”,就是在為我們糾偏,鏡子能照物,但它只照當下,面前有物,當下顯現,物來則顯現,物去不留戀,這就是“不將不迎”,“不將”就是不留戀過去,“不迎”就是不臆想未來,一切隨緣而動,物來則應,去則不留,剎那不離當下。“應而不藏”,就是講這種應物而不隨物的逍遙境界,我們的心平常都是隨物、逐物,進而被物給控制了,所以不得自由,所謂“心為物累”講的就是這種情況。

    “聖人用心若鏡”則正好是相反,應物而不隨物,物來了,就象鏡子,來了就顯現出來,物去了,也象鏡子一樣,去了就不顯了,“應而不藏”,這個“不藏”就是不留痕跡,過去就過去了,不活在過去,未來既然沒來,我們也不活在未來,時時活在當下,心若不隨物,則能勝於物,物儘管傷,但無關心事,還如鏡子照物,物破了,鏡子還是那個鏡子,絲毫不受影響,這就是莊子要告訴我們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杜甫憂國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