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首彩葡萄酒學院
-
2 # 醉了不上頭
這個問題在咱們的提問裡面,單獨出現過,並且以不同的提問方式出現過,我也寫了很多,當然,我看了別的朋友的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有各自的道理,這個問題更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不同角度,不同專業或者不專業的角度,就是說說各自看法。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一個問題,白酒的消費年齡主要集中在七零後這一批人,六零後或者五零後基本喝不動了,七零後是消費白酒的主力軍,但消費潛力還是年輕人,試問一下,有幾個年輕人懂白酒的,知道多少種香型和口味差別的,太少了,你要問年輕人洋酒,可能還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現在的中國白酒,還主要停留在傳統,歷史,故事,傳承上,那傳統白酒這樣對不對,沒有錯,我說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中國傳統相聲,一直很傳統,是不是要沒人看了,如果沒有德雲社,相聲可能真就完了,他們在繼承傳統相聲的同時,加以改進,加以提煉,與時俱進,讓老百姓又對傳統相聲另眼相看,這是為什麼呢。
咱們國內某某知名烤鴨店,傳統,歷史,文化什麼也不缺,不斷的質疑聲,倒閉關門,但有的烤鴨店蒸蒸日上紅紅火火,是這個行業不行了嗎,當然不是,我們要傳統,但不能抱著傳統不放啊。
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都聽明白了,咱們再說個例子,紅便大江南北的江小白,在很多行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不值一提的產品,沒有傳統白酒的典型特徵,咱們看看結果和銷量,是不是年輕人。
-
3 # 肚松咪酒
這個命題不真實,只是一種假設而已。古今中外,輕度酒和高度酒確實有不同的消費群體,但彼此不是以年齡來分類,而是和人的性格、習慣、酒精耐受度等等因素有關,所以,關注這一話題,要從實際的銷售資料和渠道商的個人偏好來看。
從實際的銷售狀況來看,無論是線上電商、線下零售,還是新零售,各個渠道中白酒的銷售量還是佔據主流,而所謂喜歡消費葡萄酒和精釀啤酒的年輕人,要麼壓根兒就不喜歡喝酒,要麼是小眾的消費群體。
其次從渠道商看,白酒是中國消費者最為熟悉的酒種,價格透明度高,消費者辨識度高,渠道利潤率有限。相比之下,消費者對葡萄酒尤其進口葡萄酒的辨識度不高,有利於渠道商抬高利潤率。遺憾的是,白酒的消費量比較高,因此葡萄酒一直是酒類渠道商補充性的產品,很難有白酒那樣對公司具有相當可觀的利潤貢獻。
再次,各個酒種各有優劣,但並無貴賤之分,所有的喜歡與不喜歡,第一要因人而異,第二不應把白酒的標籤老齡化。
最後,有人曾經做個一個比喻,年輕人喜歡喝啤酒,因為啤酒裡的激情,到了中青年喜歡葡萄酒,因為葡萄酒裡的浪漫,到了中老年喜歡白酒,因為白酒有妙不可言的厚重。這些都是人為的標籤,並不符合各個酒類實際的銷售狀況。
-
4 # 鵬Sir9
第一個經濟富裕
第二個裝
第三個喝酒喝的就是醉意朦朧,年輕人不懂
第四個少喝酒是好事
-
5 # 食言素語
我認為,年輕人對白酒、葡萄酒、精釀啤酒都是有消費需求和熱情的。三種酒的市場劃分並不是真的那麼嚴格,我自己就屬於對三種酒都有消費經歷的人群。
自小時候起,在長輩的影響下,就對中國的名酒比較瞭解,也有幸品嚐過不少。中國的傳統十大名酒,或者說現今市場承認的中國名酒,都是白酒、高度酒。但是目前,我冰箱裡和酒櫃裡放著的,都是葡萄酒和精釀啤酒。我日常喝的也是這些。恰好印證了題主提出的問題的一方面:有些年輕人,比較喜歡葡萄酒和精釀啤酒,但是另外一方面,我的書房裡同樣不缺乏茅臺、瀘州、紅花郎、沱牌、習酒這一類白酒。因為我同樣也喜歡中國的白酒。總的來說,對這些酒都還算了解,也自己做過對比,包括對這些種類的酒市場也關注過。下面就結合我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和大家討論一下這個狀況:
為什麼葡萄酒和精釀啤酒會後來居上,佔據年輕人酒水消費市場一、文化宣傳攻勢打開了市場
1、葡萄酒營造了一種高階生活的表象:從葡萄酒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開始,打造的就是一種高檔、品味的形象。我不止一次在影視劇作品中、在文學作品中看到過:所謂的富豪名媛、身穿晚禮服,手裡端一杯顏色鮮豔的紅酒。對年輕人來說,正是對國外生活方式、富足的生活狀態嚮往的年紀,在這種宣傳攻勢下。約會不點紅酒,就是沒品位,不懂浪漫。紅酒甚至成為了浪漫的代名詞,所謂的燭光晚餐,必配紅酒。這種形象為葡萄酒打造了一份很大的年輕人市場。
2、啤酒營造了一種自由生活的表象:接下來再說啤酒,曾經的百威、小太陽、麒麟,一開始是以超過中國產啤酒很多的昂貴价格出現了。在那個價格=品質的年代,等於向年輕人群傳送了一個訊號,進口啤酒就是好。尤其在夜店,如果你點不起一打進口啤酒,妹子可能都會嫌棄你。後來,各種廣告出現了,針對的就是年輕人群,尤其在捆綁了世界盃的情況下,進口啤酒迅速的佔據了中國啤酒市場的很大份額。廣告中的年輕人們,各種激情,各種瘋狂,啤酒四處噴濺。喝啤酒看世界盃,曾經是很多人的經歷。我自己都有了個習慣,每年世界盃,先囤幾件啤酒在家,算是有了存糧,才能好好看世界盃。
冰箱裡隨便拍了一張,目前的存糧,林德曼櫻桃啤是我最愛之一,比較多。
二、低度酒喝起來較為輕鬆,容易被接受
相對中國的白酒來說,葡萄酒和啤酒度數偏低,入口容易,身體也更能承受。從而成為了年輕人們日常交往中的普遍選擇。這裡我可以提供幾個場景,比如說深夜擼串,啤酒可以輕鬆的喝幾瓶,白酒的話就容易醉了。再比如說朋友聚餐,紅酒喝起來不容易醉,又能討女性們的歡心,女孩子們都願意陪著喝一杯,如果拿上高度酒,大家都會覺得喝起來有點負擔,尤其酒量不好的人更是努力的能躲就躲,下意識的就減少了飲用的數量,不如紅酒和啤酒喝起來自由,放得開。
三、精釀啤酒的品質比中國啤酒品質更高
葡萄酒的品質在這裡不做比較。因為和中國的葡萄酒比,兩者我認為是各有千秋。精釀啤酒則不同,我個人目前還沒有發現國內哪家大牌的啤酒企業願意象比利時等國家那樣,用很長的時間、嚴格控制的工藝環節、高品質的原料來打造一款精釀啤酒。精釀啤酒的價格一直居高,但是我還是選擇購買,相信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覺得它值這個價。一旦形成了消費習慣,精釀啤酒也就由此擁有了一批忠實客戶。
年輕人對白酒並非沒有消費熱情1、很多年輕人對中國的傳統酒文化還是認可並喜愛的:年輕人同樣有喜歡白酒的。不僅我自己,我身邊就有一群。我們都推崇中國的酒文化,也對中國酒的釀造工藝非常有興趣。我自己就曾經去過赤水河、宜賓等地,其中有個重要專案就是去參觀和品嚐當地出產的傳統酒。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酒和豪爽、義氣、友情連在一起的定位,也得到了了很多年輕人的認可。
2、價格是年輕人對白酒消費的最大阻礙:中國的名酒現在有個特點,就是貴,特別貴。今年家裡有人本命年,買了一瓶茅臺生肖酒,2600多。反正暫時捨不得喝,只能放書架上看著。而這個價格,已經足夠我買一個夏天需要消耗的精釀啤酒了。在國內白酒市場上,雖然現在已經百花齊放,價位也高中低檔都有,但是必須承認,白酒想喝得舒服,一定得買貴的。也許有人會說紅酒也有動輒上萬的,但是一般的冰酒、貴腐,進口的也還是100元以內可買到。口感已經很不錯,一頓飯喝個2-3瓶,一般還是能承受的。
3、白酒自己的市場定位缺乏針對年輕人的產品:我們現在白酒品牌,很多還是在主打歷史悠久,主打華麗包裝,沒有針對年輕人做出簡潔時尚、有情懷的設計。不過近年在普通白酒市場上,江小白已經用業績證明了年輕人們對白酒的接受程度。以年輕消費者為定位的江小白透過改包裝,以年輕人習慣的文化語言和小瓶包裝、較低的價格出現。雖是白酒,同樣得到了年輕人們的歡迎。而其他一些包裝華麗,價格昂貴的白酒,年輕人確實不太有熱情參與消費,消費的話也是作為禮品,購買來送人。
總結1、不同市場定位決定了不同受眾。現代的年輕人都很有個性,愛好廣泛。可以說各種酒類都一定會有年輕人喜愛並接受。但是從現有的酒市場情況來看。白酒的定位仍舊以中年以上人群為主,功用也體現在宴客、應酬、收藏等方面。葡萄酒,尤其是精釀啤酒則是本身就以年輕人為受眾,定位非常準確。也由此得到了年輕人們的喜愛。
2、啤酒在價格方面有一定優勢:從價格來說,啤酒在年輕人群體中是具有很強的優勢的,就算是靠父母開支生活費的學生,也能在燒烤大排檔上點上一瓶啤酒。啤酒在酒水市場中,基本也等同飲料一樣的存在。
3、葡萄酒和啤酒喝起來沒有白酒負擔重。這個負擔指的是身體的負擔。對年輕人來說,放開喝是常態,小杯小杯的抿通常是老頭子,所以從身體的承受能力來說,只能選擇啤酒。葡萄酒都不太適合。
回覆列表
我就是那個對白酒一點都不感冒的人╮(╯▽╰)╭
淺談一下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把目光轉向葡萄酒的可能原因吧!
1. 酒精度數相對較低。一般來說葡萄酒的酒精度在8—15度之間,有些加強型的葡萄酒會到22度,相比白酒來說總體低了太多,喝起來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
2. 風味各異、五花八門。葡萄酒以型別來分有靜止酒(沒有氣泡的)、起泡酒和加強酒;以顏色來劃分有紅酒、白葡萄酒、桃紅酒;以含糖量來劃分有不甜的和甜的,以濃郁度來劃分有輕盈的和飽滿的,以單寧來劃分有單寧重的、單寧輕的還有無單寧的,以釀酒國劃分有新世界和舊世界…更不用說香氣、口感都各有差異的不同品種了。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不管你怎麼挑剔,葡萄酒的世界裡一定有可以征服你的那一款。
3. 喝葡萄酒對心血管方面有一定的益處。有研究表明,法華人每日都會吃下大量的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但是,他們患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機率比其他愛吃相同型別食物的周邊國家的居民要低很多——這就是著名的法國悖論。研究人員發現這和法華人餐餐都離不開紅酒有關。紅酒中的多酚類物質(如白藜蘆醇、單寧等)能有效地強化血管壁、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的形成。
4. 葡萄酒文化的推廣越做越好,消費者對紅酒的認知越來越多。線上各類紅酒大v的拋頭露面,線下酒展、品鑑會、酒會的蓬勃發展,電視劇中紅酒的頻頻出現……讓葡萄酒從“神壇”走下。82年的拉菲已經不再是大家唯一知道的紅酒,各種價格友好,口感不賴的酒也在慢慢走進大家的視野。因為接觸得多,就會從接觸轉為接納,然後沉迷其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