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木易電影

    獲得2018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是對《華盛頓郵報》、對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一種肯定。但這部電影值得肯定之處,並非僅僅在於影片嫻熟的影像表達、工整的電影敘事以及教科書級別的演員表演,而在於它所傳遞的意義。

    這意義是什麼呢?

    這意義在丹尼爾·艾爾斯伯格從五角大樓帶出那堆檔案時有所體現,在《紐約時報》大篇幅報道美國越戰背後的謊言時有所體現,在本·巴格迪肯冒險拿到檔案毫不猶豫說出要“出版”時有所體現,在《華盛頓郵報》幾位編輯、記者滿懷熱情地處理檔案時有所體現,更是在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凱瑟琳·格雷厄姆連續說出“let’s go”那一刻有所體現,在湯姆·漢克斯飾演的本·布萊德利斬釘截鐵地說要“出版”時有所體現!

    這整個過程所體現出來的新聞精神,令人看得心生敬意,令人看完有所思考,這便是影片傳遞出來的最重要的一個意義。

    史蒂夫·斯皮爾伯格導演駕馭這樣的題材真是到了非常嫻熟的境地,故事、臺詞、人物、鏡頭,既工整又流暢,很有質感。從凱瑟琳握著電話決定出版那一刻起,到報紙付印出版時結束,整個段落蕩氣迴腸,酣暢淋漓,令人看得熱血沸騰。

    如前所述,提名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梅麗爾·斯特里普和老牌影帝湯姆·漢克斯都展現出了教科書級別的表演,兩人對細節的拿捏實在令人叫好。譬如凱瑟琳握著電話要做決定時,表情中參雜著緊張與篤定,將一個女性管理者在關鍵決策時所承受的巨大壓力錶現得淋漓盡致。而湯姆·漢克斯在拿到重要檔案時展現出來的新聞人那種驚喜、興奮、自信與執著,令人肅然起敬。

    《華盛頓郵報》不像一些商業片那樣充滿驚奇的劇情與五花八門的商業元素,那些片子像一杯碳酸飲料,看的時候很清爽,卻無甚營養;它更像是一杯茶,可能看的時候有些平淡無味,但看著看著就能品出味道來,還能提神醒腦。

    這樣的一杯茶,值得好好細品,推薦給大家。

  • 2 # 今天道

    《華盛頓郵報》在剛剛結束的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顆粒無收,梅姨輸給了科恩嫂,最近影片輸給了墨西哥導演執導的《水形物語》,想一想前幾年同樣關注新聞媒體業的《聚焦》,拿下了當年奧斯卡最佳,這部斯皮爾伯格導演、梅姨和漢克斯主演的電影確實有點委屈了。有趣的是,兩部電影的編劇主創是相同的。

    《華盛頓郵報》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個工整。這個故事一開始看上去就是典型的美國式政治正確的片子:媒體從業者頂住政治壓力,以憲法第一修正案關於言論自由為了自己的武器,勇敢揭露越戰內幕。這其中涉及到大量媒體行業常有的操作手法:同城報紙如何不拾人牙慧、如何獲得線報同時保護線人、媒體內容的把關人制度、媒體的編辦分離制度投資人無權干涉出版、媒體的法律顧問作用等等,幾乎每個場景裡都有紙媒時代常見的操作手法。

    《華盛頓郵報》最後打動人的還是這個國家媒體行業對於真相的勇氣。即使《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因為報道被國務院下了禁令,其他報紙同行用轉載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立場。當一沓報紙放在出品人凱的面前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辯護人》的美國版:恰恰是這種群體的爭先恐後殞身不恤,才有了一次次社會的變革、權利的爭取、時代的進步。明哲保身太容易了,但是正是所有人的努力,共同維護了社會的權利共同體。

    我非常喜歡片中漢克斯掛在口中的那句名言:去維護出版自由的唯一途徑就是持續地出版。這句話應該給全世界的媒體同行看,哪怕是在紙媒完全衰落的現在。

  • 3 # 世界說

    沒拿年度最佳,但《華郵》可能是行業最佳

    在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電影《華盛頓郵報》的結尾,水門大廈的保安人員在夜巡時發現有人潛入的痕跡,隨即報警。這裡引出了《華盛頓郵報》發展歷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水門事件。

    1972年,《華盛頓郵報》記者根據線人“深喉”的訊息,捅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為了贏得大選而派遣特工對民主黨進行竊聽並偷竊相關檔案的醜聞,最終導致尼克松於1974年辭職。在這次震動了全美國的報道後,《華盛頓郵報》真正成為了一個具有全國甚至國際影響力的報紙。而這次報道改變的不僅是《華盛頓郵報》在1972年的發展軌跡,還影響了它在2013年生死關頭的命運。

    2013年8月,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宣佈將收購《華盛頓郵報》,並於10月完成交割。他這樣向記者解釋收購郵報的理由:我一直記得在自己10歲時,在祖父家看水門事件相關報道的情景。“我們需要擁有資源、訓練、技巧和專業來尋找真相的機構。”因此,當他的15年的老友Don Graham和他開始接觸,洽談收購的可能性時,他沒有做任何深入調查,也沒有談判,就直接接受了兩億五千萬美元的出價決定收購。

    從一開始,貝索斯就表示自己不會試圖改變郵報的核心價值或干涉新聞內容,而只會在運營上利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郵報在網際網路時代轉型。甫一上任,他就開始為郵報注入資金,總額達到五千萬美元。貝索斯第一條核心策略就是降低郵報的訂閱價格,大規模吸引讀者。首先,他和多家地方報紙展開合作,讓它們的讀者能免費閱讀郵報,這在全國各地吸引了大量的新讀者。此外,郵報也和亞馬遜達成合作,為Amazon Prime使用者提供6個月的免費訂閱,此後每個月僅收費3.99美元。古老但有效的價格戰為華郵打響增長訂閱量的第一槍。

    貝索斯最重要的發展策略則是大資料和移動端的開發和應用。2014年9月,貝索斯任命美國數字新聞平臺Politico的創始人Fred Ryan為郵報新一任出版人,取代了Graham家族的第四代成員Katharine Weymouth。Ryan曾經擔任里根政府的幕僚長,並且在新聞業有著豐富的經驗。從一開始,他的任務就是推動郵報在數字方面的轉型。自上任以來,他積極僱傭工程師,讓他們和記者們一起工作,幫助開發能幫助使用者更有效閱讀的方式。

    2014年11月,郵報釋出了全新改版後的移動端應用,加大每篇文章的標題和照片,減少字元密度,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2015年,他終止了郵報和外包的合團隊作,主導開發獨立的內容管理系統。郵報開始使用名為Loxodo的資料分析工具,追蹤每個使用者的網頁端及移動端使用習慣,透過A/B測試來為文章自動選擇最合適的標題和題圖。2016年,郵報和Google合作,開發能夠提高網站載入速度和線下載入的技術工具“Progressive Web App”。同時,郵報也和Facebook合作,成為了第一個將全部內容推送至Facebook的“即時文章(Instant Articles)”平臺的主流媒體。

    這一整套系統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證實,郵報最終將系統分離出來並取名為Arc publishing,作為一個單獨產品銷售,為所有報紙和刊物提供服務。Arc publishing的服務包括網頁開發、資料分析和實體訂閱管理等。目前,Arc publishing的客戶包括美國最大的地區性報紙《洛杉磯時報》、加拿大最大的報紙《環球郵報》、紐西蘭《先驅報》和法國三大報之一的《巴黎人報》等共22家媒體。現在,所有Arc publishing客戶的讀者總數達到三億人。2016年,有人認為Arc publishing最終能為郵報帶來每年一億美元的收入。根據頻寬和表現,每位使用者一個月要支付從一萬美元到十五萬美元不等的價格。

    阿根廷新聞網站infobae也是Arc publishing的使用者之一,其創始人Daniel Hadad表示:“一般而言,工程師很難完全理解一家新聞媒體或者一名記者的需求。但是由於Arc publishing的《華盛頓郵報》背景,他們能準確地知道怎麼做。”在開始使用Arc publishing後的第一年,infobae的使用者數量增加了110%,頁面瀏覽量上漲了254%。

    隨著利潤的增加,郵報開始擴張。2016年披露的備忘錄中顯示,郵報共增加了60餘名記者,新聞團隊總數達到750人。此外,郵報還僱用了超過80名軟體工程師。這對於一個新聞媒體而言是相當驚人的數字。僅2016年一年,郵報訂閱數增長了75%,其中電子版訂閱人數翻倍,成為全美訂閱量第四大的報紙。

    而美國資料分析公司ComScore 2017年的資料顯示,過去兩年裡,郵報每月網頁流量增長了56%,達到七千八百萬次訪問。年度總瀏覽量達到八億兩千萬次。來訪使用者達到八千百萬,線上訂閱讀量也比2016年增加了22%,達到一百萬,超越《今日美國》成為全國第三,僅次於《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2017年中,郵報的科技團隊達到250人。而根據2018年的最新發布情況來看,《華盛頓郵報》已經持續兩年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

    出版人Fred Ryan在公司內部郵件中表示,計劃將新聞團隊擴張至800人,並加大在技術方面的投入。2017年的資料顯示,華郵的數字訂閱業務規模已經達到達到九位數。郵報每天釋出的文章總數高達500篇,超過了《紐約時報》,甚至也高於Buzzfeed。郵報已經開始將獨家內容授權給其他媒體進行轉載,這項業務的收入總額每年超過一億美元。

    在郵報發展的過程中,新聞團隊也的確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2013年1月,郵報任命了新的總編輯Martin Baron。此前,Baron擔任《波士頓環球報》的總編輯,並在2001年參與了波士頓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事件的調查。沒錯,就是2016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的《聚焦》中的那個記者。另一個有趣的巧合是,參與調查的另一個記者Ben Bradlee Jr.的父親就是《華盛頓郵報》電影中的總編輯Ben Bradlee。

    從Baron上任至今,郵報都保持著高度的獨立性,並完成了業界最高水平的深度報道。從2013年到2017年,郵報憑藉對國家安全域性(NSA)的秘密監視和美國食物券(food stamp)等議題的報道共贏得了6個普利策獎和10項提名。2017年,郵報對阿拉巴馬共和黨參議員Roy Moore孌童事件的報道極大地影響了當地的參議院選舉。最終,阿拉巴馬州產生了25年來第一個民主黨參議員。

    而資料在公司內的使用除了業務之外也對新聞報道的方式產生了影響。2014年,在調查美國槍擊案件時,郵報記者Wesley Lowery發現美國並沒有相關的專業資料庫。因此,他決定自己建立一個。自這個專案從2014年開始以來,先後總共有超過70名郵報記者參與。透過簡潔的視覺設計和直白的資料呈現方式,讀者能夠快速、有效地獲得相關資訊。至今,郵報已經連續4年自發統計全國槍擊案件情況。2016年,這一系列報道獲得了普利策獎的全國報道獎項。

    在FastCompany 2017和2018年釋出的媒體行業創新企業榜單中,《華盛頓郵報》都名列前茅。業界同僚也都對華郵的發展模式表示高度關注。畢竟,一家把自己做成了科技企業併成功盈利的報紙也許能夠為整個新聞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在大量新聞媒體都在虧損和倒閉的背景下,《華盛頓郵報》將如何走出一條新的道路,可能會是比《華盛頓郵報》電影本身更精彩的故事。

    彩蛋

    電影中致電編輯部的“倫奎斯特先生”,實際上是威廉·倫奎斯特。1971年,參議員通過了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對他的最高法院提名,他於1972年1月正式上任。1972年6月,水門事件被揭露。到他於2005年去世為止,倫奎斯特總共在美國最高法院任職33年,其中19年擔任了首席大法官。

    車欽儀

    責任編輯 | 張夢圓

    運營編輯 | 梅瓊予 賈珍珍

    版面編輯 | 喻曉璇

  • 4 # 胡哲

    The Post雖然沒有拿到奧斯卡,但絕對是一部行業內的好電影,尤其是在川普當選後媒體不斷被貶低的環境下,任何詆譭他的報道都能算是fake news,甚至造出“alternative facts” (替代性事實)這種混淆黑白的術語,美國媒體面臨的壓力並不比當年揭露越戰機密檔案時小。在這種環境下,新聞自由、政府問責這類宏大的、在民主國家已被當成理所當然的規則現在需要重新被審視。這也就是這部片子在當今美國的現實意義。

    這部影片比“聚焦”選材更宏大,更關乎國家利益,五角大樓檔案讓尼克松政府聲譽全無,隨後的水門事件更是直接使他下臺,這背後的推手都是堅持大眾有知情權的媒體。斯皮爾伯格導這種主旋律影片還是最拿手的,整部片子非常工整,敘事節奏緊湊不拖沓,一氣呵成。梅姨和湯姆漢克斯的演技自是不必說,自然舒展,對細節的把握也很好,尤其是最後關頭決定到底涉密檔案明天見不見報的時候,團隊的人電話會議讓正在參加派對的梅姨拿主意,梅姨嘴角的抽動讓人幾秒就讀懂了她內心艱難的權衡與掙扎,正是這種微妙的細節處理成全了影片敘事的情感高潮。好的演員就是這樣,不需要炫技,張弛力度彷彿已經內化在人物身上,完全不需要刻意去演繹。

    經典的片子都會留下幾句經典臺詞,看完這部片子大家都記住了Ben說的:“保護出版權最好的方式,就是出版”,以及勝訴的時候法官那句“新聞是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 這兩句話都是對新聞理想的重申,是對民主國家媒體應該作為“第四權力”而存在的演繹。至今,開啟“華盛頓郵報”的官網,還能看到The Washington Post 下面那一行小字“Democracy dies in darkness”(民主死於黑暗),令人深思。

    此外,這部影片中還有對男女平權的探討,梅姨扮演的報社繼承人從一開始被董事會男性成員diss為一個不能擔當重任的女人到後面成為一個在面臨繁雜利益糾葛卻勇於堅持新聞正義的女性管理者,這一歷史事件也完成了對《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凱瑟琳·格雷厄姆職業生涯的重塑。

  • 5 # 娛樂的雜貨鋪

    #The Post#華盛頓郵報,講述了《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凱·格拉漢姆(由梅麗爾•斯特利普扮演)和編輯本·布拉德利(由湯姆·漢克斯扮演)與《紐約時報》展開競爭,刊登五角大樓檔案,來揭發政府大規模掩蓋長達30年、牽扯4位美國總統的秘密的故事。

    華盛頓郵報菲利普·L·格雷厄姆曾說過“新聞是歷史第一稿”這也正是這個電影所傳達給我們的事實。不為君主唱讚歌,只為蒼生說人話。

    上圖是爭取成功後,電影中最精彩的一段臺詞。它道出了媒體人的職責和義務,就是為事實說話!媒體應該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

    整個片子四平八穩,尤其色調和配樂,正如其中一位影評人說“色彩運用宏偉又柔和,給予了影片一種淡淡的懷舊感,卻又不會讓人覺得有距離”。

    當然更多的是演技。梅姨和湯姆漢克斯,教科書般的演技,為本片增色不少。即使後面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華盛頓郵報》顆粒無收,但兩位老戲骨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

    其編劇和《聚焦》同為喬西•辛格,同樣是新聞題材的電影,同樣都是根據真實新聞案例改編搬上大銀屏,同樣都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該片在今年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沒有取得好的成績,確實,其缺點也正是它的優點所在。隨著,奧斯卡評選委員會上的年齡段越來越年輕化,所以今年最佳影片為《水形物語》已是為人所奇怪。奧斯卡需要注入新的力量,新的元素,同樣,電影也要更新換代。所以,這樣的歷史片正片很難在奧斯卡上吃香。但這部電影用來教育是再好不過的了!

    當然,迴歸正題,這個世界上,很多媒體人都忘了自己的職責所在,都忘了當初為什麼要進媒體圈。這個電影則告訴我們,是為了事實真相,是為了人民,而不是為統治者服務!

  • 6 # 業餘影迷

    此情此景,正和今年年初在北美上映的電影《華盛頓郵報》中的情節形成了絕妙的映襯。1971年5月,這兩家報紙也攜手揭露了一起美國政壇醜聞。

    已經72歲的斯皮爾伯格在經歷了連續的票房失利後,今年,終於憑藉一部《頭號玩家》證明了自己寶刀未老。與風頭強勁的《頭號玩家》相比,早幾個月上映、同出自斯皮爾伯格之手、且有著湯姆·漢克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這樣超豪華陣容的《華盛頓郵報》,聲浪卻少了很多,但其實,它是一次更精準的商業操作。

    好萊塢反映著美國精英階層的意志,當他們有一位吉祥物似的總統時,他們會拍《空軍一號》,總統能單槍匹馬橫掃千軍;當他們對自己的非裔總統寄予厚望時,他們拍《林肯》;而當他們有一位不討人喜歡的總統時,《華盛頓郵報》就來了。

    《華盛頓郵報》聚焦的是發生在1971年的“五角大樓檔案洩密案”,這份檔案披露了30年來美國四任總統掩蓋越戰真相的醜聞。在《紐約時報》率先公佈了一部分檔案,遭到美國政府施壓停止後,主動接棒的《華盛頓郵報》頂住壓力,並在收到美國司法部的訴訟後,繼續報道,最終和《紐約時報》共同贏得了這場官司。

    雖然不滿《紐約時報》被刻意弱化,但《紐約時報》前律師、也是事件的親歷者詹姆斯·古德爾還是對這部電影做出了“好電影、壞歷史”的中肯評價。對照當下的美國政局,恐怕美華人民對20世紀初的這代報人,還是懷念和敬仰的。

    《華盛頓郵報》的電影專案在2016年就開始籌備,斯皮爾伯格介入後,他當即決定:這個故事不能再等了,必須在當下的環境裡講出來。他深知,這部電影的力量,只有在此刻才能爆發出最大值。電影中,《華盛頓郵報》最大的敵人——那個只以剪影形式出現的尼克松,象徵意味已經很明顯了。

    其實在真實歷史中,尼克松對於“五角大樓檔案洩密案”的態度是偏向默許的。因為檔案中的內容,是在他之前的兩任民主黨政府犯下的錯誤,而尼克松在競選期間就承諾結束越戰,所以檔案的公佈,並不會損害他個人的政治利益。不過,時任國務卿基辛格卻認為,無論曝光的檔案內容是關於什麼,如此級別的洩密,會嚴重打擊美國政府的權威與公信力,更會讓美國的盟友對美國的可靠度降低信心。最終,是基辛格說服尼克松,才有了影片中對《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禁令,以及最終的官司——而值得注意的是,基辛格和《華盛頓郵報》當時的發行人,也就是梅姨扮演的凱瑟琳·格雷厄姆其實私交頗深,常到她家裡來做客。

    斯皮爾伯格敏銳地把凱瑟琳,而不是湯姆·漢克斯扮演的《華盛頓郵報》總編本·布拉德利放到了第一位上,這也正迎合了好萊塢時下女性主義的浪潮。

    也不能怪斯皮爾伯格“投機”,正像電影中布拉德利的妻子所說,相比其他人,凱瑟琳承受的壓力更大——從電影角度看,人物身上的戲劇性也更強:作為一名女性,她既有職業上的困境,又有私生活的危機。而且一旦當時剛上市的《華盛頓郵報》訴訟失敗,不僅面臨著投資人撤資的風險,凱瑟琳還有可能坐牢。所以凱瑟琳支援繼續報道的決定,就更顯難得了。

    在影片前半段,凱瑟琳是個存在感很弱的角色:受投資人忽視,作為雜誌的最高管理者,卻沒有太多話語權。

    凱瑟琳的父親、著名金融家尤金·邁耶在1933年買下了《華盛頓郵報》,凱瑟琳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則在1946年接管。然而在1963年菲利普飲彈自盡後,時年46歲的凱瑟琳不得不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接下了這個重擔,成為了當時僅有的女性發行人。那時,美國還沒有開展女權運動,凱瑟琳婚後也基本沒工作過,主要以照看家庭為主,所以接手《郵報》後,她自己都表示,作為新手,她沒有起到主導作用,寧願讓果斷自信的男性團隊來扮演主角。

    凱瑟琳在職場上不僅常常被拿來與她能幹的丈夫做對比,她也一直沒有走出丈夫自殺的陰影,這從她此後再沒結婚似乎也可看出來。電影對其丈夫的自殺並沒有說明,但這無疑長期折磨著凱瑟琳,真實情況是,菲利普由於工作壓力大已經患上嚴重的抑鬱症,而且他還和旗下《新聞週刊》的一個年輕女記者發生了婚外情,甚至自殺前想和凱瑟琳離婚,並計劃買下凱瑟琳手中的股份,將《郵報》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凱瑟琳的故事,並不是一個強大女人對抗男權世界的故事,而是一個普通女人被命運推著慢慢成長的故事。

    其實在邁耶家的眾多兄弟姐妹當中,排行老四的凱瑟琳是唯一對新聞有著濃烈興趣的人,她在中學和大學畢業之後,都曾短暫做過編輯或記者,也被父親召回到《華盛頓郵報》裡工作過,而且幹得還不錯。甚至退休後,在1980年代末期,她還曾在旅遊期間以特約記者的身份採訪過卡扎菲、戈爾巴喬夫,以及蔣經國等當時政要。所以正是對新聞業的這份瞭解,也促使她能堅持新聞業獨立、客觀等原則。

    另外,多少也正是由於自己缺乏安全感、有點不自信等“女性化”的特徵,反而讓凱瑟琳能在職場中樂於學習、傾聽別人的意見。比如她和巴菲特的友誼,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股神”買下了不少《郵報》的股份,這讓《郵報》的其他股東產生了警惕,但凱瑟琳和巴菲特見面後,堅信他是個值得信賴的人,後來,凱瑟琳還在巴菲特的建議下做過不少有價值的收購。

    但凱瑟琳也很有主見,最典型的就是在她上任兩年後,她力主撤換了《華盛頓郵報》當時作風保守的總編輯,提拔了《新聞週刊》駐華盛頓的首席記者布拉德利成為新任總編輯——由此,也有了《郵報》的五角大樓檔案報道,以及更讓其名聲鵲起的“水門事件”報道。

    在電影的結尾, 輸了官司的尼克松氣急敗壞地表示,以後將不準《華盛頓郵報》進入白宮報道,這其實也是虛構的,但在隨後就發生的“水門事件”中,尼克松確實有過類似的舉措。有意思的是,與《華盛頓郵報》相隔不久上映的《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就是從“深喉”的角度再一次聚焦了這個事件。

  • 7 # 一嘟嚕一嘟嚕的八月呦

    華盛頓郵報》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Elizabeth Hannah、喬希·辛格編劇,湯姆·漢克斯、梅麗爾·斯特里普主演的傳記片,於2017年12月22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根據發生於1971年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凱·格拉漢姆和編輯本·布拉德利與《紐約時報》展開競爭,刊登五角大樓檔案,來揭發政府大規模掩蓋長達30年、牽扯4位美國總統的秘密的故事。

    故事簡介:

    1971年,《華盛頓郵報》前發行人、“美國報業第一夫人”凱·格拉漢姆和編輯本·布拉德利掌握了一份美國政府捲入越南戰爭,並致大量人員傷亡的絕密檔案,公開這份檔案將有上千人失業,甚至自己也將面臨牢獄之災,但公眾們需要知道真相。 隨後他們透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曝光,由於內容極敏感,足以改變全球輿論對美軍參戰的觀感,兩報都被政府告上了法庭。 政府更派出一名在五角大樓工作的中央情報局人員來到法庭,他證實情況是多麼嚴重,登載這些檔案將暴露出美國某些戰爭計劃。兩週內,官司從地方法院一路打到聯邦最高法院,最終法庭以6票對3票宣判政府敗訴。

    “五角大樓檔案”事件標誌著尼克松領導的聯邦政府名譽掃地的開始,隨後爆發的水門事件直接導致尼克松政府倒臺。

    影片短評 《時光網評》:

    《華盛頓郵報》沒有被其沉重的主題所束縛,完全不是印象中那種刻板的歷史影片。卡明斯基的色彩運用宏偉又柔和,給予了該片一種淡淡的懷舊感,卻又不會讓人覺得有距離。威廉姆斯靈巧的配樂則使人心跳加速,賦予了真實的故事過電般的快感。

    《時代週刊》: 即使該片的目的是崇高的,但其極快的節奏和極高的娛樂性使觀眾完全感受不到那種說教。

    (《洛杉磯時報》、《IndieWire》評): 《華盛頓郵報》是好萊塢難得一見的影片,將斯巴達式堅強、重要的新聞業融進了印第安納·瓊斯式充滿懸念的冒險故事。它不為迎合市場,而是因電影人對當下社會與新聞報業危機的擔憂而誕生。

    “開國元勳們給予媒體自由所必要的保護制度,是為了讓媒體在我們的民主政體中發揮重要作用。媒體應該為被統治者服務,而不是統治者。”!

  • 8 # 飛揚

    17年上映的電影,講的就是捍衛出版自由的事。 這個故事就決定了,電影不會深入的去刻畫個人,它注重的是時代背景下真實發生的故事。即使有湯姆漢克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也沒有發揮空間,不過都是為了故事服務。 這就是主題先行,一切為了主題服務。美國有很多這種故事被改編成電影,比如連姆尼森的搬到白宮的人,這種電影就看看行了。像是為了頒獎典禮拍的,顯然也沒有獎項青睞。不過還是有它自身的價值,現在這個時代,電影和電視劇成了普及知識的一種媒介。電影更集中的探討了一種精神,自由的精神,對人生的探討。電視劇更注重的是故事,一旦長篇累牘,就很容易消解意義。 斯皮爾伯格是個好導演,故事的講述方式,攝影,都比較中規中矩。這才是行業的支柱。

  • 9 # 影視隨心

    電影《華盛頓郵報》在年初時就看過一遍了,它所獲得的各個獎項實至名歸。當時某網站舉行投票猜測哪部影片值得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時,我還投了它。

    看了電影,對這裡面的故事產生了興趣,搜查資料瞭解到背後故事原型還有《我的一生略小於美國現代史:凱瑟琳·格雷厄姆自傳》這本書,然後終於在前幾天開始看這本自傳了。

    說實在的,由斯皮爾伯格導演,梅麗爾·斯特里普與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華盛頓郵報》本身就已經很精彩了,在美國,包括中國引起的熱議就是一種證明。

    但是電影改編背後的真實人物及其故事比電影還要精彩得多。這本書除了詳細描述了“五角大樓檔案”之事的來龍去脈以外,還有“水門事件”,幾屆美國政府的權力爭鬥的內幕,肯尼迪被暗殺等等其他故事。看完它就跟看了好幾部電影一樣,資訊量很大。推薦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也可以看一看這本自傳。

    梅麗爾·斯特里普與湯姆·漢克斯雖然是第一次搭檔,但顯然配合得極為默契,導演斯皮爾伯格就更不用說了,他的電影往往是大眾性與藝術性兼得,我一直喜歡這種風格的電影。

    另外附上電影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臺詞:

  • 10 # 孤獨的腦電波

    《華盛頓郵報》有兩個含義:

    1、一層含義是:《華盛頓郵報》是一份創刊於1877年的美國報紙。屬於華盛頓郵報公司,1970年代初透過揭露水門事件和迫使理查德·尼克松總統退職獲得了國際威望。2013年8月5日,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華盛頓郵報》

    2、二層含義是:《華盛頓郵報》是一部電影,由斯皮爾伯格執導,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傳記類電影,該電影故事正是含義一中讓《華爾街郵報》獲得國際威望的“水門事件”展開。

    該片由梅姨和湯姆·漢克斯主演,作為電影來說這部片子很精彩,故事情節很有張力,演員表演也很飽滿,作為觀影來說是非常棒的;

    水門事件對於搞新聞工作的媒體人來說是夢寐以求難得一求可以享譽國際的機會,但是大多人透過這個事情只看到了最後激動人心的勝利和享譽不斷的好名聲。實際上那段時間遠比電影呈現的時間長,困難也遠比電影中表現的艱難;真實情況是,華盛頓郵報不畏懼華盛頓政府的威脅,恐嚇堅持走在前面持續報道和跟進水門事件的過程,時間長達兩年,收到來源不斷的同行攻擊,政府部門的抹黑和威脅,公眾的不理解;一步一步直到真相水落石出,尼克松也因為該事件成為美國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主動辭職的總統,這件事兒才算對大眾有了一個交代。而華盛頓郵報在這個事件中經歷的,所承受的都不是一般的機構能接受的事兒,所以最終掌聲只能是屬於它的。

    想要看懂這部電影,我推薦大家可以看看凱瑟琳·格雷厄姆的自傳《我的一生略小於美國史》,本書第二十四章和二十五章對這件事做了詳細的描述,作者站在該報發行人的角度,全程參與決策該事件的進展能夠讓我們更清楚瞭解當時那場“無聲的硝煙”,沒有你死我活。只有死一般寂靜,消無聲息,但確寒意入骨,黑暗裡壓的喘不過氣來人。我很佩服主角凱·格雷厄姆,勇敢堅毅用在這個女人身上一點都不為過,不管在電影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都在身體力行的踐行著新聞人的底線;

    這個是梅姨飾演的凱瑟琳·格雷厄姆 ↑

    這個是凱瑟琳·格雷厄姆本人;

    另外,關於“水門事件”推薦2部電影,分別是《總統班底》和《馬克 · 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不同的角度能更近的觸到真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別克昂科威兩驅領先版家庭用可以入手嗎?還有其他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