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屬鰍科。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在中國南方各地均有分佈北方不常見但也分佈各地。全年都可採收,夏季最多,泥鰍捕捉後,可鮮用或烘乾用。泥鰍生活在湖池,且形體小,只有三、四寸長。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它和其它的魚不相同,無論外表,體形,生活習性都不同,是一種特殊的鰍類。 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於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佈於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北韓、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藥。 一般特徵 泥鰍的體形在腹鰭以前呈圓筒狀,由此向後漸側扁,頭較尖。體背部及兩側深灰色,腹部灰白色。尾柄基部上側有黑班,尾鰭和背鰭具黑色斑點。胸鰭、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生活環境及飼料營養不同體色有變化。 泥鰍口亞下位,呈馬蹄形,吻端向前突出。有須5對,吻端1對,上頒門1對,口角1對,下唇2對,口須最長可伸至或略超過眼後緣,但也有個別的較短,僅達前鰓蓋骨。無眼下刺。背鰭無硬刺,前兩枚為不分支鰭條。背鰭與腹鰭相對,其起點約在前鰓蓋骨後緣和尾鰭基部的中點,但有部分個體在鰓蓋骨後緣和尾鰭基部的中點。胸靖距腹鰭較遠。腹螬不達臀鰭。尾螬圓形。 泥鰍眼很小,圓形,為皮膜覆蓋。鱗細小,圓形,埋在皮下,頭部無鱗。泥鰍的視覺極差,但觸覺、味覺極靈敏,這與其生活習性相吻合。 泥鰍皮下粘液腺發達,體表黏液豐富。脊椎42—49節,鰓耙退化,呈細粒狀突起,鰓孔小。具咽喉齒1行。胃壁較厚,呈“工”字形,其內部左側捲曲呈2-2.5圈的螺紋狀。腸短,為直線排布,其壁薄而富彈性。螺小,呈雙球形,前部包裹在骨質囊中,後細小而遊離。 外部特徵 體形 泥鰍體較小而細長,前端呈亞圓筒形!腹部圓,後端側扁。體高與體長之比為 1.7:8。 [1] 泥鰍 頭部 泥鰍頭部較尖,吻部向前突出,傾斜角度大,吻長小於眼後頭長。口小,亞下位,呈馬蹄形。唇軟,有細皺紋和小突起。眼小,覆蓋皮膜,上側位視覺不發達。鰓裂止於胸鰭基部。 須 泥鰍的須有5對,其中吻端1對,上頷1對,口角1對,下唇2對。口須最長可伸至或略超過眼後緣;但也有個別的較短,僅長達蓋骨。泥鰍的這5對須,對觸覺和味覺極敏銳。 鱗 泥鰍頭部無鱗,體表鱗極細小,圓形,埋於皮下。側線鱗125一150枚。 [1] 體表粘液 泥鰍的體表黏液豐富。體背及體側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點,體側下半部灰白色或淺黃色。棲息在不同環境中的泥鰍體色略有不同。 [1] 鰭[qí] 泥鰍背鰭無硬刺,不分支鰭條為3根,分支鰭條為8根,共11根。背鰭與腹鰭相對,但起點在腹鰭之前,約在前鰓蓋骨的後緣和尾鰭基部的中點。胸鰭距腹鰭較遠,腹鰭短小,起點位於背鰭基部中後方,腹鰭不達臀鰭。尾鰭呈圓形。胸鰭、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尾鰭和背鰭具有黑色小斑點,尾鰭基部上方有顯著的黑色斑點。 2品種編輯 真泥鰍 泥鰍(11張) 一般稱泥鰍。體為長圓柱形,尾部側扁,口下位,呈馬蹄形。口須5對,上頜3對,較大,下頜2對,一大一小。尾鰭圓形,鱗片細小,埋於皮下。體背及背側灰黑色,並有黑色小斑點。體側下半部白色或淺黃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體表粘液較多,頭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較小。 紅燒泥鰍 做法:1、蔥切段,薑切片。 2、將泥鰍剖肚去腸後洗淨(泥鰍也可以不剖肚,做法是將它們放清水中養幾天,水中放適量油),放鹽搓揉去表面粘液,再次沖洗淨。 取薑片、蔥段各一半、兩匙料酒、一匙鹽抓勻碼味半小時左右。 3、鍋中放油中大火燒至七成熱,下泥鰍(撿去蔥、姜不要)炸幹水分至呈黃色撈出待用。 4、鍋中留約半湯匙油,下另一半蔥段、薑片炒出香味,加約半杯湯或水,下炸好的泥鰍、一大匙料酒、白糖、醬油用中火燒(不加蓋)。 5、燒乾湯汁至亮油時,下辣椒粉、花椒粉、紅油、味精。 6、翻炒勻後起鍋裝盤,待完全冷卻後即可食用。
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屬鰍科。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在中國南方各地均有分佈北方不常見但也分佈各地。全年都可採收,夏季最多,泥鰍捕捉後,可鮮用或烘乾用。泥鰍生活在湖池,且形體小,只有三、四寸長。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它和其它的魚不相同,無論外表,體形,生活習性都不同,是一種特殊的鰍類。 體細長,前段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於皮下。體背部及兩側灰黑色,全體有許多小的黑斑點,頭部和各鰭上亦有許多黑色斑點,背鰭和尾鰭膜上的斑點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顯的黑斑。其他各鰭灰白色。泥鰍廣泛分佈於亞洲沿岸的中國、日本、北韓、俄羅斯及印度等地,可食用、入藥。 一般特徵 泥鰍的體形在腹鰭以前呈圓筒狀,由此向後漸側扁,頭較尖。體背部及兩側深灰色,腹部灰白色。尾柄基部上側有黑班,尾鰭和背鰭具黑色斑點。胸鰭、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生活環境及飼料營養不同體色有變化。 泥鰍口亞下位,呈馬蹄形,吻端向前突出。有須5對,吻端1對,上頒門1對,口角1對,下唇2對,口須最長可伸至或略超過眼後緣,但也有個別的較短,僅達前鰓蓋骨。無眼下刺。背鰭無硬刺,前兩枚為不分支鰭條。背鰭與腹鰭相對,其起點約在前鰓蓋骨後緣和尾鰭基部的中點,但有部分個體在鰓蓋骨後緣和尾鰭基部的中點。胸靖距腹鰭較遠。腹螬不達臀鰭。尾螬圓形。 泥鰍眼很小,圓形,為皮膜覆蓋。鱗細小,圓形,埋在皮下,頭部無鱗。泥鰍的視覺極差,但觸覺、味覺極靈敏,這與其生活習性相吻合。 泥鰍皮下粘液腺發達,體表黏液豐富。脊椎42—49節,鰓耙退化,呈細粒狀突起,鰓孔小。具咽喉齒1行。胃壁較厚,呈“工”字形,其內部左側捲曲呈2-2.5圈的螺紋狀。腸短,為直線排布,其壁薄而富彈性。螺小,呈雙球形,前部包裹在骨質囊中,後細小而遊離。 外部特徵 體形 泥鰍體較小而細長,前端呈亞圓筒形!腹部圓,後端側扁。體高與體長之比為 1.7:8。 [1] 泥鰍 頭部 泥鰍頭部較尖,吻部向前突出,傾斜角度大,吻長小於眼後頭長。口小,亞下位,呈馬蹄形。唇軟,有細皺紋和小突起。眼小,覆蓋皮膜,上側位視覺不發達。鰓裂止於胸鰭基部。 須 泥鰍的須有5對,其中吻端1對,上頷1對,口角1對,下唇2對。口須最長可伸至或略超過眼後緣;但也有個別的較短,僅長達蓋骨。泥鰍的這5對須,對觸覺和味覺極敏銳。 鱗 泥鰍頭部無鱗,體表鱗極細小,圓形,埋於皮下。側線鱗125一150枚。 [1] 體表粘液 泥鰍的體表黏液豐富。體背及體側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點,體側下半部灰白色或淺黃色。棲息在不同環境中的泥鰍體色略有不同。 [1] 鰭[qí] 泥鰍背鰭無硬刺,不分支鰭條為3根,分支鰭條為8根,共11根。背鰭與腹鰭相對,但起點在腹鰭之前,約在前鰓蓋骨的後緣和尾鰭基部的中點。胸鰭距腹鰭較遠,腹鰭短小,起點位於背鰭基部中後方,腹鰭不達臀鰭。尾鰭呈圓形。胸鰭、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尾鰭和背鰭具有黑色小斑點,尾鰭基部上方有顯著的黑色斑點。 2品種編輯 真泥鰍 泥鰍(11張) 一般稱泥鰍。體為長圓柱形,尾部側扁,口下位,呈馬蹄形。口須5對,上頜3對,較大,下頜2對,一大一小。尾鰭圓形,鱗片細小,埋於皮下。體背及背側灰黑色,並有黑色小斑點。體側下半部白色或淺黃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體表粘液較多,頭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較小。 紅燒泥鰍 做法:1、蔥切段,薑切片。 2、將泥鰍剖肚去腸後洗淨(泥鰍也可以不剖肚,做法是將它們放清水中養幾天,水中放適量油),放鹽搓揉去表面粘液,再次沖洗淨。 取薑片、蔥段各一半、兩匙料酒、一匙鹽抓勻碼味半小時左右。 3、鍋中放油中大火燒至七成熱,下泥鰍(撿去蔥、姜不要)炸幹水分至呈黃色撈出待用。 4、鍋中留約半湯匙油,下另一半蔥段、薑片炒出香味,加約半杯湯或水,下炸好的泥鰍、一大匙料酒、白糖、醬油用中火燒(不加蓋)。 5、燒乾湯汁至亮油時,下辣椒粉、花椒粉、紅油、味精。 6、翻炒勻後起鍋裝盤,待完全冷卻後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