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眾議事
-
2 # 農學谷
社群支援農業就是小規模的訂單農業,通常由社群的意見領袖發起,先有了部分訂單,在由專門的部門去定向生產農副產品,已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簡稱CSA。
國內最早發展CSA模式的是由溫鐵軍老師創辦的“小毛驢”農場,專供綠色健康的食材,在北京掀起了一陣CSA浪潮,深受國民的青睞。但農產品因其特殊性和侷限性,未能全國性拓展開。
長江後浪推前浪,溫鐵軍老師的得意門生石嫣博士繼承和發揚了CSA模式,創辦的分享收穫農場,從2012年創辦至今,已積累1000多名會員,僅2017年全年的營銷額已突破900萬元!可想而知,社群支援農業是何等的火熱!
-
3 # cunzailushang
真正有發展前景的農業可能只有農業產業化這一條路了,一個是專業種養大戶,有能力融入市場,把控行情。另外一個農業產業化我覺得更適合一些創業型的散戶,從思想上改變傳統農業思維,在農業生產中加入網際網路,旅遊觀光,週末體驗,等等元素。是農業形成一個新的產業,依託市場需求因地制宜的新發展觀念我覺得是新農業的發展趨勢。我認為有前景
-
4 # 佳掌櫃
什麼是CSA社群支援農業
CSA 是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縮寫在國外叫社群支援農業,這個概念於17 世紀緣起於瑞士和日本,19世紀傳到美國。在中國因社群廣泛高速發展,將社群化的概念進一步擴大,所以稱為社群支援農業,因為中間環節太多,辛勤耕作一年的農民在這個過程中只能獲取利潤的10%甚至更少。社群支援農業就是將消費者民更直接的連線了起來。
一種是在種植季節之初,農民去聯絡當地的消費者,在大米收穫時,農民將消費者預訂的份額運送到一定的地點;一種是消費者組成一個集體,去聯絡相應的農場。CSA強調一種永續的理念,不僅僅是為了讓農民獲得更多的利潤。消費者也能夠更多的瞭解到他們的食物是從何而來,他們能夠確保這些食品是安全的,同時也拉近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中國CSA一直沒有大規模進行推廣是因為土地都在農民個人手裡,並且比較分散,得不到充分的集合利用。而黑龍江省綠農瑞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將農民集合到一起,並解決了農民的生資問題,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回覆列表
這個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瑞士提出的,通俗的講就是消費者與農民直接的聯絡,拋棄中間經銷商,合作共贏共擔風險的一種合作模式。比如,某些社群與某幾個農民合作,其農民生產的原生態的產品定點直銷給社群居民,這樣價格實惠,質量保證,風險社群居民和農民共擔。這種模式在日本發展的還可以,但在中國還在摸索階段,前景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