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人的詩詞文章裡,經常多處用典。當時條件下,不可能隨時翻書查閱,而且一般人家也不可能各種書籍都有。都是記在腦子裡了嗎,他們是如何做到過目不忘的。
2
回覆列表
  • 1 # 中國美6220

    古代人聰明好學,有生活激情和勇氣,大膽說出自己的愛。才子佳人愛生活,愛勞動和工作,愛祖國才寫得出好詩詞和好文章。

  • 2 # 清風若過

    讀的多了就是這樣,古人從小就讀四書五經,這些都是記載古人的典故。而且他們讀書是為了做官,肯定用命去讀。就像我們讀書的時候寫議論文,也會引用幾件大事件

  • 3 # 魚羨淵

    這問題,依我的經驗,“出口成章”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短時間內寫一首四平八穩無功無過的小詩,很簡單。

    如曹植七步成詩,之所以為人傳誦,不僅僅在一個快字,更在一個好字。本來七步的時間就短,能寫出來已見才學,而曹植,不僅寫出來了,還寫得切,寫得好。快+好=牛逼,否則僅僅一個快字,服不了人。說句大言不慚的,不就二十個字嗎,我三分鐘也寫出來。

    和七步成對仗的,是八叉,溫庭筠八叉手而成詩,也是不遑多讓。

    著名的王勃,他的滕王閣記,不可能完全是現場寫的,而是早就有了諸多底稿。和王勃相關的一個典故就是腹稿,是說王為文,先打好腹稿,然後一口氣完成,文不加點。其實,真正寫文章,平常就會積攢很多材料,有時是精巧的對偶,有時是精彩的句子。這樣的材料積攢多了,用的時候拿出來,稍加組織就是好文一篇。

    李賀騎驢遊玩,有了靈光一閃,就寫下來放到隨身帶的箱子裡。陸游有個小本本,專門記錄各種對偶的典故詞彙句子。這些都是材料,差的就是臨門一腳——把這些材料組織成文章了。

    更何況,很多時候,文人也在抄自己。臨場要用時,就把舊作,或原封不動,或稍加改造,拿出來應急。看似急智,其實早就寫好了。

    所謂的口占詩,只是不用筆,其實在肚子裡早琢磨了千萬遍,然後念出來而已。詩體純熟之後,口占是很自然就獲得的技能。一點也不高大上。畢竟古體詩詞篇幅都比較短,即使不寫出來,也不難在腦海裡推敲字句。像滕王閣序這麼長的,雖有底稿,能一氣呵成不動筆墨的寫完,也讓人相當佩服。我是自嘆弗如。

    真正能脫口而出的,是句子,靈感來時,一句兩句脫口而出(幾乎沒有思考)是經常發生的事,一般來說,這樣的句子也不會太差。但是,但是問題在於,為了匹配這幾個好句子,其他部分就不能太差,愁死人,幾天幾夜寫不好。我有很多殘句,都是半拉對子,沒辦法,寫出來的這半邊自覺不錯,另半邊對不上啊。古人也有很多詩,仔細一讀,都是半邊俏——也是對不好,只能草草成詩了。可這樣的詩,後人讀著…恐怕也是暗笑於心。

  • 4 # 流光言己

    時代不同,身邊的教育文化體制也有所不同,獲取的方向和目的也不同。同時所處時代的經濟環境以及統治者的推崇也會影響到人們在文化中的表現,我覺的是以下的問題導致。

    古時教育文化環境

    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讓眾多文學之士提供了一個進入官場仕途的方法。隋煬帝時期,科舉有兩科,一稱明經,一稱進士。

    而明經科的考試內容是什麼?一是帖經二是墨義。而這兩個內容,帖經就是找經書,掉幾個字,讓你完形填空,而墨義則是一些關於經文的回答。 而對於進士科來說,對於科考生大家主要內容就是賦題作文,吟詩作賦,有時也會引入一些帖經內容。

    而到了唐代,科舉制度被更加演化和發展,進士科內容被越來越來重視。到了宋代,曾有如王安石提出的科舉改革去掉明經類,如帖經、墨義和詩賦等考試都取消了,改為以經義 (解釋經書) 、論 (對時局的評論) 和策 (提出解決時弊的辦法) 的內容。只是變法卻成為彼時文學家蘇軾們的攻擊目標。而到了元明清時代,科舉類教育甄選制度更以四書內容作為命題基礎。試想一下,如此的官場甄選以及教育背景制度下,當時從文之人,自幼兒時代的教育如何不能以記誦古文經典為己任,而此時他們在作文章時候的引經據典恐怕比我們現在的人要容易的多。

    現時的文化背景

    自近代的經濟以及國力的羸弱,到如今的中國夢之崛起夢想以及中國製造在世界的影響力的大大提升的這個過程中,中國吸收和學習了大量的先進技術。與此同時,更多的世界文化(思潮)也不斷在這個過程中帶入到中國,中國文化變的多元化起來。而經濟的高速發展多以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做為指導。而以中國目前的教育制度來看,對於偏傳統文化類的學習恐怕只有到大學階段才會有相應的專業類學習,而更多的學科是屬於應用類、科技類的。而中小學生更多的以應試類學習為主,囫圇吞棗版的去了解古人遺留下來的典籍。所以,從這來看,古人的引經據典比起今人恐怕要容易的多,要有條件的多。而我們的學習不過就是為了未來的生活有更好的職業。

    總結

    中國古時候的大部分時間所處農耕經濟以及其教育制度與當代的工業經濟引導的文化背景決定了,我們真的可能不會比著古人有更多的時間和條件去學習更多的傳統文化。

    所以說,以此題為論,古人的隨口就來,完全只是在於日常的學習教育背景,不斷文化經典的誦讀,即便是大文豪,大學問家,也並不是什麼過目不忘。而至於現代的我們,如果有了這樣的教育要求,不斷的進行文化積澱,何嘗不能隨時引經據典,看星星 ,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呢。

  • 5 # 歷史透鏡

    你要明白以下幾點:

    一、古人能讀的書很少,因為歷史上大多數時候中國文盲率都是90%以上,同時印刷技術不發達;

    二、封建制度下,只有少部分人能讀書,那就是地主和世家子弟,最差也得是中農;

    三、最重要的一點:古人的知識結構和我們不同。

    這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所以前兩個略講。

    第一,古人由於生產力所限,能讀得書很少,且大部分是竹簡和帛書,很重,不易搬動,古人才有學富五車的說法,知識總量本來就少,能學到的就更少,跟90%的文盲一比,就很突出啦:

    古人說的學富五車,就是這種車,今天一個小小的隨身碟存的書籍,恐怕有50、500車都不止。

    二、由於普遍貧困,所以讀書的大都是地主、富農甚至世家子弟,比如世襲的右軍將軍王羲之:

    再比如丞相,注意看他家的設施,基本就是地主:

    重點說第三:古人知識結構和我們不一樣

    古人讀書,大致是以下過程:

    蒙學——童生——鄉試——會試——殿試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 啟蒙——小學——縣考——省考——全國考試

    那他們學的教材是什麼呢?

    蒙學和童生階段,學的是三百千,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還有講對聯的聲律啟蒙、格言聯璧,講如何做人的小窗幽記、圍爐夜話等

    要參加鄉試了,開始學孔孟經典,這在古代就叫大學了,而前面學的都叫小學。

    大學,分為幾科,包括研究文字的訓詁學、研究文獻的校讎學、研究詩歌的音韻學、研究圖書編目的目錄學,學會了這些,就知道書是怎麼寫、該怎麼學習的了。

    看到了沒?音韻學是一門重要的學問,研究的是漢字的發音和組成規律,學會了這些,加上有聲律啟蒙的基礎,詩歌就差不多了。

    但你會,和能考上是兩碼事。隋朝開始考科舉,其中有一項就是詩歌,這個設定讓詩歌作為一門學問,水漲船高,自然學的多,會的人就多啦

    但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少部分人站在塔尖,整個唐朝有詩歌五萬五千多首,有名有姓能載入歷史的作者,就是兩千多人而已。

    到了今天,不是專門研究唐詩的,可能只認識那麼十幾、幾十個作者吧?

    沒載入全唐詩的作者和作品就更多了。

    最後,看看曾國藩說的話,就大概明白古人為什麼記憶力好了:

    細思古人功夫,其效之尤著者,約有四端:曰慎獨則心泰,曰主敬則身強,曰求仁則人悅,曰思誠則神欽。慎獨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間須臾,內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齊嚴肅,內而專靜純一,齋莊不懈,故身強。求仁者,體則存心養性,用則民胞物與,大公無我,故人悅。思誠者,心則忠貞不貳,言則篤實不欺,至誠相感,故神欽。四者之功夫果至,則四者之效驗自臻。

  • 6 # 鄭正宗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因為古人都是學詩詞歌賦多,肚子裝的典故多,自然運用自如。所以寫起來就方便了。

  • 7 # 老包169078218

    當時的年代資訊量少,對一些文字及事物能清楚的在頭腦佔有一定位置,總之不像現代人思想資訊量大,又混亂,雜亂不章。

  • 8 # 瑞瑞務農

    為什麼?因為熬過了十年寒窗無人問的寂寞和努力。

    還有一個客觀的方面,以前書籍偏少,教育都注重經典。所以學有所專。

  • 9 # 老街味道

    問題:為什麼古人寫詩詞或文章,各種典故能信手拈來?

    古人的詩詞文章裡,經常多處用典。當時條件下,不可能隨時翻書查閱,而且一般人家也不可能各種書籍都有。都是記在腦子裡了嗎,他們是如何做到過目不忘的。

    前言

    古人用典,不僅僅用在詩詞中,也用在文章中,例如王勃的《滕王閣序》中,幾乎處處用典。

    至於古人作詩文善於用典,並不是他們比現代人聰明。

    一、科舉的作用

    對於現代人來說,我們和古人的學習內容不同,他們信手拈來的典故,我們到大學畢業也未必接觸到。

    所以,我們不熟悉的典故,其實對於古人來說,可能都是基本的常識。例如科舉有明經一科,其實就是背誦古籍,好比今天高考和考公務員要靠數理化英語等科舉。《孝經》、 《論語》、《周易》 、 《尚書》、《禮記》這些書他們倒背如流。用起其中的典故自然熟悉。

    另外,科舉的進士科考詩賦的創作,自然也要用到典故。使用典故,當然也要熟悉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

    假如今天我們的高考和公務員考試,也考古人的東西,相信我們詩詞文章裡用典,也同樣輕鬆自如。

    二、學識、記憶力、反應力

    當然,人的學識水平和記憶力是不同的。

    有的人作詩文,可以出口成章,《北史·刑巒傳》中記載:

    每公卿會議,事關典故,邵援筆立就,證引該洽。

    《世說新語·文學》記載了大才子袁宏“倚馬千言”的故事: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能揮筆立就的人,要麼學識淵博肚裡有貨,要麼記憶力超群,另外,還要反應比常人快,可以快速的將材料組織成詩詞文章。

    黃庭堅曾經作詩云:

    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溫飽未,西風吹淚古藤州。

    陳師道作詩關上大門苦思冥想,秦少游作詩揮筆而成。這未必是兩個人學識有差別,很可能是秦觀的記憶力和反應力更勝一籌。

    有人肚裡有典故,但是未必能快速的從自己記憶中選擇出最合適那一個。

    三、獺祭魚與查類書

    宋朝人笑話李商隱作詩,像水獺祭魚:

    唐李商隱為文,多檢閱書史,鱗次堆集左右,時謂為獺祭魚。" (宋·吳炯 《五總志》)

    作七律五律的時候,中間二聯要對仗,上聯用典,下聯也要用典,除了意思相對外,平仄還要相對,因此選擇合適的典故並不容易。

    這時候,很多人使用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查書。其實閉門覓句的陳師道,搞不好也是在家裡查書。

    唐朝有專門的類書,分門別類的把各種詞彙按照目錄收集,方便文人查詢。李商隱作詩文的時候眼前擺滿了書籍備查,所以被其他人笑話獺祭魚。

    結束語

    術業有專攻,文人為了科舉,要大量讀書,高中生為了高考,大三科小三科也要熬夜苦讀。典故不是我們現代人所擅長的東西,數理化也不是古人擅長的東西。

    另外,透過李商隱的故事可以知道,古人未必那麼博學聰敏,很多典故其實來自於古人的工具書。

    對於現代人來說,古人兒童啟蒙讀物《龍門鞭影》 中,很多典故我們都不瞭解,並沒有什麼可羞愧的。

  • 10 # 還是有點愛

    古人讀書注重文字傳承,古籍越積越多。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讀書人的最終目的。死記硬背是讀書人必備本領,所以用典也就信手拈來。但並不是說用典的詩就比無用典的詩更好!

    現在很多人自以為古文知識深厚,寫近體詩是“無典不成詩”,喜歡生搬硬套用典,晦澀難懂,有時會適得其反。

    近體詩中的意、情、景和隱是重中之重。如果能用非常普通字眼表達出來,讓人讀後感覺若隱若現,美而不俗,回味無窮!那這首詩就算成功了

  • 11 # wenyingniao

    傳統教育理念有個說法,叫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你從小就耳濡目染學的是國學裡的詩詞歌賦,寫文章引經據典必然信手拈來。因為我們的傳統國學裡,各種典故數不勝數,比如《山海經》《詩經》內,典故就多多不勝列舉……

  • 12 # 閒看秋風999

    這就是所謂的“市場規律”。

    與現在的我們相比,古人所學習的內容或者說能夠受到的教育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比照現在的學科,古人都是“文科生”,只要牢牢記住儒家經典就行,既沒有“數理化英語”,也沒有計算機課程;更不會有“課外補習”以及各種興趣班!

    簡單說,古人只要熟讀儒家著作,就會了解到各種各樣的“梗”;如果牢記在心,將來寫詩作文當然就能夠運用自如了。

    至於說古人的寫詩填詞,那更是小菜一碟——兒童啟蒙教育就是識字,然後學習“對對子”;北宋年間《唐詩三百首》這樣詩集就已經流行;除此以外,《三字經》這樣啟蒙教材也是家喻戶曉;所以古人在這種潛移默化中也是受益匪淺。

    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只有將儒家的各種“梗”諳熟於心,才有希望金榜題名;不掌握歷史典故就沒法在科舉考試中地高分。

    現在我們要學習掌握的知識與古人完全不同;種類繁多;即使是“文科生”也必須學習數學、外語、計算機。

    說白了,現在改變命運不需要各種歷史典故;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以及計算機程式設計還有一門外語。

    這就是市場規律——有需要就有人努力。

  • 13 # 任盈盈的爹

    因為古人從發矇開始,成天讀的都是四書五經之類的經史文章,沒有現在的數理化這些東西。幾十年讀下來,再笨的人也會背很多辭章典故,到用時基本上就是隨心所欲信手拈來。文彩高下立意深淺就取決於各人智商和閱歷,即所謂的存乎一心,說的就是這。

  • 14 # 一空禪師

    《智慧與靈感》

    詩人寫詩好文采,

    關鍵呈現智慧高。

    見景生情拈手到,

    靈魂秒現自逍遙。

  • 15 # 青藏沙粒

    讀書破萬卷,下筆若有神。這是一千多年前詩人對讀書、學習、寫作的心得。詩聖杜甫的洋洋詩作,無不來自於他的苦讀廣讀和勤思。古代的讀書人,都是從小就從詩詞典故,和優秀文章中鑽出來的,從幼童啟蒙教育開始,其所受之薰陶影響和沉甸,那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落筆驚風雨,而文成泣鬼神,則是自然之勢的了,那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了。因此古人作詩寫文章時,滿腹的典故精語,自當是信手拈來了。

  • 16 # 農民工歪說古今

    為什麼古人寫詩詞或文章都會引經據典、各種典故信手拈來?這主要要從兩個方面來說:一、作者本身的文史修為。二、社會的大風氣。

    作者的文史修為

    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過幾百年、一兩千年之後,近、現代如毛澤東主席、魯迅先生、矛盾先生、巴金先生、老舍先生、林語堂先生、莫言先生、賈平凹先生等等,這些文學大家的詩詞、文章或許還能夠被後世之人讀到,而我們這類人在網路上寫的這些東西,或許十年、甚至幾年之後便銷聲匿跡了……

    古代亦然,能夠歷經千年流傳下來的詩詞文章,要麼是帝王將相所寫,要麼是彼時的文學大家所寫,普通人的詩詞、文章能夠流傳下來的其實非常少!像曹操、白居易、歐陽修、王安石……這些人,就更加兩者兼備——既是帝王將相、又是彼時的文學巨匠。這些人本來就擁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文史修為,引經據典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遠的就不去多說了,就說我們最熟悉的毛澤東主席,老人家的文章、詩詞中引經據典少了嗎?有些典故我輩不去查資料甚至都不知道,但老人家卻輕輕鬆鬆、信手拈來,這就是差距!

    社會的大風氣

    現而今,人們寫文章注重實用,不再一味追求詞藻華麗、引經據典。但古人不同,尤其是在科舉考試中,引經據典是必須的!這是有明確要求的,如果文中沒有引經據典,任你寫得再好也沒用!就跟現在高考一樣,您“跑題”了,文章寫得再好也不可能得高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古代學子自幼學的便是四書五經,根本沒有現在的什麼數學、物理、化學什麼的。前段時間陪孩子讀《三字經》,平心而論,裡面的很多歷史典故連本人歷史系科班出身的夫人都不知道,不得不“度”了之後再給孩子解釋。“披蒲編、削竹簡”您知道說的是誰嗎?“如囊螢、如映雪”您又知道講的是什麼故事嗎?不知道!至少本人就不知道。但這卻是古代孩童啟蒙課本中的內容!換言之,古人只要稍微有點文化的人,基本都知道這些典故。孩童尚且如此,那些能夠寫詩詞、作文章的古代文學大家引經據典也就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了,不是嗎?

    社會大風氣決定了人們寫詩詞、作文章的方向,古人推崇引經據典,能夠引經據典是本事、是榮耀,人們自然都會如此來寫詩詞、作文章。可您現在要是還像古人那般“囊螢、映雪、負薪、掛角……”,能有多少人知道您在說什麼?您反倒是成了“異類”!久而久之,也便沒有人再這樣寫詩詞、作文章了。試想,如果現在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試和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都要求引經據典會如何?幾乎可以預見,很快古代那種處處引經據典的詩詞、文章便會重新出現,不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詩《蠶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