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家體育視角
-
2 # 知名不具EP
這個動作被非常多的人模仿過,當時沒有人可以達到喬丹的這種效果。首先,要有一雙打手,單手持球是基本,其次要有足夠的彈跳以及空中的腰腹力量一定要好,可以控制住身體。
1991年6月6日,總決賽的第二場,喬丹在接到隊友的傳球之後,罰球線進來一步的位置直面籃筐,準備起跳扣籃。他自己說他準備右手扣籃的時候,發現側面有防守隊員,怕防守隊員協防蓋帽,所以換成了左手。其實從畫面中看,當時沒有人可以蓋到喬丹,但是喬丹起跳之後第一反應是看到了有人封蓋,在空中憑藉直覺,改變了動作,改變動作之後,自然沒有辦法再變回來了。這個球能看出喬丹超強的反應能力,以及在空中出色的身體控制能力,0.93秒的史上最強滯空,也在這個球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這場比賽也是公牛隊的轉折點,第一次登上總決賽舞臺的喬丹,在輸掉了第一場比賽之後,連贏4場比賽,得到職業生涯的第一個總冠軍。這個滯空拉拉桿進球盡顯霸氣。賽後的採訪,湖人隊的斯科特說:奪冠靠的是實力,不是這些華而不實的動作。斯科特認為這是喬丹故意在炫耀。
03年,麥迪曾在採訪時,被問起了這個球,麥迪彈跳出色,也有一雙大手,單手持球,飄逸無比,很多人覺得麥迪也可以完成這個動作,但是麥迪卻說:他曾經嘗試這樣的球,但是"almost kill himself"。連麥迪都如此評價,可見這個球的難度確實非常的大。
很多人試著去模仿這個動作,但所處的情況不同,模仿出來的效果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喬丹的第一反應是扣籃,這球確實是可以扣進的;
其次喬丹是在空中做出的反應要躲避封蓋,剩下的都是在空中思考了之後完成的;
第三是喬丹自己運球只有一下,助跑的距離非常的有限,這對滯空的影響力,就不需要解釋了。而且接傳球也增加了許多偶然性、不確定性,給人的反應時間更加的有限。
第四點這個是在NBA的賽場,而且是總決賽。那個年代還是內線為主導的球風。防守就是銅牆鐵壁一樣的。
下面這個是別人模仿的,效果就不用說了,只是把動作模仿出來了,但是滯空差太多了,而且這是為了展示才進行的展示。
美國高中生在實戰中,也有出現過類似的動作。這個球的起跳高度是夠了,但是距離沒有喬丹的遠。不過,一個高中生,在比賽中可以完成這個動作,也非常的難能可貴了。
歐洲籃球神童盧卡東契奇也曾經在比賽中,使用喬丹的拉桿換手的動作,這是目前實戰中,看到過最接近喬丹的。但是這一球是自己運球突破後起來的拉桿,有著很長的助跑準備距離,衝擊力曾大,可以達到的滯空更高。即便是這樣,東契奇的滑行距離,也沒有喬丹的那麼遠。完成起來沒有喬丹那麼難。
-
3 # 爽哥看球不任性
那記換手似乎印證了時代的更迭,NBA開啟了全新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屬於邁克爾·喬丹!
總決賽雙方是每球必爭,透過最簡單的方法完成得分是最應該做的。但是喬丹在總決賽硬是完成了偉大的表演,本來可以直接完成扣籃的,但喬丹在最高點完成換手上籃。
很遺憾,沒有看過喬丹打球,只能從各種影片集錦看到神的表演。但我們看到韋德打球,他被譽為“矮五公分的喬丹”,打球的華麗與勁爆也是讓人賞心悅目。但有一點不同,韋德在完成各種高難度上籃後通常會來個“人仰馬翻”,這樣的動作甚至被稱為“韋德摔”,但喬丹在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後,基本都是平穩落地,身體的協調性可見一斑!
喬丹在空中的虛晃一下似乎也宣告了喬丹時代的到來,總冠軍獎盃你們看一看就好,最後還是我的!
回覆列表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1991年總決賽第二場,喬丹中路拿球,起跳,滑翔,閃躲,換手上籃,這次世紀換手,震驚整個籃壇,直到今天,還依舊被球迷津津樂道。從此以後,喬丹便有了“飛人”的稱號。
喬丹的這個動作集彈跳、爆發力、腰腹力量、技巧、想象力於一身,堪稱完美。時常都有人模仿,神似之作卻寥寥無幾,最近我就看到有人在比賽中將此動作模仿的很到位。
讓我們來看看兩人這一系列動作的對比:
都是中路拿球準備起跳,此時喬丹竟然還有一個吐舌頭的動作,可見他做此動作時的心態是多麼放鬆。
模仿者就沒有如此輕鬆的表情了,而是鉚足了勁。
起跳高度都差不多,也都滑翔了差不多有五碼的距離,可見模仿者也是爆發力十足。
接下來就有所不同了!
喬丹在滑翔完時,估計還沒想好該做什麼動作,只是在降落時臨時起意,換手上籃,就是這個細節,絕對的點睛之筆,使得整套動作有了思想,彷彿在說,我想怎樣就怎樣。
這才叫神作!
模仿者就不一樣了,他在最高點時就換手了,很明顯就是事先想好了怎麼做。
這隻能稱作產品!
雖然模仿者的這一系列動作無法媲美喬丹的世紀換手,但也可以說模仿的惟妙惟肖,略有瑕疵,但無傷大雅。
對於此人這個復刻版的世紀換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