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哥162939434

    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掠奪資源和財富,而想得到這些,就必須消滅對方的軍事實力!去佔領對方的領土才能實現目的。在現代化戰爭中,只要對方的基礎軍事實力都被消滅了,士兵都沒了,光省下那幾個頭頭有蛋用。所以現代化條件下對“”彈丸小國用斬首是可以的,對有擁有軍事實力的大、中等國家是沒用的,這些國家都有備用二套領導班子!軍事實力還在,換個二隊上來就行了!

  • 2 # 早晨的太陽122

    探討一下。

    二戰以後,國際共識是:和平、發展、生存、生活。但是,美國出於壟斷的需要,在世界上的戰爭的步伐從未停止過。大國、小國,只要需要,都要打。滲透,演變,威逼,利誘,圍堵,借刀殺人,制裁,無不用其極。

    在斬首行動上,也是家常便飯,變著法兒使用。俄羅斯的戈爾巴喬夫被“生擒”。利比亞、伊拉克就是眼前裡的事。本國總統都斬,何況他國?!

    現實來講,美國對世界大小各國,遠親、近親之國都是虎視眈眈,都想變成自家的小田園。但是,勢在變。不得不小心謹慎。美國的“狼派”登臺,大有一戰為快之勢。不過這組狼,在美國的民眾的牽制下,也有顧忌。以現在的態勢,弄不好,要被美國內外的力量“斬首”。所以,擒王之計就免談了。現代的進攻體系、防禦體系、安保系統、國防實力都很成熟,“擒”難“入手”。只能讓“時間”來“統一”世界了。

    謹參與。

  • 3 # 塘坳美如畫

    斬首行動,是美國入侵伊拉克時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的一種人身威脅而發明的一個口號,它的特點是,在兩國軍事行動對陣中達到佔領或者是霸佔意義,美國的斬首行動成功的把薩達姆送上了絞型臺,還沒有來得及歡呼雀躍,還沒有等到人們的鼓掌,麻煩事就接連而至,後悔不該當初,斬首一國總統,等於霸佔,推翻一個政府,就得組建一個新政府來治理一個國家,利益沒撈到,確消耗了天文數字的美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難使伊拉克復原如初,這就是說斬首行動,只有一次而不會有二。

    擒賊先擒王,在軍事術語上百用不厭,在軍事行動中它的適用性很廣泛,在敵強我弱中用擒賊先擒王的戰略達到妥協,在我強敵弱中也能達成妥協為己用(當然對頑固不化的頭目就另當別論),對於兩國交戰擒賊先擒王也是有其實用性,達到籤城下之盟而一勞永逸。

    把它用在生意上來說,斬首行動是虧本的買賣,擒賊先擒王是以小勝多避免一場無為傷人害命大動干戈的戰爭。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

  • 4 # 林林老闆

    打蛇打七寸,在軍事行動中,優先重點打擊敵重要節點設施裝備,和敵重點人物,如一線指揮官,核心高官,甚至當國元首等,這種擒賊先擒王的思想,壓根就沒有過時,也不會失效。

    強化斬首戰點穴戰等作戰能力,從來都是各國軍隊所優先發展的目標,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一思想只會日益被各國所愈加重視。

    你以為gps和北斗只是給汽車導航的嗎?你以為,各國砸大錢發展特種部隊,比如美軍的三角洲和海豹,只是用來解救人質的嗎?

    什麼叫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戰爭?其核心之一就是精兵巧打,我先用遠端精確武器或者特種部隊,打你的指揮中樞,交通節點,電力通訊,你千軍萬馬還一槍未放,部隊體系卻已被致盲致聾啞,變成跛子癱子,再一片斷水斷電,甚至還抓了你的總統,請問這個仗你乍麼打下去?

    如果有人認為,如今不會普遍進行斬首行動,甚至懷疑擒賊先擒王的戰略戰術失效了,過時了。我只會為他的無知而感到驚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白<相逢行>的解析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