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田海洋

    不同意同意這個觀點,因為宗教不僅是窮人和病人的寄託,更是富人和成功者的心靈寄託。

    每個人都有信仰,信仰是一個人靈魂的寄託。每個的心理需要一種信念去支撐,那麼宗教信仰就是很多人的心理支撐,透過這種信仰,可以排除人們內心的壓力和煩惱,給人們帶來希望和信心。就我個人來講,我對佛教比較鍾情,但也不是盲目迷信。在思想層面,佛教正以一種哲學的方式影響著當代心理學的發展,佛教提倡人類要過有意義的生活,要在生活中追求四大美德:善行、同情、快樂和寧靜。而要獲得這四大美德,佛教要求人們必須透過“放棄傷害生命(不殺生),放棄那些不應得到而得到的東西(如透過偷盜、欺騙等獲得的東西),放棄用不當行為來追求快樂,放棄說假話或謊言、放棄透過不當途徑來使自己處於非理性狀態(如酗酒或吸毒)”。在這一點上,當代心理學和古老的東方佛教哲學文化有著很大的契合。

    佛教強調變化的理念,認為在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東西是永久的,一切都會發生變化。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苦難或幸福就不會永久是原來的那種狀態而有可能隨時發生變化。

    當代心理學在對人類心理問題(類似於佛教所說的苦難)的理解上明顯受到佛教輪迴思想的影響,當代心理學認為心理學本身雖然不能為人類增添力量,但困難、煩惱、痛苦的出現也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優秀品質和潛在能力的機會。人類既有產生問題的可能,但也有追求卓越的能力,人類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實就是個體自身積極力量和積極品質的培養和發展過程。因此,在面對各種困難與痛苦時,人類除了從問題本身出發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之外,還應把培養自己的積極力量和積極潛力作為解決問題的另一條重要途徑。這和佛教的理念是吻合。

    人之所以會有苦難,主要是因為人存在本性上的弱點,佛教認為,從本性上說,我們每個人在內心深處有許多欲望在騷動,這些慾望會使我們處於苦難的境地,並使我們變得脆弱。這些慾望有兩種,一種是想獲得的慾望——如金錢、物質、感情和友誼等;另一種是想逃避的慾望——如痛苦、煩惱、傷病等。

    佛教認為苦難是由於人自身的原因而產生,不要去怨天尤人。佛教強調人的幸福與否不在於外在條件而在於人的內在思想就突出了人的主體性,而突出人的主體性作用正是當代心理學的價值核心。心理學有著一條根本的理念:事件是客觀的,但對它的體驗卻是我們可以把握的,我們可以用好的心情來改變我們的世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任何事件——包括苦難。

  • 2 # 鞍山二姐

    信仰、是讓人們有個精神寄託、說靈了、你可能就忘掉了疼痛、和煩惱了....

    信自己吧. 什麼、什麼、都是自己在圓自己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pga狀態機三段式和四段式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