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INGj

    電視劇《隋唐演義》中,楊廣躺在一群鶯鶯燕燕的女人堆中,心裡還惦記著他叔父靠山王楊林的女兒玉郡主,蕭美娘提醒楊廣說玉郡主是他的妹妹,楊廣霸氣地說出了“女人之於本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餘者無不可”這句驚世駭俗的名言。 那麼歷史上楊廣真的說過這句話嗎? 617年李淵父子從晉陽起兵,奪取了姨兄的江山,李世民當了皇帝后,為了轉移人們的視線,才把楊廣描寫成一個昏聵暴虐之君! 歷史上真實的楊廣,可是“美姿儀,少敏慧”,而且是“好學,善屬文,沉深嚴重”。這麼一個聰慧有城府的楊廣,斷不會說出遭天下人唾棄的混賬之語的。 楊廣當上皇帝后,給自己定下了建立“子孫萬代莫能窺”、“奄吞周漢”的王朝的宏偉目標。所以隋煬帝這一生鞏科舉制、徵吐谷渾、三徵高句麗、三遊揚州,兩巡塞北用6年時間開鑿了長達5000裡的京杭大運河,還在兩都大興土木營建宮室......這一系列大規模的用兵以及土木工程,不僅掏空了國庫,還堆砌著民眾的累累白骨,直接導致了隋末農民起義的大爆發,以及隋朝的滅亡。 可謂是擁有一顆雄才大略的心,卻是步子快了些,手段狠了些,兩三代人才可以完成的事情,自以為自己可以的,結果親手把一個好端端的大隋錦繡江山給徹底葬送了。

    楊廣的大業夢成為一夢黃粱,曾經的夢想與豪情已經被現實擊得粉碎,曾經的高傲和自負已經在雁門的弓箭之前隨風而逝,他選擇了逃避。

    楊廣妃嬪很多嗎?正史記載中他的妃子除去蕭皇后之外,還有:蕭嬪、稱後主的兩個女兒、李淵的外甥女、宣華夫人、容華夫人、崔氏七人。

    蕭皇后始終是楊廣最愛的人,蕭皇后與楊廣成婚時,年紀約為16歲,18歲時生下長子楊昭,與楊廣維持了36年的婚姻,“恩隆好合,始終不渝”(《隋書》)

    楊廣的私生活在帝王中實在沒有什麼出格的,如非說有,也不過楊廣做了這幾件事: 晉王楊廣率大軍伐南朝陳,滅陳之後,看上了陳後主的妃子張麗華,但是隨同出征的長史高熲說:“武王滅殷,戮妲己。今平陳國,不宜取麗華。”然後把張麗華殺了,楊廣雖然不高興,但也沒怎麼樣。 楊廣入內探望病重的楊堅,看到寵妃宣華夫人更衣時,動手動腳,調戲侮辱她,隋文帝聽罷宣華夫人的哭訴,得知楊廣所作所為後,急怒攻心,悔之莫及地恨罵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

    楊廣在楊堅去世的當晚,就姦淫了他的兩位庶母宣化夫人和容華夫人,而容華夫人後來也成了楊廣的妃子,相當於說楊廣娶了兩個庶母。

    這在現在看來是匪夷所思並有違倫理的,但在當時隋唐皇室都有鮮卑人的血液,父死子娶繼母或者庶母算是常例。 傳說當時楊廣建了一座迷樓,裡面有數不清的美女,讓隋朝宮女穿開襠褲供自己隨意凌辱,甚至有嚴重的戀童癖,侮辱女童近千人。

    這些多色慾淫行與穢亂醜事都是筆記小說以及私家野史給他強加上身,楊廣就真成了荒淫好色之徒。

    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煬帝僅有兒子四人,有史可查的女兒兩人,楊廣可是活了59歲,說明楊廣年輕時的精力,還是主要花費在治國之上的。其實我們從他年號大業,就可以看的出,楊廣還是雄心勃勃,他想建立偉大的基業,只是操之過急,屢屢遭挫,面對困境,隋煬帝不是痛定思痛,改過前非,而是花天酒地“好頭顱,不知誰來砍”。隋亡也成了必然趨勢。

  • 2 # 大河流日夜

    當然不可能了,楊廣是有雄圖大業的帝王,他要統一全國,他要修運河,他要開闢絲綢之路,他哪有時間常年沉浸在男歡女愛之中!另一方面,楊廣一生有三個孩子,兩個是正宮娘娘生的,一個是貴妃生的,側面印證他不是貪淫好色之輩

  • 3 # 太多油

    中國的史書在寫到人物傳記的時候,很多都不是實錄。比如項羽劉邦同時看見秦始皇的鑾駕所說的話就是司馬遷根據兩人性格所杜撰的。

    項羽說:“彼必可取而代也。”

    而劉邦則長嘆:“大丈夫當如是也!”

  • 4 # 阿抖講歷史

    楊廣是個很有才華的君王,在年輕時能征善戰,掃除異族,建立起新的以漢族為掌權者的中央王朝,他的功績不可或缺,這些可以看出楊廣並不是哪般昏聵之人

  • 5 # 窮奢極侈

    假的,不要相信!

    想必大家都看過與隋煬帝楊廣相關影視劇,幾乎所有影劇中都把隋煬帝刻畫成一個昏庸無道、十惡不赦的昏君形象。但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是否真是如此?

    據考究,歷史上的隋煬帝不僅不是昏君,而且還是一位難得的明主。楊廣登上皇位後,為自己立下了"子孫萬代莫能窺"、"奄吞周漢"的宏偉目標。

    那他有哪些大作為?

    1、完善並大力推崇科舉制度。

    2、三徵高句麗。

    3、征討吐魯渾。

    4、開鑿出2500多公里的京杭大運河。

    歷史上真實的隋煬帝,是個儀表端正、才思敏捷,雄才大略、為人深沉之人。所以,這樣一個人斷然不會輕易講出這種讓人驚世駭俗的話語。

    當然,由於隋煬帝進行的一系列浩大工程過度勞財傷民,使得民怨沸騰,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直接導致隋朝滅亡。

    話題專回來。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譜寫的,哪朝哪代不有心摸黑下前朝歷史。加之李淵和隋煬帝是表親,奪取了自己表哥家的江山和美人,能不整點事給後人轉移下注意力嗎?

  • 6 # 榮耀歷史

    我將為大家分析隋煬帝有沒有說過這句話,另外還會告訴大家歷史上有一句比這個更無恥的話!

    首先分析第一點:隋煬帝是否真的如此荒淫無道!

    我的結論是作為歷史的失敗者,屬於隋煬帝的歷史已經不受他自己掌控,是他的敵人記錄在史書裡的,什麼髒水他都得接著!但是說他好大喜功,說他不惜民力,說他暴虐我都接受,但是說他荒淫卻是汙衊。

    1、隋煬帝的淫亂出自野史

    現在很多關於隋煬帝的淫亂說話出自《隋煬帝豔史》,這是明代齊東野人所寫,他根據什麼來寫的?正史沒有記載隋煬帝的淫亂,難道他穿越到幾百年前親歷過?再加上明朝這種型別的小說層不不窮,比如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等等,所以這本書裡的內容完全不足信,這就為隋煬帝撇清了一大半髒水。

    2、隋煬帝淫母是不是事實

    這一點被很多人混淆視聽了,淫母的說法來自於楊廣納了隋文帝的妃子宣華夫人,這不是娶了庶母嗎,這是不是就坐實了楊廣淫母?當然不是!

    因為隋朝傳自北魏、北周,本身就具有胡人血統,在胡人的價值觀裡,長輩的妃嬪都是遺產可以繼承的,最典型的就是王昭君先後嫁了3任匈奴單于。隋朝有胡族風氣,楊廣也有胡族血統,他納隋文帝的妃嬪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充滿罪惡感。

    如果硬是要給楊廣扣這個帽子的話,請看看同樣有胡族血統的李唐王朝,武則天怎麼從太宗才人變成高宗皇后的,楊玉環怎麼從李隆基的兒媳變成他的貴妃的?這些在經受了儒家禮教束縛的我們看來不可思議,但是在當時就是順理成章!

    3、隋煬帝很多女人?

    正史記載隋煬帝除了蕭皇后外只有7名妃子,這個數量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非常少的了,像李世民都是十位數起步的。如果隋煬帝淫亂,怎麼可能就這幾個妃子?也沒聽說他要搞全國海選美女進宮啊?

    4、隋煬帝的雄心

    他的功過從來都是眾說紛紜,但是不可否認隋煬帝有一顆雄心,從他奪得皇位,到後面修建大運河,三徵高麗,毅然開創科舉等等,都是他心中藍圖的外在展現,只不過用力過猛,沒繃住,全盤皆輸。就是這樣一位有雄心的君主,他能說出“除生我養我者不可,其他皆可”這樣的話嗎?根本不可能!這完全是《隋唐演義》為了突出李世民的正義而惡意貶低楊廣!

    5、彩蛋來了

    歷史上有沒有人說過這種話呢?有,而且不是小說,不是野史,而是正史記載!

    他就是幾百年後的金朝廢帝完顏亮(也稱海陵王,被廢黜帝號),他說了一句更無恥的話:無論親疏,盡得天下絕色妻之。我的天哪,無論親疏!只要是美女,他都要拿下!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大臣的妻子談他色變,他以為他擁有了天下,就可以如此放肆,結果上天又從他手上收回了一切,他被部下縊死,死後貶為庶人!

  • 7 # 漁耕樵讀

    楊廣並不是好色無度之人

    楊廣出生於公元569年,在大業十三年,宇文化及發動了江都之變,弒殺隋煬帝,此時楊廣才49歲。楊廣一向身體康健,而且精力旺盛,他喜歡到處巡遊,喜歡浩大的工程,但是無論任何史料沒有證據證明他寵信后妃。楊廣一生中只有6個子女,而且有4個是蕭皇后所出。

    如果楊廣真是像有些野史描寫的那樣好色無度,他又精力旺盛,不可能只有6個子女。他與蕭皇后有4個子女,說明他生育能力也沒有問題,難道是他喜歡的女子除了蕭皇后生育能力都不行?這個也是不符合邏輯的。因為李淵和他的妃子尹德妃還有過一個兒子。與楊廣相比,李淵有41個子女,其中最小的一個出生於公元630年,這一年李淵已經64歲了,5年後就去世了。

    有人說那是因為楊廣是為了博取獨孤皇后和隋文帝的好感,所以在登基前非常剋制。這也是說不通的,獨孤皇后在公元602年就去世了,隋文帝在兩年後也駕崩了。此時楊廣才36歲,正是生龍活虎的年紀。而且楊廣也不是因為身體不好才死的,他是被宇文化及所弒殺的。所以這個解釋也說不通。

    而李淵因為寵幸張婕妤和尹德妃還間接引發了玄武門之變,但是從來沒有相關記錄說明楊廣是因為寵幸哪個美女而引發重大問題的。這完全和史書描寫相互矛盾。同樣精力旺盛的李世民,康熙都是生育小能手,李世民有34個子女,康熙有55個子女,就是漢武帝也有12個子女。要說好色程度,楊廣可是和這幾個所謂的千古一帝差遠了。

    隋朝滅亡的原因隋煬帝三徵高句麗

    隋煬帝最後身死國滅,只是因為他好大喜功,不體恤民力造成的。其實萬國來朝,起源就是隋煬帝。隋煬帝的萬國來朝可不是像清朝一樣吹出來的,乾隆的那幅萬國來朝圖實際上是假的。在楊廣登基初期,隋朝已經非常強大,隋文帝用長孫晟(長孫皇后的的父親)的計策分化瓦解突厥,讓他們互相爭鬥,很輕鬆的就使突厥臣服。

    大業三年,隋煬帝北巡,命令長孫晟曉喻突厥,要求突厥前來迎駕。突厥啟民可汗,率領突厥諸部前來迎駕,長孫晟看到宮帳前有雜草,就問啟民可汗:“這草難道非常香嗎?”一句話問懵了啟民可汗,啟民可汗說道:“沒有啊!”

    長孫晟就說道:“既然不香,你留著它做什麼?”啟民可汗才明白,長孫晟是要他親自在宮帳前拔草,於是啟民可汗就用自己的佩刀砍除了宮帳前的雜草。楊廣後來在被突厥圍困在雁門的時候,還在懷念當年的風光,他還對身邊人說道:“如果長孫晟還在,我也不至於被突厥所困”。

    隋煬帝之所以固執的討伐高句麗,也是因為高句麗一直沒有臣服,在隋煬帝巡視榆林的時候,正好趕上高句麗秘密聯絡突厥想要侵犯隋朝邊境,高句麗密使想要會見啟民可汗,但是啟民可汗因為畏懼隋朝,不敢見他,並且把他帶給了隋煬帝處置。在《隋書》中記載:“啟民不敢隱,引之見帝”。

    好面子的隋煬帝當然不會善罷甘休,在這個時候他就下定決心要討伐高句麗。但是在三次東征失敗後,引發了國內的動盪,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在大隋風雨飄搖的之際,他最應該做的就是坐鎮京師,但是他卻選擇了一走了之。在前往江都之前還留下一首詩

    我夢江南好,徵遼亦偶然。但存顏色在,離別只今年。

    他的意思就是自己遠征高句麗只是一時興起,其實江南才是他的最愛。實際上他就是在逃避問題,北方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南方還相對安定,他甚至考慮過只保留南方半壁江山。但是他沒想到的是,他帶來計程車兵可不想跟著他流落他鄉,於是他們發動了政變,史稱江都之變。

    隋煬帝沒有體恤民力

    楊廣在位期間,建造了很多大型工程,他僅僅用十個月的時間,就建造了一座東都,然後他把都城從大興遷到了洛陽。當時的東都建造的非常宏大,無論是楊玄感,李密還是李世民都沒有能攻破城池,李密作為最大的隋末割據勢力,生生的被洛陽城中的王世充給耗死了,你可以想見洛陽城的堅固。

    楊廣不但營造東都,還開鑿了隋唐大運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運河,這個就不用多介紹了,雖然堪稱人類史上的奇蹟,可是當時的人可沒有心情欣賞這偉大的奇蹟,因為古時候挖河是非常浩大的工程,有時候一段河道可能就是累累白骨堆砌起來的。

    與大運河同時建造的還有數量龐大的龍舟,無論是龍舟數量和體量都是前所未有的。在運河的沿岸又修建了許多奢侈華麗的行宮,比較有名有江都宮,晉陽宮,臨江宮等等。

    隋煬帝得罪了門閥

    其實隋朝滅亡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的基礎是隋煬帝奠定的,但是它卻是一個得罪門閥的制度。所以李淵很快就贏得了關隴貴族的支援,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原因。

    楊廣從來沒有因為貪戀美色而誤事的記錄,隋朝滅亡也和隋煬帝好色無關。無論是從子女的多寡還是從隋朝滅亡的原因來看,楊廣都沒有說出這句話的可能。

  • 8 # 輪臺戍卒

    基本可以肯定隋煬帝沒說過這樣的話。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政治正確的原因,隋煬帝必須荒淫無道。唐太宗時期又對史書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篡改,連自己的父親唐高祖都被描述的畏縮、毫無遠見。歷史這東西真需要冷靜分析,假如沒有溫大雅的《大唐創業起居注》等書籍,我們真的就會相信大唐是李世民首倡義旗、一手建立的了。

    隋煬帝是暴君但不是昏君,也許他急功近利不體恤黎民卻是實情,但絕不是那麼不堪。許多史書對他的描述大體繼承紂王一類的套話。

    對比一下,隋煬帝和唐太宗奪取權力的過程。

    一、史書說隋煬帝調戲后妃、敗露後囚禁並殺害父親,這一條很值得懷疑,當時隋文帝已經病入膏骨而且在離宮並不在京城,形勢完全在隋煬帝掌握中,難道他就這麼管不住下半身?在這關鍵時刻幹這種事情?有必要再給父皇補一刀嗎?

    而且隋煬帝在即位前幾年就已經爭取到了太子地位,只要控制局勢,皇位非他莫屬。

    再看他對兄弟的殺戮,他是在取得皇位後立即下令賜死大哥。是作為上位者的皇帝釋出的命令。

    二、反觀唐太宗。首先玄武門之變前不是太子,殺死兄弟全家,逼宮父親,納兄弟媳婦為妃。

    僅對比以上即位過程,並未看出隋煬帝比唐太宗品德底,所以歷史的一些說辭真的需要仔細辨析,假如隋朝不是二世而亡,隋煬帝的評價不會差到如此地步。當年無論過程多血腥,畢竟李世民揹負了殺兄囚父的心理負擔,所以一直努力做個好皇帝,證明我做這個皇帝比你們做的好(後世的宋太宗也是有這樣心理負擔,一聲勤勉想做出成績),他不愧為一代英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後面泡的還有功效嗎,一片檸檬可以泡幾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