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好說“人傑地靈”。這句話用在別處,未必盡然,而用來形容徐家彙的歷史,卻很恰當。
直到晚明,徐家彙仍是江蘇一個三等縣城上海郊區的普通村落。它在明末開始名聞遐邇,凡關注“西學”、“西教”與中國文化傳統互動歷史的中外人士,無不知道徐家彙,因為這裡出了一位人傑徐光啟。徐家彙的形成源於當初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徐光啟在此開建農莊,並且從事農業實驗,並著書立說。然後安葬於此。徐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了這裡的“徐家彙”。
徐家彙離縣城廂十數里,起先它還不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1847年法國耶穌會南格祿神父在此建立基地,當時靠肇家浜(河流)和上海聯絡起來。1861年,法租界就沿肇嘉浜路北岸築了一條從斜橋至徐家彙的馬路,當時定名為“法徐家彙路”,以後,上海地方政府也沿肇嘉浜南岸築斜橋通徐家彙的路,取名“斜徐路”。
1906年,上海地方政府出資填肇嘉浜的打浦橋以東段築路,其中斜橋至打浦橋段即徐家彙路,斜橋至方浜路(填方浜築路)為方斜路,老西門至黃浦江段初名“肇嘉浜”,後改名復興東路。
1949年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十分關心肇嘉浜的改造,經過多次論證,決定再次填浜築路,肇嘉浜連同南岸的斜徐路,北岸的徐家彙路建為雙向多車道林蔭大道,並命名為“肇嘉浜路”,這就是肇嘉浜路的來歷。當斜徐路被併入肇嘉浜路後,上海有斜徐東路和斜徐支路,而沒有斜徐路;同樣,打浦橋至徐家彙的徐家彙路被併入肇嘉浜路後,剩下的那段徐家彙路就不通徐家彙,而且也不在徐家彙境內,這給通訊或找人帶來一些麻煩。
華人好說“人傑地靈”。這句話用在別處,未必盡然,而用來形容徐家彙的歷史,卻很恰當。
直到晚明,徐家彙仍是江蘇一個三等縣城上海郊區的普通村落。它在明末開始名聞遐邇,凡關注“西學”、“西教”與中國文化傳統互動歷史的中外人士,無不知道徐家彙,因為這裡出了一位人傑徐光啟。徐家彙的形成源於當初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徐光啟在此開建農莊,並且從事農業實驗,並著書立說。然後安葬於此。徐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了這裡的“徐家彙”。
徐家彙離縣城廂十數里,起先它還不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1847年法國耶穌會南格祿神父在此建立基地,當時靠肇家浜(河流)和上海聯絡起來。1861年,法租界就沿肇嘉浜路北岸築了一條從斜橋至徐家彙的馬路,當時定名為“法徐家彙路”,以後,上海地方政府也沿肇嘉浜南岸築斜橋通徐家彙的路,取名“斜徐路”。
1906年,上海地方政府出資填肇嘉浜的打浦橋以東段築路,其中斜橋至打浦橋段即徐家彙路,斜橋至方浜路(填方浜築路)為方斜路,老西門至黃浦江段初名“肇嘉浜”,後改名復興東路。
1949年上海解放後,陳毅市長十分關心肇嘉浜的改造,經過多次論證,決定再次填浜築路,肇嘉浜連同南岸的斜徐路,北岸的徐家彙路建為雙向多車道林蔭大道,並命名為“肇嘉浜路”,這就是肇嘉浜路的來歷。當斜徐路被併入肇嘉浜路後,上海有斜徐東路和斜徐支路,而沒有斜徐路;同樣,打浦橋至徐家彙的徐家彙路被併入肇嘉浜路後,剩下的那段徐家彙路就不通徐家彙,而且也不在徐家彙境內,這給通訊或找人帶來一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