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暖你心
-
2 # 果粉iOS
從今天小米港股的表現來看,小米今天確實大漲了4.73%個點,目前股價為10.4港元每股。不過小米的拐點來了嗎?
這可真不見得。
小米當初在港上市的時候,小米CEO雷軍曾表示“小米股票將是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準確的從後面小米股票來說應該是“年輕人第一支被套牢的股票”,後面小米股票表現不如人意,幾乎攔腰折斷,最低到過8港元多的時候。因此不少機構對小米股票甚至小米公司長期並不看好。
小米的發展不可否認當初小米憑藉超高性價比迅速佔領市場也贏得了一大批消費者的追求,比如小米5、小米6以及後面的小米note經典系列,同時小米也在後期推出了Redmi子品牌來主打中低端市場的消費。不可否認Redmi確實賣出了一個特點,那就是“極高的價效比”,比如Redmi K20活生生把驍龍855高階處理器的價格拉到了千元地位。
不過對於小米公司的長期發展,並不是那麼樂觀。在手機市場上,伴隨著OPPO、vivo等一些列中國產品牌壯大之後,小米的價效比也不再那麼具有價效比了。比如OPPO推出的relame系列以及vivo推出的iqoo系列均在於小米進行中低端市場的競爭,且價效比也比小米來的更“猛”。小米公司在高階有蘋果、三星、華為公司的狙擊,在低端有OPPO、vivo、魅族的追趕,小米正在慢慢變得“不好過”。
小米今年第三季度財務表現在今年全球第三季度出貨量上,小米憑藉3200多萬的出貨量位列第四名,不過僅僅與排名第五分OPPO相差僅200多萬且差距也會逐步減少。
在小米今年公佈的第三季度資料中,小米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達3210萬臺,收入人名幣為323億元,而調整後淨利潤營收額為35億元。
35億元意味著什麼?小米賣的產品確實性價比高不賺錢。不過高性價比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弊端,低利潤,而利潤低帶來的後果是什麼?沒有研發資金投入,小米前期準備做自主晶片澎湃為什麼戛然而止?這就是缺錢缺研發人員的後果,而研發才是一個企業長久生存的關鍵!(小米q3季度研發資金投入為20億元,是小米所有業務的整體投入而不僅僅是手機一個業務)。
因此,儘管Redmi手機競爭力超預期,小米股價連續大漲,不過主打價效比的小米公司缺沒有自己的核心科技與研發力,在後期隨著大批主打價效比產品公司的崛起,小米唯一的優勢也沒了。
-
3 # 追科技的風箏
Redmi K30的驚喜。紅米品牌最近推出了雙模5G新機Redmi K30,1999元起售將5G手機價格拉入2000元內,就算是高配,也比市場5G機型便宜。業內普遍預計,明年下半年5G手機才有可能降至2000元,現在紅米品牌那麼早就一步到位,並且搭載了高通驍龍865+X55基帶,可能幫助小米在5G時代奪回市場份額,自然吸引了證券研究機構的目光。紅米手機服務於小米生態。5G時代,手機用來連線和控制智慧家居產品,所以手機和流量價格一定不能貴,並且要吸引使用者重複購買。盧偉冰預測未來幾年5G重量級應用將出現,在此之前必須普及5G智慧終端。所以小米透過低價5G手機,有力地促進了小米生態產品的發展,並且督促其他手機廠商模仿。檢驗小米雙品牌發展效果。雖然小米品牌是要衝擊中高階,紅米品牌進兼顧價效比,不過紅米的作用越來越重要,Redmi智慧音箱與路由器等生態產品也相繼推出。在今後AIoT領域,根據使用者、需求與競爭的需要,兩者還會發揮更大的協同作用。小米品牌與米家品牌也將繼續發揮競爭、協同與補充關係。Redmi K30的釋出,既是對小米老大哥品牌的競爭,也是小米雙品牌的博弈,體現了兩者硬體與網際網路屬性與職責,更加吸引了外界關注。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
4 # 凱恩斯
個人依然看好小米,並不是因為其手機,而是因為其擺脫了手機。一個企業要依賴一個產品,那是缺乏戰略競爭力的。如果你可以有很多產品,在此消彼長之下,跟上電子消費品的節奏。那麼情況則要好得多。如果可以作為一個平臺整合硬體,逐步擴充套件為一個物聯網平臺。那就更好了。
對於小米我們看好的點如下:
其一:平臺型。小米不是一款產品,而是很多的產品。這些產品並非來自其自身生產,但是大多數是其整合進來的,適用小米自身的軟體體系。這個好處就在於輕資產。
其二:物聯網。手機+AIoT的模式。之前我一直是當小米是價效比,直到又一次旅遊,住了一個短租公寓,領教了一個小愛音箱我核心的小米全家電模式。比如開窗簾,開關電燈,小米垃圾箱。我考慮了這麼一個問題。這個產品有壁壘嗎?很明顯其他的品牌一定也有自己的智慧音箱,也有很多的智慧家電產品。但是,個人認為這裡面關鍵的一點是種類。家居產品整合進小米控制系統的內容越多,那麼未來小愛音箱可以控制的小米家居產品越多。那麼未來優勢越明顯。現階段,5G似乎對家居物聯網影響不大。因為有WIFI,而WIFI組建的局域物聯網,需要一個智慧音箱為核心逐步完善產品鏈條。
其三:成本規模。小米三季度淨利潤35億(調整後),同比增加20%,營收增長5.5%。個人比較擔心的是,其落地一些實體店網點增加了其成本。現在看是不會的。毛利率也有所上升。這說明小米的規模經濟效應是存在的。
其四:國際化走得遠。印度小米是頭把交椅,據Canalys資料,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智慧手機在西歐市場出貨量排名第四,出貨量同比增長90.9%,在西班牙智慧手機出貨量,在公開渠道位列第二。境外市場收入佔總收入48.7%,西歐市場潛力爆發,同比暴漲90.9%。海內一小米,海外也是一小米。
-
5 # 李闖and交易
redmi手機競爭力超預期,小米股價上漲,找你拐點到了嗎?由我來回答:小米的產品競爭力提升是產業鏈的功勞,小米有的別人也有。它如果無法打造自己的優勢,5g時代前景堪憂。
-
6 # 低調的人性
小米股票大漲是因為k30上市?今年底對賭協議要到期了,達不成協議股價小米要全額贖回股票價值,另外還要支付8%的利息,好像12月23協議到期,下週開始小米還會大量回購股票,前期已經回購了30億了,到底是不是,我們下週拭目以待
-
7 # 嘟嘟聊數碼
最近在紅米釋出了K30手機以後,小米的股票市值漲的很猛,最大的原因其實不在於K30這部手機多麼出色,而是1999元的起步價實在是太便宜了,作為跌到2000元以內的首部雙模5G手機,紅米K30會吸引很多消費者的關注,如果說之前人們不買5G手機是因為價格貴的話,那麼如今到了2000元以內,可以說買新機的話不買5G手機就不像事了。
2020年對於小米應該是一個拐帶,首先這是4G到5G過渡的關鍵時間點,也是5G手機起步的時間點,2019年因為過渡期非常明顯,所以我們看到紅米主打了2019年的出貨量,而小米品牌並沒有推出非常給力的新機,包括CC9pro和小米9Pro都有很明顯的過渡性質,但是紅米從note系列到K系列不管是價效比還是綜合素質都更出彩。
醞釀了2019這一年以後,小米品牌應該在2020年全面發力,首先小米10很可能會整合許多小米最新的技術成果,比如60w以上的快充、120hz螢幕或者一億畫素的攝像頭,2020年5G手機市場競爭會很激烈,小米絕對會非常重視小米10這部十週年之作,所以我認為小米品牌的拐點就在2020年第一季度,我們拭目以待。
-
8 # 肇俊武
如果“小米的拐點到了”,就是小米經濟數值在持續向低之後迎來了轉高的轉折點。
我估計,即使拐點真的到來了、轉折點真的迎來了,也不會是由小米5G手機帶來的,反倒,“Redmi手機競爭力超預期”的情況很可能不會出現。
1 小米5G手機賣得便宜完全符合預期
顯然,“Redmi競爭力超過預期”,與“5G手機價格便宜超過預期”的意思是同樣的。
然而,各個手機廠商的5G手機都會這麼便宜,甚至比Redmi更便宜嗎?我想,總體上絕不可能,基本上都不會跟著Redmi賣2000元以內的價格。小米手機在過去,沒有拉低中國產手機的價格、沒有拉低國外手機的價格,2020年也不能。這就是在說,Redmi手機的競爭力或者引發的效應不會大,這個在預期之內、意料之中。
同樣在預期之內的,是小米對5G手機倒是一定主打價效比,儘管賣的是5G的手機,這完全符合小米公司的一貫做法。截至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小米公司當前要、將來會放棄價效比路線。不過呢,繼續大打價效比之戰,應戰的也就是原來的那麼幾家,蘋果公司不會應戰,華為公司和三星公司不會用高階機來應戰。
2 小米5G手機賣得便宜不會引發小米拐點
5G手機居然也賣得這麼便宜,實在是有些引人關注,但由於並不出人意料,也就不會驚爆眼球。
儘管連5G手機也主打價效比,重回舊日1999元時代,但,仍然會如同以往,看似價壓群芳,卻不可能量壓群倫,不會讓小米手機營收由低向高,也就不會讓小米公司整個經濟數值由低向高。
小米手機加紅米手機的銷量確實是由高轉低著,在國內是,而在國外,目前看起來不是,但僅佔全部營收額的48.7%,卻是個相對的小頭。
小米手機銷量曾經第一過,後來越來越落後了,即銷量高了一陣子就低下來了,為什麼?中低端、價效比只是受一部分消費者的歡迎,關鍵是畢竟這個群體小,那麼,進軍海外市場後會不會也是這樣的一個軌跡、趨勢?我估計有可能,因為跟在中國瞄準的客戶群是一樣的,觸底後只會有減無增、由多變少,客戶是一定會逐漸流失的,只因為國內和國外客戶的需求都一定是不斷提升的,這才是不可逆的大趨勢。
3 決定小米拐點到來的也許是小米AIoT
按照目前為止的主流看法,小米目前和今後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不依靠手機,“成本價”很厚道、"不賺錢″無所謂,甚至認為小米已經越來越不專注地做手機了,而是主打萬物互聯。
那麼,依靠AIoT這個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平臺,小米公司能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並讓其由小向大,從而讓小米公司整體向上的拐點到來嗎?也許吧。至今,小米公司仍然把智慧家居做得很不錯,也主打價效比,已經開始比手機的價效比還深入人心,如果銷售能進一步擴大規模,有可能讓自家的經濟執行出現回升拐點,發展趨勢進一步向好。
的確,小米的手機是用來連線和控制智慧家居產品的,價格貴了不行啊,小米手機多年主打價效比,已經讓自己的客戶群購買小米手機的思維固化了。如果貴了,本來奔著AIoT才來的客戶,在入口處就得返回,不買平臺上的產品了。
為什麼一再說是“也許”?小米主要成為了一個平臺,產品多樣化,但並不是親自生產而是整合來的,又由於同樣主打價效比而獲利少,眾多電商彼此競爭又很激烈、零售業近乎極少數巨頭共統天下,小米公司機遇雖然有,但挑戰也是有的,還挺大,持續的時間也一定是足夠長的。
格力公司的董大姐也說了,沒有製造業,網際網路就是個浮雲,即沒有自家的硬東西支撐自家的平臺,有道理的,當然,不止適用於小米公司。
4 小米公司用AIoT來引發拐點同樣完全符合預期
今年年初,雷軍表示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因此要在未來5年內,將向AIoT領域持續投入100億元以上。看來,是視之為一個歷史性的機會,本來雷軍就是依靠搶佔風口而把小米公司帶大的。
也正由於雷軍是這麼認為的,紅米雙模5G手機Redmi K30,儘管搭載的是聲名鵲起的高通驍龍865+X55基帶,也還是從1999元起售賣。
社會上不少人的認識與雷軍同樣。隨著5G網路即將商用,未來越來越多的硬體裝置能夠聯網,並可以透過語音來控制,是個超級網際網路,所以有人說,贏得了AIoT即贏得了未來的“硬體+網際網路”生態圈。
由此可知,小米公司如果要用AIoT引來拐點、引爆增長,也沒有超過人們的預期,更不是突如其來、改弦更張,跟Redmi賣得便宜是一樣的。
-
9 # 大寶談股勢
小米的拐點到沒到暫且還未可知,但從其股價上漲來看,已經到了可以選擇投資的標的範圍了。
首先從小米的上市之初,上漲到最高點22.2元之後就一開始一路的下跌,最低跌到8.28元,主要原因表現為拿華為作為小米的對標,雖然華為沒有上市,但華為擁有核心技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杜絕了被人卡脖子。反觀小米,雖然是在手機上排名第二,但其沒有核心技術,容易被人卡脖子,而且小米主打價效比,這樣以損失利潤來獲得市場的一種做法,也是不可持續性的。還有一點就是在解禁之後的股東大幅堅持情況下也導致了小米股價的下跌。
其次,從小米的日線走勢圖上可以看出,經過前期兩個30分鐘的下跌之後,迎來了兩中樞背馳,然後從低點位置進入上漲,這個上漲也是在最後一箇中樞區間震盪多日之後才出現的大漲,一度突破年線。但這突破年線也未必就會一蹴而就的上漲,應該會在年線附近反覆震盪,至於是否能向上突破,還是要看小米的基本面情況如何。
最後一點就是小米的股價上漲,立功的卻是紅米,其合理的一面就是5G手機的價格下探到什麼程度,決定了將會以什麼速度普及開來,而紅米手機把5G手機價格打爆,意味著小米手機業務的營收,可能會迎來一個新的增長週期。而小米的核心競爭力仍然在於“低價”,對於紅米來說,已然成為小米公司的看點和重點。對於紅米5G手機來說,至多也就是開了個好頭,但是單從技術上來說,5G手機就極為複雜,並不是一個5G模組那麼簡單的事情。在5G時代真正成熟時,能夠依靠產品力、甚至是價效比,笑到最後嗎?
所以,小米股價的大漲,很難說是估值邏輯的反轉。指望小米公司估值大幅度提升,撕掉“硬體公司”的標籤,可能並不太現實。單從走勢圖上來看,這裡並不是不可以介入。
-
10 # 順風逆勢者
近期,小米帶給市場兩個大喜訊。一是11月27日小米Q3業績報告超過市場預期,二是1999元的5G手機RedmiK30釋出。之後小米股價開始不斷上揚,先是12月6日突破半年線,再來12月11日大漲逾8%創下年內最大單日漲幅。13日更是強勢突破了年線,截至當日上午收盤,小米漲4.73%,報收10.4港元。很多人認為小米的拐點到了。
一方面,12月10日Redmi釋出了RedmiK30系列、RedmiBook13、Redmi小愛音箱Play、RedmiKino搪膠公仔、Redmi路由器AC2100兩千兆WiFi5款產品。其中RedmiK305G起售價低至1999元,是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5G手機。釋出會次日,小米股價大漲逾8%。
中信證券表示,手機業務方面,2019年三季度小米國內份額小幅下滑至9.8%,但短期銷量壓力已基本觸底,公司正透過小米、紅米的雙品牌策略,以及積極5G手機發布計劃(2020年還將計劃10餘款)、定價策略(紅米K3 05G版本1999元起)等進行積極應對,有望對公司2020年手機銷量、國內份額等形成正向支撐。
海外市場方面,目前小米公司在印度、印尼市場份額相對穩定,也在積極拓展歐洲運營商渠道。三季度歐洲市場份額已經達到10%,預計中期有望在提升5%左右,進一步推動公司整體業績。
AIoT業務維持快速增長,網際網路增值服務增長強勁。2019Q3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同比+44.4%,其中智慧電視全球出貨量同比+59.8%,小米電視大陸出貨量第一、全球出貨量前五,國際市場仍有較大提升空間。Q3網際網路服務中廣告/遊戲/增值服務收入分別-9%/+26%/+78.2%,遊戲恢復正增長,增值服務收入高增長有望延續。
中信證券以及其他許多券商都認為,小米整體基本面拐點已至。
另一方面,客觀的看待小米目前各業務的現狀,雷軍此前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 Costco 的敬佩,也許小米真正想走的路線是新經濟版的 Costco 路線。Costco 是一家美國著名商超,最大的特點就是賣商品不賺錢,靠收會員費賺錢 。
現在的小米確實有很多方面很像Costco,靠口碑而不是廣告來吸引客戶,最大的不同是小米現在還沒有會員費類似的大規模變現渠道。如果小米能夠做到用極致價效比的家電產品佔據廣大市場,再對產品植入廣告,那麼小米的“會員費”就可以是廣告收入,這在規模經濟的效益下實現的可能性很大。當然小米也有可能靠模仿 Costco 靠直接賣爆款走量來獲取利潤,畢竟現在小米投資的供應鏈、設計企業已經初具規模未來成為新經濟版的 Costco 也很有可能。
不過也有人認為,小米目前的客戶群體太過單一,很難觸及其他消費群體,這對小米的長遠發展可能不太有利。
總之,2019年是5G手機開啟廝殺的元年,小米股價突破年線後還會有多少空間,今年能不能成為小米的拐點,暫時還不好說,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回覆列表
如果單從小米股價走勢來看,短期壓力在11元左右,此時小米股價已經突破底部形態,而且量能已經釋放出來,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依舊可以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