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開春,就要外出,上班,上學,上路……有的要去很遠,經年累月,很難抽空回家……
5
回覆列表
  • 1 # 王延學

    成都自省.吾家雲莊,《中國第一家免費殯葬墓地公司》2019年4月上線,自省.吾家雲莊APP,線上,把逝者資料生平記錄,用於網上祭拜,目前除官方以外,是國內最大逝者資料庫。(APP增加,風水.祈福.家譜.商城等)。讓!這個世界我來過,五百年後都記的。線下,從火化-基本殯葬禮儀-墓地。全部免費,目前成都地區只代收墓地公司20年管理費9800元(成都地區合作墓園20餘家)安葬完後9800充值到APP指定賬戶,實現完全免費商業模式。需提前6個月預定,選擇墓園地址和墓地位置。【海葬.江葬無管理費0元提前預定服務】。花園墓園實行一人一棵樹一棵花,入土為安。將大量減少農村墓地,和高價墓地。為國家節約土地,墓地拆遷,環境汙染,百姓開支。未來會推出免費寵物殯葬墓地業務。(自省.吾家雲莊!把國家土地留給更有用的行業)2019年先開放大成都區域。自省.吾家雲莊,www.zswjyz.com 400-0818-588把殯葬墓地數字化普惠天下每一個家庭。

  • 2 # 樹下酒仙

    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兒女一生,去世後,他們的養育之恩,兒女們不能忘記;每年清明時節,兒女們懷著哀思的心情,從四面八方,趕到安葬墓地去祭拜;一束鮮花寄哀思!

    而一些他鄉遊子,也許因工作繁忙,路途遙遠,清明一天假,不能身臨其境去哀思;總覺內心有愧疚感。

    如果生生父母剛離世週年,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哀思日子,千里萬里都來回家祭拜下,免得讓眾親友事後而非議。

    如果生生父母離世已滿三年,他鄉遊子,可以委託家鄉的兄弟姐妹祭拜一下,並以你的名義,敬一束鮮花和供品。

    雖然清明你不能回家祭拜,可平時回家探親時,也可到父母墳頭看看,把墳周邊上雜草除掉,修修被雨水沖毀的砂土,以寄哀思!

    當然了,現在年輕人,有的隨潮流,在網上購買祭品,在網上遙祭;這也是一種哀思的方法。總覺得不妥,沒有身臨其境的哀思誠意,真的在糊弄鬼感覺。

    清明哀思先人,先輩;追悼革命烈士的好傳統,要傳承下去,沒有他們的昨天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祥和的好日子!

  • 3 # 食寓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祭祀祖先、拜祭祖墳的清明時節又來了。對於親人葬在遠方的市民,詩人高啟這兩句詩最能觸動他們心中的那根弦。因為種種原因,有的是外地人在惠州定居,親人葬在了故鄉;有的人在外地工作安家後,葉落歸根安葬在老家,但後人還在外地工作。他們的掃墓祭祖之地,遠的有幾千公里,近的也有數個小時車程。工作、交通、經濟、假期、家庭,不同的因素阻礙著他們的掃墓之路。難以祭拜先人的人們,該如何寄託他們的哀思?

    心存敬意和思念,請人祭掃也可行

      親人葬在遠方,難以親自到親人墓前祭拜的市民如何寄託自己的哀思?

    惠州民俗專家林慧文認為,遇到這樣情況的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按照當地的風俗,出錢請當地的親友幫忙掃墓祭拜。“現在網上出現了代人掃墓的服務,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是也沒有必要反對,有需要的市民也可以選擇出錢讓人幫忙代掃墳墓。”林慧文說,清明節打掃墳墓、祭拜祖先,是為了緬懷祖先,寄託思念,最主要的是動機和誠意。

    不過,林慧文覺得,市民只要有條件回去祭拜,就應該回去,不要以工作忙、沒有時間為藉口。“自古以來,華人就提倡崇敬祖先、懷念祖先。”林慧文說,華人以祭拜祖先來增強民族認同感,繼承和發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儘量親自回去祭拜,也是給後人好的示範,讓後人不要丟了這個優良傳統。”

    此外,林慧文還認為,為祖先掃墓祭拜是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到如今都形成一定的文化內涵和模式,最主要是尊重當地的傳統,不要太流於形式化。“像網上祭祀,可以出於個人需要選擇,但不要放大,藉此否定傳統祭祀,將一切都簡化掉。”林慧文表示,“傳統祭掃也不要相互攀比,進行大規模的祭祀,我見過有的家族祭祀時裝了幾車的祭品,其實沒有必要。這樣不低碳環保,也是一種浪費,與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相違背。孔子曾經說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是祭祀時心要誠、感情要投入,好像祖先、鬼神近在眼前。所以,只要後人透過一定的模式祭拜,表達出自己的誠意和敬意就行了。”

  • 4 # 人比黃花瘦46

    常言道,忠孝不能兩全。尤其是常年在外奔波的遊子們,背井離鄉,一年四季很難和父母在一起,但那顆牽掛的心永遠不改,父親病重那年,我遠在千里之外的廣州,接到電話那一刻起,我已經哭的淚人一般。那時還沒有高鐵,又捨不得掏一千多塊的飛機票,只好坐特快回家,那時的心情只能用歸心似箭來形容了。二十多個小時可以說是哭了一路,那時只有一個心願,希望在父親的有生之年能再見到他老人家最後一面。也許是我的孝心感動了上天,當我下了火車上汽車,踏出父親的房間那一霎那,父親臉上露出了開心的微笑。但我卻抑制不住傷痛的淚水,我趕忙用手擦了把眼淚,接著給了父親一個微笑。這時文親吃力的抬起右手,我趕忙伸出雙手把父親的手緊緊的握住,父親的手已感覺不到一絲的溫度。我把頭低下來,把父親那隻冰冷的手放在我的臉上,希望用我的體溫把父親的手暖熱,這時只聽父親有氣無力的說,“你回來就好,瘦了。”我知道父親是說我瘦了。我還沒有回答父親,只見他剛才還很有神的瞳孔漫漫放大,大約三分鐘之後,父親就仙逝了。他的臉上掛著開心的笑,這笑容永遠定格在父親83歲的臉上。處理完父親的喪事,我又急急忙忙返回廣州。監走時,母親再三叮囑我,在外邊要照顧好自已。不要總是惦記家是,不要有事無事打電話,說電話費很貴的。母親那一年也79歲了。她堅持把我送到村口,目送我上了開往縣城的班車。第二年,也就是母親八十歲那年,我在廣州給一直在家裡的妻子打了五千塊錢,再三交待給母親過個八十大壽。母親是八月十六過的生日,到九月二十那天,我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說母親得了急病,送到了縣人民醫院進行搶救。那一次我買了機票。可是,我下了飛機,迫不及待地開啟手機,手機簡訊裡妻子告訴我說母親已經不在了,已送到了太平間,我頓時象天坍了一般,眼前一黑就再也抬不到腳步。我不知道是怎麼趕回家的。到家之後,除了悲痛,更多的是自責。料理完後事,依然還要到外面奔波,十多年了,每逢父母親的忌日,我都會在千里之外為父母點上一柱佛香,祈禱父母的在天之靈能夠過的舒心幸福。做為晚輩,也只能做這些事了。以表寸心。

  • 5 # 安東佚夫

    記得有一次給母親掃墓,憶起媽媽為養活我們,獻出了多苦多難的一生,我忍俊不住,失聲痛哭。一個路過的鄰居說“行了行了,知道你孝順就行了。”

    不行,他說錯了。祭奠祖先,絕對不是做給誰看的形式!

    就說我母親為了養活我們,一個人常年在外,還要整天操心我們的吃喝穿用,讀書成績,心一刻也沒離開我們。最後為我們積勞成疾,即使走了多年,她時刻都活在我們心裡。我不管走到哪裡,都可以隨時隨地祭奠她老人家。

    為什麼?因為只有她,才是給我一切的人,這不僅僅是感情的不捨。還包括家風。

    隨時隨地,怎麼去祭奠?請你聽聽我身邊這個年輕人的心聲,自然就知道了——

    “媽,我又要出發了!我記得你說過:

    ’春雨驚春後,也便是清明。’

    提前圓墓,

    帶包鄉?土。

    故鄉土熱,

    灑土為祭。

    千里之外,

    媽在心裡。

    冷風冷雨,

    熱湯暖意。

    隨時對話,

    聆聽教誨。

    為人處世,

    母訓為宜。

    一碗水餃,

    三鮮香氣。

    故鄉味道,

    家的心意。

    溫馨對話,

    展望回憶。

    香菸繚繞,

    仙人對奕。

    母子談心,

    不花路費。

    萬里無阻,

    千年如一。

    媽!除夕給你的錢,別捨不得用。缺錢,我隨時會給你捎(燒)過去,不管我走到哪,我還寄到老家來。別忘了老家的地址就行。

    媽,你給我的太多了,這輩子用不完的,下輩子也用不完,我會傳給子孫。”

    聽聽,聽聽,華人就是這樣——

    華人傳承幾千年的祭祖習俗,每個家庭沿襲的優秀美德、積極上進的良好習慣、家風,這才匯聚成整個中華民族的美好善良、勤勞勇敢、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優秀品質,光榮傳統。

  • 6 # 岱頂覽勝

    祭奠父母,豈止在節日裡,更在心境裡!遊子只能用心來祭奠父母了!

    辦完父親的喪事,走出土牆院子,回頭看了一眼老房子,我心裡突然冒出“遊子”二字!

    有父母在,就像有線的風箏,遊子還能漂落回家;沒了父母,就像無線的風箏,遊子則無家可落,只能隨風漂泊了!

    做兒女的雖背井離鄉,漂泊在外,可父母的音容笑貌,時常在心裡映像,就如天際裡兩片雲彩,不斷飄浮在眼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常年在外,身處異鄉的遊子,只能用遙望來傳輸對家鄉的留戀,只能用祭奠來表達對父母的孝敬,只能用儀式來寄託自己的思念!

    清明節是民間傳統節日,晚輩們要到自己的祖先墳前祭拜,可遠在他鄉的遊子可能無法回到老家祭拜父母祖宗。此時,我會與家人準備好紙錢、香火,穿過城邊的翠林,踏著返青的田野,找個僻靜的路口,在地上用樹枝劃個圏,圏朝著老家的方向留個開口。再於圈內焚燒上紙錢、香火,小聲唸叨:“父母,我給您送錢來啦!”農曆十月初一是祭祖的日子,小區裡有幾個老人集合一起,在附近公園路邊擺貢,燒香,磕頭,此時,我們也隨著老人們添幾刀紙,燒三柱香,朝著老家方向祭拜,表達對父母的悼念。

    新春佳節之前,在籌辦年貨時,家人也準備好了祭奠貢品。除夕之夜,在自家客廳裡,坐南朝北的桌子上,擺上一隻整雞、一條鯉魚、一塊方肉、一盤蘋果等,點燃三柱香,燒上一刀紙,澆灑三杯酒,一家人磕頭拜祖,祭奠父母,祈禱平安!今年除夕之夜,剛過五歲的小外甥也跟在大人後面,磕頭作揖,隨聲禱告!雖舉止稚拙,卻鄭重其事,令人欣慰。

    其實,祭奠父母何止節日!心境裡每天都可以祭奠父母。每當我讀書寫文觸動神經,情感河流泛起父母容音時,我便暗自為之祈禱,有意無意間把這種情懷與祈禱,傾注於筆端,潤含於語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讚美別人?