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問題描述:據俄新社6月30日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29日援引4名訊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之間關係日益緊張的背景下,五角大樓正在分析將駐紮在德國的美國軍隊大規模撤離或轉移的成本及可能帶來的後果。 之前,波蘭還特意和美國說願意出至少20億美元,希望美國去波蘭永久駐軍。
6
回覆列表
  • 1 # 雛菊西瓜Peterpan

    德國總理默克爾 防務美國的時候多次受到了特朗普的羞辱!兩國關係現在比較冷淡。

    目前美國駐歐洲北約國家軍隊的陸海空三軍總員額在10萬人左右,其中駐德國總員額為7.3萬人,數量超過了7成!駐德美軍司令部位於“斯圖加特”。這樣多的美軍駐德國有兩個原因。首先:德國是二戰戰敗國,根據戰後對德國的處置,德國西部由:美英法三國佔領;東部由蘇聯佔領,所以美軍有權在德國駐軍。第二:“冷戰”開始以後,西德位於北約最前線,隔著柏林牆與強大的蘇聯“西部叢集”(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和45萬的“東德人民軍”對峙!在國力和軍事力量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北約加強了對西德的軍事援助,並且放開了西德國防軍常規力量的限制,也使得“冷戰高峰”期間,西德軍隊擁有50萬之眾。

    美軍駐德空軍基地接待大廳。

    駐德美軍雖說有佔領軍的味道,但是總體來說也確實保衛了德國的安全,否則戰後德國赤手空拳怎麼應當蘇聯“排山倒海”的坦克叢集?

    駐德美軍基地裡面的超市。

    但是,冷戰結束了時代也在變化!德國已經沒有了軍事威脅,雖然駐德美軍還在,卻已經成了美軍基地周圍的就業和商業的客戶主要來源,根據協議德國每年向駐德美軍提供10億歐元€的費用,包括:住房、幼兒園…等用於一些服務性設施的建設費用。但,7.3萬的美軍也為基地周圍的商業場所和基地裡的德國僱員們…消費與支付工資等每年花費要在50億美元以上,一出一進顯然是德國收益大一些!

    模仿《最後的晚餐》,表現出美國與歐洲盟友之間利益上的重大分歧!

    但是,美國與德國之間在貿易上出現了重大分歧,而且美國認為包括德國在內的北約國家,只是想著藉助美國的軍事力量維護自己的利益,還每年大量削減軍費開資!這種在防務上的不公平美國已經非常厭倦了,加之德國作為“歐盟老大”處處在美歐關係上排擠美國…所以,出現了美國以撤出駐德美軍為要挾這樣的事情。

    駐德美軍的生活區,據稱要比美軍本土基地的生活區好一些,也方便一些。

    其實,駐德美軍對於德國來說已經沒有“保護意義了”,5月份德國總理默克爾在一次講話當中就已經說:美國已經不是那個當初保護歐洲安全的那個美國了,歐洲的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必須要加強歐洲的防務…以應對挑戰!而就在上個月末,英法德等九國歐盟國家共同簽署了,歐洲部隊建設的協議…這顯然是歐洲在防務安全是脫離美國的第一步!也就是說:歐洲已經想到了美國確實要撤離西歐,而進行的“未雨綢繆”。

    總體來說,駐德美軍真的撤離也僅是基地周圍出現一些狀況,比如:服務業蕭條,一部分為美軍僱傭的人失業……等事情,不會出現大問題。而駐德美軍有可能進駐波蘭,這樣離俄羅斯也就更近一步!但是,美國與德國以目前的形式來看,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壞也就這樣了!作為“歐盟老大”首先就要獨立自主,國內有外國軍隊算怎麼回事?而且目前也沒有其他國家威脅到人口8000萬的德國。當然,美國這種威脅也只是說一說而已,軍隊撤離德國,那麼對歐洲就更不好控制了,本來德國就有“不臣之心”!弄不好會弄巧成拙的。

  • 2 # 狼煙火燎

    其實一直有個困擾沒有想明白,美國駐軍在德國的國土上,照理說德國也算一個強大的國家,二戰輸了但是現在再次強大,軍事水平上也算一流強國了,現在美國居然說“威脅”撤軍,難道這不就是德華人想要得嗎?還需要威脅什麼?德國不應該恭送一下嗎?實在想不明白!

    就在前不久,特朗普要求歐洲的北約國家加軍費,不能由美國來承擔這麼多的費用,歐洲人應該像波蘭學習,因為波蘭前不久可是公開表示願意花20億建軍事基地的基礎設施,希望邀請美國來駐軍,來保護波蘭的安全!而且希望美國在波蘭建立反導系統等等。

    特朗普因為這個事開始膨脹了,要求歐洲各國應該向波蘭學習,應該增加軍費來減輕美軍的負擔,並且向德國、比利時、挪威等等歐洲國家寫信,帶著威脅性質要求這些國家應該更多的承擔義務,就是要這些國家在軍費上多花錢!德國是歐洲的領導人嘛,第一個站出來說德國的軍費最多最多不會超過GDP的2%,再多就負擔不起了,搞得特朗普非常鬱悶,於是就威脅要撤出德國境內的美國駐軍3.5萬人,要撤離到波蘭去,還有其他一些列的威脅措施!

    以德國的軍事實力,而且現在整個歐洲也沒有收到太大的威脅,美國憑藉什麼來威脅德國呢?而且德國還公開表示挽留,這是真心還是假意?這“威脅”的味道道理是什麼,難道德華人不是盼星星盼月亮的希望美國軍隊“滾出”德國去嗎?作為歐盟的實際領導人,國家安全卻駐紮著他國軍隊,而且本質上還是二戰以來的佔領軍,德華人就真的不希望美華人走嗎?沒搞明白!

  • 3 # 老樂160608971

    謝謝邀請。關於美軍住德軍隊的歷史背景和成因,我就不多說了。前面網友敘述的都很詳細。我僅說一點,特朗普計劃撤出住德美軍是美國曆史轉向的一個標誌性事件。特朗普的領導下的美國或目前美華人的集體意識都以冷戰時期發生了根本改變。世界不需要一個學雷鋒的警察,以前美國為世界提供的服務不是免費的午餐。美國首先是一個國家而不是世界領袖。這個歷史轉變,目前還有許多國家看不清楚。

  • 4 # 廣雅君觀世界

    謝謝朋友邀請。我覺得所謂美國要從德國撤軍不是說美國要把駐德國的軍隊全部撤走,而是撤走部分美軍回國休整或者到其他戰略方向。美國不能從德國全部撤軍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眾所周知,冷戰時期蘇聯強大的武裝力量對於歐洲國家來說就象一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此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不得不集結大量軍力防範蘇聯可能對歐洲中西部發動的進攻。而德國正處於遏制蘇聯進攻的關鍵位置,因此美國在德國駐有大量軍隊是可以理解的。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雖然經濟每況愈下,但其強大的軍事力量仍對歐洲國家有重大威脅,何況歷史上俄羅斯確實侵略過歐洲多國,歐洲人忘記別的也不敢忘記被俄羅斯侵略甚至搶佔了土地的歷史啊!但歐洲自身防務力量確實有限,只能寄希望於美國繼續在歐洲駐軍。前蘇聯集團的一些國家加入北約後也害怕俄羅斯反攻倒算,所以也希望美軍繼續駐留歐洲尤其是德國。因此這麼些年來美國一直沒有大規模減少駐德軍隊。

    最近幾年,俄羅斯與中西歐國家在烏克蘭上演拉鋸戰,而且明顯是俄羅斯佔優勢。如果不是因為有駐德美軍這張王牌,歐洲國家組成的北約軍隊早被俄羅斯收拾得稀里嘩啦了。在烏克蘭局勢沒有朝有利於歐洲國家發展的情況下,美國不可能全面撤走駐德美軍。雖然現在美國需要在敘利亞以及亞太地區投入力量,但完全撤走駐德美軍,因為美國即使裝也要裝出捍衛北約盟國的姿態,這樣北約國家才可能對美國保持基本信任,在對抗俄羅斯時才有底氣。而且不撤走駐德美軍,也可以掩蓋住北約內部的一些分歧,避免北約發生散夥的危險。

    因此我認為美國所謂撤軍是部分撤軍或輪換部隊,不是全面撤走駐德美軍。

  • 5 # 李建秋的世界

    專業的問題,專業的人來答。

    美國在德駐軍情況

    目前美國在德國三大兵種,即陸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全部都有進駐。

    陸軍基地:

    海德堡,作用:負責支援美國在德國的軍事基地,常駐部隊:歐洲地區醫療司令部和裝置管理司令部。

    維爾茨堡,作用:軍事情報和通訊。常駐部隊:第一憲兵連,有陸軍機場和彈藥庫以及訓練場。

    威斯巴登,作用:指揮控制中心。常駐部隊:美軍駐歐洲陸軍總部,第2訊號指揮司令部,第66軍事情報旅

    凱撒斯勞滕,作用:戰鬥協調和支援。常駐部隊:陸軍遠征軍聯絡司令部,第10陸軍航空與導彈防禦司令部,第21戰區維持司令部,第19戰鬥協調分隊。

    維爾塞克,作用:美軍訓練基地。常駐部隊:第2裝甲騎兵團,有機場,彈藥庫和訓練場。

    格拉芬沃爾,作用:美軍在德國最大訓練基地。常駐部隊:第7軍聯合跨國訓練司令部,第172步兵旅,有機場,彈藥庫和訓練場等等。

    施維茨辛根,常駐部隊:第18工程旅

    班貝格,常駐部隊:第16維持旅。

    空軍基地:

    拉姆施泰因,作用:美國駐歐洲空軍總部。常駐部隊:第86空運大隊。

    施潘達勒姆,第52戰鬥機聯隊總部。

    海軍陸戰隊:

    伯布林根,作用:執行和協調作戰任務。常駐部隊:美國海軍陸戰隊歐洲總部,有機場,修理廠,彈藥庫和訓練場

    德軍目前軍事情況

    德軍目前軍事情況比較糟糕,沒有自我防衛的能力,儘管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德軍都打的不錯,但是這種情況早就物是人非,今天的德軍與其說是德軍,不如叫德國公務員,因為人家計程車兵,是要上下班的。

    德軍分為志願兵,合同兵和職業軍人。

    其中,志願兵服役7到23個月,如此短的時間基本無戰鬥力。

    合同兵有4年8年12年18年和25年合同,8年以上轉為士官,12年以後轉軍官。

    職業軍人,就是以軍人為職業的,基本相當於公務員。

    德軍目前裝備比較落後,雖然豹2坦克給人印象深刻,但是在一般部隊裡面,例如直升機還在用休伊,由於武器不夠,曾經發生過德國訓練部隊使用掃把來充當武器的事情,成為各個媒體嘲諷的物件:

    德軍士兵把掃把圖上黑色油漆,當做拳擊手裝甲車上的機槍。

    目前德軍的班用機槍是MG3,這槍其實就是二戰時期的MG42換了槍管和彈簧。

    德國軍費問題

    這次特朗普指責德國軍費不夠是有道理的,按照北約規定,北約成員國需保持軍費佔GDP的2%,其實目前歐洲國家能達到的就是希臘,英國,法國之類寥寥無幾的國家,題目不在問波蘭嗎?波蘭軍費其實也不高,下圖有各國軍費的開支對比

    之所以歐洲各國軍費開支比較低,主要原因是因為俄羅斯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威脅到西歐的能力,雖然單個國家抵抗俄羅斯不太可信,但是作為歐盟的整體,德國雖然自身軍隊實力不夠,但是可以指揮法國,波蘭等等全歐盟的國家作戰,加之俄羅斯經濟疲軟,自身軍隊能力建設有限,而歐洲又不願意陪著美華人四處征戰。

    歐盟有法國作為歐盟軍隊的主要支柱,法國在國防方面建設比較完備,有三位一體的核力量,歐盟自身軍事並不需要外援,這一點和日本,南韓完全不一樣。

    結局如何

    美軍如果從德國撤離,對於德國來說影響不大,對歐洲威脅最大的就是俄羅斯,而德國和俄羅斯並不接壤,俄羅斯如果真的起心要威脅德國,必須經過波蘭,所以才有波蘭出錢找美軍一說,如果美軍撤離,對於德國威脅最大的,反而是美軍駐紮地為德國帶來的就業機會。

    目前德國經濟還不錯,對於這些美軍並不十分倚重。結局無非是美國和德國各自後退一步,德國加一點軍費,美軍繼續駐紮,真要撤軍,那基本上是和經濟掛鉤的,尤其是關於美國對歐盟的懲罰性汽車關稅的問題。

    德國對美國提供的防禦並不特別在意,主要是在北約這個旗幟下不太好說話,德國政界部分領導人想要建立歐盟軍隊,擺脫對美軍的依賴,實際上歐盟今天有資金,也有能力建立起一支軍隊,但是各國扯皮的問題 依然得不到解決,一旦建立,歐盟軍隊和北約之間的關係也糾纏不清。

  • 6 # 建章君

    如果德國不肯妥協,不肯按照美國的意志,在短時間內將軍費提升到佔GDP的2%的話,美國最後決定從德國撤軍是大機率事件。從美國的角度來說,畢竟已經有接盤俠存在,因為波蘭此前已經聲稱願意出資20億美元以接納美國。對比韓日在美方駐軍的出資比例,德國方面的態度,從美國來看是令其寒心的。

    而德華人對此一直不肯放鬆態度,從德國的角度來看,美方的駐軍有著自己重大的地緣政治利益,德國只能付自己合理的那一部分費用。

    如果局面僵持下去,德國不讓步的話,美國會妥協嗎?肯定不會妥協。雖然在德駐軍對美國來講的確有種種重大好處,但是特朗普這個人不操心具體地緣實務,而且以其人性格絕對不會“忍辱”,因此最後大機率會一怒而撤。

    從德國來講,很可能半推半就趁機把美軍送出去,畢竟請神容易送神難,這可是天賜良機、時不再來之事。德華人對待美國的駐軍,與韓日的態度恐怕是有很微妙的大不同的。德華人看待俄羅斯,根本沒有東歐與英國那麼誇張的俄羅斯威脅論,相對來講會務實得多,不大容易被美國過度宣傳的那一套嚇唬住。此外,德國與法國現在正想努力啟動歐洲的獨立防務計劃,美國要是從德國撤軍的話,不正剛好是一個十分好的理由嗎?

    所以,德國是不會竭力挽留美國的。假如特朗普真的一氣之下撤走美軍,德國反而從此會認真開始著力於構建自身的獨立防務。這會有什麼影響?這反而會使德國進一步強大,進一步提升德國在歐盟中的地位。

  • 7 # 隨雨飄渺

    戰後七十多年美國駐德國軍隊,本是佔領軍,英軍法軍比利時荷蘭軍隊均有駐紮,德國實際上是美國佔領區、法國佔領區、英國佔領區與蘇聯佔領區,但冷戰開始後,為了抵抗蘇聯,美英法才組建合併組建聯邦德國,隨著柏林牆的倒塌,東西德合併統一,隨後華沙條約解體,蘇聯解體,北約東擴,德國與俄羅斯不相連,而波蘭與前蘇聯的波羅的海三國變成了前線,德國泛和平主義盛行,對待俄羅斯的態度發生了根本變化。反而不積極增加防禦能力。這是主因。

    由於德國不是最前線,用不著增加國防開支,反而使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更加積極增加防禦能力,積極響應佈署反導系統。

    德國對待俄羅斯防範逐漸消失,反而不主組北約東擴,反而不主張去派兵去烏克蘭,避免刺激俄羅斯,在制裁俄羅斯上德國採取了消極態度,而且公開採購俄羅斯天然氣。令美國非常不滿。

    默克爾代表左翼政黨,對特朗普的民粹主義非常不滿意,這令特朗普非常不滿。

    其實大家都有誤區,總認為美國應當扛大旗,孤立主義的美國,只顧自己,在歐洲美軍到處都有軍事基地,開支也非常龐大。特朗普認為誰願意承擔駐軍費用,美軍才來駐守,對德國這樣消極怠工的國家,又不原多出錢,美國軍隊憑什麼來保證你的安全。

    況且貿易上德國與美國槓上了,美國更不願意過多駐軍在德國。

    至於影響我覺得,減少德國駐軍,保持少部分軍事基地,將美軍東移,對美國來講根本沒有什麼影響。畢竟今天的俄羅斯已經不是蘇聯時代,兵強馬壯,對外積極擴張的年代,現在俄羅斯已經處於守勢,歐洲北約的兵力,遠遠超過俄羅斯。

  • 8 # 山水之間1101

    特朗普威脅從德國撤軍是假,想敲北約盟國竹槓是真

    最近兩週,特朗普與北約盟友糾紛不斷。特朗普上個月向德國、比利時、加拿大等北約主要成員國領導人群發“催款函”,而且措辭強硬,並點名批評德國說,如果德國不交錢,不將軍費支出提高到國民生產總值的2%以上,就從德國撤出美軍;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布魯塞爾7月3日電,美國有意在布魯塞爾7月11日至12日舉辦的北約峰會期間,建議最近幾年在一系列歐洲國家的軍事基地部署現代核彈頭(B61-12可控核彈)。

    特朗普一邊在向北約盟國“催款”,一邊又威脅從德國撤軍,同時又建議在歐洲部署現代核彈頭。由此看來,特朗普從德國撤軍是假,想敲北約盟國竹槓是真,以此訛詐北約盟友的錢,減輕駐歐洲美軍的軍費開支。畢竟特朗普是一個精明的生意人,賺錢的算盤打得賊精。

    特朗普不會從德國撤軍,想敲北約盟國竹槓也是瞅準了時機。眼下的歐盟內亂不斷,英國脫歐令歐盟的“三駕馬車”不復存在,難民問題讓歐盟成員國內訌不止,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政局不穩,歐盟各國根本無法團結一致,這就給了特朗普敲北約盟國竹槓的機會。特朗普不會從德國撤軍,其實是為了維護美元 的霸權,根本目的是保護美國的自身利益。

    美歐聯盟由來已久,短期內仍將繼續下去。別看特朗普又是與歐洲打貿易戰,又是向北約盟國“催款”,這只是利益之爭罷了,目前還影響不了美歐聯盟的大局,世界人民可別上了特朗普的當。

  • 9 # 閒看秋風999

    又是一個標題黨!

    美國國防部以及下屬官方智庫、民間智庫年年都在對美國海外駐軍的數量、裝備的更新、人員的休整、部隊的輪換作出評估。無需大驚小怪。

    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和美國海外駐軍大都是二戰時美國的"戰利品",為美國稱霸全球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是美華人引以為豪的見證。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關鍵是這筆養兵的費用應該誰來出? 美國財大氣粗時還無所謂,;可是近幾年來,美國財政是債臺高壘,撐不住了。

    此時恰逢北約國家峰會,美國媒體放出風來,意欲告訴美國的盟友,再找種種藉口不按照GDP總量的2%用作國防預算的話,美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其實美國駐德國部隊早已經縮小了規模,現在的3.5萬人,只不過是高峰期的一半。當然,德國沒有直接面對俄羅斯,美軍人數理所當然也可以相應削減。

    往哪裡去呢?削減的美國大兵可以調整到與俄羅斯直接接壤的國家,或者是那些原意自掏腰包"迎客"的前東歐集團國家。兩廂情願,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依照川普的設想,北約早就該壽終正寢了,早早解散,讓美國大兵回家。不過五角大樓的鷹派將軍們、美國的那些軍火商們會贊成川普的決定嗎?

  • 10 # 快樂老張

    美國在德國擁有100多個軍事基地,主要佈署在德國西部。冷戰時期美國在西德住軍高達到8萬人。現在美國在德國至少還住紮著3.5萬名軍事人員。

    在南韓,美國放風撒出美駐韓軍事基地,在南韓政界和民眾中引起很大的恐慌,文在寅趕快出來表示,美國在南韓的軍事存在是美韓關係的基石,意在告訴南韓民眾,美國不會撤出其軍事基地。

    德國總理默克爾作為歐盟領頭羊,處處維護歐盟利益,與特朗普針鋒相對。在歐盟峰會期間默克爾表示:會建立歐盟自己的快速反應部隊,以替代北約。引起特朗普與默克爾關係緊張。特朗普表示:將撒出美國住紮在德國的軍事基地,將全部或部分美軍事力量撒往波蘭。美國防部表示正在"評估",這是對黙克爾的警告。

    美國真的會撒出在德國的軍事基地嗎?撒往波蘭嗎?不會。波蘭屬北歐國家,與俄羅斯相近,波蘭因引進"愛國者“3導彈防禦系統,俄羅斯多次威脅,將"伊斯坎德爾"導彈部署至俄羅斯邊境,隨時打擊波蘭境內的北約反導系統,美軍事基地移至波蘭,就等於給俄羅斯送去一塊肥肉,美軍不會這麼作。對默克爾施加壓力,使其放棄組建歐盟快速反應部隊的設想,是特朗普的目的。沒有北約的歐洲,美國很難控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款潔面護膚品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