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本二三事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其實從結果上來看,由於唐代的內亂以及衰弱的訊息傳到了日本,其推遲了遣唐使計劃,最終終止。

    日本的遣唐使

    眾所周知,中國唐代對於日本有很大的影響。當時的日本為了學習中國的先進文化和技術,派遣了很多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而在派遣遣唐使的200年間,產生了許多在中國和日本歷史上有名的人和事,也被記錄下來流傳後世,這些事情也是作為中日兩國交流的一個見證。

    在日本的歷史界,對於派遣了幾次遣唐使,其實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派遣了12次,另一種是派遣的20次。其實從日本歷史上來看,應該有20次左右,但是中國的記載並沒有那麼多?原因是,當時的海運和造船條件有限,加之航海技術並不發達,導致許多人遭遇了海難,有的日本遣唐使甚至漂流到南亞的一些國家,最終輾轉千折才到達中國長安!

    上圖是日本遣唐使來到中國的路線圖,多是從蘇州進入中國,後抵達長安。總之,如今在日本,20次的遣唐使之說最為流行。

    遣唐使何時終止?

    公元874年,發生了黃巢之亂,唐的政權體系日益衰弱。當時中日之間的民間往來十分的繁盛,但是日本官方的“朝貢”已經多年未有。

    公元894年,日本的宇多天皇主導,打算時隔56年再次派遣遣唐使到唐朝,但是被遣唐大使菅原道真所阻攔,實際上當時給予意見是延期遣唐使計劃,理由有下面幾點:

    ①根據現在訊息,唐內亂不止,已經十分衰弱,與日本的官方交流已經停止;

    ②根據過去的記錄,遣唐使遭遇甚是艱難,如今為了儲存日本人才,最好不要輕易考慮;

    唐朝初期,雖然日本人學習唐朝技術,但是在公元9世紀末和10世紀初,日本普遍認為技術已經超過了唐,向唐的學習氛圍十分冷淡。

    隨後,日本頒佈了法律,沒有日本朝廷的許可,不準船隻私自渡海,最終遣唐使正式終止,後續唐朝滅亡,就再也麼有所謂的遣唐使之說。

    結束語

    寫到此處,筆者還是十分的為之可惜,此處借用三國經典: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望對你有幫助!

    《日產汽車將不再屬於日本?!法國雷諾和日產有怎樣的愛恨情仇》

    《美國製裁中興,會對美國和日本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為何豐田章男深信:在上市企業中,下一個倒下的就是豐田!》

    《日本人都從中國買什麼東西?!看島華人民如果玩轉“淘寶”》

  • 2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公元894年是中日關係史乃至整個東亞朝貢冊封體系的轉折之年——這年八月日本朝廷任命菅原道真為遣唐大使,準備組織第20次遣唐使。然而這支使團尚未出發就半途而廢,緊接著日本朝廷更是宣佈從此終止近三百年來一直延續的向中華隋唐帝國派遣朝貢使節的既定國策。要說清日本停止遣唐使的原因就得先了解日本當初派遣使節的原因。

    縱觀兩千餘年的中日關係史中日本遣使來華無非兩個目的:其一中華帝國的強大令日本感覺到威脅時日本就會主動遣使來華;其二借中華帝國之威名壓服周邊的新羅、百濟等國以及日本國內不服朝廷管束的部族。日本最早通使中國是在漢光武帝時期——當時日本列島上的倭奴國和鄰國狗奴國爆發衝突,於是想借漢帝國的名號壓狗奴國一頭。倭國對漢帝國的朝貢因黃巾起義而中斷,曹魏建國後日本列島上的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才再次遣使朝貢並接受魏明帝冊封的“親魏倭王”稱號。

    在經過三國和五胡亂華的混亂時代後日本不再前來朝貢,這主要是因為這一時期的中原大地皇帝輪流做、城頭變幻大王旗,沒哪個政權能對日本構成威脅,另一方面日本就算想抱中原王朝的大腿以壓服鄰國和部族也不知道該抱誰。直到5世紀初北魏和南朝宋分別統一了北中國和南中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區域性統一,於是相繼有五代倭王先後遣使朝貢,而日本使團無一例外朝貢的是南朝。

    隋朝完成南北統一後又用兵北韓半島,這令日本感覺有必要和這個新興的強大帝國保持良好的關係,然而聖德太子領導下的日本朝廷卻向當時的隋煬帝楊廣遞交了一份寫有“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的國書,很明顯聖德太子將日本置於和大隋王朝平起平坐的地位。也是在這一時期日本朝廷的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由大王改稱天皇(事實上在此之前的日本歷代天皇都是後世追封),這在當時可是了不得的事——按東亞傳統的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體系:只有中國天子才可以自稱皇帝,周邊藩屬國只能稱王,而不能稱皇稱帝,由大王改稱天皇標誌著日本實際自此時起就以遊離於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體系之外了。

    大唐帝國取代隋王朝後日本持續派出遣唐使,不斷學習先進的大唐文明。尤其是在白江口之戰被只有自己四分之一兵力的唐軍所敗後日本連續派出第五次和第六次遣唐使,其實這兩次遣唐使的主要目的就兩點:其一因為白江口戰敗而向大唐請降;其二打探唐朝的動靜虛實以證實唐朝是否會乘勝進攻日本本土。當日本知道唐朝並無遠征日本之意後就開啟了進一步全面效法大唐文明的改革,恰恰因為白江口之敗反而令日本更加謙虛地學習大唐文明。與此同時國力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國也希望打造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所以要求日本必須每15~20年左右遣使來唐一次。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亂持續了8年,本來在此期間日本應該按和大唐的約定派出一次遣唐使,可日本的小算盤是:日後中原大地究竟姓李或是姓安都是未知數,自己這時遣使萬一拜錯了廟門......於是日本在外交和軍事上開始了新動作:早在713年唐朝在東北地區設立渤海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和大唐其他羈縻州府一樣是冊封當地部族首領而實現羈縻統治的,實際上渤海都督府同時又是接受大唐冊封的渤海郡國,這是一個具有半獨立性的國中之國。渤海郡國從727年起曾多次遣使日本,日本一開始的應對比較冷淡,安史之亂後日本開始積極和渤海展開互動外交:759年日本甚至計劃與渤海南北夾擊新羅。不過日本在國書中以上國自居,稱渤海為孤懸海外的彈丸小國——日本天皇應該是把地圖拿倒了:究竟誰孤懸海外呀?

    862年日本真如親王隨唐朝商人張支信的商船來唐併到達長安。按大約20年左右朝貢大唐一次的慣例而言:此時的日本也到了該遣使入貢之時了,唐朝方面就真如親王一行當成是日本朝廷官方委派的朝貢使節。然而這次日本玩了一個小花招:這次日本並未以官方名義派出正式使團,而是由真如親王帶著自己的隨從乘坐唐朝來日貿易的商船前往大唐,可真如親王畢竟是日本皇族,因此也可以將真如親王之行視為朝貢。日本方面之所以安排這樣一次曖昧不清的派遣可謂一石二鳥:對唐朝方面將其解釋為朝貢以搪塞唐朝;留下轉圜的餘地——在適當的時機拒不承認這是一次朝貢行為,以滿足日本日益膨脹的民族自信。

    唐朝方面並不瞭解日本這些小心思,在唐朝方面的邏輯認識中這就是一次朝貢行為,那麼按慣例到880年前後就該準備新的遣唐使派遣工作了,但876年前後唐朝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波及大半個中國,到880年前後東都洛陽和西都長安都成了戰場,一向善於投機取巧的日本像安史之亂時一樣選擇暫時觀望。與此同時日本國內打算和東亞傳統的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冊封體系徹底決裂的意向也越來越清晰,於是自真如親王來唐後三十年左右大唐朝廷與州府再沒見日本使節來華“朝貢”,唐朝廷和管理相關事務的地方官不是傻子、瞎子,自然注意到了這點,但因忙於鎮壓國內的農民起義而無暇顧及此事。

    大約在892~894年隨著起義的日漸平息時任溫州刺史的朱褒派人送信到日本要求日方遣使朝貢。在接連遭受安史之亂和農民起義的打擊後唐朝出現了嚴重的藩鎮割據現象:朱誕、朱褒兄弟利用這樣的時機割據溫州,成為一方土皇帝。長期割據溫州的朱氏家族對朝廷有很大的建議權和影響力,朱褒之所以會關注中日交通這一問題原因主要有二:其一營造敦促外國來朝的盛景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威望;其二朱褒治下的溫州是唐日貿易的重要港口,而口岸貿易抽解所得是州府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

    儘管此時的大唐王朝已然行將就木,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打日本還是不成問題的。雖然朱褒不是唐朝皇帝,但畢竟也是一方實力派,是能對大唐朝廷施加影響的,這令日本方面不敢輕視朱褒的來信。所以收到朱褒來信的日本朝廷當即決定組織第20次遣唐使,然而被任命為遣唐大使的菅原道真卻明確加以反對。菅原道真的反對理由是大唐凋敝——這其實是菅原道真冠冕堂皇用來反對出使的理由,其實他還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隨著大唐帝國的凋敝,對遣唐使的招待也大不如前,自己冒著生命危險跨洋越海,結果卻一無所獲,這樣的傻事怎能幹?最奇葩的是菅原道真在給天皇的回覆中居然特意寫道:國之大事不獨為身——此乃為國家大事考慮,不只是為了我菅原道真個人的身家性命,這倒真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菅原道真的反對固然有他自己的小算盤,不過日本朝廷最終採納他的意見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隨著大唐帝國的日漸凋敝,日本自覺可以向大唐學習的地方越來越少。而兩國之間發達的民間貿易完全能滿足日本對“唐物”的需求,已不再需要透過朝貢貿易來獲得。與此同時原本就對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冊封體系始終沒打心裡認同的日本在經過長期效法大唐的改革後民族自尊心乃至自大心理日益膨脹——894年前後正是日本由全面效法大唐文明的唐風文化向將大唐文明本土化的國風文化轉型時期,這時的日本具有越來越強的本位意識,於是決心脫離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傳統的朝貢冊封體系。

  • 3 # 陳大舍

    所謂遣唐使是指的日本朝廷向大陸帝國派遣的正式使節,第一批其實應該叫做遣隋使。早在隋朝時期,位於飛鳥京的大和朝廷便已經派出遣隋使,時間是隋煬帝開皇二十年(600AD),也就是大和國(此時尚無日本之號,聖德太子自稱“日出處天子”)推古女帝八年,當時日本的執政者聖德太子第一次年向隋朝派遣了外交使節,為首者名叫小野妹子。據《隋書。東夷傳》雲 :

    " 開皇二十年,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號阿輩雞彌,遣使詣闕。"

    拜日和漫畫所賜,聖德太子、小野妹子君臣曾獨霸某站鬼畜頻道數年,直到為諸葛丞相、王司徒曲而代之。

    飛鳥時代貴族的裝扮。

    而三十年後,也就是大唐開國之後第十二年, 飛鳥朝廷又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經過了二百三十八年的漫長時間,正是這些遣唐使,使得日本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逐步接受了大陸文化的薰陶,從而走向成熟,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文明社會。唐昭宗乾寧元年,既日本宇多帝寬平六年(894 AD),新任遣唐使菅原道真引用 在唐學問僧中灌的報告而上奏天皇,以“大唐凋敝”,“海陸多阻”為由,建議暫停派遣唐使。朝廷接受了了這一建議,自此之後再也沒有派遣官方使節去大陸。

    也就是說,遣唐使並不是被日本朝廷明令廢止,而是在朝廷在採納菅原道真的建議予以中止之後一直沒有恢復派遣。因為在宇多帝前後大唐的政治不穩定,走向崩潰,而仰仗唐的榮光才能存在的渤海、新羅等國也日益衰亡,日本因此被陷入了一種孤獨的狀態。而另一個則是因為以太宰府為代表的國際貿易已經足夠成熟,中日的交流完全可以不再依賴遣唐使這樣正式外交官,而大陸的文化、資訊、商品、人才都可以透過商業、宗教等非官方渠道而源源不斷的輸入日本。所以官方中止遣唐使朝貢的狀態便維持了下去。

    日劇《大佛開眼》聖武帝、光明後及孝謙女帝一家。本劇講述了遣唐使最輝煌的歲月。

    大唐滅亡之後、渤海、新羅也先後覆滅,遠東大陸陷入幾十年的割據混戰之中。不過此時的日本仍舊透過太宰府和五代十國中南方諸國,尤其是吳越、南漢展開了邦交,比如吳越的秘色瓷、南漢中轉的波斯琉璃器具便藉此機會大量進入日本的上流社會。

    到了宋朝,中日民間貿易的價效比遠遠滿足了雙方的需要,宋神宗甚至接見日本的商人(以僧侶身份出現),詳細的瞭解了日本的歷史、市場。

    而日本的平安京朝廷其實一直也有再次正是遣使入宋的呼聲,比如平安朝後期的公卿藤原通憲便是一例。

    在《日本史記●藤原通憲列傳》便有記載:

    “通憲宏才博覽,諳練典故,兼通佛教、天文。鳥羽法皇幸熊野,召見宋僧淡海,言語不通。通憲為之譯語,應對如流。淡海曰:「子學於宋乎?抑宋人乎?」通憲曰:「我嘗謂或有使於異邦,是以略通殊方語耳。」”

    記載可知,“嘗謂或有使於異邦”,意思即“以前曾想著某一天可能會出使宋朝”,他是基於自己可能被委任遣宋的考慮而學習漢語。

    至於有人認為“中止遣唐使”有“抵制唐物”的憤青因素,那隻能是過分解讀。因為同意中止遣唐使的宇多帝本身就是個唐物控,在其內禪後所居的仁和寺藏寶閣中陳列著無數唐物。而其子醍醐帝作為“國風文化”的始祖,更是創立了“唐物御覽”(天皇檢閱進口唐物,賜予臣子)的制度,將之作為宣揚浩蕩皇恩的手段。

    沒有之前的遣唐使和之後的唐物,風雅的平安王朝就會成為無米之炊。

  • 4 # 元和拾一年

    894年,宇多天皇任命菅原道真為遣唐大使,紀長谷雄為副使。第二年,遣唐使廢止。10餘年後,唐朝也完蛋了。弔詭的是,提出廢止遣唐使不是別人,正是遣唐大使菅原道真。有唐一代,日本遣唐使約18次左右。在895年廢止遣唐使之前,最近的一次是838年以藤原常嗣為大使的遣唐使。

    除遣唐使之外,唐日之間還是商船來往。而893年3月,大唐商客王訥來到日本,他帶來了留學大唐的日本僧人中瓘的信。這位中瓘給日本帶來“大唐凋弊”的情況。當時大唐國力日下,又為黃巢等亂軍所擾,往日裡好好的花花世界,竟然成了人間煉獄。

    最後這位菅原老兄還強調我這不是為了自己,哈哈,文人就是矯情,此地無銀三百兩。此刻菅原官至從四位下、參議、勘解由次官、兼守左大辨、行式部權大輔、春宮亮,所謂參議,就類似於唐朝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銜。遣唐當然是條險途,沒命的機率非常大。不僅是大唐凋弊,這位文采斐然的菅原老兄還是相當惜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名字測字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