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生活中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作為父母不愛子女只在乎自己的感受,作為子女不願孝敬父母。我們都讚頌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愛,現實好像並不完全如此。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父母之愛子與子女之愛父母,原因是部分受道德制約的影響?
2
回覆列表
  • 1 # 心平如鏡93

    我今年48歲了,作為一個快奔五的婦女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子女愛父母和父母愛子女與個人修養是有關聯的。就拿我父母來說,他們都很愛我,可是因為父母是包辦婚姻,自我記事起他們是每天吵架打架,鮮有和睦的時刻,你想想倆人感情生活不舒暢,能有個好心情嗎?因此在生活中我做錯事或說錯了話,父母都是和我怒氣沖天,惡語相向,有時候我也心如刀絞,傷心啊!但有什麼辦法呢,我只能默默承受,默默的忍著,為什麼呢?怕他們打架啊。父母打起來真兇啊,我驚恐到什麼程度呢?父親去世二十四年了,母親去世十四年了,我現在夜裡夢見父母打架還是驚恐得叫喊醒來。現在回想起來父母的婚姻,或許跟父母的文化修養有關吧。母親沒念過書,父親雖唸完小學了可也沒多出過門,一直在家務農,生活艱辛田間耕作勞累,哪還顧上陶養自身情懷,如何提高自身修養?對兒女愛雖深,但讓我感覺不是那麼溫暖。再說說我吧,我也愛父母,我從小就想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等我掙錢了為父母各買一個房子,好讓父母分開住就不吵架打架了,這個願望沒實現了,因為我學習方法不當,偏科嚴重,沒考上大學。可我也努力去打工掙錢,那時去石頭礦上徒手用鐵鍬鏟石頭碴子,一天掙6塊錢也幹勁十足。那時一袋白麵才50元錢,錢值錢呀。可是父親因17歲就肺部受傷落下了後遺症,再加種地勞累,收入不高沒得到好的治療,我24歲那年還是走了。父親去世後,母親因生活壓力大,給弟弟聚媳婦兒自個兒承受的太多,積鬱成積,於我34歲那年正月也走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於心裡內㡱和遺憾一點也沒減。我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和表達,對父母的愛也只用行動來表達,那時年齡又小,沒讓父母享福沒給父母分擔生活壓力讓我遺憾終身。

  • 2 # 愛521521

    親人之間的愛更多的是血緣產生的。

    29歲生的兒子,當我從剖腹產的麻藥中清醒過來,第一眼看到兒子自己安靜的躺在我身旁的嬰兒床裡,由心而生一種憐惜,那個心疼啊,說不上來的感覺,彷彿把我的全部都給他還覺得不夠。

    2012年,母親做了一個大手術,手術出現了問題,輸了好多血,當媽媽被從手術室推回病房時,臉色及其難看,我把手伸進被子裡,握住了媽媽的腳,那隻腳就像一個大冰塊一樣,我抱著媽媽的腳眼淚流控制不住的一直流,怕得不行。

    親人的愛是自然流淌出的,有時有矛盾可能會生氣,會難過,但很快就會忘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有趣的小段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