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何評價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先生的藝術人生?
5
回覆列表
  • 1 # 明揚51

    張君秋先生所創的張派已成為當今青衣行當流傳最廣、門徒最多的流派了,其藝術魅力可見一斑。得天獨厚的嗓音條件,可以說京劇史上旦角里最好的,沒有之一。高,亮,甜,脆,最為難得的是直至晚年,一如既往。

    好的天賦也帶來了消極的一面。

    京劇四門基本功,唱,念,做,打。張先生拿的出手的也只有唱。把先天優勢用足了,其他基本功卻成了被忽視的弱項。自幼師從吳菱仙開蒙學藝,後得到王瑤卿先生及四大名旦指點,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不同於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張只能唱青衣,花旦不靈,武旦沒有,唸白一般。聽聽張派最著名的《望江亭》裡“庵觀定情”一折那幾句“師傅,師傅”的唸白,又直又硬,比起其唱功來講實在是有些功力不足。

    《詩文會》、《西廂記》是張派代表劇目,特別是《狀元媒》一如程派《鎖麟囊》,張派傳人無人不會,“自那日與六郎……”,即使公園裡的張派愛好者也常掛嘴邊。在這幾齣戲裡張先生對唱腔設計下了很大功夫,旋律優美曲折,繞樑三日。但每一個大拖腔在結尾落腔的處理上,總是略顯侷促、生硬,給人以“楞蹲”的感覺,和下一句無法平滑順暢的連線起來。

    請注意,每當有一個新穎的大拖腔後,琴師何順信必有一個大的花過門作為連線,否則下句無法張嘴。

    另外張先生對《女起解》中“想當初在院中纏頭似錦,到如今只落得罪衣罪裙”一句,改做了“想當初在院中艱苦受盡,到如今又落得罪衣罪裙”,不僅文字上失去了工整的對仗,也沒有了“纏頭似錦”與“罪衣罪裙”鮮明的對照,無法襯托蘇三此時的極大失落感。最主要的是“艱苦受盡”,最後倆字都是四聲,演唱起來很難做到字正腔圓,因為從音韻來講,這四個字根本不適合放在上句唱腔結尾。再者說王金龍短時間內幾萬倆銀子在她身上花費一空,蘇三應該不會“艱苦受盡”吧?

    創新 改革,不是“改了就好”,而是要“改好”。

    瑕不掩瑜,張君秋先生堪稱四大名旦之後藝術成就最高的青衣大家。

  • 2 # 魏青衣

    說起張君秋的幼年,還是挺悲苦的,他原本姓滕,但是他的父親滕聯芳在他六歲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帶著張君秋的哥哥滕君傑獨去上海發展。從此分隔兩地。而在那之後,張君秋改跟母姓,一直是母親張秀琴拉扯長大的。

    張秀琴是梆子花旦演員,經常帶著張君秋四處演戲,張君秋從小就跟著母親學戲。在張君秋14歲的時候,經京劇老旦藝術家李多奎介紹,拜王瑤卿的弟子李凌楓為師,開始學習京劇旦角。

    張君秋的天賦很好,學戲第二年就開始登臺演出,由於他的唱功和演唱技巧都很好,受到了觀眾的熱捧,以一出《女起解》一炮而紅。

    張君秋16歲的時候,北京《立言報》舉行關於京劇“四小名旦”的投票,張君秋以票數第三,進入了“四小名旦”的行列。之後,更加受觀眾們的喜愛。

    1947年因李世芳飛機失事遇難,"四小名旦"出現空缺。同年北平《紀事報》發起選舉"新四小名旦"的投票,結果張君秋以票數第一當選為新四小名旦之首。

    第一次當選四小名旦之後,張君秋拜王瑤卿為師,並且得到了四大名旦以及閻嵐秋、朱桂芳等名家的指導。張君秋吸收了他們的藝術特色,努力鑽研,終於在不斷地舞臺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開創了京劇旦行張派藝術。

    張君秋的張派弟子有很多,全國各地加起來近百個,並且有很多都造詣很深。其中得過戲曲界最高榮譽梅花獎的就有近十人,現在還在唱戲,為國家一級演員的就有近二十人,可謂是徒弟都名滿天下了。

    張君秋在演唱上的特點,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在唱法上靈活多變,另一方面則是在唱腔上改良創新。因此,張君秋的演唱又具以聲傳情,聲情並茂的特點。是四小名旦中,藝術生涯最長,成就最高的一位。

  • 3 # 大先生的故紙堆

    張君秋少年成名,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他十七歲就初露鋒芒,即被馬連良一眼看中。馬連良認為,張君秋各項條件、素質極佳,前途無量。當時,上海黃金大戲院剛剛落成,約請馬連良赴滬舉行開幕慶典演出。

    馬連良即攜張君秋同往,並以並列雙頭牌演出了《龍鳳呈祥》《蘇武牧羊》等劇。因在演出中,張君秋俊美扮相,歌喉嘹亮,一炮而紅遍大江南北。此後,他即參加了“扶風社”的長期演出,直至其自組“謙和社”。

    可以說,馬連良是張君秋的伯樂。每念及此事,他常對人說:“當時,馬先生已是名震海內外的大家,我是個後起者,我青年時藝術上的進步,同馬先生的悉心幫助與提掖是分不開的。”不僅如此,張君秋廣學博聞,先後受到王瑤卿、尚小云、梅蘭芳、程硯秋等先生的指點親授,他又能結合自身的條件、體會,化為己用。他以《玉堂春》《祭塔》《大保國·二進宮》和《春秋配》等正旦、青衣戲取勝,對《能人寺》《悅來店》《虹霓關》等刀馬旦、花旦、花衫戲也兼演皆工,並獨具風采。

       新中國成立後,張君秋率先組建了北京聯誼京劇團,後更名為北京市京劇三團,曾赴朝慰問演出獲得好評。1955年,馬連良劇團與譚富英、裘盛戎等先生的北京市京劇二團組成了陣容堅強的北京京劇團。次年,張君秋即率團併入,使該團陣容更加強大。這裡不但有馬、譚、張、裘四大名家,還有李多奎、馬富祿、楊盛春等一大批名家、強手。名家薈萃,好戲連臺,將京劇藝術的繁榮推向新的高峰。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張君秋雖然年事漸高,但他仍把精力放在搶救和振興京劇藝術及戲曲教育事業上。他廣收弟子,悉心培養,對有發展前途的弟子一視同仁,沒有一個弟子是“掛名”的。從薛亞萍、吳吟秋、楊淑蕊到王蓉蓉、張萍、趙秀君,等等,數不勝數。1994年,張君秋擔負起《中國京劇音配像精粹》的工作。他認為,以前由於錄相技術沒有普及等種種原因,一些京劇藝術大師或名家的演出沒能留下影像資料。他深深感到將京劇繁榮時期的演出風貌留傳下來,為後人提供學習、借鑑依據的重大意義。

    張君秋不顧年逾古稀的高齡和嚴重的心臟疾患,廢寢忘食地工作,夜以繼日。他有時從清晨一直工作到中午,連續四五個小時,邊吃藥邊工作;工作未完,不能間斷,他就自己拿錢讓人買來些麵包、盒飯、漢堡包等和大家一起吃。

    1997年5月27日12時20分,這位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戲曲教育家、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戲曲學院顧問因病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7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1歲女孩凌晨跳樓身亡,看到女兒手機裡的秘密,父親瞬間崩潰,大家如何看待網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